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十六)、陵墓
      1、陵(líng):(1).形声。字从阜(fù),从夌(líng),夌亦声。“夌”意为“四边形的平面”。“阜”指“土堆”。“阜”与“夌”联合起来表示“从天上往下看,平面为四边形的土堆”。本义: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说文解字》:“陵,大阜也。”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释名》:“陵,崇也,体崇高也。” 《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2).山;山头。《孙子·军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3).高大的坟墓。《玉篇》:“冢也。” 《齐语》:“陵为之终。” 《注》:“以为葬也。”(4).帝王陵墓。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乐游原上望昭陵。”(5).姓氏用字。《正字通》:“永乐中泺州同知陵茂,高邮人。”(6).复姓。如:陵尹。《广韵》:“汉复姓六氏,吴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传有於陵子仲,战国策有安陵丑,吕氏春秋有铅陵卓子,汉有高陵显,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邓陵,後以为氏。”(7).升,登。张衡《西京赋》:“陵重巘。”(8).超越,逾越。《史记·秦始皇本纪》:“陵水经地。” 《礼·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注》:“陵,躐也。”(9).古同“凌”,指侵犯;欺压;欺侮。《礼记》:“在上位,不陵下。” 《玉篇》:“犯也。” 《广韵》:“侮也,侵也。” 《易·贲象》:“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书·毕命》:“以荡陵德。” 《传》:“陵,邈也。”(10).日渐衰微。《汉书·成帝纪》:“帝王之道,日以陵夷。”(11).凌驾。《史记·酷吏列传》:“(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12).东陵,地名。《书·禹贡》:“过九江,至于东陵。”(13).《玉篇》栗也。(14).驰也。(15).草名。《尔雅·释草》:“苕,陵苕。” 《注》:“一名陵时。”(16).淬也。《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劲。”(17).峻也。《荀子·致仕篇》:“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 《注》:“峻也。”(18).州名。《唐书·地理志》:“劒南道陵州仁寿郡。”(19).与鲮同。《楚辞·天问》:“陵鱼何所。”一作鲮。(20).与凌通。《史记·秦始皇纪》:“陵水经地。” 《注》:“正义曰:‘陵作凌,历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4)}
      2、墓(mù):(1).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形声字,从土,莫声。“莫”表否定,为没有;“土”为土地、土壤。“墓”字“莫”在“土”上,意为土上空无一物。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地平,不植树者称“墓”。“莫”的甲骨文为日落林中之形,是“暮”的本字,表示黑暗。“暮”、“土”意为黑暗的土地,意指地下。此处借指人死后所葬之处,即坟墓。隶变后的主要变化是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线条,断笔变成连笔。《周礼·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凡争墓地,听其狱讼,帅其属而巡墓厉。” 注:“墓厉,谓茔限遮列之处。庶人不封不树,故不言冢而云墓。” 《扬子·方言》:“凡葬,无坟谓之墓,有坟谓之茔。故檀弓云:‘墓而不坟。’”(2).泛指坟墓。《说文》:“墓,丘也。” 段玉裁 注:“丘自其高言,墓自其平言,浑言之则曰丘墓也。” 《广雅》:“墓,冢也。” 《论衡·讥日》:“墓,土也。” 《周礼·墓大夫》注:“冢茔之地。”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家有状,墓有铭,神道有碑,有传有诔有颂有赞有墓祠,而犹未已也。”(3).墓地。(4).墓志。(5).宏伟的陵墓。(6).葬。《战国策·秦策》:“因以宜阳郭为墓。” 注:“葬也。”(7).北谷曰墓。《史记·封禅书》:“西方神明之墓。”——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
      3、陵墓(líng mù):(1).指帝王、诸侯的坟墓。(2).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3).泛指坟墓。
      注: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无标志。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陵制不详。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规模巨大,封土很高,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汉代帝王陵墓多于陵侧建城邑,称为陵邑。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同时陵外设置斋戒、驻跸用的下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市,规模小于唐陵。南宋建都临安,仍拟还都汴梁,故帝王灵柩暂厝绍兴,称攒宫。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陵址难寻。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明代太祖孝陵(见明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轴线布置宝顶、方城、明楼、石五供、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等一组建筑,在整个陵区前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
