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轮到朱棣被教育了 ...

  •   “点赞破两万,更新下一期。”
      白缕缕置顶了自己的新一条评论,意外地发现这期视频点赞投币量相当高,虽然比不上那些热门,但也超出了她的预期,看来这次算是首战告捷。

      作为中国史专业的学生,当年填报的时候她就有了毕业即失业的觉悟。
      不过分数正好够,也因为从小就比较感兴趣,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心态,坚持选择了这个专业。

      然后毕业了,果然面临了两条道路。
      考公,或是去考编制当老师。

      但她并不甘心过那样的生活,虽然收入稳定,在亲戚眼里也很有体面,但她本性还是个热爱自由的,宁愿干自媒体也不愿意束缚在那固定的岗位里。
      于是她拉上几个师弟,一起做了一个历史科普系列视频——《盘点中华五千年的奸臣与他们背后的皇帝》,她负责编文案、剪辑和解说,而师弟们就负责扮演视频中出现的人物,成本不高,道具和服装都是从隔壁剧本杀店借来的,但是她也花了心血,得到这么高的热度也是情理之中。

      但当她随后翻看下面用户的反馈时,发现并没有得到清一色的好评。

      “我打五星,四星半给演员,半星给解说。”
      “这个弟弟演技不错,可以去横店进组了。”
      “天哪这朱由校演得笑死我了!是以为天启从德陵活过来的程度。”

      鼠标一滑下来,夸的多半都是她找来的师弟的演技,却对她的解说并没有多少正向评价。
      反而有很多认为“旁白和演员过于脸谱化”“其实魏忠贤并不是只起到坏作用,固然品行不端,但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崇祯就是因为上位后就杀了魏忠贤,无人能制衡士大夫,手底下宦官能力又太弱才导致朝廷大乱”。

      这些评论虽然也有片面之处,但白缕缕一面看着,一面也忍不住赞同地点了点头。
      单从明史上看,魏忠贤确实是个十恶不赦、排挤忠臣的阉人,在后世流传的故事里,他也一直扮演着最终反派的角色。
      同样,一力扶持默许他大权在握的天启也凭着木匠皇帝的骂名流传后世,这对君臣活脱脱成了反面典型。

      但人性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恶,抑或单纯的善。
      魏忠贤不是东西,但他所打击的东林党也未必就全部是千古良臣,国士无双。

      朱由校纵然没接受过系统的储君教育,但明宫历来险恶,经历过““红丸”“移宫”两案,他虽并不处于事件中心,但也多少亲历了些,见识过士大夫们对皇权制约的威力。

      这些东林党人是有很多忠心为国的耿直之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言也代代相传,但他们很热衷于争来争去,当年天启帝的父皇短命,上位一个月就去世了,他的妃子有个名叫李选侍的,可能是想效仿前朝万历的母亲李太后把持朝政,硬是霸占着正宫不肯搬出来,这下这些自诩儒林清流的士大夫们可炸开了锅,怎能让一个女子掌握权柄呢?

      这可了不得,大臣们无不你发一条折子批评我上一道奏疏进谏,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但他们是爽了,总算能把从小学的一肚子圣贤书运用上去了,但可苦了朝廷。
      这下正事没人管,党争也演变得越来越奇形怪状,没什么好争的事情也能争论不休,单纯是为斗而斗,每个都要主张自己心中所谓的真理,皇帝不理他干脆就回家睡觉,把朝政搞得一团糟。

      后世有人认为明王朝的灭亡有一部分是因为士大夫党争不是没有原因的。
      魏忠贤确实是明朝赵高,但要把亡国的罪过全怪罪在他李进忠头上,也是绝对不靠谱的。

      明史把他形容成除了祸乱朝野一无是处,这无疑也影响了后世的评价,可明史的前身本来也是东林党骨干黄宗羲的弟子万斯同撰写的,清朝也有意塑造明朝光风霁月的一面,将一些坏事全推在奸臣阉党身上,由此尽信书并不可取。

      其实白缕缕虽然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却也从不一味相信史书上的记载。
      固然现代学史最大的途径就是参阅流传下来的史书,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的方法,但书面上的史已经是第二手资料,多少掺杂了点修史人的个人恩怨。
      再者,有的史官迫于当时统治者的权威,不可避免地要对前朝进行一些加工描写,虽然满足了政治正确的要求,却苦了后来的学史人,需要借助各种工具拨开一团迷雾去探求历史的真相。

      更何况,白缕缕并不是一味用夸张的标题和演绎去吸引观众的历史学生,她觉得还是有必要将历代学者的一些看法加进视频里,以供观众辨别参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毕竟读史的时候她也会选择查看多方注释,从官方正式注解到民间稗官野史,以免让一家之言蒙蔽了本该公正明理的双眼。

      不管怎么说,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就意味着讲良心,中华历史五千年在上,若是随意偏颇臧否人物,白缕缕心中也不会安宁。
      虽然她做的视频只是科普,但也有必要更加客观,如果全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史料,那又与那些文学小说何异呢?

