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8、巫舞 ...
-
巫舞
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冥冥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了。
巫觋则是被认为能与神鬼交往、代表它们说话、执行它们意志的人。
中文名
巫舞
产生时期
原始社会早期
起源
原始宗教的祈神仪式
影响
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概述
巫舞,巫师在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杂以卜筮、巫词、咒语以及歌舞等手段制造神秘、灵验等气氛,从而达到[1]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尤以舞蹈为重要的手段。泛指伴随巫术仪式而进行的各类舞蹈。
巫舞面具
起源
巫舞起源于原始宗教的祈神仪式,由专门的巫师跳唱,民间俗称跳大神,流传于县境汉藏聚居区各地。
形成原因
《说文解字》中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这就是说,巫是以舞来交通人神关系的。现代流行于蒙—古斯通语族系的世界各地少数民族中的萨满教,其中的巫师称为萨满。其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为人治病与卜吉凶等。《书经·伊训》中也有“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的记叙。这一切都表明巫是跳舞或歌唱来达到“交通人神”的目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属原始气功的自发动——原始舞,会演变成巫的行为呢从气功学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原始气功的自发动,可以为人诊治疾病。换句话说,要想通过原始气功为人诊治疾病,施治者必须先进入自发状态(包括形体自发动与语言自发动),这种状态就是自发动的舞与喃喃自语或叫、喊、唱。这与后世巫师跳神治病应是一脉相承的;
其二是,原始气功的入静状态产生了幻觉。比如光芒四射的高大形象、光彩夺目的秀丽景象,听到各种声响或“启示”等等。这一切都可使人产生有超自然力量的心理。现代练气功者当出现这些现象时,不是也还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大气功师”)认为是什么星外人、高级生命、高级师傅降临吗
其三,是超常智能的神奇功能的展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上古真人是否具备“呼风唤雨”的功能未找到根据,但《列子》、《庄子》中都有真人“蹈火不热”的记叙,萨满教中也还流行有蹈火舞:在巫师指挥下,众人起舞,可以赤足走烧红的铁板或火红的木炭。我国黎、苗、彝等少数民族选新萨满的领神仪式,仍有“上刀山”、“下火海”等展现超常智能的内容。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超常智能是在气功态下展现的,使常人难以望其项背。其结果势必导致存在有超自然力量的心理,而把形成超常智能的气功态——原始自发动,看作是交通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媒介。随着时代的推移与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深化,就由原始气功的自发动的超常智能逐渐形成了“与神交通”的巫。
综上述可知,人类在自己的种族发生史的一定阶段,人的各种功能,包括超常智能都曾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旋即被委之于神,使之成为异己的精神力量。于是人类产生了精神领域的异化,为原始宗教开辟了道路。尽管如此,超常智能也好,原始自发动也好,它毕竟是人特有的功能,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产生类似我们说的“组场”的效用。当巫者在安静的人群中进入气功功能态后,必然会引起众人的自发动——巫舞。
巫舞的民间传说
民间的巫术祭祀活动普遍采取歌舞音乐的形式,因此产生和传承许多歌谣和神话传说。
