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决定(中) ...

  •   《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军人规范》是李臣编写的两本小册子,说起来还是前年北伐之时的事情,当时王延让的部队里出走了一个逃兵,原因是他家中老母病重无钱可医,他听人说卖猪仔去花旗国可以挣大钱,就动了心,想把自己卖到花旗国去好给母亲换回治病的钱,王延让顾惜他一片孝心,此事就没往上报,谁知道却被专爱找他麻烦的唐灵芝大小姐抓住大作文章,李臣便给他出主意让他利用逃兵事件在军队中开展了一次整军运动。

      所谓整军运动,其实就是利用逃兵出逃的原因趁机在士兵中间举办了一次诉苦大会,逃兵出逃是因为老母没钱治病,所以他要把自己当猪仔卖到美国去换钱给老母亲治病,可是老母亲为何没钱治病,是因为地主们收的租子太重,是因为军阀们收的税收太重,而他们为什么要收这么重的租子,这么重的税收,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帝国主义势力需要。

      中国物产丰富,洋人眼红,所以他们来抢来夺,而军阀是洋人的走狗,所以他们才用猛于虎的苛政,盘剥百姓,压榨百姓,所以我们才会这么穷,所以我们才会活不下去,所以我们的老母得病才无钱医治,我们的兄弟姐妹才只能把自己当牲畜卖了才能给老母亲筹得一点卖身的钱略尽孝道。

      可是我们是人,为什么要被人当作畜牲卖,为什么我们要变得如此下贱,就是因为帝国主义、军阀、封建主义,就是因为这三座大山压在我们头上,不把它们推翻,我们就永远只能当猪当狗。

      正是因为这三座大山,所以我们整年辛苦耕作,最后却吃不饱,我们整年纺织,却穿不暖;而那些地主、军阀,天天游手好闲,却山珍海味吃不完,绫罗绸缎穿不尽。

      这公平吗?

      不公平,所以我们必须要推翻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因为不把他们推翻,我们永远没有好日子过,以前他们有枪,有军队,有警察,有政权,他们用这些东西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压迫我们,抢我们的粮食,抢我们土地,逼我们卖儿卖女;现在我们手里也有枪,我们也是军队,我们就要跟他们干,把我们的粮食抢回来,把我们的土地抢回来,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把陆沛然、韩甫年这样的军阀打倒,由我们自己来掌握印把子,掌握政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堂堂正正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所以我们要拿起枪,跟他们拼,所以我们要刻苦训练,奋勇杀敌,即使以身死国,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死得值,我们是为我们的儿子孙子不再被当畜牲卖而死,我们是为我们的女儿孙女不再被卖掉而死,所以我们值得。

      如此一番道理说下来,王延让所在的独立团简直全军上下群情涌动,个个都有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信念,人人都有了参加革命是为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美好理想,全军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如此一来,逃兵事件也就坏事变了好事,等蒋忠汉追查下来,发现独立团利用此次逃兵事件,进行了如此成功的一场思想教育,不但坏事变好事,防止了逃兵事件的再次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士兵的觉悟,促进了他们革命的积极性,欣喜还来不及,也就顾不上追查王延让擅自处置逃兵事件之责,只象征性的罚关王延让一天禁闭了事,唐大小姐虽然气的跳脚,但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李臣能给王延让出这个主意,还是从我党的政工工作中得来的灵感,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兵要么是破产农民,要么是破产的手工业者,无一例外都是活不下去了才参军。这些无产者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军饷要报仇,这也是为什么我党“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农民闹革命”的群众路线最终得了天下的原因。

      王延让却十分佩服李臣的奇巧心思,后来又跟李臣探讨为何当下不管哪个番号的部队里都普遍存在的逃兵多,军容涣散,战斗力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在李臣的那个时代也是宅男们没事在网上闲磕牙经常讨论的问题,主流看法都是当时的人民很少民族概念,士兵们根本不知道为何而战,大家出来当兵都是为了吃饱肚子,混一条活命,又怎么肯为了谁当真卖命,不肯卖命的士兵,战斗力又怎么会强?

