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此寻记川几多艰 ...

  •   挣扎着醒过来时,杨戬只觉得自己像是身处惊涛骇浪里的一叶孤舟上,视线随着身体上下晃动不休,本就昏沉的意识没能坚持多久,就又被狭裹进一团黑暗里。

      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睁开眼就看到一片似曾相识的漆黑的殿顶。

      身下的榻不知是什么材质的,一阵阵的森冷寒意不断传来,他整个人都好像被浸在一潭冰水里,身体被冻到发木般沉重,动一动手指都困难。

      眼神朦胧地盯了上方好一会儿,沉沦在一片黑暗里的意识终于渐渐回笼,杨戬深深地吸了口气,彻底清醒过来。

      “醒了?”伴着低沉语声传入杨戬耳中的,还有一阵几不可闻的脚步声,杨戬侧头,循声望去,正瞧见一身黑衣的郁垒领着白虎走入殿内,身边还跟着之前见过一面的神荼。

      “又见面了呵?听神荼说你想见我,有什么话就说吧。”话虽如此直接了当,但看神情,郁垒似乎心情不错,眉目间煞气尽敛,嘴角微勾,连带着原本英气十足的脸部轮廓都少了几分逼人的锋锐,更显温和。

      他轻飘飘地扫了一眼杨戬,步履轻快地走到离榻最近的地方随手聚了一团阴气当椅子坐下,淡声道:“顺便提醒一句,你伤得不轻,长留地府,于你无益。”

      “……”这是在警告他不要玩儿那些试探的把戏,最好老实交代,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杨戬默然,不置可否,慢慢坐起身,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肩膀和内腑传来的阵阵钝痛,他微微蹙了蹙眉,略作调息,待翻腾的气血稍稳,便开口道:“上次太过匆忙,未来得及自我介绍,算来此番才应是正式会面。在下杨戬,见过帝君。”

      郁垒神情不变,只懒懒地挑高了一边的眉毛,似是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郁垒。”语罢虚虚抬高了一只手,乖顺地卧在他脚边的白虎便习惯性地把头递到郁垒手底下,一双名副其实的虎目幽幽地盯着杨戬,竟是有几分垂涎的模样。

      “神荼。”坐在郁垒身侧的神荼也跟着沉声开口,“小子,时间不多,那些没用的客套话就都省了吧,此次前来所为何事,速速讲来。”

      杨戬默默垂下眼帘,须臾,忽然笑了一下,接着淡然开口道:“先前在鬼门外与我打斗的人,是妖族的九婴,争斗的缘由想来不必细说,实际上,原本在下是打算利用他作为‘误闯鬼门’的借口的。”

      神荼呵了一声,似笑非笑地道:“你二人的争斗我可是看了个全场,你被他打入鬼门确是事实,但这个误闯么……哼哼。”

      “所以……”杨戬闭了闭目,未思索太多,便将原本想好的说辞尽数废弃,他睁开眼后随即起身,忍痛拱手,向郁垒与神荼行了一礼,坦言道:“实不相瞒,在下利用九婴打开鬼门,皆因身怀要事,欲向帝君请教。”

      一句帝君,并未特指某位。

      他寻郁垒,是因为有过一面之缘,或许会方便说话,但此刻神荼也在旁,自然不好将其忽略了去。

      神荼心如明镜,觑了他一眼,撇了撇嘴,哼笑了声,既未接话,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郁垒则是头也不抬地专心玩着白虎毛绒绒的耳朵,轻飘飘地丢出来一句:“你问。”但我未必会答。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敢问帝君,”杨戬一字一顿,说得极为认真,眼睛也一错不错地凝视着郁垒,似是唯恐漏掉了什么,“可知晓,记川的所在?”

      郁垒的手顿了顿。

      神荼的眼中流露出一抹诧异,他飞快地看了眼郁垒,心里忍不住犯起了嘀咕,怎么会有这么凑巧的事儿。

      “记川?”郁垒终于稍稍抬起了头,“此乃我地府隐秘,你这小子是从何得知的?”

