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八)、雾
1、雺(wù):雾。《尔雅·释天》:“焚轮谓之颓,扶摇谓之猋,风与火为庉,回风为飘。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天气下,地不应曰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 《注》:“言蒙昧。” 《疏》:“书洪范曰雺,注,雺声近蒙,诗零雨其蒙,则雺是天气下降,地气不应,蒙暗也。” 《玉篇》:“本作霚。” 《广韵》:“同霿。” 《集韵》:“或作雾。” 《广韵》:“地气上,天不应。” 《韵会补》:“古文尙书,雨霁雺圛克。” 《注》:“雺,地气上。天气不下也。” 《集韵》:“本作霚。或作雾。”——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
注:《礼·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2、雾(wù):(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形声字。“雨”作形旁表意,表示其本义与水汽有关;“務”作声旁表音。本义:雾气。《尔雅·释天》:“焚轮谓之颓,扶摇谓之猋,风与火为庉,回风为飘。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天气下,地不应曰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 注:“言晦冥。” 《释名》:“雾,冒也,气蒙乱覆冒物也。” 《广韵》:“《元命包》曰‘:阴阳乱为雾。’” 《礼·月令》:“氛雾冥冥。” 《玉篇》:“本作霿。” 《广韵》:“同霚。” 《集韵》:“同雺。”(2).引申为比喻轻细。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3).引申为比喻浓密。《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4).像雾的许多小水滴。(5).比喻消散。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旁魄四塞,云布雾散。”——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3、霚(wù):雾。《集韵》:“与雾同。” 《说文》:“地气发,天不应。从雨敄声。籀文省作雺。” 徐铉曰:“今俗从务。” 《玉篇》:“天气下,地气不应也。”——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
注:天气下,地相应曰霚;地气发,天相应曰雬;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曰霧;天气下,地相应,地气发,天相应,曰霿。(作者自定义)
4、雬(fóu):雾。《篇海》:“芳否切,音?。雾雬也。”——摘抄自https://ctext.org/kangxi-zidian/173/4/zhs
注:天气下,地相应曰霚;地气发,天相应曰雬;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曰霧;天气下,地相应,地气发,天相应,曰霿。(作者自定义)
5、霧(wù):“雾”的繁体字。
注:天气下,地相应曰霚;地气发,天相应曰雬;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曰霧;天气下,地相应,地气发,天相应,曰霿。(作者自定义)
6、霿(méng):《集韵》:“莫凤切,音梦。义同。”(1).雾气。《集韵》:“莫宋切。与雺同。” 《玉篇》:“武赋切,音附。地气发,天不应也。亦作雾。”(2).天色昏暗不清。《说文解字·雨部》:“霿,晦也。”——摘抄补充自https://www.zdic.net/hans/霿{(1)}
注1:《五行志》:“貌言视听,以心为主。四者皆失,则区霿无识,故其咎霿也。”
注2:天气下,地相应曰霚;地气发,天相应曰雬;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曰霧;天气下,地相应,地气发,天相应,曰霿。(作者自定义)
7、雾(mèng):莫凤切。音梦。义并同。——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雺、雾(wù)、霚、雬、霧和霿统称雾(mèng)。(作者自定义)
8、氛(fēn):(1).此字始见于《说文》小篆文字。形声字。从气,分声。本义:古代所谓预示吉凶征兆的云气。《说文》:“氛,祥气也。” 段玉裁 注:“氛谓吉凶先见之气。统言则祥、氛二字皆兼吉凶,析言则祥吉氛凶耳。许意是统言。” 《玉篇》:“气也。”(2).指凶气。《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杜预注:“氛,恶气也。”(3).指寒气。《释名·释天》:“氛,粉也。润气著草木,因寒冻凝,色白若粉之形也。”(4).《楚语》:“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 注:“皆训气。”(5).氛氲,祥气也。《谢惠连·雪赋》:“散漫交错,氛氲萧索。” 注:“氛氲,盛貌。”(6).氛祲,妖气也。《晋语》:“献公田,见翟柤之氛。” 注:“氛祲,气象也。凶曰氛,吉曰祥。” 《左传·昭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注:“氛,恶气。” 《前汉·元帝诏》:“氛邪岁增。” 《杜甫诗》:“冥冥氛祲未全消。”(7).灵氛,古善占者。屈原《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8).秦代文字中“氛”字或作“雰”,从雨、分声。该字形亦为后世所沿用。南朝·齐·谢超宗《昭夏乐》:“紫雰蔼,青霄开。” 《说文》:“或从雨作雰。”——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氛”在本书中借指雺。
9、岚(lán):(1).形声,从山,葻(lǎn)声。本义:山林中的雾气。《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夕曛岚气隂。” 《王维·送方尊师诗》:“夕阳彩翠忽成岚。”(2).《说文》:“岢岚,山名。近太原,有渥洼池,出良马。”(3).州名。本楼烦王所居,汉为太原地,后魏置岚州。——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岚”在本书中借指雾(wù)。
10、雰(fēn):(1).雾气。《玉篇》:“雾气也。”(2).《释名》:“润气,著草木,遇寒冻色白曰雰。”(3).《韵会》:“雰雰,雪貌。” 《诗·小雅》:“雨雪雰雰。”——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雰”在本书中借指霚。
11、霏(fēi):(1).形声。从雨,非声。本义:雨雪很盛的样子。《诗·邶风·北风》:“雨雪其霏。” 《传》:“霏,甚貌。” 《说文》:“雨雪貌。从雨非声。”(2).飘洒,飞扬。如:霏红(飞红:指花瓣飘落)。(3).弥漫的云气,雾气。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集韵》:“雰也。”(4).弥漫,笼罩。如:霏雾(飘浮的云雾)。——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3)}
注:“霏”在本书中借指雬。
12、烟(yān):(1).土栖其间堵塞是垔之范式。火、垔两范式叠加,堵塞火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火之气是烟之范式。《说文解字》:“烟,火气也。从火、垔声。烟,或从因。”本义:物质不完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陆机《连珠》:“火壮则烟微。”(2).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华大字典》:“烟,草名,别名淡巴菰,一曰烟草。产自吕宋,明时始入中国。……采叶干之,切为细丝,可制各种之烟。”(3).指“烟草制成品”。如:香烟。(4).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如:烟了眼睛。(5).特指“鸦片”。如:大烟。(6).姓氏用字。(7).指烟状物;云气;雾气。如:烟霞。——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7)}
注:“烟”在本书中借指霧。
13、霭(ǎi):(1).形声。从雨,谒声。本义:云气。《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倾云结流霭。” 《说文》:“云貌。从雨,谒省声。” 《集韵》:“或作?。”(2).《韵会》:“云集貌。”(3).不详之气;凶气。《韵会》:“氛也。”(4).烟雾;蒸气。唐·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5).姓氏用字。——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4)}