      ——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4、陵冢(líng zhǒng):帝王的陵墓。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五:“天子、诸侯即位,即立太子,起陵塚。”——摘抄自https://www.cidianwang.com/cd/l/lingzhong256942.htm
      注:陵冢形式:(1).方上式:早期的陵冢形式,就是把封土垒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上”。秦汉时的帝王陵冢都取这一形式。如:秦始皇陵,汉武帝的茂陵。(2).山陵式:中期的陵冢,主要不以人工封土,而是凿山为陵。山陵式陵冢一唐代皇陵为代表。如:唐太宗的昭陵。(3).宝城宝顶式:晚期的陵冢,以明清为代表,采用“宝城宝顶”形式,就是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于城墙。以明清皇陵为代表。如:十三陵,清东陵。——摘抄自“百度百科”

      (十七)、梦境
      1、梦(mèng):(1).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丬,即“爿”,床)+(眉,借代眼睛)+(人,休息者),表示人躺在床上闭目入眠后,伴随下意识活动而出现的眼皮跳动现象。(2).金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的“丬”(床)、加“夕”(夜晚),同时将甲骨文字形中由“眉”与“人”构成的部分进行改写,强调做梦的夜间时段。(3).睡眠中的幻象。《诗·小雅》:“乃占我梦。” 《周礼·春官·占梦》:“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正梦,二噩梦,三思梦,四寤梦,五喜梦,六惧梦。”(4).湖泽。(5).特指云梦泽。唐·韩愈《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6).姓氏用字。相传为战国吴王寿梦的后裔。《正字通·夕部》:“宋有梦仲才,元有梦仙。”(7).比喻空想,幻想。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三回:“我一世作的梦,今天真有指望了。”(8).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9).做梦。晋·干宝《搜神记》:“王梦见一儿。”(10).想象。《荀子·解蔽》:“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11).不明。东汉·许慎《说文·夕部》:“梦,不明也。从夕,瞢省声。”(12).昏乱。(13).最细的雨。金·王若虚《诗话》:“萧闲云:‘风头梦,吹无迹。’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14).用同“蒙”。《西游记》第三二回:“假若不与他实说,梦着头,带着他走……倘或被妖魔捞去,却不又要老孙费心?”(15).水名。梦水,在袁州宜春县东。《寰宇记》:“昔锺仪欲相此立县。夜乞梦,果符所祝。因名县曰思县,水曰梦水。”——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3)、(13)}
      2、境(jìng):(1).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疆界;国境。《说文新附》:“境,疆也。” 《说文》:“疆也。一曰竟也,疆土至此而竟也。”(2).地方;区域;处所。如:无人之境。(3).状况;地步。如:境况。(4).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如:境头(所谓前身的情景。多指神佛点化的梦兆)。(5).景象;景物。(6).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如:境界。(7).《史记·诸侯王表》:“诸侯比境。” 《注》:“地相接次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3)}
      3、梦境(mèng jìng):(1).梦中经历的情境。宋·韩维《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诗:“梦境觉来元一际,不劳脣齿话无生。”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章:“回想刚才迷离的梦境,更增添了对杨雪的怀念。”(2).比喻虚构的美妙境界。《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往东一所,是个园亭样子……道不得像小说部中说的那样画里天宫、神仙洞府的梦境梦话。”——摘抄自“百度百科”{(1)}

      (十八)、幻境
