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水天一色 打分:2 [2005-09-17 22:02:58]
以前在推门,没有看过作者的文,今日一见,还真是不错!! 作者的文字生动简洁,可以用极少的篇幅描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艾小姐),或者令读者身临其境(如贫民窟众生相),字句间也透露着一种灵性。我相信,只要是作者有心要写的东西,就可以刻画入木三分,只是现在看来,很多也许本该有的东西,被作者忽略了。 首先,是全文的环境。作者已经顺利营造出了一些应有的气氛,可是,一条充满各国籍公民各肤色人种的混乱的车厢,仅止于此,底蕴似乎薄弱了。个人推荐马天(推门服部平次)的《女王勋章》,其中也有火车上的段落,异国情调则浓重许多。 本文是以宗教狂热为动机的恐怖袭击主题,本应有更深刻的内涵,但在这上面,酝酿得不够,似乎是着急了。至于贫富不均,开头“阶梯”的比喻,十分精妙,结尾这几句,竟可体会到“冥冥中天注定”的韵味,但升华到这种高度,意义就与本文情节有些脱离,不免虚浮了。 杨侦探这个人物,也许是系列故事的原因,在本篇中性格比较空泛。其实,塑造如此一位“海漂派”侦探——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有时是件令人担心的事。他那两位助手,小西和简枚,也许作者认为前文有提及,不宜赘述。经历重复或许恼人,但性别也只能让看客从情节和代词中推断的话,未免不够体贴。 文章一开始,从拯救孕妇直接到邂逅美女,应是个生硬的转折。但因全文整体平和,这过程倒出奇自然。艾小姐的形象,前文说过,着实令人心仪。只是,在推理小说里,除非是少年侦探的青梅竹马,否则以女性魅力吸引侦探的目光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艾小姐的经历再次证明了这个理论。那小子命中克妻,望各位美女牢记!! 从侦探小说的角度讲,开头安排生小孩一段,虽然和之后的情节达成平稳过渡,但毕竟在极早的时候就将出场人物摆到了极其嫌疑的位置,结尾时凶手果然是他,这样理所当然,读者怕会觉得少了乐趣。而艾小姐与侦探间的文字游戏,个人认为笔墨不够重,并未进行强调,读到此处不觉悬疑,只觉不知所云,而后推理处用到,仅仅忆起“这线索我见过”,而不是“这里我注意过”。如此清淡,不足以刺激大家的味蕾。再说,侦探的名字“杨重”,“zhong”?还是“chong”?不禁一笑:推理小说,其实是凶手和读者的竞赛,而作者负责准备场地,并充当裁判。这安排,有黑哨的嫌疑啊!! “密室”,既然以此二字作为一章的题目,本以为是场重头戏,没想到只是一段不到二百字的描述,告诉我们“房间反锁了,谁也进不去”。不能否认,“密室”确实是推理小说的一大看点,但如此写来,无法吊起读者的胃口,只让大家看到“密室”两个汉字,而它们也并不比其他汉字美型,是不是?这种期待后失望的感觉,就像事先提到车厢中有一位不可惊动的重要人物,让人猜测她要派什么大用场,结果是在危险解除后出来让侦探行个吻手礼,精妙不足,突兀有余。 从排布线索到揭露真相,作者真是操之过急了。确实,从线索摆开,到凶手抓获的这段文字,读者是看得心急火燎,作者创作时也空前寂寞。我自己写过推理小说,非常明白这种感受,但尽量压抑一下,不要表现得迫不及待。我觉得,如果全文篇幅再长一倍,会是篇更优秀的文章。 推理部分确实合理,手法也颇平实,但是,线索少而结论多,并对读者有所隐藏,让人不甚愉快。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想说:凶手的本来目的是炸掉火车,那身上怎会带有那么猛烈的毒药?难道还准备投毒?算了,□□嘛,非常人所能理解。不过,艾小姐的行为更匪夷所思。如果听说对方要谋杀某人,只要预定死者不是她,用来开个玩笑也事不关己;但是爆破啊!一旦炸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个都拿来耍花枪,只能说恋爱的人太疯狂了。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无论小说的文笔和结构,还是推理小说的情节和技巧,各方面比较平衡,瑕疵不少,好在没有什么硬伤,可说都是不错的,但距离“非常好”还差临门一脚。若要形容,创作推理小说的作者,以及作者创作的推理小说,都如同一朵将绽而未绽的鲜花,这也正是本评题目的来历!评罢回顾全文,才发现赞扬较少,批判倒铿锵,真是背离本意了!言词激烈处,作者见谅!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水天一色 打分:2 [2005-09-17 22:02:58]
以前在推门,没有看过作者的文,今日一见,还真是不错!!