巫舞在上古社会多与求雨有关,凡求雨必呼巫来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多有记载。专门有一种求雨的舞叫“舞雩”,在《周礼.春官》的注疏中载:“若国大旱率巫而舞雩。”这种舞也要手执牛尾。求雨以后,如果天不降雨,就要把巫放在火里烧,甲骨文有“烄”字,就是指焚巫。这种祷雨祭,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遗留。
传说始于伊耆氏时代的蜡祭,是一种在年终举行的祈祝丰收、酬谢神祇的祭典。蜡祭的神有8位,有神农氏、后稷、农夫神、井神、猫虎神、堤神、河道神、百谷神等与农事相关的神灵。蜡祭时,巫穿着黄衣黄冠唱祭歌,跳祭舞。举行蜡祭的这一天,成为农民休息娱乐的日子。在楚国祭神歌舞《九歌》中,神的形象是由巫觋扮演的,巫觋穿着彩衣翩翩起舞。祭坛上布置着琼花芳草、桂酒椒浆,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长剑,乐队五音合奏,拊鼓安歌。
汉代初年巫风仍然很盛,汉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汉高祖曾令天下立灵星祠,祭祀灵星成为全国性祭祀活动。灵星是天田星,主谷。祭祀时跳灵星舞。舞者为童男16人,舞蹈动作是教民种田的劳动过程:除草、耕种、耘田、驱雀、舂簸等。汉代春旱求雨,祭共工,小儿舞8丈青龙。夏旱求雨,祭蚩尤,壮者舞7丈赤龙。秋旱求雨,祭少昊,鳏者舞9丈白龙。冬旱求雪,祭玄冥神,舞6丈黑龙。天涝淫雨不止,伐鼓而攻之以止雨。
《晋书》记载,晋时有人看到越地两个女巫(章丹、陈珠)的法事活动,不仅两人都有美色,服饰艳丽,而且舞步轻盈,模仿灵鬼的音容笑貌,舞袖翩翻,技巧很高。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也工于巫舞,常在宫中聚集众女巫击鼓歌舞,名为祀神,事实上已是娱人的工具了。
巫舞的产生
舞蹈改变了猿人在地球上的地位,这个经验成为人类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类可以用舞蹈战胜猛兽,这使人类成为地球上的强者。但是,当人们遇到不可抗拒自然现象,或者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时候,人类还是显得软弱无力。在科学还很落后的人类发展初期,人类除了有舞蹈---这个具有神奇力量的技能外,没有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保护自己,于是,在大旱,洪涝,瘟疫等等天灾来到的时候,人们就推选出舞蹈最好的人,以舞祭祀天地,也就是用舞蹈来和天上的、地上的各种无形的神灵对话,祈福消灾,久而久之,经常和神灵通话的人,便成了巫师,巫舞也应运而生。
巫师是否能和神灵通话?我们不得而知。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必然。我们可以设想有这么几种情况:1.巫师的求神,“瞎猫碰上个死老鼠”,碰巧有效果。2.巫师确实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知识,借用了自然效果,就象诸葛亮的“借东风”。3.身陷无可奈何处境的人们在某种心理暗示下,幻觉产生某种效果,这些,都可能使人们对巫师产生信赖。总之,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巫师曾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职业,而且是一种受人敬仰的神圣职业。《说文》中解释:“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古籍《周官.司巫》中也记载:“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这些记载,不但记录了巫舞的存在,而且说明了人类发展的初期和早期,很长的历史阶段中都盛行巫舞。
巫舞的作用
巫舞的作用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请神灵,一种是驱鬼妖。驱鬼妖的舞,基本上保留着集体狩猎的那种武的形式;请神灵的舞,则编排出崇敬,礼貌等比较文的形式。这种区分使人类舞蹈的本质也产生了分化和变化。人类的舞蹈从这里开始,走向舞蹈艺术的发展道路,而不再是单纯的集体狩猎劳动。但是,就巫舞的作用和本质来说,巫舞和现代舞蹈艺术的概念是不同的,巫舞只是和超自然的,无形的神灵通话的语言。
巫舞的定义:“人类与神灵通话的语言”。这是人类舞蹈的又一个历史定义。
对舞蹈的影响