      1、幻(huàn):(1).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其造字来源,找不到文献证据,可能是道家气功的反映。修练道家气功时,天目中看到的图象,存在的时间不长,一会儿便消失了,或变成了别的图象,总在不断变化。造字时,就在“玄”字上加一曲画,表示天目中图象的变化,加符象事。本义:神奇的变化。汉·张衡《西京赋》:“奇幻倏忽,易貌分形。”(2).“幻”的构型含义暂无定论。《说文解字》第四卷下:“幻,相诈惑也。从反予。《周书》曰:‘无或诌张为幻。’”依许说,幻(小篆)是予字的倒写。予字训为“推予”,即将财物给人。与予相反,故段玉裁注为“使彼予我”,即千方百计甚至探取欺骗手段,将别人的财物归为己有。对方受了骗,还迷惑不解,故许训为“诈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觉得许意不可理解,曰:“此谊反予无说”。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发挥许说,曰:“幻从反予,其本义当为欺诳。予者,言语之许与也。言语既许与之而实不与,是反予也,今俗谓之骗人,即幻字原意。后世用为虚幻、幻灭以及诡诞、惑人,皆其引申也。”《尚书·无逸》:“民无或胥诪张为幻。”(3).没有现实跟据的;不真实的。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4).怪异。南朝·梁·范缜《答曹舍人》:“怀神梦幻,虚假有自来矣。”(5).神奇;奇妙。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然作者构思之幻,则大率在八十一难中。”(6).变幻的法术。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7).《广韵》:“化也。”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8).《增韵》:“幻,妖术也。”(9).或作眩。《汉书·张骞传》:“犛靬眩人。” 注:“眩,读与幻同。即今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之类皆是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3)、(4)、(5)}
      2、幻境(huàn jìng):(1).虚幻神异的境况。(2).虚幻的境界。唐·王维《为兵部祭库部王郎中文》:“深悟幻境,独与道游。”——摘抄自“百度百科”{(1)}

      (十九)、武器
      1、弓(gōng):(1).此字始见于商代。象形字。甲骨文的“弓”是写实的弓形状:有两道弧的线条表示弓背,较直的线条是弓弦。弓背可向左,也可向右。字形上端还有多出的一笔,这可能表示弓上镶嵌的兽角,这种镶嵌物一方面是为了装饰,另一方面也有其他用途,即在弓角上系上细绳,绳子的另一端系在箭的尾部,这样,箭射出去以后还能收回来。也有一些甲骨文省去了弓弦。西周及春秋的大部分字形都己经把弓弦省去,只剩弯曲的弓背。战国文字或在“弓”字下部加短横为饰。后世的篆书都沿袭没有弓弦的形体,且弓背向左。隶书、楷书笔画平直化,发展成为现代的“弓”。本义:一种射箭或发射弹丸的器械。《诗经·小雅·吉日》:“既张我弓,既挟我矢。” 《周礼》:“六弓:王弓、弧弓以射甲革甚质;夹弓、庾弓以射干侯鸟兽;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凡弓之属皆从弓。” 《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 《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太白阴经·发弩图篇》:“自近及远。” 《说文》:“弓,以近穷远。象形。” 《释名》:“弓,穹也,张之穹穹然也。其末曰箫,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弣:弣,抚也,人所抚持也。箫弣之闲曰渊:渊,宛也,言曲宛然也。”(2).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弓,凿广四枚,凿上二枚,凿下四枚。” 郑玄注:“弓,盖橑也。”此指车盖上的弓形骨子。(3).〈文言〉弓兆(《周礼》卜师四兆之一)的省称。苏洵《易论》:“龟漫而无理者也,灼荆而钻之,方、功、义、弓,惟其所为而人何预焉。”(4).旧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黄六鸿《福惠全书·清丈·定步弓》:“丈田地以步弓为准。其弓悉用宪颁旧式,每村乡地照式各备数张。”(5).〈文言〉通“肱”。上臂。《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黑弓以滥来奔。” 何休注:“黑弓,二传作黑肱。”(6).姓氏用字。《广韵》:“鲁大夫叔弓之后。” 《韵会》:“汉有光禄勋弓祉。”(7).弯曲;使弯曲。恽敬《碧玉说》:“唐笏直,宋始弓之。”(8).〈文言〉引申为弯身,指行礼。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经》:“昔日张先生进朝,我们要多打个弓。”(9).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其制历代不一:或以八尺为一弓;或以六尺为一弓;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一弓(合1.6米)《仪礼·乡射礼》:“侯道五十弓。” 贾公彦 疏:“六尺为步,弓之下制六尺,与步相应,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数,宜于射器也。” 《周礼·天官·司裘注》:“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10).印度长度单位名称。梵语dhanus(驮怒沙)的意译。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肘,分一肘为二十四指。” 《度地论》:“二尺为一肘,四肘为一弓,三百弓为一里。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卽三百弓也。” 《西域记》:“鼓小者闻五百弓。” 注:“五百弓,二里半也。”(11).旧时指天空。郁达夫《出奔》:“照得人头脑一清的,却是那一弓蓝得同靛青草花似的苍穹。”(12).旧时指月亮。(13).县名。《前汉·地理志》:“河闲国有弓高县。” 《史记·韩王信传》:“汉封颓当为弓高侯。”(14).水名。《史记·霍去病传》:“济弓闾。”(15).与穹通。《史记·天官书》:“穹闾。” 注:“索隐曰:‘一作弓闾。弓音穹,盖谓以氊为闾,崇穹然。’”——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1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弓”还借指天界、天庭、天堂;天神;天才;天赋;能力;智商。
