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夺舍转世 ...

  •   “快起吧。”明珠格格梳好头,起身到正堂坐下。“腊梅姑娘怎么来了?”

      “皇后娘娘今儿想去普宁寺拜佛,命奴婢来问一声,明珠格格可愿同去?”

      “哦?皇额娘既有如此雅兴,那先请腊梅姑娘回去,我稍后去皇额娘那里。”

      “是。那奴婢先去回禀皇后娘娘。”

      普宁寺位于山庄之北,青松掩映,群山环绕,六层重檐大乘之阁巍峨耸立,直冲云霄。

      皇后与明珠格格换了便装轻车简行。冬青腊梅金锁连翘随行,另有八个便装侍卫在马车左右。

      步入寺中,年过半百的主持喇嘛双手合十迎了上来。这原是一间汉藏佛教融合的寺庙,前半部为佛教制式,后半部为喇嘛教曼陀罗-坛城法式。

      “贵人驾到,有失远迎。”

      阿武亦回礼道。“上师不必客气。原该昨日前来给菩萨上香,只可惜琐事缠身,只遣近前婢女来添了香油。今日上门叨扰菩萨,还望菩萨勿怪。”

      主持喇嘛哈哈一笑。“贵人只要心诚意到,菩萨自在心中,在哪里拜都是一样的。说罢侧身恭请皇后入殿。贵人请。”

      “有劳上师。”

      穿过门殿,后有钟鼓楼一座,其后是碑亭,碑亭内矗立着普宁寺碑记、平定准葛尔勒铭伊犁之碑。是了,帝二十年,清军平定准葛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皇帝大喜,冬十月,厄鲁特蒙古四部来山庄朝觐,为纪念此次会盟,皇帝仿照康熙爷与喀尔喀蒙古会盟建立多伦汇宗寺先例,在此建了普宁寺。

      碑亭后面即为天王殿,殿内正中端坐布袋和尚,慈祥憨厚,笑容可掬,两侧为护世四大天王塑像。再后为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塑像,殿内墙上绘有佛教故事壁画,工笔细腻,形象逼真。最后便是寺中主殿,大乘之阁。

      此阁依藏式制式,六层重檐层层叠叠,主殿朱红色墙壁气势宏伟,两旁侧殿红白相间,错落有致。阁内放置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贴金立像,有六丈余高,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佛像两侧有善财、龙女侍立。

      菩萨像之雄伟,令阿武心折,她虔心焚了三炷香,拜了三拜。

      礼佛完毕,主持喇嘛开口道。“贵人不妨往妙严室少歇片刻。”

      阿武点点头。“叨扰上师了。”

      皇后与明珠格格随主持喇嘛前往妙严室。只见室中置着一个炭炉。主持喇嘛将火引着,在炉上架了一个白色蓝边珐琅罐子,倒了些许清水,又从一旁柜子里取出一块黑漆漆的茶砖,敲了一些下来放入罐中熬煮。

      二人看着觉得甚是新鲜。主持喇嘛笑眯眯地用汤匙将茶叶搅碎,待茶汤煮沸,又往里面加了些炒米、酥油。一时间茶香混着酥油的味道钻入鼻腔里勾引着味蕾。

      少顷,茶汤再次滚沸,主持喇嘛又取了三个小珐琅杯子,倒入茶汤,递给皇后与明珠格格。

      多谢上师。二人接过,尝了一口。茶香混着黍米香、动物油脂的腥膻,倒也别具风味。

      三人在榻上盘腿对坐,品着酥油茶与奶酪茶点。

      “上师,我闻华严宗、法相宗立毗卢遮那、卢舍那、释迦等三尊佛,称毘卢舍那为自性身(法身佛),卢舍那为受用身(报身佛),释迦为化身佛。”阿武开口道。

      “贵人所言不差。我们所知的佛,都是毘卢遮那佛应化来度众生的,亦即华藏世界或小至娑婆世界等三世诸佛,皆由毗卢遮那佛法身变化而来。毗卢遮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是毘卢遮那佛。未来的弥勒尊佛亦由毗卢遮那佛变化,化出后再经无量劫修行,试示现再成佛化导众生。”

      “请教上师,化身二字何解?”