14、霭(è):《广韵》:“於葛切。” 《集韵》《韵会》《正韵》:“阿葛切,?音遏。义同。”——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霭”在本书中借指霿。
15、清氛(qīng fēn):清明的云气或雾气。南朝·梁·沈约《却东西门行》:“清氛掩行梦,忧原汤瀛渤。”——摘抄自“百度百科”
16、浮岚(fú lán):飘动的山林雾气。宋·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摘抄自“百度百科”
17、零雰(líng fēn):雨雾。唐·孟郊《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孤韵耻春俗,餘响逸零雰。”——摘抄自https://www.cidianwang.com/cd/l/lingfen333884.htm
18、凉霏(liáng fēi):秋雾。元·刘敏中《鹧鸪天·祖母寿日》词:“绿牖凉霏紫麝尘,宝猊晴暖瑞香云。”——摘抄自“百度百科”
19、平烟(píng yān):谓漫地而起的烟雾。唐·温庭筠《莲浦谣》:“鸣橈轧轧溪溶溶,废緑平烟吴苑东。” 宋·梅尧臣《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空餘郡楼望,野色际平烟。”——摘抄自https://www.cidianwang.com/cd/p/pingyan111623.htm
20、轻霭(qīng è):轻淡的云雾。唐·刘祎之《酬郑沁州》诗:“寒山敛轻霭,霁野澄初旭。”——摘抄自“百度百科”
21、天地交泰(tiān dì jiāo tài):泰:通畅。天地交合,象征“通泰”。本《周易》卦象,后泛指时运昌盛。语出《易·泰》:“象曰:‘天地交泰’。” 李鼎祚集解引荀爽曰:“坤气上升,以成天道;乾气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气若时不交,则为闭塞;今既相交,乃通泰。” 唐·卢肇《进〈海潮赋〉状》:“伏惟睿文明圣孝德皇帝陛下德迈伊妫,道包覆载,垂衣而九有无外,执契而万国来庭。日月贞明,天地交泰。” 宋·徐铉《蒋庄武帝新庙碑铭》:“再造延洪,继文光大。阴阳不测,天地交泰。” 宋·田锡《太平颂并序》:“信宗庙之垂灵,当天地之交泰。攸宜垂黈纩,凝冕旒,栖神于穆清,守道乎玄默。”——摘抄自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diangu/6/19416tx.htm
22、天地(tiān dì):(1).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2).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文选·张衡》:“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注:“天地,犹天下也。”(3).指天地之间,自然界。《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于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4).犹境界,境地。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23、交泰(jiāo tài):(1).《易·泰》:“天地交,泰。” 王弼 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曰泰。后以“交泰”指天地和祥,万物通泰。汉·王符《潜夫论.班禄》:“是以天地交泰,阴阳和平。” 前蜀·贯休《上孙使君》诗:“圣主得贤臣,天地方交泰。” 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四方交泰,万物昭苏。”(2).亦指君臣契合,上下同心。明·张居正《庆成侍宴》诗:“交泰正逢千载会,谫才何以佐升平。” 《平山冷燕》第一回:“百官既具表称贺,朕当赐宴答之,以表一时君臣交泰之盛。”——摘抄整理补充自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diangu/1/10721ee.htm
24、泰(tài):(1).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形声字。《说文》于“泰”下出古文,像正面站立之人形。中从“二”或表示身体部位(或以为区别笔画以别于“大”),犹如甲骨文、金文之“文”字或加饰画以表示文身交错之形。《说文》古文形体为后世“太”字所本。按:商、周无“太”字,每以“大”为之。典籍亦每以“大”为之。“大”、“太”,古今字也,乃一字之分化。至战国陶文而有“泰”字,是小篆形体所由出。汉后,渐合“?”为“大”状,复与上部相连,遂成“?”形,为楷书所本。于是变小篆“泰”字由从大、从廾、从水三部结构为从?、从水之两部结构字。按:诸家或由此以寻造字之义。或谓古文“夳”下“二”形当作“仌(冰)”以取滑义;或谓“泰”为双手(即廾)捧水,示水从手(指)中溜下以表滑义。然则是以会意释之。清邵瑛《群经正字》谓“今经典无此义”,是释字可,于义则无徵。姑阙之。或释“太”之义,以为古文“夳”乃“太之上者,从大、从古文上(即二)会意”,似亦勉强。兹以古文“夳”为象形,以“泰”为形声,俟考。本义:滑的。《说文》:“滑也。”(2).安定平和。《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3).奢侈。《玉篇》:“泰,侈也。” 《晋语》:“恃其富宠以泰於国。”(4).骄纵;傲慢。《国语·晋语》:“骄泰奢侈。”(5).大之极,极大。《礼记·曲礼上》:“假尔泰龟有常。” 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前汉·郊祀歌》:“扬金光,横泰河。”(6).通达;通畅。《易·序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周易》:“泰,通也;否、塞也。”(7).极。《诗·小雅》:“昊天泰怃。”(8).宽裕。《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9).山名,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10).古州名。本晋海陵郡,今属扬州府。(11).古州名。泰安州,本唐泰州,属济南府。俱见《广舆记》。(12).地名,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13).地名,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14).县名,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15).古酒樽名。《礼·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16).六十四卦之一。《易·泰》:“象曰:‘天地交,泰。’”(17).国名,泰国的简称。(18).姓氏用字。(19).丘名。《尔雅·释丘》:“右陵泰丘。”(20).风名。《尔雅·释天》:“西风谓之泰风。” 注:“西风成物,物丰泰也。”(21).泽名。《山海经》:“瀤泽之水,东北流,注于泰泽。”(22).社名。《蔡邕·独断》:“天子之宗社曰泰社。”
注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泰”下言:“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谓‘太’即《说文》 ‘夳’字,‘夳’即‘泰’,则又用‘泰’为‘太’。”按:大、太、泰三字之关系,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太”下说解至为简赅。其言曰:“典籍之中,大、太、泰三字往往通用。大为象形,太为分化,泰为假借。”《书·泰誓上》孔颖达疏:“顾氏以为,泰者,大之极也,犹如天子诸侯之子曰太子,天子之卿曰太宰。此会中之大,故称‘泰誓’也。” “泰誓”即“太誓”,极言其盛。《礼记·曲礼》:“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孔颖达疏:“泰,大中之大也。”上所列“泰”字多用为大、太义,例多不备举。要之,大、太一字而分化;太、泰成两条脉络歧而为二,始每通用,后分而为三。
注2:《易·泰》:“象曰:‘天地交泰’。” 李鼎祚集解引荀爽曰:“坤气上升,以成天道;乾气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气若时不交,则为闭塞;今既相交,乃通泰。”
——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6)}
