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牵着手一起长大》 第1章
第1章:一
第2章:二
第3章:三
第4章:四
第5章:五
第6章:六
第7章:七
第8章:八
第9章:九
第10章:十
第11章:十一
第12章:十二
第13章:十三
第14章:十四
第15章:十五
第16章:十六
第17章:十七
第18章:十八
第19章:十九
第20章:二十
第21章:感谢信
第22章:二十一
第23章:二十二
第24章:二十三
第25章:二十四
第26章:二十五
第27章:二十六
正序
没办法,比起乖宝宝,更喜欢邵远舟这型的
老大呀 二部咋还不开啊 虽说男主八成是那竹马了 但分多点戏份给他吧
……(全显)
 
[回复]
[投诉]
赞一下,继续看
……(全显)
 
[回复]
[投诉]
非常幽默的大人 哈哈
……(全显)
 
[回复]
[投诉]
嘿嘿~一看到“重庆”两个字偶就有兴趣了!
好亲切哟~就像写的自己身边的一样!
……(全显)
 
[回复]
[投诉]
回踏雪宝宝:
首先,非常非常感谢雪的这篇评论,一字一句敲进我心里。雪提到的那些问题,正是我自己朦胧意识里觉得不对劲的地方,经雪这么一点拨,真是豁然开朗啊!
原本写这文的初衷,是同学的一句戏言,说我高中毕业就想离开这个城市,结果到现在都还没离开。我就仔细检讨,为什么以前会有这样那样现在想来无比可笑幼稚的想法?是不是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都会遇到跟我类似的故事,会同我一样倔强,反叛,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写这篇文,主题设定青梅竹马,是因为想从小就把男猪弄在女猪身边,免得以后再来慢慢扯她的感情戏,我原先的设想是:通过这一群背景性格迥异的孩子,透过他们成长的一点一滴,反应我们那个时代(也就是80年代)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孩子带来的影响,为什么我们会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价值观,一切的为什么,都是因为: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是的,我原先设想的就如同文案中写的一样:这是关于80年代的孩子成长的故事。我很愿意写一篇能大致概括我们那个时代的故事,我很愿意写一篇,让所有80s出生的孩子心有戚戚焉的故事,可是……发展到现在这篇流于低俗的类言情小说,真是我很不愿意看到的>_<
也不是没有故事整体的框架,也不是没有思考好线索的发展,想来,应该是我写文太过随意,才会变得如今离初衷万里的状况。就象雪说的“过多的没有营养的调侃,冲淡了那些本应鲜明的问题。”这句真是非常受用啊,总在写文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卖弄一下文笔,或者写到兴起就刷刷数千字的描写,全然不管整体的结构和情节的轻重缓急,汗……这真是太过业余的表现……
惭愧啊……
雪的评论昨天就已经看到,因为实在有事上不来,所以迟迟没有回应,但,我一直都在考虑雪提出的这些问题,现在,我想,我对自己,对自己的文应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有想法,有意识,但实践起来就显得底气不足。小说与散文不同,其中的立意,结构,情节,语言,哪一样都不能少,而如何将这所有的要素有机的协和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实在跟作者的功底,阅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我想对于自己这文的失败,最圆满的解释便是:功力不逮。
呵呵,对雪的感激,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就怕写出来坏了大家的胃口。在这里也对所有用心写评的大人们说声感谢,你们对写手的帮助,不是分或者鲜花能企及的。衷心的感谢你们。
最后,对雪说:记得以前我还批着马甲的时候你就跟我说,文文还是写完后再来大改,我很以为然,所以这文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估计还有几章第一部就完结了,到时候再彻头彻尾的来改,希望改完以后的文能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拥抱,再一次感谢。
……(全显)
 
[回复]
[投诉]
过多的没有营养的调侃,冲淡了那些本应鲜明的问题。
雪雪,这一句说到我心坎上了。我这两天事情太多不能上网,晚上回来再细细看你的评,亲亲,你没想多,我确实想做到“一方面通过故事来探索少年成长过程中,个体对于社会的认知,一方面通过种种事件通过儿童的眼光来看历史,看社会。”,功力不逮啊,呵呵~
亲,非常非常感谢这评,现在太匆忙了,晚上静下来我会好好思考的。拥抱~~~
……(全显)
 