巫舞是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类的舞蹈是从巫舞开始走向舞蹈艺术的发展之路。他对后世人类舞蹈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就社会活动而言:巫师职业的神圣性,决定了巫舞的神圣性,这使舞蹈的高雅性质得以进一步的强化。舞蹈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舞蹈是上流社会的人必备的一种素质,这是至今,全世界的文明国家都很明确的一个共识。
就舞蹈的形式而言:巫舞改变了狩猎中动作的不确定性,而形成一些可以相对固定的动作和套路。这对人类舞蹈的研究,发展,和舞蹈文化的传播,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历史过程。
就舞蹈的技术而言:巫舞突破了狩猎攻防动作的局限性,较全面的挖掘人的形体语言的表达功能,丰富了人类舞蹈语言,为人类舞蹈艺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巫舞在人类舞蹈发展史上,曾经长时期的占据着舞蹈界的统治地位,至今,在一些寺庙舞中还保留着巫舞的形式。
艺术特色
表演时节、场所及舞蹈者
巫舞从业者,又称之为端公,一般为农村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劳动者或农民。跳端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不为死人做法事,专为活着的人们祈福、驱邪、酬神。旧时的巫舞主要是民间祭祀活动,如初一祭祖,初三贴鸡画,望日祭门神送穷,五月五为天中节,又称之为地腊,祭祀活动最多,同时也是端公最忙的时候,《夔州府志》记:“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虎头假金刚为士以逐疫。”可见其民间祭祀活动之繁多、端公之繁忙。
巫舞的行头、动作、步伐、音乐及手决
1、法器主要有:面具、衣箱、神案、锣鼓乐器、牛角、席子、七星竹根等,其驱邪、驱鬼、驱瘟、招魂、退杀等面具和傩戏非常接近;各种祭祀活动中,还必备各种条幅、帐幔。
2、巫舞的舞蹈动作原始古朴,每个舞蹈剧目的舞蹈动作都大同小异,一个动作可以任意使用;主要舞蹈动作有:作揖、跪拜、忏四门、砍四门、打四门等;基本动作步伐主要有:禹步、罡步、便步、独脚跳、转、旋、跳、筋斗、及各种舞枪、舞排带、舞旗、舞席、舞板凳等;其风格特征为稳(要求稳捷不飘、刚劲有力),沉(感情深沉淳朴、动作粗犷大方),直(身体挺拔,富有阳刚之美),圆(其动作步伐要以太极图“∞”字符为轨迹)。
3、端公手决,保留了远古时代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点,多为直接模拟飞禽走兽、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体器官等象形手势;据有关专家说这些手决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对男女生殖崇拜的产物,大都充满着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痕迹。它不同于佛教手印,是巴人土生土长的手势。
4、巫舞舞蹈音乐由打击乐和唱腔两部分组成,独唱、独舞、唱舞结合,配以打击乐伴奏。其伴奏乐器主要为锣、鼓、马锣、钵、铙、川大鼓等;其音乐在开县称之为“端公锣鼓”和“神歌”,某些地方也称之为“神腔锣鼓”和“神腔”,比较原始、古朴、简单,音调的高低没有严格的规范,全凭端公做法事时的自我决定。
表演程式
1、端公受到祭祀主人家的邀请,便会约定一个时间前往;等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们便会挑着各种行当前往,快到祭祀主人家时,在其附近开始鸣牛角三声,谓之为告诉主人家他们来了。
2、到达庆坛人家后,首先是布置坛场,一般设在堂屋,由端公们挂彩门,挂神像(正案和行案),置办香蜡纸钱,书写牒文,制神枪、神旗。
3、彩门两旁挂有拖到地面的条幅,分别写着“骑兰蛇坐东川而保家道兴隆,踏车轮震西蜀迪吉人间郡安”。堂屋正前方设“天地君亲师位”神龛,在其前方悬挂“总真图”(正案),神龛左侧挂“行神图”(行案一般为下午三点左右才挂)。正案和行案前都有条桌,放置着各种供品及法师们的木制法器、面具等。神桌前铺有一床席子,大约10米长,5米宽,即端公们跳神之地,如端公们所说:“上了席子就成了神,下了席子就成了人”。
4、整个坛场烟雾弥漫,充满着神秘的巫术气氛。大约上午8点左右,祭祀活动才正式开始。“鸣鼓发擂,开坛请神。”神龛右侧的端公随着鼓师起立,名曰“站坛起鼓”,随后配乐响起。三擂后,东南角上身穿黑色法衣、脚穿八卦靴,手执法器的主坛师便三步走至神桌前,拍三声令牌,唱到:“头戴五佛阳官帽,身穿五色紫罗袍,腰中系着九州玉罗带,脚上穿着八卦靴,浑身上下多齐整,弟子开坛一时辰。”接着就是“发牒” “、打申行文”“、迎师下马”“、祭水”“、请水”、占卜……