      杨戬默然不语。

      “呵,也罢,”左右不过那几个人去,他问是问了,却没打算真个刨根问底,“我可以不追究你从哪儿听到的这个名字,但是,小子,你要告诉我,你寻记川是要做什么?”

      “……”在这一刻,杨戬本来有许许多多的理由可以说,一桩桩一件件事到了嘴边,又被他给咽了回去,到最后,他终究选择了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一个原因,“我只想知道,我忘记了的……到底是什么。”

      郁垒神色不变,眼中却掠过了一丝难辨的情绪,他斜了眼神荼,转过头对杨戬道:“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事忘了反而更好?”

      “更好?”杨戬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他不再讳言,反问道,“帝君口中的‘更好’又是由谁来决定的呢?”

      郁垒挑眉,哼了声道:“兴许是过去的你。”

      杨戬坦然道:“既是如此,那么由现在的我决定想起来,又有何不妥呢?”

      郁垒望着他,目中难得的露出一丁点欣赏的情绪,嘴上却仍是那么不咸不淡的:“我可以告诉你记川的所在,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不论什么条件,在下都可以答应。”

      “诶——”郁垒摆摆手,“先别忙着答应,我问你,你可知记川究竟位于何地?你可知为了找回遗失的记忆,你会付出什么代价?”

      杨戬整衣,再拜:“望帝君赐教。”

      “……”郁垒微微低垂了目光,手不自觉地又捏上了白虎的耳朵,像是在思考,片刻,他才淡淡地道,“三途河畔割阴阳,记川忘川两相漾……记川的存在,即便是在这冥府里,也不过是一个传说。相传,记川并非位于地府内的任何地方,它与忘川,就像是被镜子隔开的里外世界,永远平行,却永远不能相汇。”

      记川……是一个如镜像般存在的传说?

      杨戬听得愣住了,他想过要寻到记川必然不易,想过要经历许多刀山火海般的艰难险阻,却从未想过会听到这样一个答案。

      “据说,记川是忘川的反面,位于地府的‘反世界’。”一直静默不语的神荼,在此刻悠然接口道,“要寻记川,就必须潜入到忘川河底,突破那一层‘结界’,才有可能抵达那个传说中的‘反世界’。”

      “突破忘川河底?”杨戬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郁垒还没说话,神荼便在一旁狠狠地泼了盆凉水:“小子,你可想清楚了。记川的存在,仅仅是一个传说,便是我等,也未曾亲眼见过那条河流。忘川虽非我冥府禁忌,却实为禁地,恐怕就连大帝也不知那忘川河究竟有多深,许是几百丈,许是几千丈,更可能是几万丈,从来没有人下了那忘川河还能安然回返的。”

      “他说的一点儿也不错。”郁垒心知神荼这番话与其是说给杨戬,不如说是讲给他听的,虽有触动,但更多的是不以为然。他内心早有打算,杨戬的到来,不过是完善了那个计划罢了。即便如此,他却也未曾想过坑杨戬去送死,是以帮腔道,“忘川水的侵蚀力是直接针对魂魄的,任你修为再高,也无济于事。一旦入了忘川,就只有一个下场——”

      “沦为无知无觉的幽魂,永远徘徊在忘川河中,不得往生。”

      “……原来,忘川中的那些魂魄与尸骨,都是这般来的?”杨戬想起第一次来地府,途径忘川时见到的景象,不禁问了出来。

      “有些是妄图越狱的,有些是被罚的,还有些……”郁垒挑起一丝笑,若有所指道,“便是如你这般,活得不耐烦了,试图跳忘川河寻宝的。”啧了声,他复又道,“没有人知道怎么能安然潜入忘川河底,也没有人知道河底是否真的存在着一个‘反世界’。”

      “所以,杨戬,你想好了吗?”

      “你愿意为了寻回记忆付出多大的代价?”