      主持喇嘛捻着串珠,沉吟道。“所谓化身说,即灵魂不灭、灵魂外寄和灵魂转世。认为灵魂是所在之个体的一切活动的生命力、原动力和操纵者,是个体之一切行为的主宰;认为灵魂能离开躯体而独立活动,不会因为躯体的死亡而死亡;亡人的灵魂会重新转世再生。”

      “可我听说还有一种夺舍转世之说。”

      此言一出,端坐在旁的明珠格格心头大震。

      “不错。夺舍法藏语叫“仲觉”,是“那若六法”之一。“那若六法”是塔波噶举派的祖师玛尔巴译师在北宋年间自印度传入西藏。玛尔巴译师曾三次前往印度拜师学法,长达二十一年之久,他的根本上师是那若巴和弥勒巴。从那若巴习得那若六法,即肚脐瑜伽、光明、幻身、中有、往生和夺舍。玛尔巴译师返回西藏后,定居于西藏山南洛扎地区的卓窝隆,精修教诫,获得证悟,并将夺舍法传给了他的儿子达玛多德,不幸的是达玛多德从马上摔下,造成重伤,他便用夺舍法使自己的灵魂迁入到一只死鸽的躯体内,从而获得永生,达到了不经观修即生成佛的境界。后来玛尔巴又将这一密法传给了其弟子促敦旺额,从此夺舍法在藏区秘密传播。”

      阿武又道。“顺治年间,有位僧人名叫多居嘉措,受五世□□指派,往安多建寺弘法,后又大规模扩建天堂寺,成为该寺寺主活佛。次年,建东科尔寺。两年后,被召至京城,授予“诺门汗”名号。此人在喀木东科尔、华锐、毛尔盖等地建寺传法,影响甚大。康熙年间,再次进京,康熙爷亲赐“曼殊室利禅师”印及封诰,自此历辈任职京师,成为驻京呼图克图。”

      呼图克图,原是藏语“朱必古”之蒙语音译,意为“化身”,是朝廷授予蒙、藏地区喇嘛教上层大活佛的封号。

      主持喇嘛闻言,微笑道。“贵人所说的乃是第四世东科尔活佛。相传东科尔三世活佛嘉瓦嘉措圆寂于五十二岁土兔年,在苏曲河畔遇到一个十九岁汉族青年的遗体正送往墓地,嘉瓦嘉措的灵魂象飞鸟一样迁入该青年的躯体,这青年死而复生自称是‘东科尔’,与三世东科尔的法体一同送往喀木东科尔寺,途中由一世却藏南杰班觉为他剃度出家,授名多居嘉措,并得到许多灌顶教法。多居嘉措于顺治年间入藏朝拜,从四世□□罗桑却吉坚赞受比丘戒,取法名多居嘉措。在哲蚌寺拜见了五世□□,后来受到第司索南群佩和固始汗的器重,又受五世圣人的指派,往安多建寺弘法。”

      阿武拇指摩挲着杯沿,沉吟道。“如此说来,活佛真的握有夺舍转世之法门?”

      主持喇嘛捻着串珠,淡笑道。“夺舍法只是大成就者在自己的躯体不能广行利他之事时,将自己的灵魂迁入其它尸体继续进行利他之事的一种法门。按无上密乘经典中的说法,进入无上密乘道达到一定程度,使自己的风心能应运自如,在自己的躯体不能广行利他之事时,临死之前寻找年青人或其它动物完整无损的尸体,将自己的灵魂借‘风’的能力迁移到其它尸体里继续在世间生存。此法精深高妙,并非所有人都能办到。”

      阿武点点头。“上师所言甚是。”

      随后二人又谈论佛法,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明珠格格坐在旁侧,心思早就飞到了别处。

      因二位主子在室内与上师密谈。四个丫头便在外候着。冬青和连翘去上了香油钱,又各自在菩萨面前拜了拜,许了许多小心愿。腊梅寻到寺中僧人,想要为亡人挂牌。

      小僧人便领她往度灵堂去,里面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小僧人交给她一块二尺见方系着红绸的木牌,让她写上亡人的姓名籍贯。

      腊梅提起笔沾了墨,往木牌上写下春兰二字。小僧人接过木牌,放在地藏王菩萨身前,用一块红绸遮着。

      腊梅拜了又拜,方出来。不想遇到了金锁。

      “腊梅,你在这做什么?”

      “我,我来为一位姐妹挂牌。希望寺中僧人能超度她。”腊梅红着眼角,答道。

      金锁瞥了一眼殿内,瞧见菩萨像前立着不少牌位,不禁想起自家格格也曾拜过地藏王菩萨。

      “你家中有人。。。?”

      “不不不,是春兰。跟我一起进宫的,与我情同姐妹。可惜,被那个桂城给害死了。”腊梅忆起过往,忍不住红了眼圈。

      金锁也曾听闻那日长春宫的事。后来那个桂公公被调去了别处,那几个被打的宫女太监也都安排了别的差事。

      “春兰她。。。。死了?”