5、请神、开坛结束后,接着就是唱神、跳神,由端公戴着面具假扮成某一神灵,在席子上唱跳自己成神的自传故事。
6、祭祀一般为3天或7天,3天共做39场法事,如是7天则相应增加。3天前把众神接到人间祭祀、庆坛和娱乐,最后,跳起了“花罡” 《圆满送神》 ,送众神归位、安神扎将,几天的庆坛法事也随之而结束。
舞蹈剧目
巫舞舞蹈剧目主要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主要为各神灵的自传故事。这些神灵歌舞以单人、双人、三人歌舞为主。主要舞蹈剧目有:《开路神舞》、《踩罡步决》、《造枪织席》、《踩九州》、《踩八卦》 、《祭五猖》、《神枪舞》、《圆满送圣》、《跑城穿花》。
溯源
殷商时期,巫师权力甚大,男巫师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觋”。他们直接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指导国王的行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巫舞
《 周官·司巫》载“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屈原的《九歌》,也是巫觋祀神的歌舞。王逸的《梦辞章句》说:“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作《九歌》之曲。”
殷商时期,巫觋权力甚大,直接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指导国王的行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秦汉以后,儒教的盛行,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渐使巫术失去了原有的显赫地位,但仍然大量流传于民间。在许多祭仪中的舞蹈形式被道教吸收。道教分为两大派系,一为方仙道,它融合了春秋以来企求长生不老的方术,为统治阶级上层服务;一为巫鬼道,其宗旨为祈神禳福,驱鬼逐疫,主要在民间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巫舞的形式和种类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湖南沅湘流域的巫舞,归纳起来可分为 3大类:①祈神降福许愿类。②酬神还愿类。③还有一种俗称“跳大神”。
当国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国内受到关注并广为推行之后,我们已经用“巫术”这一概念来涵盖“原始宗教仪式”了。于是,无论是“巫”还是“舞”,其在华夏远古文化发生中的特定随意义都被人们淡忘了。更确切他说,“巫”与“舞”的“特定意义”还是一种尚未完全破译的密码。我们“淡忘”的只是对那“特定意义”之源的溯探,而这正是本文的努力之所在。
分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巫舞的形式和种类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湖南沅湘流域的巫舞,归纳起来可分为 3大类:
巫舞
祈神降福许愿
凡遇天灾人祸、求子求财则“唱尸王”、“冲傩”、“贺仙娘”,其代表舞段有《发功曹》、《造云楼》、《立寨》、《接兵》等。这些舞蹈的特点是以丰富多姿的所谓神力魔法手势和盘旋飘逸的禹步相结合,舞者体态轻盈婀娜,神情肃穆。
酬神还愿
如“旱龙船”、“跳买光倡”、“跳油鼓”、“栽花”、“郎君走香”等;其特点是,凡由巫觋表演的单人舞、双人舞,技艺精湛、高超;若由巫觋领舞,群众会舞的,则节奏明快,情绪热烈。
迷信
还有一种俗称“跳大神。
装鬼弄神,舞蹈时哆哆嗦嗦,无章法,多即兴。汉代铜饰上的巫舞形象(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此外,如师公舞、萨满舞以及寺庙舞蹈,都属巫舞。巫舞一般动作较硬直,多棱角,幅度大,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
巫舞,在漫长的岁月中,充满封建迷信色彩,但它在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艺术上,也有相当的审美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加工整理,许多巫舞已改造成民俗性节日中的舞蹈。