      而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的榜样当然是我党,政工工作从黄埔军校时期就无孔不入,润物细无声,正是靠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我党才启发了亿万群众的觉悟,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最终完败了不管是在数量还是装备上都强于我党但在官兵觉悟上却远逊我党的国民党部队。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逃兵问题,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李臣认为根源还在思想整顿,必须要加强士兵的文化教育,要着重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他们知道自己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战,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而战,启发他们作为军人保家卫国的自豪感,而在精神上有信念的部队,是不会被轻易打败的。

      李臣给王延让介绍了许多我党前辈们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建议王延让在部队中设立专门的政工干部,负责士兵们的思想建设,而《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军人规范》就是李臣编出来做示范的,前者历数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这些侵略对人民的影响,向士兵灌输为何而战,后者则培养军人职业操守,其实都是李臣从自己记忆里面扒出来的我党治军的方法,没想到王延让推行之后,效果却不是一般的好,74师更是让他练成一个钢铁之师,这却是李臣事先都没想到的。

      但说到底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他李臣顶多算把前人的宝贵智慧介绍了来,具体施行的也是王延让,整件事情他顶多算个引入者,哪里敢居功,笑对王延让道:“我就是给你瞎出了个主意而已,我哪懂练兵啊,你可别抬举我了。”

      “我正是需要你给我当军师呢,”王延让却正色道:“校长让我去东北的考量相信你也知道,我原先还不信形势就危急到了这个地步,但此次东北之行,却不得不佩服校长的先见,东北军中三派矛盾日深,全靠我父亲个人威望才能压制,其中尤以士官派和老派冲突最盛。”

      “士官派的头脑人物杨宇霆是王延凯的老师,跟王延凯关系密切,我父亲近些年来有意培养王延凯当接班人,所以王延凯在军中升迁很快,他为了培养自己人,通过杨宇霆的关系,在东北军中大量引入士官生,隐隐有与老派抗争的趋势,而这自然引起了老派的不满,今年年初,老派的代表人物陈华堂就以讨伐杨宇霆并拥护我三弟王延绍子继父业为名密谋造反,事败之后,陈华堂与我三弟都不知所踪,直到三弟突然跑到我母亲跟前认亲,打了徐夫人和我父亲一个措手不及。”

      想到灵岩寺里寄居的得道高人王延绍,李臣不禁露出一个微笑:“说起来你这个三弟倒是个妙人,他如今日日在灵岩寺宣讲佛法,整个济南府的人都说他是菩萨跟前的金童转世,没想到这金童原来还想过带兵呢?”

      王延让自嘲的笑了笑:“他自幼丧母,我父亲又指望不上,在徐夫人手底下还能长这么大,没点本事怎么成呢。”

      李臣倒是很好奇老派竟然会拥护王延绍:“我看报纸上可都说东北军内部元老都是支持你二弟王延凯的,怎么竟然还有人支持王延绍?”

      说起来王延绍跟他其实都是被辜负了的孩子,王延让对这个弟弟说不上恶感,只是就事论事:“老派的他们都是当年追随我父亲二龙山起事的班底,与王延绍的生母颜氏颇有渊源,王延凯重用士官派,排挤老派,自然把这些人逼到了王延绍的阵营里。”

      李臣却觉得东北军内部派系争斗于王延让来讲是好事:“你三弟既然已经事败,老派要继续与杨宇霆抗衡势必要寻找新的代言人,你正好从中取利,这对你是好事啊。”

      王延让却叹气:“如果我的目标是争权夺利,这对我自然是好事,不过校长派我去东北的目的是要牵制日本,事关民族存亡的大计,如今东北军的形势却是极其严峻。”

      “都说我父亲是亲日派,其实东北军内真正亲日的是杨宇霆,此人心高气傲,不是久居人心之人,并且与日本关东军首脑植田谦吉关系密切,北伐之时,此人就曾跟我父亲建议以苛刻的条件换得日本出兵支持,我父亲到底还是爱惜羽毛,怕背汉奸的名声,没有同意,恐怕在那时起,日本就起了要换一个代理人的心思,假使杨宇霆上位成功,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臣知道王延让担心的不差,在他熟知的那段历史上,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前,就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而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日本的对华策略都没变过,不同的是,在这个架空的朝代,如今的总统蒋忠汉倒是比历史上的□□对局势的判断更清晰明了,他准确的窥察到了日本的野心,并且正积极的准备应对,如果能避免“九一八”事变那样的惨剧发生,那么历史上的侵华战争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或者即使不能避免“九一八”,哪怕让日本在侵略东北的过程中不像历史上那么顺利,多付出点代价,是不是也可以推迟日本侵华的步伐,给中国人民多留出几年休养生息,发展实力的时间来,让未来的中日之战,不像历史上那样,打的如此仓促,付出的代价如此惨重?

      如果这个时代的先民们都能看透局势,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李臣作为一个接受了二十多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未来国家公职人士,又如何可以心安理得的置身事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决定(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