      2、箭(jiàn):(1).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说文》:“箭,矢竹也。”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2).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说文》:“矢也。” 《扬子·方言》:“自关而东曰矢,江、淮曰,关西曰箭。”(3).引申指箭能射到的距离。如:一箭之遥。(4).形容急切、迅速。如:归心似箭。(5).漏箭,即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周礼·挈壷氏注》:“主定漏刻,先王分十二时於一昼一夜,闲以漏箭,准十二时为百刻,分昼夜而定长短,故立此官掌之。”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6).竹之小者曰箭。《周礼·夏官》:“东南曰扬州,其利金锡竹箭。” 《注》:“箭,篠也。” 《史记·夏本纪》:“震泽致定,竹箭旣布。” 《竹谱》:“箭竹,高者不过一丈,节闲三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7).博箸也。《博雅》:“博箸谓之箭。” 六博棋由棋子、博箸、博局(棋盘)三种器具组成。(8).姓氏用字。(9).山峰名。《华山记》:“箭括峰上有穴,裁见天日,攀缘自穴中而上,有至绝顶者。”(10).赤箭,药名。《韩愈·进学解》:“赤箭靑芝。”(11).《广东新语》:“箭猪卽封豕,初本泡鱼,化为豕,毫在项脊闲,尺许如箸,白本黑端,人逐之则激毫以射。”——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2)、(5)}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箭”还借指选拔人才的神;选拔神才的人;选拔者;考官。
      3、矢(shǐ):(1).最早见于甲骨文。象形字。“矢”的甲骨文分四部分,由上至下为第一至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箭头形,第二部分为竖直形,第三部分为竖向的椭圆形,第四部分为箭头形,左边的一撇短,右边的一捺长,整个字的结构像箭的镝、干、栝羽结合之形。后来第三部分演化为一条短横。周代金文分化出三种字形:Ⅰ.完全承续商代甲骨文字形。Ⅱ.整体上承续商代甲骨文,并稍微做了改变,将第三部分(一条短横)改为一个扁圆圈。Ⅲ.整体上承续商代甲骨文,并稍微做了改变,将第三部分(一条短横)改为一团黑圆点。春秋文字承续了周代金文的第一种写法。春秋以后的文字承续了春秋文字。隶书将篆文的箭头(第一部分)写成“”,箭头的形象消失,直至演变为楷书字体“矢”。本义:Ⅰ.箭,即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说文》:“矢,弓弩矢也。从入,象镝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 《荀子·解蔽篇》:“浮游作矢。” 《山海经》:“少皡生般,始为弓矢。” 《尔雅·释诂》:“矢,弛也。” 疏:“以弓释弦曰弛。” 《释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易·系辞》:“剡木为矢。” 《书·顾命》:“垂之竹矢。” 《周礼·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灋。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恒矢,?矢,用诸散射。” 《史记·孔子世家》:“肃愼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Ⅱ.陈义。《屯》313:“……我吕方矢于宗。”(我用方人作为人牲,陈列于宗庙) 《尔雅·释诂》:“陈也。” 《虞书序》:“臯陶矢阙谟。” 《春秋·隐五年》:“公矢鱼于棠。” 《诗·大雅》:“无矢我陵。” 传:“矢,陈也。” 笺:“犹当也。” 《正义》:“矢实陈义,欲言威武之盛,敌不敢当,以其当侵而陈,故言矢犹当也。”(2).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用竹子制作的叫“箭”,用木头制作的叫“矢”。《扬子·方言》:“箭,自关而东谓之矢。”(3).古代投壶用的筹码。《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4).几何学名词,弧弦之半径。清·戴震《句股割圜记上》:“值弧与弦之半曰矢。”(5).通“屎”,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广韵》:“屎本作矢。” 《史记·廉颇传》:“一饭三遗矢。” 《左传·文公十八年》:“杀而埋之马矢之中。”(6).通“誓”,发誓。《尔雅·释言》:“誓也。” 《书·盤庚》:“出矢言。” 《诗·衞风》:“永矢勿谖。” 《汉·平舆令薛君碑》:“遗风令歌,永矢不愃。”(7).通“施”,施行。《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8).陈述。《书·大禹谟》:“皋陶矢厥谟。”(9).直,笔直。《诗·小雅·小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博雅》:“正也。直也。” 《易·解卦》:“得黄矢贞吉。”(10).指正直,坚贞。徐渭《鞠赋》:“有似乎贞女永绝乎夫君,放臣怀国而酸悲……外容色之凋伤,实中心之永矢。”(11).嚆矢,响箭也。《庄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为桀纣嚆史也。” 黄庭坚曰:“安能为人作嗃矢。” 注:“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远近也。”(12).星名。《史记·天官书》:“枉矢,类大流星,虵行而苍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释名》:“齐鲁谓光景为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13).钳矢,蓬矢,诸羌州名。见《唐书·地理志》。(14).姓氏用字。(15).复姓。《前汉·马宫传》:“本姓马矢,宫仕学,称马氏云。”——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1)Ⅰ}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矢”还借指选拔人才的神;选拔神才的人;选拔者;考官。