羌舞
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在祭祀时以舞蹈娱神。在各种类型的祭祀舞蹈中又都以巫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统归为巫舞。
巫舞
巫舞约有以下几种形式:
皮鼓
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锤敲击,并摇晃鼓内的小铁环哗哗作响,开始在一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紧张气氛中边击鼓边跳,走步时脚不停的颤动,带有神秘感。主要步法有:甩鼓步,两脚八字分开,鼓先落在两胯之间,然后向上甩,同时击鼓。两边踮跳步,前脚向前跳,后脚以脚尖点地跟出,左右交换击鼓。还有开□□蹲跳步、松膝绕步等。也有原地打“旋子”的技巧动作,其动作节奏明快,激烈而敏捷。一般在老年人死后,跳皮鼓要进行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都要参加跳皮鼓,人数不限,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由左到右地跳动。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节拍多以为常见,较少。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
猫舞。
是属于农节期间的祭祀舞蹈这种舞蹈由巫师在祭祀中跳,是源于羌族古老民间舞蹈的一种。舞时双手做猫爪状,有单腿踮跳、双腿蹲跳、开胯甩腰踏步等动作,多模拟猫的动态,以灵活、短线条动作为主,独具特色。
跳叶隆
是由巫师绕着火塘跳的丧事舞蹈。巫师弓身弯腰拍手跳碎步,用脚尖踮地前行,两手前伸,颤抖不停,动作有神秘和恐惧色彩。它的某些舞姿类似猫舞。
跳麻龙
巫师在祈雨时所跳的舞蹈。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龙身是用6.7米余长的粗麻绳做成。舞动龙头时,长麻绳盘旋飞舞,啪啪作响。其动作技巧难度大,舞步多采用以蹲跳为主的跳皮鼓的动作。巫师边跳边念祈雨的咒语。
跳盔甲
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过去多用于有战功的民族战士,或有功德的老人的葬礼,故亦称大葬舞。表演时人数不定。舞者身穿生牛皮制的铠甲,头戴野鸡翎和麦杆皮盔,手中各持弩、矛,领舞的巫师要挂上肩铃。舞队形成对垒的两排,跳前高唱象征胜利的战歌,动作以踮跳步、模仿冲杀,弩矛飞舞,伴随着震天吼声,叮铃声,表现羌族人民的威武气概。
巫舞岩画
羌族祭祀舞
是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来源于古西羌风俗。舞者戴凤、狮、虎、豹、牛、羊、猪等面具,以凤领头碎步入场。舞蹈中有传统的套路动作,分“充柱”、“甘柱”、“央柱”3套,以鸟为祭。此种遗风在茂汶县羌族中仍有流传,每年十月初一,青壮年手执羽毛,到山上唱歌跳舞以娱神。
中国古代祭祀舞蹈
主要形式是有关狩猎、劳动的舞蹈。在内蒙古阴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上,刻画着狩猎舞的形象。人扮成飞鸟、山羊、狐狸等动物。有的头饰鹿角、羽毛,有的带尾饰。这种舞蹈的产生,与狩猎密切相关。
中文名
中国古代祭祀舞蹈
定义
有关狩猎、劳动的舞蹈
地区
内蒙古阴山地区
文献
《丰年》
内容
由于原始社会的人们对大自然现象的理解不足,产生了畏惧感,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把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作为圈腾,认为图腾能为人赐福或降灾,把图腾奉为祖先和保护神从出土文物和古代岩画上见到的人面蛇身、鸟身人面、人面兽身的形象,就是氏族图腾的形象。传说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是以“龙”为图腾的华夏族先祖。伏羲氏舞名《凤来》,唱《网罟》之歌;女娲舞名《充乐》,是颂扬伏羲氏发明网罟,教民捕捉鸟兽和女娲制定婚配、教民嫁娶的业绩的。传说中牛首人身的炎帝,是以“羊”为图腾的羌族的先祖,炎帝的乐舞《扶犁》,唱《丰年》之歌,是歌颂炎帝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农业的功绩,尊称他为神农氏。阴康氏舞名《大舞》,教民体育锻炼,以抗阴湿之病。葛天氏舞名《广乐》,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阙(段),祈求五谷丰登,鸟兽繁殖。黄帝以“云”为图腾,《云门》是黄帝氏族的图腾舞蹈;“凤鸟天翟”舞是帝喾时的图腾舞;“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帝尧时各氏族的图腾乐舞。这些远古氏族的乐舞,充满着青春与力量的斗争生活,也反映了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和巫术礼仪。[1]