25、通(tōng):(1).本意:没有阻塞,可以穿过。《国语·晋语》:“道远难通。” 注:“至也。” 《吕氏春秋·达郁》:“血脉欲其通也。” 注:“利也。”(2).用工具疏通;使不阻塞。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疏之欲其通。”(3).有路达到;通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才通人。”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北通巫峡。”(4).传达;使知道。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5).连接,互相来往。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旁推交通。”(6). 了解;懂得。《后汉书·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7).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8).顺畅;运行无阻(与“堵”、“塞”相对)。(9).通常的;共同的。(10).整个,全部。唐·韩愈《师说》:“皆通习之。”(11).量词,用于文书电报等。《大明熹宗哲皇帝宝训卷之四·安属国》:“……臣部据闰十月内登莱抚臣(袁可立)揭送彼国公结十二通。”(12).〈文言义〉通报;转告。(13).〈文言义〉陈述,叙述。《汉书·夏侯胜传》:“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14).〈文言义〉流通,互相交换。《史记·货殖列传》:“商而通之。”(15).〈文言义〉通婚。屈原《天问》:“焉得彼嵞(涂)山女,而通之於台桑。”(16).〈文言义〉勾结;串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17).〈文言义〉调和。《吕氏春秋·慎行论》:“以通八风。”(18).〈文言义〉透彻。元·萨都剌《练湖曲》:“练湖七月凉雨通,白水荡荡芙蓉红。”(19).〈文言义〉古州名。①西魏设。在今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②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③金朝置。在今北京市通州区。(20).〈文言义〉古乐器名。《隋书·音乐志上》:“又立为四器,名之为通。通受声广九寸,宣声长九尺,临岳高一寸二分。”(21).〈文言义〉古代土地划分单位。《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22).〈文言义〉很;十分。(23).〈文言义〉总是。《花月痕》:“心邱听着这些话,只微微的笑,通不言语。”(24).姓氏用字。(25).开也。《前汉·何武传》:“通三公官。” 《注》:“谓更开置之也。”(26).书名。《白虎通》:“班固著。” 《风俗通》:“应劭著。”(27).书首末全曰通。《後汉·崔实传》:“宜写一通。”(28).凡物色纯者谓之通。《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旃。” 《注》:“通帛,无他物之饰也。”(29).通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 《疏》:“司马振铎,将军以下卽击鼓,故云通鼓。”(30).井地名。《前汉·?法志》:“方里为井,井十为通。”(31).《韵会》:“马矢曰通。” 《後汉·戴就传》:“以马通薰之。”(32).《左传·杜预注》:“旁淫曰通。”——摘抄自“百度百科”{(3)、(5)、(6)、(7)}
注1:《周易·泰卦》:“《象》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
注2:《周易》:“泰,通也;否、塞也。”
26、吉(jí):(1).最早见于甲骨文。会意字。从“吉”的全字构形看来:把满“豆”的食品放在供桌上,这就表示家有吉庆之事的意思,所以“吉”字的本义是吉祥;吉利。《广韵》:“吉利也。”(2).善;美。《说文》:“善也。”(3).朔日,农历每月初一。《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周礼·天官·大宰》:“正月之吉。”(4).婚礼,通常包括伴随的庆祝活动。(5).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宋·苏轼《神宗皇帝禫祭皇帝亲行祝文》:即祥之余,徙月而吉。(6).象声词。《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把膀子一挣,吉丁的一声,那车就过去了几十步远。(7).古州名。隋置。唐、五代、宋、清因之。在今江西省吉安市。《韵会》:“汉豫章地,隋置吉州。”(8).吉林省的简称。(9).姓氏用字。相传为古帝吉夷氏之后。《广韵》:“出冯翊尹吉甫之后。汉有汉中太守吉恪。” 《集韵》:“极乙切,音佶。本作“姞”,姓也。”(10).《集韵》:“谨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27、亨(hēng):(1).亨本音是“xiǎng”,是进献的意思。(2).后来“进献”之意写作“享”,专门表示享受。亨引申为顺利;通达;顺达。《易·坤卦》:“品物咸亨。”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虚庚切,音哼。通也。” 《易·乾·文言》:“亨者,嘉之会也。” 《史记·韩信传》:“狡兔死,猎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按古惟亨字兼三义,後加一画,作享献之享,加四点作烹饪之烹,今皆通用。(3).顺利,有利于取得成功。《后汉书》:“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4).姓氏用字。(5).电感单位“亨利”的简称,符号为H,为了纪念美国科学家亨利(1797-1878)并表彰其发现的电感现象而设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mH),微亨(μH)。换算关系:1H=10^3mH=10^6μH(6).《唐韵》《集韵》:“许两切,同享。” 《易·大有》:“公用亨于天子。”(7).《唐韵》《正韵》:“普庚切,同烹。” 《易·鼎卦》:“大亨以养圣贤。” 《诗·豳风》:“七月亨葵及菽。” 《周礼·秋官·小司》:“凡禋祀五帝,实鑊水纳亨亦如之。” 《注》:“致牲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
28、否(pǐ):(1).本义:闭塞;阻隔不通。《匡谬正俗》:“否者,蔽固不通之称。” 《广雅》:“否,隔也。” 《诗·小雅·何人斯》:“否难知也。” 《汉书·刘向传》:“否者,闭而乱也。” 《书·益稷》:“否则威之。” 《诗·周南》:“害澣害否。”(2).引申指困厄;不顺。《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3).引申指变坏;灭绝。《西游记》:“若到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4).贬斥。《世说新语》:“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5).恶。《集韵》:“恶也。” 《正韵》:“秽也。” 《易·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疏》:“否为破败,臧为有功。” 《鼎卦》:“初六,鼎顚趾,利出否。” 《注》:“否,谓不善之物也。” 《疏》:“写出否秽之物也。” 《诗·大雅·抑》:“未知臧否。” 《又》:“邦国若否。”○按《释文》:“书益稷,诗烝民,否字俱兼缶鄙二音。”(6).通“鄙”。鄙陋。《庄子·大宗师》:“不善少而否老。” 《楚辞·九章》:“心纯尨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淸徵其然否。”(7).通“痞”。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否痛。”(8).《集韵》:“通作不。” 《说文》:“不也。” 《徐锴曰》:“不可之意见於言,故从口。” 《集韵》:“口不许也。”(9).卦名:否卦。《玉篇》:“闭不行也。” 《广韵》:“塞也,易卦名。”——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1:《周易·否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禄。” 《集解》 引宋衷曰:“天地不交,犹君臣不接;天气上升而不下降,地气沈下又不上升,二气特隔,故云‘否’也。”
注2:《周易》:“泰,通也;否、塞也。”