      4、鞭(biān):(1).象形字或会意字。古文字形是上亼下攴,亼是集中的意思。王筠《说文句读》:“从亼攴者,亼(jí,同“集”)者集也,集众革以攴(pū,同“扑”)之也。”本义:皮制的马鞭。《玉篇》“笞也。马箠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2).泛指鞭子。《周礼·地官·司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如:教鞭。(4).古代一种打击性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如:九节鞭。(5).打马。(6).泛指鞭打。《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7).指驱赶。《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8).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沈寄簃《历代刑法考·总考一》:“言九刑以墨一、劓二、剕三、宫四、大辟五、又流六、赎七、鞭八、扑九,故曰九刑也。” 《史记·伍子胥列传》:“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9).督促;勉励。(10).指动物的□□。(11).竹根。张蠙《新竹》:“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苏轼《东坡八首并序》:“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12).古代茶具名。(13).成串的小爆竹,也叫小鞭。(14).量词。用于光线和景色。前面的数词限用“一”,表示狭长。(15).赤鞭,即赭鞭。相传为神农氏用以检验百草性味的赤色鞭子。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 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16).赭鞭。古代用为驱邪之物。《汉书·王莽传下》:“桃汤赭鞭,鞭洒屋壁。” 颜师古注:“桃汤洒之,赭鞭鞭之也。”——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2)、(10)}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鞭”还借指男女中的男;雌雄中的雄;阴阳中的阳。
      5、绳(shéng):(1).形声。从糸(mì),从黾(měng),黾亦声。“糸”指“纤维”。“黾”本指“吃食少而繁殖多”,转义为“可以无限制低成本繁衍”。“糸”与“黾”联合起来表示“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本义:绳子,即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说文》:“绳,索也。” 《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急就篇注》:“绳谓紨两股以上。总而合之者也。” 一曰麻丝曰绳,草谓之索。 《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2).木工用的墨线。《诗·大雅·緜》:“其绳则直。” 《书·说命》:“惟木从绳则正。” 《礼·经解》:“绳墨之于曲直。” 《书·囧命》:“绳愆纠谬。” 《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3).准则;法度。《商君书·开塞》:“王道有绳。” 《礼·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 《注》:“绳,犹度也。” 《史记·乐书注》:“王肃曰:‘绳,法也。’”(4).赞誉;称赞。《左传·庄十四年》:“蔡侯绳息妫,以语楚子。” 《注》:“绳,誉也。” 《小尔雅》:“绳之,誉之也。”(5).姓氏用字。(6).金沙江的古称。(7).衡量。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8).继承,通“承”。《诗·大雅·下武》:“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传》:“绳,戒也。” 《朱传》:“绳,继也。”(9).纠正。《孙膑兵法》:“故举兵绳之。”(10).约束;制裁。桓宽《盐铁论·大论》:“绳之以法,断之以刑。”(11).《诗·周南》:“宜尔子孙绳绳兮。” 《传》:“绳绳,戒愼也。” 《朱传》:“不绝貌。”(12).《礼·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 《注》:“绳谓裻,与后幅相当之缝也。”——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绳”还借指阴阳中的阳;雌雄中的雄;男女中的男;束缚;来自人神的束缚;被人神束缚。
      6、链(liàn):(1).指用金属环连接成的长条。(2).像链子一样环环相扣的东西。如:食物链。(3).用索环栓住、捆绑或联接。(4).一个英制长度单位,定义为66呎(英尺)(20.1168米),又称为“冈特测链”(Gunter\'s chain)。(5).十八般兵器之一,亦有称作鞭。以金属打造,常常配以锤、钺等使用。(6).数据结构术语。指的是每个节点都有若干个指针指向其他节点或从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5)}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链”还借指阴阳中的阳;雌雄中的雄;男女中的男;束缚;来自神的束缚;被神束缚。