集古舞之大成的周代礼乐自夏禹传子于启进入了奴隶社会。经过夏、商两朝(公元前21~前11世纪)到西周建国,奴隶制达到鼎盛时期,周代的统治阶级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乐舞用于政治的社会作用,而制定出礼乐制度。为了贯彻这种礼乐制度的实施,周王室整理了前代遗存的乐舞,包括黄帝的乐舞《云门》唐尧的乐舞《大咸》、虞舜的乐舞《大韶》、夏禹的乐舞《大夏》、商汤的乐舞《大》及周武王的乐舞《大武》,总称为六代舞,用于祭祀。并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大司乐”,贵族子弟要受严格的六艺(礼、 乐、 射、御、书、数)教育。13岁入学,循序渐进,先学习音乐、朗诵诗和小舞。15岁开始学习射箭、驾车和舞《象》(《象》传说是一种武舞,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鱼虾等图腾的舞蹈)。20岁时学习各种仪礼和大舞。[2]
在举行大祭时,由大司乐率领着贵族子弟跳六代舞。不同的场合演奏不同的乐舞,胜利凯旋时奏《凯乐》;燕享宾客,表演《四裔乐》、《散乐》;举行射仪时跳《弓矢舞》。在所有的祭仪场合中,一方面强调受命于天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强调等级区分的尊严。西周的礼乐制度是奴隶社会政治文明的重大创造,集周以前古代舞蹈之大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渐衰落,诸侯争作霸主,礼乐制度已无法维护,奴隶社会的历史大厦已面临土崩瓦解之势。
巫舞及民俗祭祀舞蹈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崇拜图腾和迷信神鬼,逐渐产生了沟通人神之间的“巫”。由“巫”掌管祭祀占卜,求神福佐或祓除不祥。“巫”原是由氏族领袖兼任的。传说中的夏禹不仅是治水的英雄,又是一个大巫。他在治水中两腿受病,走路迈不开步,只能碎步向前挪移,这种步法称为“禹步”,成了后世巫觋效法的舞步,又称“巫步”。晋代葛洪《抱朴子》记载了两种“禹步”的跳法。商代开国的成汤也是一位大巫,商代初年大旱不雨,成汤以自身为牺牲,祷雨于桑林,降下了大雨。这种祷雨祭,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遗留。汉代春旱求雨,暴巫祭共工,小儿舞8丈青龙。夏旱求雨,祭蚩尤,壮者舞7丈赤龙。秋旱求雨,暴巫祭少昊,鳏者舞9丈白龙。冬旱求雪,祭玄冥神。舞6丈黑龙。天涝淫雨不止,伐鼓而攻之以止雨。现在龙舞已变成民间欢庆节日的舞蹈。[3]
源于巫术的蜡祭,传说开始于伊耆氏时代,是一种在年终举行的祈祝丰收、酬谢神的祭典。蜡祭的神有8位:①先啬(神农氏);②司啬(后稷);③农(农夫神);④邮、表、(茅棚、地头、井神);⑤猫、虎(猫、虎神);⑥坊(堤神);⑦水庸(河道神);⑧百种(百谷神),蜡祭时穿着黄衣黄冠的巫唱祭歌,乐队吹《幽颂》,打土鼓,跳《兵舞》和《舞》。举行蜡祭的这一天,成为农民休息娱乐的日子。蜡祭中的猫神、虎神都以神尸的具体形象出现,在楚国祭神歌舞《九歌》中神的形象是由巫觋扮演的。从《九歌》的诗篇可以看出这个大型巫舞表演情况:祭坛上布置着琼花芳草,桂酒椒浆;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长剑;乐队五音合奏,拊鼓安歌;“神灵”穿着彩衣翩翩起舞。
汉代初年巫风仍很盛,汉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晋代著名的巫女有章丹陈珠等。传说他们姿容秀丽,善于轻步回舞,灵谈鬼笑,又会拔刀破舌、隐形匿影。《古今乐录》记《神弦歌》11首,是巫的降神乐歌。