29、塞(sāi):(1).会意兼形声。从土,塞(xià)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说文》:“塞,隔也。” 《礼记·名堂位》:“四塞世告至。” 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 《正韵》:“悉则切,音。塡也,隔也。” 《礼·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闭塞成冬。” 《又》:“谨关梁,塞徯径,季春开通道路,无有障塞。”(2).堵住器物口的东西。(3).填塞;充满。《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注:“满也。” 《荀子·富国》:“五味芬芳,以塞其口。” 注:“犹充也。” 《书·舜典》:“温恭允塞。” 《诗·鄘风》:“秉心塞渊。”(4).遏止,禁止。《商君书·画策》:“善治者塞民以法。”(5).使满足。如:塞望(满足别人期望)。(6).补救;抵偿。《汉书·于定国传》:“将欲何施,以塞此名。”(7).答;回报。如:塞诘(回答问题);塞别(酬别)。(8).安插,给某人安排一个岗位。(9).行贿。(10).搪塞;应付。《聊斋志异·促织》:“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11).国之阨险曰塞。《史记·蘇秦传》:“秦四塞之国,披山带渭。” 《後汉·杜笃传》:“城池百尺,扼塞要害。”(12).月在辛曰塞,见《尔雅·释天》。(13).塞塞,不安貌,见《博雅》。(14).伊蒲塞,卽优婆塞。《後汉·楚王英传》:“以助伊蒲塞桑门之馔。”——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周易》:“泰,通也;否、塞也。”
30、凶(xiōng):(1).最早见于甲骨文。古代奴隶主和封建领主统治阶级常常把战俘、罪犯、奴隶等被压迫者当作“人牲”来祭祀天地神灵,绝灭人性地在这些受害者的头顶浇上油,点着火,活活把人烧死。“凶”的甲骨文和金文刻画的便是这种残酷悲惨的情状:一个人跪在地上,一堆烈焰大火正在这个“人牲”的头上熊熊燃烧。本义:不吉利。《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2).凶恶可怕。诸葛亮《出师表》:“除奸凶。” 《说文》:“象地穿交陷其中。” 徐曰:“恶不可居。象地之堑也,恶可陷人也。” 《尔雅·释诂》:“咎也。” 疏:“谓咎恶也。”(3).闹饥荒的,歉收的。《墨子·七患》:“三谷不收谓之凶。”(4).与死人有关,丧葬。《周礼·乡师》:“乡共吉凶礼乐之器。”(5).厉害。(6).与汹通。恐惧;骚动。《集韵》:“忧惧。” 《晋语》:“敌入而凶。” 注:“凶犹凶凶,恐惧。亦作凶。” 《说文》:“扰恐也。”(7).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水浒传》:“把赃物行凶刀杖封了。”(8).灾祸。《诗·王风》:“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9).早死;夭亡。《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 《玉篇》:“短折也。”(10).通“訩”。争讼,吵闹。《史记·五帝本纪》:“尧曰:‘吁顽凶,不用。’”(11).死。——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31、闭(bì):(1).最早见于金文。会意字。金文从门,中间是门闩一类的东西,会关门之意。“闭”字发展到秦代的小篆阶段,门内从“十”发展为“才”。篆文文字化后,为后世的汉字定了型。所以在秦代以后的文字里,隶、楷、行、草以至简化汉字的“闭”,都是“门”内从“才”,至今不变。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说文》:“阖门也。从门才,才所以歫门也。会意,亦像形。俗从下,非。” 《易?象传》:“先王以至,日闭关。” 《礼?月令》:“修键闭。” 注:“键,牡。闭,牝也。” 疏:“何氏曰:‘键是门扇,后树两木,穿上端为孔,闭者将扃关门,以内孔中。’” 《左传?桓五年》:“闭蛰而烝。” 注:“建亥之月,昆虫闭戸。” 《释文》:“必计反。”(2).泛指关闭;闭上;闭合;合拢。《史记?张仪列传》:“愿陈子闭口,毋复言。”(3).壅塞不通。《国语?晋语》:“闭而不通。” 《玉篇》:“塞也。” 《易?坤卦》:“天地闭。” 疏:“谓二气不相交通,天地否闭。”(4).禁绝。(5).防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臣闭其外也已远矣,而守期内已固矣。”(6).停止;结束。(7).门闩的孔。《韩非子?主道》:“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8).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左传》:“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9).姓氏用字。(10).《淮南子?道应训》:“刘氏夺之,若转闭锤。” 注:“闭锤,格也。”(11).《博雅》:“闭闭,盛也。”(12).藏也。《淮南子?天文训》:“万物闭藏。”(13).《诗?秦风》:“竹闭绲縢。” 传:“闭,绁也。” 《正字通》:“弓檠也。”(14).服式也。《释名》:“反闭襦之小者也,却向著之,领反于背后,闭其襟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3)}
注:《易·泰》:“象曰:‘天地交泰’。” 李鼎祚集解引荀爽曰:“坤气上升,以成天道;乾气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气若时不交,则为闭塞;今既相交,乃通泰。”
(九)、井
1、井(jǐng):(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传统认为甲骨文的“井”字模拟的是木料或石料围起来的井栏杆,当中空为井口。西周以后,“井”字当中多出一圆点,指井中有水,也可能表示汲水用的桶或罐子。有人认为,“井”字是商周奴隶社会时“井田制”的产物。奴隶主为了便于管理,将一里见方的土地,划为九个区,形状像“井”字。每区约一百亩地,八家各占一区,负责耕种收获。当中那一块为公田,劳务由八家共同负担。而在公田中央,掘有水井供八家灌溉农田,人畜饮用。还有人认为,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浙江河姆渡遗址的一口水井来看,外围近圆形,里面是一个方形竖井。先民取用坑中的水,当坑内水源枯竭时,就在坑内向下挖成一竖井。为了防止井壁坍塌,挖井前先民先在坑中打入四排木桩,组成一个方形桩木墙,然后将排桩内的泥土挖出。排桩内顶还套了一个方形木框,其外观正是古老象形文字所描画的形象。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现的两口水井底部也发现了木质“井”字形方框结构。由此可见,“井”字模拟的应是这种用于加固的水井方框支架,也即后来文献所称的“井干”。这个“井”字就像从很高的位置俯视下去看到的井底。西周中晚期,不加饰点的字形和加饰点的字形曾出现过分化写词的趋势,但最终没能成功。仅有一点之差的繁简二体却并行至东汉。汉代隶书开始右部一竖改为一撇。楷书从简,取中间无点的形式为规范。本义:从地面往下挖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易·井卦》:“改邑不改井。” 《正韵》:“并子郢切,精上声。穴地出水曰井。”(2).形似水井的东西。(3).指污水池。一说通“庰”。详见“井匽”。《周礼·天官·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4).指古代作战时,为防穴攻而凿的地穴。《通典·兵五》:“地听: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5).指泉水。《吕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6).指古代王侯的墓穴。韩愈《记宜城驿》:“驿东北有井,传是昭王(楚昭王)井。”(7).井田。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 《广韵》:“田九百亩曰井,象九区之形。” 《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亩。”(8).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陈子昂《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9).比喻法度;条理。《初学记》卷七引应劭 《风俗通》:“井者,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10).《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参看“井卦”。(11).二十八宿之一,参看“井宿”。《史记·天官书》:“德成衡,观成潢,伤成钺,祸成井,诛成质。” 