      7、锁链(suǒ liàn):(1).连接铁环成串之物。旧时用作刑具。(2).比喻所受的束缚、限制。——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8、剑(jiàn):(1).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形声字。周代金文的“剑”一般从金、佥(qiān)声。在小篆的字形中,声旁“佥”移至左半部,右部改用“刀”作形旁,与现代字形相同。部分篆文与汉碑隶书作“劒”,字形用“刃”作形旁,声旁仍为“佥”,隶定作“劒”,形旁“刃”也表示刀。后来从刀、佥声的字形成为主流。现代通行的楷书将“刀”写成立刀旁“刂”,左半部根据草书简化为“佥”,是偏旁类推。本义:指随身携带的兵器,呈长条形,两面有刃,中间有脊,短柄。《管子·地数》:“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 《说文》:“人所带兵也。” 《管子·地数篇》:“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劒铠矛戟。” 《释名》:“劒,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 《广雅》曰:“龙泉、太阿、干将、镆鋣、断蛇、鱼肠、纯钢、燕支、葵偷、属陈、干队、堂谿、墨阳、巨阙、辟闾,并劒名也。” 崔豹《古今注》:“吴大皇帝有宝劒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靑冥、六曰百里。” 《列子》:“孔周有三劒: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霄陈。”(2).〈文言〉指剑术。《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3).地名。四川剑门山的简称。李商隐《井络》诗:“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锋。”(4).地名。云南剑川的简称。张泓《滇南新语·生啖彘》:“剑人究以燎毛者为上品。”(5).姓氏用字。(6).〈文言〉用剑割削或刺杀。潘岳《马汧督诔序》:“﹝司马叔持﹞白日于都市手剑父雠,视死如归。”(7).〈文言〉挟在胁下。《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孔颖达疏:“剑,谓挟于胁下,如带剑也。”(8).〈文言〉带剑;佩剑。《韩非子·人主》:“私剑之士安得无离于私勇而疾距敌。”(9).慧剑。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摘抄整理补充自“百度百科”{(1)、(9)}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剑”还借指某种决心;理智;清醒;绝情;执着;负责;勇往直前等。

      (二十)、乐器
      1、哨(shào):(1).(jiào)形声。从口,肖声。本义:口小不能容的。《韵会》:“?才笑切,音噍。” 《说文》:“哨,不容也。” 《韵会》 引 《说文》:“哨,口不容也。”(2).(tiào)口歪不正。《集韵》:“丑照切,音跳。口不正也。”(3).(qiào)形声。从口,肖声。“肖”意为“变窄变小”。“口”指“声响”。“口”与“肖”联合起来表示“声音从狭窄(狭小)通道发出”。《玉篇》:“哨,小也。”(4).狭窄。(5).风的呼啸声。(6).用人口模拟风的呼啸声。(7).口哨,即用口吹出的高尖音。(8).口哨,即用金属、竹木或塑料制成的能吹响的一种小型器物。其形制甚多,用途亦不一。(9).撮口或用哨子发出响声。施耐庵《水浒传》:“张顺略哨一声,只见江上渔船撑扰来到岸边。”(10).用口吹;喷。《西游记》:“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11).啼叫。元·王实甫《西厢记》:“行者又嚎,沙弥又哨,你须不夺人之好。”(12).逗弄;哄弄。如:哨哄(逗弄)。(13).哨兵。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14).巡逻。《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15).侦察。《三国演义》:“男亲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16).设岗放哨。如:哨线(警戒线)。(17).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正字通》:“凡屯戍防盗处名曰哨。”(18).一队人马。古代军事术语。泛称战阵的两翼或军队的一支、一队。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传令李俊等领水兵六百,分为两哨。”(19).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梁启超《谭嗣同传》:“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20).围场;猎场区。如:哨鹿(打猎时吹哨以引鹿,因多在围场吹哨,故后亦称围场为哨鹿)。(21).《广韵》:“壶口黯者名也。” 《礼·投壶》:“某有枉矢哨壶。” 《注》:“枉哨,不正貌。谦辞。” 《释文》:“哨,七笑反,徐以救反。”(22).哨遍,乐府曲名。(23).姓氏用字。——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5)、(7)、(8)、(9)}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哨”还借指天地之气不和,即天地不交泰;叹息;悲叹;哀嚎;由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带来的悲伤;因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天地不交泰,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而叹息(悲叹、哀嚎)。
      2、骨哨(gǔ shào):是一种用动物骨头制成的哨子。青莲岗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等均出土了大量的骨哨。骨哨出土的声音和鸟儿的鸣叫声比较相似,所以有些考古专家认为骨哨是原始先民们用来诱捕鸟儿的一种乐器。——摘抄自百度用户“紫色百合香”的文章《中国古代音乐史-远古篇》
