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金风玉露再相逢 ...

  •   “娘,昨日见了舅舅和表哥表姐,我已十分疲惫,今日我就不去章家了吧,麻烦你们代我致意。”早饭还没开始用呢,文岚就耍起赖了。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你是别想逃了。”崔夫人又一次食言取笑于她,文岚听了心里立时不适起来,却听母亲又说:“总要见一见的,若是你真的对这门婚事不满意,娘之后也想办法看如何能不伤和气地退婚。”

      终于有话说到文岚心坎去了,于是她搂着崔夫人的腰,又将下巴抵在母亲肩头,娇声说道:“娘,那你可不能再反悔啊。”

      “明明是我提的主意,功劳竟全叫夫人抢走了!”贺骏说完端起碗埋头喝起了粥。

      “明明是我早就发现文岚不喜欢这门亲事,才建议你们想办法的。”文岩刚吃了一口,便停下小声嘟囔着为自己争辩。

      崔夫人笑道:“岩儿还是少说废话吧,要是岚儿这门亲退了,我们就把你聘给章家,做他家女婿去。这样定然不伤和气!”

      “这个主意好!”

      “不过,岚儿,爹娘的眼光是真不错。年轻一代的世家公子里,相貌风度无人能出伯瑜之右,你见了便知什么是气韵超群的翩翩公子。京城里多少富贵人家的女孩倾心于他,可他却因着婚约一直在等你。说句公道话,你着实是有点高攀呢。”大哥夸赞起他这位太学同窗的语气,在文岚听来有些不爽,可环顾一圈,除了文岩,众人都向她点头。

      “真是服了你们了,既然如此,那我就去看看。可为什么你们总是提我的婚事,哥哥们的婚事呢?”文岚乖乖夹了一块黍米蜂蜜糕送入口中,眨着眼睛等人来回应。

      “文岩倒是也该急了,只是你大哥应是心有所属了,叫你大哥自己来说说!”崔夫人打趣完文岚,又接着闹文崇,生怕孩子们学不会脸红。

      “哎呀,娘!倒是我这几天也正想着向你们说这事呢。其实本来我生辰前就想给你们去信说明,没想到皇帝陛下真调父亲回京了,我就一直等着你们回来再议,这一等又是两个多月。就是,你们……”

      “唉呀,大哥你说重点!”文岚两眼放光,急切得像是讨要谢钱的媒人。

      文崇低下了眼睛,吞吞吐吐道:“不知道你们听过太祝丞徐嘉吗?虽然自本朝以来东海徐家门庭有些败落,但如今青年一辈皆是才俊,尤其是长子徐邃之,书画在京中堪称一绝,如今是孙祭酒最得力的门生。徐家幼女,小字慧清,知书达理,仙姿玉质,已到摽梅之年,儿很是倾心,希望父母能为我主此婚事。”

      “我果然猜得不错,真是有中意的人了。东海的徐家?那年我们在青州的时候,沂、徐两州遭多年不遇之洪水,虽然青州也有灾情,但总算不怎么严重。于是你父亲与兖州刺史一同受命,调拨粮资前去帮忙赈灾。徐家是当地富户,自是主动散财赈济,因而你父亲与徐家打过照面,是也不是?”崔夫人又看向了贺骏。

      贺骏也点头道:“确实如此,只不过当时与我共事的是徐康,应与太祝丞是堂兄弟。徐家这门事,我打听打听。先不说别的了,赶紧吃完饭收拾打点去章家做客,我也好久没见元谦兄了。”

      于是一家人收拾梳妆,便依约定的时辰往章府去。文岚与父母同乘一车,两个兄长骑马于前。

      “从前岚儿都是素面朝天的,今天一番打扮,倒也是个小美人。要我说,是他章家小子高攀我们岚儿了。”

      贺骏一说完,崔夫人就拿胳膊顶了他一下,然后又叮咛道:“岚儿,章家是你未来夫婿之家,体面尊贵,你记着要多行礼问好,特别是要主动问候照顾两个妹妹和最小的弟弟。”

      “娘,我就是再怎么样,在外面从来没有给你丢过人吧?总是说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文岚遂光荣收获母亲一个白眼。

      此时马车已经停了,有人敲了敲厢门,又听到文崇的声音:“父亲,母亲,已经到章家门口了,章伯父与其弟还有伯瑜、仲瑶已在门口迎着了。”

      早在多年前刚认识章家的时候,崔夫人就已经和文岚掰扯明白章家这些人口了。

      这位章伯父,章适,字元谦,曾为当今天子的太子门大夫,深得天子信赖,现任司隶校尉兼侍中。膝下有二子三女,其中长子章瑾便是我们文岚这三年未曾谋面的未婚夫。

      章瑾,字伯瑜,长文岚五岁,这月将满十九,如今在太学读书。他这个年岁还未娶妻,一是家里有言不许未成年娶亲,二来也是在等文岚长大。

      他们家还有三个女儿:长女名瑄,唤作明韵,长文岚两岁,即将出嫁;次女名琰,唤作明黛,与文岚同岁,却生月小些;幺女名琛,唤作明安,小文岚三岁。另有一个最小的弟弟瑞儿,算算今年才满九岁。