巫舞流传在广大的地域。汉高祖祭祠天地山川就用了北方的秦巫、晋巫和南方的荆巫、汉巫等。巫教的流传在很大程度上是运用歌舞娱人,利用巫女的美色,用杂技、幻术、戏曲、绘画种种艺术手段,为人佑福、驱邪、医病,有眩人耳目的色彩。“巫”、“舞”同音,“巫,以舞降神者也”。至今残存在各地各民族的巫师,如:汉族的神巫、神婆,羌族的端公,满族的萨满,壮族的师公,纳西族的东巴,景颇族的董萨,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玛,虽然所降的神灵不同,风俗各异,但活动都不外乎祈福禳灾、降神驱鬼,与原始巫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汉高祖曾令天下立灵星祠,祭祀灵星成为全国性祭祀活动。灵星是天田星,主谷。祭祀时跳灵星舞。舞者为童男16人,舞蹈动作是教民种田的劳动过程:除草、耕种、耘田、驱雀、舂簸等。灵星舞一直流传到明代,朱载的《乐律全书》中尚存“灵星小舞谱”。
俗乐舞兴盛的两汉时代秦汉时代民间俗舞有显著的发展。秦代已有了乐府,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汉代初年,高祖刘邦喜好民间的楚声、楚舞,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汉武帝扩大了“乐府”机构,任命李延年为协律督尉,大力采集民间乐舞,记录了吴、楚、燕、代、齐、郑各地歌诗 314篇,乐府中的乐工舞人有800余名。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还演出大角抵招待外国宾客。角抵年年增变,内容日趋丰富,因而又称为百戏。百戏中包括的项目有:①杂技──寻、跳丸、走索、冲狭等。②幻术──吞刀、吐火、易牛马头等。③武打──棍舞、剑舞、刀舞、对打等。④假形舞蹈──凤舞、鱼舞、龙舞等。⑤舞蹈──巾舞、舞、铎舞、舞、长袖舞、盘鼓舞、《巴渝舞》、建鼓舞、双人对舞。⑥歌舞戏──东海黄公,总会仙倡。由此可知舞蹈在百戏中的比重是很大的。
汉代乐舞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舞蹈受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向高难度发展,丰富了传情达意的手段,扩大了舞蹈的表现能力,从《盘鼓舞》这一节目体现出来。它既有“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飘逸美妙的舞姿,又有“浮腾累跪,跗蹋摩跌”高超复杂的技巧。《盘鼓舞》不仅注重舞蹈形式的提高,而且讲求以外在的舞容表现内在的诗意,对舞蹈的意境有所追求。融合众技的另一成果,是歌舞戏的出现。《东海黄公》中有人物,有假形;巫师黄公厌服白虎,表演人与兽斗是角抵戏的典型套路。黄公的法术不灵,终为白虎所杀,富于讽刺喜剧色彩。另一出《总会仙倡》有虎、豹假形,有神人、仙女,是图腾舞蹈和巫舞的进一步发展。
巫舞、傩〔nuo挪〕舞、武舞,虽不算是纯正的杂技,但其中孕育着杂技的内容,对后世杂技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巫舞,又作巫觋〔xi席〕舞。中国的巫文化起源甚早,大约在原始社会的后期。《楚语》云:“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觋专门代替人祈祷神明,求神明保佑,并能将神明的意思转告于人。至于巫史,能代表鬼神说话,指导国家政治和君主行动。上古时代,整个社会都受巫的支配。而巫之事神,必用歌舞,所以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由于夏朝崇尚“天帝”,殷商迷信鬼神,尤重于卜筮,遂使巫在社会上地位甚高。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有时也亲自作舞祭祀占卜,模仿大禹遗留下的“禹步”(又作“巫步”)作舞。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禹步法”,可称之为古代的舞谱。在夏、商时期,每逢祭祀和问卜,都要由巫来主持。他们手持着兽尾或鸟羽,边念、边唱、边舞、边跳,一般都有比较高明的技艺。巫们表演的歌舞,被称之为巫舞,并得到全氏族或社会的承认和重视。巫舞的动作比较奇特、优美,他们手持着彩色的饰物,象征着吉祥如意。巫舞除了祭祀、问卜之外,也用来祈雨,如《殷墟书契》中:“今夕奏舞(有)从雨”,即释为今晚巫舞祈雨而下之意。巫觋虽以神鬼所凭依,但其自歌自舞的表演形式,以及逐渐添入的怪异动作和神奇内容,其中有些却与杂技有缘。