      3、箫(xiāo):(1).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管乐器名,排箫(古代),由许多管子排在一起制作而成。《说文》:“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 《周礼·小师》:“箫管弦歌。” 注:“编小竹。” 《淮南子·齐俗》:“若风之过箫。” 《五经通义》:“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 《风俗通》:“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十管,长二尺。” 《广雅》:“箫,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 《博雅》:“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 《三礼图》:“箫,大者长尺四寸,二十四彄。颂箫,长尺二寸,十六彄。” 《通卦验》:“箫,夏至之乐,长尺四寸。” 《注》:“箫管,形象鸟翼。鸟为火,火成数七,生数二,二七一十四,箫之长由此。” 《释名》:“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淸也。” 《白虎通》:“箫者,中吕之气。”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传》:“言箫见细乐之备。” 《诗·周颂》:“旣备乃奏,箫管备举。” 《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管如?。” 《礼·月令》:“仲夏之月,命乐师均琴瑟管箫。” 《蔡邕·月令章句》:“箫长则浊,短则淸。以蜡蜜实其底而增减之,则和管而成音,无所复调,当与琴瑟相参。” 《周礼·春官》:“笙师掌敎龡箫。” 《尔雅·释言》:“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 《疏》:李巡曰:“大箫,声大者言言也。小者声扬而小,故言筊。筊,小也。” 郭璞曰:“箫,一名籁。” 《庄子·寓言篇》:“颜成子游谓南郭子綦 曰: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 《注》 郭象曰:“籁,箫也。”(2).管乐器名,洞箫(现代),由一根管子制作而成,竖着吹。《前汉·元帝纪赞》:“鼓琴瑟,吹洞箫。” 《注》 如淳曰:“洞箫,箫之无底者。”(3).弓的末端。《仪礼》:“右执箫,南扬弓。” 《礼·曲礼》:“凡遗人弓者,右手执箫,左手承弣。” 《注》:“箫,弭头也。谓之箫,箫邪也。” 《正义》:“箫,弓头,头稍剡差邪似箫,故谓为箫也。”(4).与篠通。《马融·长笛赋》:“林箫蔓荆。” 《注》:“箫与篠通。”——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2)、(3)}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箫”还借指天地之气不和,即天地不交泰;叹息;悲叹;哀嚎;由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带来的悲伤;因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天地不交泰,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而叹息(悲叹、哀嚎)。
      4、埙(xūn):形声。从土,熏声。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而成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亦称“陶埙”。《说文》:“壎,乐器也。以土为之,六孔。” 《周礼·小师》:“埙箫管。” 注:“大如雁卵。” 《诗·大雅·板》:“如壎如箎。” 注:“其声平下,与箎相谐。” 《新定三礼图·投壶图·埙》:“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摘抄自“百度百科”
      注1:陶埙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其形制为内空,外有吹音孔和按音孔。通常情况下,无按音孔的陶埙又名为“无音孔埙”;有一个按音孔的陶埙又名为“一音孔埙”;有两个按音孔的陶埙又名为“二音孔埙”,并且以此类推。出土国陶埙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姜寨遗址、龙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等。——摘抄自百度用户“紫色百合香”的文章《中国古代音乐史-远古篇》
      注2: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埙”还借指躯壳;尸体;空;坟墓;黑夜;断头台;锁;禁锢;厄运等。
      5、角(jiǎo):(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像是兽角的形状,像牛、犀牛等动物头上的尖角,上面还刻画出了兽角的纹理。西周早期金文与甲骨文相同,后期角尖笔画上引,或再多出一斜画,可能是挂扣的形象。小篆将顶端部分写作“人”形。隶书以后将顶端部分写作“?”,同时将中间的纹理演变为两横一竖。本义:兽角,即牛、羊、鹿等兽类头顶或吻前突生的坚硬骨状物。一般细长而弯曲,上端较尖,有防御进攻等作用。《易·大壮卦》:“羝羊触藩,羸其角。” 《大戴礼·易本命》:“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2).形状像角的东西。《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3).借指禽兽。汉·扬维《太玄·穷》:“山无角,水无鳞。”(4).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5).星宿名。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一宿。参见“角宿”。《鹖冠子?天则》:“四气为政,前张后极,左角右钺。” 陆佃解:“角,东方之星也。” 《韵会》:“东方七宿之首,苍龙之角十二度。” 《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 注:“列宿之长。”(6).平;使平。