《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东井为水事。” 注:“东井八星,主水衡也。”(12).经穴名。五腧穴(井、荥、俞、经、合)之一。《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所出为井。”(13).“阱”的古字。陷阱。《易·井卦》:“旧井无禽。”(14).姓氏用字。汉有井丹。(15).整齐,有秩序。(16).设置或划分井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赋。”(17).《释名》:“井,清也。”(18).《广雅》:“深也。”(19).市井。《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为市也。” 师古曰:“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20).井井,经画端整貌。《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条理也。”(21).往来连属貌。《易·井卦》:“往来井井。”(22).藻井。《风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东井,藻以厌火。”(23).绮井。左思《魏都赋》:“绮井列疏以悬蒂。” 注:“屋板为井形,饰以丹靑,如绮也。”(24).古文井与刑通用。《左传》:“有井伯,即邢伯。” 《说文》:“本作丼。”——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6)}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井”还借指躯壳;尸体;空;坟墓;黑夜;断头台;锁;禁锢;厄运等。
(十)、洞
1、洞(dòng):(1).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说文》:“洞,疾流也。”(2).打洞,打成洞(穿透)。(3).窟窿;深穴;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心气内洞。” 注:“洞,谓中空也。”(4).透彻地,清楚地。(5).口令中用以代替数目中的“零”。(6).姓氏用字。(7).幽深。如:洞虚(深幽)。(8).广阔。如:洞庭(广阔的庭院;又指湖名)。(9).深。如:洞壑(深谷);洞豁(深广);洞井(深洞)。《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径入靁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颜师古注:“砰磷郁律,深峻貌。”(10).清澈。如:洞观(清澈见底);洞朗(清彻明亮);洞光(透明通亮)。(11).拱道,位于拱下的道路。如:城门洞。(12).贯穿;通达。《史记·苏秦列传惠王使犀首攻魏》:“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后汉书·梁冀传》:“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 注:“洞,通也。谓相当也。” 《聊斋志异·铁布衫法》:“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13).通晓;知悉。《后汉书·梁冀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14).敞开。如:洞敞(敞开);洞辟(大开)。(15).洞洞,质悫貌。《礼·祭义》“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16).洞疑,心不定也。《史记·蘇秦传》:“虚喝洞疑。”(17).幽壑曰洞。(18).山名,在长沙。——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3)、(7)、(8)、(9)}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洞”还借指躯壳;尸体;空;坟墓;黑夜;断头台;锁;禁锢;厄运等。
(十一)、山
1、山(shān):(1).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2).特指“五岳”。《尚书·禹贡》:“奠高山大川。”(3).坟墓。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4).像山(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的(东西)。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九藩镇宣武彰义泽潞》:“元济者,其长子也,山首燕领,垂颐,鼻长六寸。”(5).山(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状饰纹。《荀子·大略》:“天子山冕。”(6).隐居之处。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则不如趁早归山去。”(7).姓氏用字。郑樵《通志·氏族略》:“山氏,周山师掌山林之官,以官为氏。”(8).酒肆的楼上。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酒阁名为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9).蚕蔟。(10).大,巨大。贯休《寿春进祝圣七首·山呼万岁》:“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11).谦辞,村俗。薛逢《镊白曲》:“山妻稚女悉迎到,时列绿樽酣酒歌。”(12).《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13).《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 徐曰:“象山峰并起之形。” 《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14).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 注:“似山之出内气也。”(15).复姓。如:公山。——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3)、(13)}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山”还借指天地交泰;阴阳结合;雌雄同体。
(十二)、洲
1、州(zhōu):(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象形字。其甲骨文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字,表示河流;中间的小圆圈,表示水中有块陆地。金文的“州”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小篆就复杂了。三支水流都加上了小陆地。而隶书、楷书为了书写方便,把三块小陆地变成了三个点,写成“州”。本义:水中的陆地。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洲”。《汉书·司马相如传》:“出乎椒丘之阙,行乎州淤之浦。”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主之。”◎按《说文》:引《诗·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2).古代民户编制。二千五百户为一州。《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党为州,使之相赒。” 注:“州二千五百家。”(3).古代民户编制。四十三万二千户为一州。《尚书大传》卷四:“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4).古代民户编制。一万户为一州。《管子·度地》:“州者谓之术,不满术者谓之里。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5).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尚书·舜典》:“肇十有二州。” 传:“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 疏:“《禹贡》治水之时,犹为九州,今始为十二州。” 左传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贡金九牧,则禹登王佐,还置九州,其名盖如禹贡。” 《禹贡》:“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 《周礼·夏官》:“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 《尔雅·释地》:“冀、豫、雝、荆、扬、兖、徐、幽、营,九州。” 