傩舞,它是在巫舞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古人在每年的蜡〔zha乍〕月初八“腊祭百神”,要请巫来歌舞,用以驱鬼除灾,祈天降福。后来在每年的除夕,要跳巫舞驱逐鬼怪;在田猎时,将所获的野兽祈神祭祀祖先,也要作巫舞。将这种驱鬼除灾、祈神祭祖时的巫舞加以改革,就形成了古代的傩舞。傩,本为索室驱除疫鬼之事。傩舞与一般的巫舞不同,变化较大。在《论语》、《礼记》、《汉书·礼仪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都有傩仪的记载,一年有三次:(1)春季“国人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2)仲秋“天子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3)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此中所谓“毕春气”、“通秋气”、“送寒气”,是傩设置的目的,然而傩更重要的是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关,即驱除疫鬼。东汉蔡邕《独断》中介绍“疫神”的来历,为古代颛顼帝之三子,“生而亡去为鬼”,一居江水为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于是命方相氏驱疫鬼。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记载: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郑玄注云:“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qi欺〕头也。”魌头,指木制的面具,只露出双目。据饶宗颐《殷上甲微作裼(傩)考》知,“傩肇于殷,本为殷礼”,从先秦直到明清,在史籍中大多记载傩的活动,有的记述甚详,成为有二、三千年历史的民俗。在古代的傩舞时,几乎是动员全氏族的男女老幼去参加的,由戴着黄金四目面具的方相氏率领着许多戴着各种图腾兽形面具的人表演,而且演出时“击鼓大呼,驱逐不详”,其中扮演方相的,也许就是该氏族的酋长。傩舞古朴,动作粗犷有力,健康风趣,体现了人民敢于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将人化装成动物来歌舞,在汉代以后一直成为杂技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龙舞、狮子舞等,均受其影响。在殷、周时期逐疫,方相氏戴魌头,到六朝时腊日逐鬼改作“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荆楚岁时记》),显然受了佛教的影响。傩舞至宋代,人物和舞蹈内容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宫廷傩舞已没有方相氏、十二兽、侲〔zhen振〕子等人物,而出现镇殿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参加,规模相当大,故亦可称之为舞判、舞钟馗。
武舞是与当时的文舞有区别的舞蹈。据陈旸〔yang杨〕《乐书·乐舞》中解释,以文德服天下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作武舞,“《大夏》而上,文舞也;《大[上艹左氵右隻]〔HUO获〕》而下,武舞也”。文舞,表演者多拿着鸟羽、彩缯、牦牛尾作舞,象征百兽率舞;武舞,表演者多持着朱干(盾牌)、玉戚(玉制兵器如斧钺)作舞,姿态勇猛,象征战争,所以文、武舞又统称作“干羽舞”。据《周礼·春官·大司乐》及郑玄注中记载,黄帝时的《大卷》、尧时的《大成》(一名《咸池》或《大章》)、舜时的《大韶》(一名《九韶》)、夏禹时的《大夏》(一名《九成》),皆是文舞。殷汤灭桀,武王伐纣,都是以武功取天下,所以殷汤时的《大[上艹左氵右隻]》、周武王时的《大武》,都是有名的武舞。《大武》为武王灭殷商庆贺时的演出,据《吕氏春秋》记载,此舞为周公旦所作,在乐舞之中加入刺击之法,带有武术性质,所以在后世发展成为训练军士的一项内容。在《乐记·宾牟贾》中记载,孔子观看过此舞的演出。
在《竹书纪年》帝舜元年条载:“(舜)即帝位,击石拊〔fu府〕石,以歌九韶,万兽率舞。”在晋代王嘉《拾遗记》“神农氏”条载:“奏九天之和乐,百兽率舞,八音克谐。”可知早在神农氏和尧舜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模仿“百兽”,或戴有“百兽”面具的歌舞,这或许就是巫舞、傩舞、武舞的前身。《周易·渐卦》爻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就是指猎取鸿雁,以其羽毛来舞蹈。足见巫舞、傩舞、武舞是远古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