      于是,她在这个专题里又多加了一期视频,决定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现那个时代复杂的内斗,以完整地呈现出明末风云。

      ·
      距离上次的神谕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老朱心里的疑虑却从未消解。
      他在宫门后立了块“内臣不得干预朝政,违者立斩不殆”的铁碑,并禁止宦官读书习字。
      虽然后面为了批阅奏章方便,默许一些小内侍学点字,但他们行事基本处于老朱的视线范围之外,一点也不敢肆意妄为,否则惹了这位铁血皇帝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天朱棣和朱橚两同母兄弟入京述职,老朱心里难得高兴,便留了他两个在宫中用晚膳。
      又为了考察他们在封地有无荒废了君子六艺,便令兄弟两在御苑里习箭,顺便也老夫聊发少年狂,锻炼锻炼自己日渐衰老的筋骨。

      “燕王技艺过人,箭箭红心,真无愧陛下亲子,堪为我大明栋梁!”
      朱棣从小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武艺样样精熟,玩这种游艺性质的射箭自然是不在话下。他又喜欢在父皇面前表现,当下三箭连中,赢得了满堂彩。

      但他弟弟朱橚的情况可就不容乐观了。
      他从来就不喜欢这种拼杀的东西,平日里都是能糊弄就糊弄,要是真枪实干,还不得露馅被老朱骂死?

      眼看着父皇那双凌厉的眼神就要射过来,他只能硬着头皮,拉开内侍递上的弓,却在箭“嗖”一声即将飞出去之时,耳畔响起一道奇怪的声音。

      又是那道从天而降的天幕,画面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徐徐展开。

      老朱见状,忙向身边侍卫扔去眼风,示意他们立刻退下,却留下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话接上回,明末动荡,内忧外患,原因绝不仅仅是魏忠贤一己之力。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的背后,粮食减产也是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正是朝廷的胡作非为与制度的腐朽。】
      小皇子朱橚对这种政治方面的故事并不感兴趣,与此类资治通鉴式的科普相比,他还是更喜欢采草药给人治病,回家继续修订他的《袖珍方》,但见老朱和哥哥朱棣听得如此专注,他也不得不耐下性子,陪着这一大一小一起观看。

      【后世的作品中大多美化了东林党,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东林党的确有许多铁骨铮铮的硬汉,但后期性质就变了。本质上他们并非是爱民如子的清官大臣,反而为了维护本地主阶级士大夫的利益,他们加重农业税,保护豪强的土地兼并,由此引得百姓苦不堪言,与我们传统印象中忠臣良相的形象相差甚远。】
      【如此,东林党已是撼动了皇权的根本利益,天启帝虽然糊涂,但初衷也是提拔魏忠贤以制衡东林一党,其实有人认为,魏忠贤的政策反而是对民有利的,征税也比较宽松,老百姓在他的治下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

      随着女声的叙述,老朱面色凝重了起来。
      作为超凡的政治家,他自然有一套非同常人的智慧和异常敏锐的嗅觉。

      皇帝这职业,外人看着光鲜无比,平日里浩浩荡荡上朝议政,下了朝又能坐拥三千佳丽好不快活,其实皇帝们除了司马衷刘子业这类纯粹的傻子疯子,大抵都能深切感受到力不从心的不易。

      这对出身草根的老朱来说,更是深有体会。
      开国皇帝都是从刀尖舔血中拼杀过来的,他不仅要对外守住江山社稷,对内抚恤百姓,不致他们遭受饥寒之苦,还要维护上层建筑,首先朝廷就要不起灾祸,君臣同协力,共同维持朝纲清平,如此方能保证天下大定。

      可惜古往今来,臣子就都不是消停的主。
      如今通过科举选官,更是比从前靠荫庇提拔上来的高门子弟们多了不止一个心眼,自小就苦读各种圣贤书,靠着十年寒窗终登朝堂,肚里的墨水比老朱多多了,一张口都是之乎者也,做起八股来眼睛都不眨毫不费力。

      这群人里,有人心怀报国之志,一腔热血只为百姓安宁,有人无私奉献效忠皇帝,恨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更多的官僚,就是那种说坏也算不上多坏,说纯良更不算纯良,行为举止多为一己之私,眼神看似清澈忠正,实则只想着维护自己士大夫阶级的利益,好成就一身清名,外人还瞧着是一副一代名臣的做派,其实归根究底对百姓毫无益处。

      如同宗庙里的瑚琏玉器,看似对粉饰太平很有作用,其实就算摔碎了也没什么大碍。

      这样的官僚,心性险要,党同伐异,打着清君侧远小人的旗号排挤异端,互相倾轧,往往是导致帝国衰亡的重要因素。
      偏偏这类人脑子都很灵光,几乎都城府极深,党羽势力盘根错节,如同藏着大尾巴的狐狸栖息于朝廷之间。

      但君和臣的区别,就在于此。
      老朱会玩帝王心术,他们却不会。

      而帝王心术,最讲究的正是制衡。
      老朱更是深谙此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轮到朱棣被教育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