作者的文字生动简洁,可以用极少的篇幅描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艾小姐),或者令读者身临其境(如贫民窟众生相),字句间也透露着一种灵性。我相信,只要是作者有心要写的东西,就可以刻画入木三分,只是现在看来,很多也许本该有的东西,被作者忽略了。
首先,是全文的环境。作者已经顺利营造出了一些应有的气氛,可是,一条充满各国籍公民各肤色人种的混乱的车厢,仅止于此,底蕴似乎薄弱了。个人推荐马天(推门服部平次)的《女王勋章》,其中也有火车上的段落,异国情调则浓重许多。
本文是以宗教狂热为动机的恐怖袭击主题,本应有更深刻的内涵,但在这上面,酝酿得不够,似乎是着急了。至于贫富不均,开头“阶梯”的比喻,十分精妙,结尾这几句,竟可体会到“冥冥中天注定”的韵味,但升华到这种高度,意义就与本文情节有些脱离,不免虚浮了。
杨侦探这个人物,也许是系列故事的原因,在本篇中性格比较空泛。其实,塑造如此一位“海漂派”侦探——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有时是件令人担心的事。他那两位助手,小西和简枚,也许作者认为前文有提及,不宜赘述。经历重复或许恼人,但性别也只能让看客从情节和代词中推断的话,未免不够体贴。
文章一开始,从拯救孕妇直接到邂逅美女,应是个生硬的转折。但因全文整体平和,这过程倒出奇自然。艾小姐的形象,前文说过,着实令人心仪。只是,在推理小说里,除非是少年侦探的青梅竹马,否则以女性魅力吸引侦探的目光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艾小姐的经历再次证明了这个理论。那小子命中克妻,望各位美女牢记!!
从侦探小说的角度讲,开头安排生小孩一段,虽然和之后的情节达成平稳过渡,但毕竟在极早的时候就将出场人物摆到了极其嫌疑的位置,结尾时凶手果然是他,这样理所当然,读者怕会觉得少了乐趣。而艾小姐与侦探间的文字游戏,个人认为笔墨不够重,并未进行强调,读到此处不觉悬疑,只觉不知所云,而后推理处用到,仅仅忆起“这线索我见过”,而不是“这里我注意过”。如此清淡,不足以刺激大家的味蕾。再说,侦探的名字“杨重”,“zhong”?还是“chong”?不禁一笑:推理小说,其实是凶手和读者的竞赛,而作者负责准备场地,并充当裁判。这安排,有黑哨的嫌疑啊!!
“密室”,既然以此二字作为一章的题目,本以为是场重头戏,没想到只是一段不到二百字的描述,告诉我们“房间反锁了,谁也进不去”。不能否认,“密室”确实是推理小说的一大看点,但如此写来,无法吊起读者的胃口,只让大家看到“密室”两个汉字,而它们也并不比其他汉字美型,是不是?这种期待后失望的感觉,就像事先提到车厢中有一位不可惊动的重要人物,让人猜测她要派什么大用场,结果是在危险解除后出来让侦探行个吻手礼,精妙不足,突兀有余。
从排布线索到揭露真相,作者真是操之过急了。确实,从线索摆开,到凶手抓获的这段文字,读者是看得心急火燎,作者创作时也空前寂寞。我自己写过推理小说,非常明白这种感受,但尽量压抑一下,不要表现得迫不及待。我觉得,如果全文篇幅再长一倍,会是篇更优秀的文章。
推理部分确实合理,手法也颇平实,但是,线索少而结论多,并对读者有所隐藏,让人不甚愉快。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想说:凶手的本来目的是炸掉火车,那身上怎会带有那么猛烈的毒药?难道还准备投毒?算了,□□嘛,非常人所能理解。不过,艾小姐的行为更匪夷所思。如果听说对方要谋杀某人,只要预定死者不是她,用来开个玩笑也事不关己;但是爆破啊!一旦炸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个都拿来耍花枪,只能说恋爱的人太疯狂了。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无论小说的文笔和结构,还是推理小说的情节和技巧,各方面比较平衡,瑕疵不少,好在没有什么硬伤,可说都是不错的,但距离“非常好”还差临门一脚。若要形容,创作推理小说的作者,以及作者创作的推理小说,都如同一朵将绽而未绽的鲜花,这也正是本评题目的来历!评罢回顾全文,才发现赞扬较少,批判倒铿锵,真是背离本意了!言词激烈处,作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