疏:“《禹贡》有青、徐、梁,无幽、并、营,是夏制。周礼有青、并、幽,无徐、梁、营,是周制。此有幽、徐、营而无青、梁,并,疑是殷制也。” 《史记·孟子传》:“驺衍言:‘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玉篇》:“九州也,时也,宫也,居也。”(6).一种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行政区划单位,介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7).周代指离王畿二百里外的行政区域。《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8).周代方伯统属之地。《礼记·王制》:“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9).古国名。姜姓。春秋初年为杞所灭。《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 传:“淳于公如曹。” 注:“淳于,州国所都。城阳淳于县也。” 《括地志》:“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古州国,周武王封为淳于国。”(10).古国名。偃姓。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11).古地名。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左传·昭公三年》:“子丰有劳于晋国,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以胙乃旧勋。”(12).古地名。《春秋·成七年》:“吴入州来。” 注:“楚邑,淮南下蔡县。”(13).古地名。故地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史记·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纳州于秦以平。是时楚益弱。”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南郡有州陵县。”(14).姓氏用字。《左传·襄二十一年》:“州绰出奔齐。” 注:“晋大夫。”(15).〈文言〉区划地域以聚居。《大戴礼记·主言》:“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别地以州之,分属而治之。”(16).《广雅》:“州,殊也,浮也。” 《春秋题辞》:“州之为言殊也。”(17).《释名》:“州,注也。郡国所注仰也。”(18).《尔雅·释畜》:“白州驠。” 注:“州,窍。” 疏:“谓马之白尻者也。”
注:从甲骨文、金文及小篆的字形看,“州”应属于汉字造字法中象形造字法的衬托象形一类,其字形义当为四周被水环绕的小块陆地,这种小块陆地多为水冲淤而成。根据许慎的说法,上古时代,人类曾遭遇洪水,靠据守水中高地得以生存。后来,大禹制服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具体何谓“九州”,各家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中记录的九州有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古代所谓的“九州”大概就是按照大江大河来进行划分的,这种分化后来就演变成了行政区划。当“州”有了第二个意义时,人们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就在“州”上加上三点水,造出一个新的形声字“洲”,专指水中的陆地;“州”的意义也固定下来,只指行政区划的单位。这种行政区划的名称还保留在许多地名里,如:杭州。现代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也称之为“州”,也是来自“州”是一种行政区划单位这种情况,例如凉山州等等。
——摘抄整理修改自“百度百科”{(1)}
2、洲(zhōu):(1).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尔雅·释水第十二·水中》:“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同渚),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 《说文》:“水渚也。”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曰洲。” 《说文》:“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别州县字。”(2).大陆,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划区,特指其大小和结构上与岛屿和半岛不同的大片陆地及以山脉为界的大盆地。如: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合称七大洲。(3).《释名》:“聚也。人及鸟物所聚息之处也。” 《诗·周南》:“在河之洲。”(4).灵洲,汉县名,属北地郡。——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洲”还借指精神(灵魂)寄托之处;天神栖息之所;与冰(水)隔离的部分。
(十三)、原野
1、草(cǎo):(1).最早见于甲骨文。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艸”字本义: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2).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3).草本植物的总称。《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论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4).引申指粗糙,不细致。如:草率(shuài)。(5).引申指中文的一种书体。如:草书。(6).引申指草拟;起稿。(7).引申指文书的底稿;初稿。宋·洪迈《容斋续笔》:“吴中士人家藏其草。”(8).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9).引申指荒野,原野。(10).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11).姓氏用字。《正字通》:“草中。”(12).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13).未开垦过的荒地。《韩非子·外储说》:“垦草创邑,辟地生粟。”(14).粗糙;粗劣。《朱子类语·训门人》:“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 《史记?陈丞相世家》:“恶草具进。” 注:“草,粗也。”(15).匆促,急促。(16).割草,除草。如:草薙。(17).创造;创立。《广雅》:“草,造也。” 《易·屯》:“天造草昧。” 虞注:“草,草创物也。” 疏:“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18).雌马。也泛指母畜。如:草骡(牝骡)。(19).《诗?小雅》:“劳人草草。” 传:“草草,劳心也。”(20).《篇海》:“苟?曰草草。” 《春秋?隐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疏:“草次,犹造次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3)、(19)}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草”还借指忧伤;悲痛;痛苦;煎熬。
2、原野(yuán yě):亦作“原壄”。平原旷野。《吕氏春秋·季春纪》:“循行国邑,周视原野。” 高诱注:“广平曰原,郊外曰野。”——摘抄自“百度百科”
3、草原(cǎo yuán):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草原”还借指充满忧伤和痛苦的地方;让人(神)悲痛的地方;让人(神)煎熬的地方。
(十四)、荒漠
1、荒漠(huāng mò):(1).指荒凉的原野。(2).荒凉冷落。(3).犹渺茫。(4).干旱区大型地貌组合,有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4)}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荒漠”还借指没有水的地方;没有烦恼、忧伤和痛苦;没有烦恼、忧伤和痛苦的地方。