      “嗯。那桂城往日总缠着她,稍有不顺就百般折辱,春兰苦不堪言,可桂城攀上了皇上身边的德福公公,没人敢惹他。那日在长春宫,桂城差点将她打死。她被送去辛者库之后就一直不大好,高烧不断。就在前日晚,人就没了。”腊梅哽咽道。

      金锁闻言直觉背脊发冷。宫里宫女太监对食是常有的事,老宫人变着法折磨新宫人也屡见不鲜。可牵扯到人命,却让她不寒而栗。

      “所以你要在寺里给她挂牌,为她超度。”

      “我与她同年进宫,一起捱过了辛者库的折磨。后来我去了坤宁宫,她去了咸福宫,原先在纯妃跟前侍奉,可因为做错了事,被罚去长春宫。这宫里,也就她能跟我说上话,再过几年,她就能出宫嫁人了。可不想却碰上那天杀的桂城,白白送了命。最后一条破席子裹身,连个墓碑都不能有。”

      金锁瞧着腊梅泪眼婆娑,心下怅然,上前握住她的手道。“别太伤心了。如今还有你惦念着她,若她泉下有知,必也是高兴的。”

      腊梅抹了抹眼泪。“如今我能为她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嗯。既如此,那你等我一会儿。”金锁说罢便去问小僧人要了一个木牌。

      “你这是要为谁挂牌?”腊梅不解道。

      “为。。为我家夫人。”

      “哦。”腊梅点点头,便不再问。

      金锁背过身去,在木牌上写了几个字,然后交给小僧人拿红绸遮着,放在了地藏王菩萨座前。

      二人出了度灵堂,往妙严室走去。忽在此时起了一阵妖风,风刮进灵堂,吹得烛火七倒八歪,红绸被吹散在地,小僧人急忙上前护住。就在此时,腊梅无意间回头看到了木牌上的字,愣在当下。

      “怎么了?”金锁走了几步突然发觉腊梅并没跟上来,便回身问道。

      “哦,没什么?这妖风刮得沙子进了眼。”腊梅回过神,揉了揉眼睛,快步跟上。

      “皇后娘娘要起驾回宫了。咱快些回去吧。”
      马车里,阿武撑着头斜倚着软枕,闭目养神。上官婉儿只瞧着窗外景色发呆。主子们不说话,冬青和金锁也各自想着心事。连翘和腊梅坐在外面车辕上,跟赶车的太监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

      阿武开口道。“紫薇,你可还曾记得以前的事?”

      明珠格格忽而回神,见阿武仍闭着眼。“不知皇额娘说的是什么?”

      “从小读书习字,觉得辛苦吗?”

      苦吗?上官婉儿扪心自问,可灵识里已没有夏紫薇的残魂。她答道,“读书知理,应是一件乐事,紫薇不觉得苦。”

      阿武微微一笑。“读了这么多书,紫薇可尽知天下事?”

      “紫薇才疏学浅,天下之大,终其一生也只能窥其一二罢了。”

      阿武睁开眼,叹道。“是啊,这天下,上下千年,纵横万丈,千姿百态,无奇不有。”

      明珠格格挑眉道。“佛教入藏已有千年之久,历经数朝,教义旁征博引、发展变化,分支冗杂,有些许怪事也不足为奇。”

      阿武瞧向明珠格格。“不知紫薇对夺舍转世之事有何见解?”

      明珠格格面不改色,金锁却心头大骇,只凝神听着二人说话,大气不敢出一下。冬青倒是好奇,眼巴巴地听故事。

      明珠格格正色道。“佛家云,轮回转世乃业力之因缘果报,为普罗大众之道。然诸佛菩萨倒驾慈航,转世为人,宣扬正法,此乃特殊转世,乘愿而来,非业力所转,有如藏传密宗的活佛转世。而夺舍转世,窃他人躯体回魂,有如杀生,非佛法正道。”

      “你这话教那主持喇嘛听了去,恐怕要与你辩个三天三夜。”

      明珠格格不以为意。“佛教入藏由来已久,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携大量佛像、佛经,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其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另一位妻子尺尊公主也信奉佛教,松赞干布因此拜为佛徒,并遣其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往天竺学习梵文和佛经,将佛教引为国教,由此佛祖在吐蕃生根,开枝蔓叶。中原佛教自东汉流入,远比藏地佛教渊源深厚,但因各地僧人对于佛理之契会,各有主张,遂成支派。至隋唐,因理解渐精,融会贯通,各领一门,或禅或净或律,演为宗派,竞相开发。唐国姓李,奉老子为先人,奉道教为国教,而佛教在士族百姓中根基稳固,力量不可小觑,遂与道教并驾。后则天神皇改国号周,供奉周文王,尊崇佛教,诏令佛教列于道教之上。由此佛教在中土发扬光大,达到鼎盛,并影响至吐蕃。藏地佛教又结合自身古象雄佛法教义,加以融合提炼,与汉地佛教又成二门,故而汉地佛教中的邪道到了吐蕃成为正教也不足为怪,端的看佛门教徒修的什么佛了。”

      冬青小盆友作为明珠格格小课堂的忠实听众,举起了小手要提问。

      “格格,从来都是皇帝拜三清和佛祖,难道这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还要听皇帝的不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夺舍转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