      杨戬闭目,沉默许久。

      郁垒也没有再说话,自顾自地呼噜白虎的头。

      “记忆若不完整,即便活着,又与那沉沦在忘川河中的幽魂有多大的区别?”杨戬终于睁开眼睛,语调很是平静,也很轻,像是在说给自己听,“或者有些生灵喜欢浑浑噩噩的度日,轻轻松松,无忧无虑,那样的日子是好。可是,在杨戬看来,清醒,本来就是要付出痛苦的代价的。”

      而不清醒的人生,更无所谓是活着的。

      他,宁可活得痛入骨血,疼入心肺,也要过得明白,活得清醒。

      郁垒望着他,脸上首次露出了几分发自真心的笑意,抚掌道:“杨戬,我真的开始有点儿欣赏你了。也罢,关于如何安然潜入忘川,我突然想到,或许可以提醒你几句。”

      嗯?

      杨戬有些吃惊,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恭声道:“恳请帝君赐教。”

      “忘川与冥府同生,和轮回于同时落成,在地府中,无一物可抵消忘川水对魂魄的侵蚀,但,地府之外,却未必没有。只是我等居于地府,鲜少去外面走动,到底有没有此物,若有又是何物,却非我所能知晓了的。不过,有一位,一定知道。”

      “帝君是说……”杨戬似有所悟。

      郁垒的嘴角勾起一抹似是而非的笑意,斜睨了他一眼:“你手中的量天尺从何而来,还用我多说吗?”

      逆天龙神。

      杨戬默了。

      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还要找回到那位身上。

      他实在是,不想同那位打交道的。更何况,盛会之后,那位就消失了个无踪无迹,又该何处去寻?

      完全明了杨戬此刻的内心,郁垒忍俊不禁道:“我知你想法,不过这种事情……虽说还有几位活的时间与那位相差无几,但是就秘闻方面……谁也不如那位的消息来得靠谱。更何况,你既能从他手上得来量天尺,想来深谙如何与之打交道才是。”

      杨戬:“……”

      当日的事情说来话长,他只有苦笑了。

      “好了,该说的事也都说给你听了,你也是时候该离开了。”郁垒蓦地笑容一敛,说赶人就赶人,“走之前,我还有一个条件,要说与你知晓。”

      杨戬亦记起谈话之初郁垒提及的那个交换条件,当即正色道:“帝君请讲,杨戬定当竭尽全力。”

      郁垒意味不明地轻笑了声,眼神斜斜地瞥过来,轻描淡写地说道:“不必你赴汤蹈火,其实很简单。”

      “你若寻到记川,记得为我带上一杯记川之水。”

      杨戬一愣,没想到郁垒的条件如此简单,又如此的出人意料。莫非堂堂鬼帝,也有被遗忘了的执着吗?

      嘴唇动了动,他想问,却终未开口,最后只道:“杨戬谨记。”

      郁垒笑笑,也没有要他发个誓立个约什么的以做约束,只淡声道:“记得就好。”语罢拍拍白虎的大脑袋,“起来,送他下山。”

      “今日,多谢帝君相告良多,杨戬铭记于心。”杨戬看了看慢悠悠爬起来的大白虎,转头对郁垒和神荼再次拜谢,执礼甚恭,“就此告辞。”

      目送白宸和杨戬一前一后出得殿去,神荼的脸色更肃然了几分:“你真的想好了?”

      郁垒双手交叠在脑后,往后靠了靠,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坐姿后,他歪了歪头,漫不经心道:“想好了。喏,又不是我要去跳忘川河,你那么严肃做什么?”

      “我宁愿你去跳忘川。”神荼嘟囔了一句。他太清楚郁垒的个性了,看似沉静、懒散,万事不萦于心,实际上心思重着呢。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他们中沉稳可靠的那个,可偶尔不那么稳重一次,捅的就是大篓子。一旦打定了主意要去做什么,那就是非做不可,任谁也拉不回、拦不住。

      叹口气,神荼再次试着讲道理:“我知道你不会把希望都压在杨戬那小子一个人身上,所以,麻烦你还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告知我一下,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不同于神荼的忧心忡忡,郁垒倒是笑得蛮轻松的:“你对他那么没信心?我倒是觉得这小子说不定能把记川水取回来。”

      “要是不成呢?”神荼逼问。

      “不成……”郁垒的眼睛骨碌碌转了一圈,轻笑道,“到那时再说?反正我的时间充裕的很,总会有办法的。”

      “……”神荼气得咬牙,别人是走一步算一步,可是郁垒,他是还没等走,就把从起点到终点的路都给算好了。若说他没有做好杨戬失败了之后的一系列打算,那真是说给鬼听鬼都不信。当真骗鬼呢!