2、岩漠(yán mò):(1).也称山地荒漠,指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物理风化在强烈风蚀作用的地区,造成基岩裸露,岩石表层剥落或崩解,形成岩块和岩屑的堆积地貌。特点是:植物稀少,景色荒凉,山地间常见不同高度的封闭盆地,或封闭的无水洼地,内为岩石碎屑物覆盖。(2).也称石质荒漠,指地表岩石裸露或仅有很薄一层岩石碎屑的荒漠。分布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在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石质荒漠是岩石褐露的平坦地面。特点是: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岩石机械风化(物理风化)十分强烈,山坡陡峭,水源缺乏,植被稀少,基岩裸露地表。由于昼夜温差变化急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当水分渗入岩石裂隙形成胀裂作用。裸露岩石久经风的吹蚀,能形成一系列的风蚀地貌,如风蚀谷、风蚀丘、摇摆石,石蘑菇等。——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
3、砾漠(lì mò):亦称“石漠”、“砾质荒漠”。蒙古语称戈壁。指干旱地区粗大砾石覆盖的地面,是各种成因的堆积物经强劲风力作用,被吹走较细的物质,留下粗大砾石覆盖于地表所形成。地势起伏平缓,植被栖少。我国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的边缘地带及非滑撒哈拉沙漠等地都有砾漠分布。砾石在风沙的磨蚀作用下形成具有棱角而光滑的风棱石。——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
4、沙漠(shā mò):亦作“沙幕”。指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
注:沙漠分热荒漠和冷荒漠。(1).热荒漠就是地处热带地区的荒漠,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强烈,蒸发剧烈,长期受到干燥的季风控制而形成。(2).冷荒漠就是地处寒冷地区的荒漠,主要由于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地区降水量极少,长期受到干冷的季风控制而形成。冷荒漠地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这是由于荒漠的气温变化剧烈,而且经过强烈的风化作用,岩石由大变小,变成碎块。
——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
5、泥漠(ní mò):荒漠的一种。主要由细粒粘土、粉沙等泥质沉积物组成的荒漠。分布于荒漠中的低洼处,多由湖泊干涸和湖积地面裸露而成,如湖沼洼地、冲积、洪积扇前缘等。季节性的湖沼,夏季河流注入低洼地时,受强烈蒸发,水量减少,搬运能力降低,夹带的泥沙在低洼的湖沼中沉积,旱季时湖沼干涸,长期反复作用所致。其地面平坦,富含盐碱,龟裂纹发育,植物稀少,风蚀作用强,常有风蚀脊、白龙堆发育。局部地表盐分大量聚积,可成盐漠。我国新疆罗布泊、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较广。——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
(十五)、林(森林、树林、竹林、灌木林)
1、木(mù):(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甲骨文的“木”完全是一棵树的象形,中间一竖,上部是主干,下部是主根,主干之上向左右斜伸的是枝桠茎条,主根之下向左右斜伸的是支根。金文和篆书都保留了树木的形象,只是小篆笔画更加圆滑;发展到隶书,为书写方便,已将上部的树枝合并为一横,树根变为一撇一捺,但主干还在。楷书由隶书变化而来。字形从图形化——线条化——笔画化的发展流程,一目了然。本义:树,即木本植物的通称。在纪元前后,“树”才用作名词表示树木,从而取代了木。在现代汉语中,不能单独用“木”来表示树木,只能用“树”,而表示树木的“木”则仅见于合成词当中,例如“灌木”、“乔木”、“果木”、“乌木”、“独木不成林”等。《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2).木料,木材。《周礼·考工记序》:“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3).〈文言〉特指木柱。《史记·商君列传》:“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4).〈文言〉树叶。西晋·左思《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5).〈文言〉指船或筏。《周易·涣》:“‘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6).棺椁。《礼记·檀弓下》:“原壤登木。”(7).〈文言〉刑具。《庄子·列御寇》:“为外形者,金与木也。”(8).〈文言〉柝,巡夜打更用的梆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9).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10).古代八音之一,指木制的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注:“木,柷敔也。”(11).姓氏用字。《统谱》:“汉木仁,晋木华。”(12).复姓。如:端木。(13).质朴。《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14).〈文言〉拙直,不柔和。刘劭《人物志·九征》:“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15).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红楼梦》第十一回:“贾瑞听了,身子已木了半边。”(16).呆,反应慢。鲁迅《致曹聚仁》:“近来的学生,好像‘木’的颇多了。”(17).愣,发呆。老舍《骆驼祥子》六:“一见这个灯亮,祥子猛的木在那里。”(18).破土而出,发芽,生长。许慎《说文解字》:“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徐锴曰:“屮者,木始申坼也,万物皆始于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19).《易·说卦传》:“巽为木。” 疏:“木可以揉曲直,即巽顺之谓也。” 《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20).木彊,不和柔貌。《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彊敦厚。”(21).析木,星次。《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1)、(6)}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木”还借指实心的东西(事物);不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神;寿藏,即生时所建的墓圹。
2、树(shù):(1).此字始见于商代文字。形声字。商代文字,从又从木,像以手植木。春秋文字加注“豆”声。《说文》籀文的结构与春秋文字的结构相同,但受后世文字影响,“又”旁已讹为“寸”。战国文字从“攴”,属义近形符互换(此类现象古文字中常见)。小篆的“木”简化,其左半遂与“壴”字同形(“壴”为“鼓”之初文);又变“又”旁为“寸”,“植木”之义已全然不见,于是又加“木”旁作“樹”。简体字写作“树”。本义:种植。《说文》:“树,生植之总名。” 《广雅·释地》:“树,种也。” 《诗·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正韵》:“臣庾切,音竖。扶树也。” 徐锴曰:“树之言竖也。种树曰树。” 《易·系辞》:“古之葬者,不封不树。”(2).竖起。《汉书·扬雄传下》:“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3).树立;建立。《书·说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战国纵横家书》:“《诗》日:树德莫如兹(滋),除怨莫如尽。”(4).培植;培养。《管子·权修》:“终身之计,莫如树人。”(5).木本植物的总称。《左传·昭公二年》:“有嘉树焉,宣子誉之。”(6).门屏;照壁。《尔雅·释宫》:“屏谓之树。” 《论语》:“邦君树塞门。”(7).本干(榦)。(8).床前横木。《扬子·方言》:“牀,其杠,北燕朝鲜之间谓之树。”(9).姓氏用字。《后魏·官氏志》:“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10).表示树木的单位,相当于“株”、“棵”。宋·仇远《糖多令》:“纵有桃花千万树,也不似,旧玄都。”(11).兽名。《仪礼·乡射礼》:“君国中射则皮树中。” 注:“皮树,兽名。谓皮作树形以射之。”(12).诸侯之适子,天子命为之嗣者,曰树子。《谷梁传·僖九年》:“无易树子。”——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5)}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树”还借指实心的东西(事物);不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神;寿藏,即生时所建的墓圹。