      文岚是家里独女,因此从前战乱住在代王府时,总是和章家的女孩们混在一起玩。混到最后,她和年龄最近的明黛竟同吃同睡起来,两人臭味相投,成日合伙胡闹。说起来,她一直怨恨明黛这三年间不给她写信,倒是她也没写过就是了。也不知从前的友谊是否会因不联络而生疏。

      对了,章适还有一个弟弟章逢,字会安,曾官至尚书台民曹尚书,后因故主动请辞,如今沿袭祖风教授门生。他们兄弟二人因侍奉老母卫夫人,便不曾分家,如今仍居一府。章逢膝下仅有一子,名璠,字仲瑶,长文岚两岁。

      车既已停,文岚整理好衣裙表情,等父亲先起身后,又扶着母亲下舆。在父亲与章伯父的招呼声里,文岚于站定前不经意地将衣袂捋顺,又端方立于崔夫人身侧,一套行云流水,还真有些淑女气派。

      一个抬眸看向章家两老两少四位男子,却只瞧见一人:他身着锦袍,长身玉立,生得丰神俊逸,眉目疏朗,却又看着十分面熟;面容含笑,双眸含星,目光似乎也要聚向文岚,唬得她不敢再逼视,马上垂下眼睛,心内一阵慌乱:‘这不会是章伯瑜吧!大哥说他仪态翩翩,可是,只三年不见,没人和我说过他如今生得如此英俊啊!’

      脸上有些紧张发红,幸好脂粉还能盖住一些。却还是不敢忘了礼数,听母亲问候寒暄后,文岚逐一向章家两位长辈见礼,又始终低着头向两位兄长问候。不对,是一位未婚夫和一位兄长。

      “三年不见,终于又与贤弟相聚了,我们本应该登门拜访才是。又想着你刚回来,家里必定忙乱,只能邀你先来了。万望勿怪啊!”章适满面春风拍着贺骏的肩膀说道。

      “哪里的话,这几年也多亏了章兄照应犬子,去岁才举孝进了省里,理应我们先登门拜谢!”

      “啊呀,文岩和文岚都长这么高了。好了,有什么话我们进去再说。”

      文岚暗自打量着这几人。章适似乎和记忆中分别不大,还是那个皮肤白皙微胖的精壮中年男子形象,只是神色更添复杂的疲惫与肃穆,脸上纹路也更多些。原以为章适之弟章逢在朝内做文官,必是个文质彬彬风雅之人,没想到却像贺骏一般身着玄色宽袍,雄壮不羁。还有这位仲瑶兄长,身量颇高,大约是还在长身体,手脚看上去并不协调——他反倒最像个书生。

      于是文岚跟在大人们的后面,在跨上台阶进府前,仰起头好好看了一眼章府的大门,着实是气派非凡。又发觉这一带比之自己家所在的街巷,要庄严肃穆许多。文岚在心中叹道:‘这该不会就是我以后要生活的地方吧?’

      她这未婚夫的先曾祖父章公,在前朝时因治经博学闻名海内,后又出将入相历任博士、司空等职,太祖皇帝受禅后又拜为太傅。至章太傅弃世,此职便不再设,因此人们口中但凡提到太傅府,便是指垣邑章家。

      章太傅共有三子一女,长子一脉承袭太傅汝阳侯爵位,如今爵位已传至章适的堂兄章近手里。章瑾的先祖父章恒是章太傅的次子,曾任车骑将军,直至病故。章家算是后起之秀,不能与其他经营百年的大家相比,但在本朝,到底也算是累世官宦且身居高位的贵族。

      为何又是贵族?章太傅之女是太祖皇帝的章贵嫔,诞育了太祖皇帝的独女晋阳长公主;且章适原本还有一妹,名迎字韫光,是太祖皇帝第四子吴王发妻,可叹诞下丹阳郡主后便早逝。吴王虽早已另娶妻,两家却仍是逢年过节送礼致书往来着。至此,章家也称得上是皇亲国戚了。

      见其他人已进府门,她紧赶了两步,对上伯瑜回头等她的目光。这次她心里已有了准备,鼓足勇气,也不躲闪,尽量表现得自然大方。

      “刚刚在看什么?”伯瑜与她并行,侧身笑问。

      原来伯瑜的声音也如白玉坠地般清脆爽朗,走至近前越发觉得他身姿挺拔。如此凝视着他,周围的景致似乎都渐渐模糊起来。文岚心中一凛,忙提醒自己不可再沉沦于他那双深邃如桃花般的眼眸之中,于是眼神开始四处游移。

      “啊,我第一次登门拜访,刚刚没看清附近街巷还有你家气派的府门,忍不住驻足欣赏了一下……伯瑜兄,三年不见,你真是越发英俊了。”这话一出,文岚就有些懊悔:似乎有点轻浮无礼?而且叫他‘伯瑜’可真是怪怪的。

      伯瑜听后轻笑了一声:“文岚谬赞了。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啊,快人快语。”

      文岚听言,眼珠子一转,尴尬地笑了笑,便觉得有些无趣了。然后敛了笑容,快走了几步,追上母亲。伯瑜正张口想再说些什么,见她跑前了,只好也走快两步与文岩、仲瑶并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