      啊呸,他俩可不就是鬼么。

      “不说就不说罢,反正我先跟你讲好,这次你再捅出篓子来,可别再连累我跟着你吃大帝的罚!”说完,神荼气呼呼地走了。

      郁垒半躺在椅子上,就那么枕着自己的胳膊,歪着头望着神荼走远,忽然就慢悠悠地叹了口气,接着闭上了眼睛,喃喃自语道:“……这次若是……也不会有下次了……”

      那厢,杨戬跟在白宸身后,穿过重重迷障、座座杀阵,终于下了桃都山。

      刚到山脚,白宸就停了下来。

      “帝君令我送你下山,我已办到,接下来的路就要你自己走了。”白虎口吐人言,竟是成年男子的声音,略低沉,语调亦是十分平稳,没什么情绪,“从这里往东一直前行,走一天左右,就能看到鬼门了。”

      “多谢。”

      “不必。”白虎看了看他,忽然又道,“你伤得不轻,尽快离开吧。途中不论听到什么声音,切记,勿停留、勿回头。”语罢也不待杨戬回答,就转身没入了山间的迷阵当中。

      杨戬眸光微闪,也不再多做停留,依照白虎的指示东行而去。

      一路上,倒是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事实上,他连一个鬼魂都没有瞧见,所行所至,只有一片灰蒙蒙的无际荒芜,实在是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

      所幸,杨戬本来也没有打算从东方鬼门出去。

      谁知道九婴有没有离开,万一就守在附近,他一旦出去了,岂不是会被堵个正着,到时说不定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并且,他也还有事情要做。

      走了差不多七八个时辰,确定四下无人,飞快地捏了个诀,隐匿了身形和气息后,调转方向,直奔记忆中忘川河的所在。

      也不知是桃都山距离忘川太远,还是他寻错了方向,又或者是地府中无边的灰蒙教人迷失了时间,当杨戬终于听到河水奔腾的声音遥遥传来时,竟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已在地府中寻找了太久,久到他自己都不清楚过去了多少年月。

      又走了差不多一天,杨戬再次站到了忘川河边。

      这里大概是忘川的支流,且多半距离奈河桥甚远,四野无人,既无鬼差,也无游荡的亡魂,唯见河水奔流不息,倒是方便了杨戬的行事。

      不愿多做耽搁,杨戬快速捏了个诀,并指成剑,指向河面,数道水箭自忘川中激射而出,在半空中便汇成一股,袭至杨戬身前时,速度顿减的同时,瞬间分化成数十个指节大小的水球,并在眨眼间凝成了一颗颗呈浅红色的跟泥丸有一拼的浑浊冰球。

      将忘川水凝成的冰球封入须弥袋中,收好,杨戬额上神目银芒一闪,下一刻,一道人高的漆黑缝隙在他身前三丈处打开,杨戬毫不迟疑,举步迈入,而在他进入的同时,缝隙已悄然消失。

      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几乎在踏出小型鬼门的瞬间,杨戬就感受到久违的灵气充溢在周围,阳光明媚得近乎刺目,杨戬下意识地闭了闭眼睛,不想,右侧忽有劲风袭来。

      杨戬心头一凛,来不及多想,手掌一翻,已然摄出了三尖两刃枪,循声反击了回去。

      “锵!”

      金铁交鸣之声响起,紧随其后的是一声惨叫,跟着再没了声息。

      听起来那人像是死了,可杨戬却并没有感受到兵刃刺入血肉时的阻力,按说刚那一下应是刺了个空。

      恐怕有诈,他心下愈发警觉,此时他的眼睛尚睁不开,索性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到了听觉上,四道轻重不同的脚步声先后传来,杨戬不禁紧握了握兵刃。

      脚步声渐近,杨戬凝神细听,忽有所感,没有在来者接近的第一时间出手。

      像是印证了他的猜测,下一刻,一只有力的手臂搂上了他的肩膀。

      “嗨,杨小戬!好久不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此寻记川几多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