3、竹(zhú):(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甲骨文的“竹”字左右像两个竹枝,竹枝的下方各有三片竹叶。战国文字的“竹”字,竹叶符号由甲骨文的下方移到了竹竿形状的上方,形似两支并排的竹子。战国金文下面还多出两个小横,有人解释这两横为竹子整齐并排的样子,有人解释为泥土。小篆的形体只沿袭了金文的主要部件,即两个竹枝并排的形体。隶书以及楷书都进行了笔画的规整,但大致还能看出竹子的形体。本义:竹子。禾本科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许慎《说文解字》:“竹,冬生艸(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 《竹谱》:“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 《诗·卫风》:“绿竹猗猗。” 《礼·月令》:“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 《周礼·夏官》:“东南曰扬州,其利金、锡、竹箭。” 《史记·货殖传》:“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 《释名》:“竹曰个。” 《淮南子·俶真训》:“竹以水生。”(2).指竹简。《北齐书·文苑传·樊逊》:“爰自末叶,法令稍滋,秦篆无以穷书,楚竹不能尽载。” 《左传》注:“造书于竹简。”(3).竹符。谢灵运《过始宁墅》:“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4).竹林。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5).古乐八音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礼记·郊特牲》:“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礼·乐记》:“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 《史记·律书注》:“古律用竹。” 《前汉·律历志》:“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崑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闲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释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气推发其声也。”(6).姓氏用字。《广韵》:“伯夷、叔齐之后,以竹为氏。后汉有下邳相竹曾。”(7).竹帛。《史记·孝文纪》:“请著之竹帛,宣布天下。” 《说文》:“著之竹帛谓之书。”(8).竹花,竹实。谢灵运《晋书》:“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结实。” 《本草》:“竹花一名草华。” 《庄子·秋水篇》:“鵷雏非练实不食。” 注:“练实,竹实也。”(9).竹醉日。《岳阳风土记》:“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10).地名。《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史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 《前汉·地理志》:“孤竹在辽西令支县。”(11).县名。沛郡有竹县。注:“今竹邑。”(12).县名。广汉郡属县有绵竹。(13).县名。零陵郡竹山县。(14).地名。《水经注》:“藉水东南流,与竹岭水合。”(15).地名。《穆天子传》:“我徂黄竹。”(16).地名。《零陵记》:“桂竹之野。” 《杨慎集》:“桂竹,后称贵竹,今贵州。”(17).山名。《福建志》:“南安县有苦竹山。”(18).官名。《唐书·百官志》:“司竹监掌植竹苇,供宫中百司帘篚之属。”(19).书名:《竹书纪年》,戴凯之《竹谱》,刘美之《续竹谱》。(20).草名。《永嘉郡志》:“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 《宛陵诗》 注:“锦竹,草名,似竹而斑。”(21).木名。《益部方物略》:“竹柏,生峨嵋山,叶繁长而箨似竹。”(22).花药名。《本草》:“石竹,瞿麦也。鹿竹、菟竹,黄精也。玉竹,葳蕤也。”(23).菜名。《齐民要术》:“竹菜,生竹林下,似芹科而茎叶细,可食。” 《群芳谱》:“淡竹叶,一名竹叶菜,嫩时可食。”(24).果名。《桂海虞衡志》:“木竹,子、皮色、形状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闲实。”(25).鼠名。赞宁《笋志》:“竹根有鼠,大如猫,其色类竹,名竹豚,亦名稚子,杜诗所谓笋根稚子也。”(26).鱼名。《桂海虞衡志》:“竹鱼出漓水,状如青鱼,味似鳜。”(27).酒名。张协《七命》:“豫北竹叶。”西晋·张华《轻薄篇》诗:“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28).与属玉之属通,鸭也。扬雄《蜀都赋》:“独竹孤鶬。”(29).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周书·庾信传赞》:“尔其荆衡杞梓,东南竹箭,备器用于庙堂者众矣。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竹”还借指躯壳;尸体;空心的东西(事物);空;坟墓;黑夜;断头台;锁;禁锢;厄运等。
4、林(lín):(1).最早见于甲骨文。会意字。甲骨文表示大量的、成排成片的树木。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本义:连接成片的树木。《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诗经·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吕氏春秋·安死》:“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2).指丛生的草。《周礼·地官·林衡注》:“竹木曰:林,水衡曰衡。”(3).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4).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诗·周南》:“施于中林。”(5).众盛的样子。《诗·小雅》:“有壬有林。” 《庄子·天运》:“故若混逐丛生,林乐而无形。” 郭庆藩集释 引郭嵩焘曰:“林乐者,相与群乐之,五音繁会,不辨声之所从出,故曰无形。” 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普及本)》 注:“林乐,喻众乐齐奏。”(6).国君。战国·屈原《天问》:“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尔雅·释诂》:“林,君也。”(7).林业的省称。(8).姓氏用字。《姓谱》:“殷比干後,避难长林山,因氏。”(9).山木曰:林。《谷梁传·僖十四年》:“林属于山为麓。”(10).林钟,律名。《礼·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钟。” 《周礼》:“作函钟。”(11).羽林,星名。应劭曰:“天有羽林,大将军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击之意,故以名武官。” 《前汉·宣帝纪》:“取从军死事者之子,养为羽林军,号羽林孤儿。”(12).绿林,荆州山名。《後汉·刘元传》:“诸亡命集于绿林。”——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林”还借指墓群(寿藏群);心魔;执念;梦境;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