[回复]
[投诉]
(先甜后苦,砖头在后面。)
我一向不大喜欢看校园文,但王蔚的《牵着手一起长大》,却意外的吸引住我的眼球,勾着我追了这个坑,同书中的主角秦月一起,又经历了一回从懵懂的幼稚到朦胧的青春的历程。
王蔚的文笔很老道,诙谐幽默又不乏让人深思之笔,调侃间将读者不知不觉拉回儿时的回忆中,随着主人公一起快乐,一起烦恼,一起惊喜,一起憧憬着未来的希望。“我是81年夏天出生的。据说那年重庆发了几十年难见的洪水。又据说大凡天赋异禀之人诞生时,总会有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比如武媚娘的七星连珠。就算是人家郭小四出生时,据说屋后也是“霞光满天”。于是我便固执的觉得那洪水与我肯定有非一般的关联。”怕是每个人都曾经为自己的出生找点不同寻常的“异象”,这般的开头,立刻便引起了共鸣,让人不觉微笑着读下去。
对,共鸣,恐怕读校园文,最大的感受就是共鸣。那种自记忆中流淌出来的语言,加上诙谐老道的文笔,戏谑的调侃,不知不觉便被潜移默化,不知道究竟是自己在回忆,还是看别人在回忆,同时代的校园文的代入,总是那么简单——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从儿时的游戏,上学的烦恼,第一个好朋友的结交,直到进入中学开始产生朦胧的异性之间的感情,这一切,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的经历?
很不想讨论校园文的结构,因为一般来说,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总不会出错,而大家也很享受那种淡而温馨的节奏,关键就看描述事件的角度,以及过场能否处理的简洁而圆滑。以王蔚的文笔,显然她轻而易举的做到了,一桩桩事情前后关联,毫无生硬滞涩之感。比如由好友肖薇薇,引出了第二男主邵远舟,而肖微微事件本身不仅侧面揭示了离异家庭儿童的不幸,也给邵远舟的“□□邵”形象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筹码。秦月儿时因赌气发狠自己提起刀子割破手指而结下的好友张威,在第十一章也没忘了递上表白贺卡一张,使得他在第二十三章中的出场成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读此文,除了勾起读者对当年的回忆之外,恐怕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几个男主了。关旭的包容,体贴,温柔与责任感,加上不错的样貌,优异的成绩,专一的心,几乎是所有女生产生朦胧的对爱情憧憬的时候心中的白马王子。而邵远舟酷酷的外表,神秘的身世,□□的背景,看似漫不经心却格外优异的成绩,无疑也是女生崇拜的对象。但是,正如同清晨初开玫瑰上的露珠,这两个人物如此优秀,让人有一种只能存在于梦幻而非真实的感觉,说穿了更像漫画人物。
而女主秦月的性格,除了小时候有一种勇往直前探索世界的勇气之外,自从上学之后,似乎就流于在沉重学习之中和寻求玩耍机会的表象了。贪玩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共性,这共性加上一点倔犟,一点好奇,秦月的形象就如同路上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一般平常,甚至有点泛泛。作为小说,引起共鸣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物要能够拎出来是独一无二的人,在人群中能够被一眼认出来的人。
无疑,《牵着手一起长大》是一篇很好的校园文,但是,有了诙谐的语言,有了读者的共鸣,有了让人遐想的主角,有了有趣的情节,这些就是回忆录一类的校园文的全部了么?想起前一段读的《顽童时代》,也是记录小学生活的回忆录一类的文章,作者也是重庆人,很久以前读的,很多情节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再次翻出重读,仍有很多段落让我潸然泪下。为了写评,再次细读《牵》,却惊异的发现这样一篇曾经让我惊艳的文章,重读起来竟然很多地方味同嚼蜡。是我口味变了吗?非也,因为看到作者更新,我又能够津津有味的看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此文经不起再三咀嚼品味?
不是文笔,不是情节,是深度。
或许这就是我不太喜欢看校园文的原因——大多数校园文,只是追忆那段如花的岁月,描述或美丽或温馨或忧伤的故事,而缺乏更大范围的视角,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
不可否认,《牵》中有作者的思考。从小月儿时对外面世界的探索欲望,到苏阿姨对小月的启蒙性教育;从肖薇薇的悲剧,到小月第一次离家出走,以及后来朦胧的爱情,都渗透着作者的思考。作者已经不是“自发”的回忆描写,侧面反映一些成长中的问题,开始“自觉”的思考这些问题,通过情节来表现。
但是,这是不够的。
过多的没有营养的调侃,冲淡了那些本应鲜明的问题。
在一个校园中,一群成长的孩子的故事,很难像其它类型的小说一样,架构宏大的画面,设计精巧的结构与情节,将人性和感情推到极至。但,它同样可以发掘,可以细水常流的将少年成长的问题剖析出来,可以将孩子同大人世界的融合展现出来。它也应该是一面镜子,一面反射着社会历史和少年成长问题的镜子。一方面通过故事来探索少年成长过程中,个体对于社会的认知,一方面通过种种事件通过儿童的眼光来看历史,看社会。用这个标准看起来,《牵》这面镜子,就好像蒙了时间的浮尘,能看到,却不清晰。
或许我想的太多,但是,我相信作者有足够的功力写出她想写的东西。能够经历时间而不褪色的,是我们思想中那些闪光的东西。
……(全显)
 
[回复]
[投诉]
好文
……(全显)
 
[回复]
[投诉]
^_^,笑得我人仰马翻
很好,非常温馨的情感
……(全显)
 
[回复]
[投诉]
很好看呢
从头开始补分
……(全显)
 
[回复]
[投诉]
1
2
3
4
5
6
...
尾页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2-18 17:59:59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