《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郑玄注:“同、角、正,皆谓平之也。”(7).古乐器名。出西北游牧民族,鸣角以示晨昏。军中多用作军号。《通典·乐一》:“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乃命吹角为龙吟以御之。”(8).旧同“饺”。饺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王大悦,师事之。使庖人以蔗糖作水角。宋啖而甘之。”(9).鸟喙。《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10).突起的额骨。《孟子·尽心下》:“王 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11).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朱传:“结发为饰也。” 《礼·内则》:“剪发为鬌,男角女羁。” 注:“夹囟曰角,两髻也。午达曰羁,三髻也。”(12).几何学上称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也指从一条直线上展开的平面或一点展开的多个平面所构成的图形。(13).岬角,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多用于地名)。(14).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用具。《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15).牛角长得周正。《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何晏集解:“角者,角周正,中牺牲。”(16).斜。汉·张衡《西京赋》“隅目高匡”三国吴薛综 注:“隅目,角眼视也。”(17).中国辅币单位名,10分为1角,10角为1元。鲁迅《呐喊·阿Q正传》:“邹七嫂在阿Q那里买了一条蓝绸裙,旧固然是旧的,但只花了九角钱。”(18).用于文件,相当于份、封。《晋书·艺术传·索紞》:“索绥梦东有二角书诣绥,大角朽败,小角有题韦囊角佩。”(19).面积单位。古代一角为四分之一亩。清·钱泳《履园丛话·陵墓·水邱太夫人坟》:“《坟庙记》云:在锦南乡上钱王堡,计一十四亩一。”(20).用于从整体划分成角形的东西。(21).用于饮料。《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叫店家买了三角酒,割了二斤肉。”(22).用于牛。明·宋濂《凤阳单氏先茔碑铭》:“上闵其劳,从之,赠田三千亩,牛七十角。”(23).张开两角。比喻从两旁夹攻。《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人逐之,左右角之。”(24).抓住角。比喻当面迎攻。《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25).平;使平。《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26).包,裹。《太平广记》卷一三三引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公直》:“乃与村众及公直同发蚕坑,中唯有箔角一死人,而缺其左臂。”(27).犀有食角。《尔雅·释兽》:“犀似豕。” 注:“犀三角,一在顶,一在额,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 苏颂曰:“一名奴角。”(28).龙角。《埤雅》:“有角曰虬龙。”(29).角弓,以角饰弓也。《诗·小雅》:“騂騂角弓。” 《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为弓角者,以为疾也。” 《魏志·鲜?传》:“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即角颛,谓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禄,字林、正韵譌作甪,非。(30).额角。《逸雅》:“角者,生於额角也。” 《后汉·光武纪》:“隆准日角。” 注:“谓庭中骨起,状如日。” 《论语·撰考谶》:“颜回有角额,似月。”(31).隅也。《易·晋卦》:“晋其角。” 疏:“西南隅也。” 《后汉·郎顗传》:“顗父宗善风角星算。” 注:“角,隅也。?四隅之风以占吉凶。”(32).压角。《唐书·裴坦传》:“含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 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舍人院每知制诰上事,必设紫褥于庭,北面拜,?阁长立褥东北隅,谓之压角。”(33).校也。《礼·月令》:“仲春,角斗甬。” 注:“较其同异也。” 《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试。”(34).(jué)比试;竞争。《广韵》:“竞也。” 《战国策》:“驾犀首而骖马服,以与秦角逐。” 《前汉·谷永传》:“角无用之虚文。”(35).《增韵》:“通作确。” 《前汉·李广传》:“数与卤确。” 注:“谓竞胜负也。”(36).戏名,角抵。《韵会》:“角抵,戏名。六国时所造,使两两相当,角力相抵触。” 《史记·李斯传》:“作觳抵。” 《前汉·武帝纪》:“作角抵。” 《张骞传》:“作角氐。角与觳通。”(37).掎角,驻兵以制敌也。《正韵》:“绁其后曰掎,絓其前曰角。” 《左传·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 《魏志·少帝纪》:“吴?屯逼永安,遣荆、豫诸军,掎角赴救。” 《韵会》:“亦作捔。”(38).东方之音也。《礼·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 《前汉·律历志》:“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 《尔雅·释乐》:“角谓之经。” 《韵会》:“通作龣。” 《魏书·江式传》:“宫商龣徵羽。” 注:“龣即角字。”(39).大角,军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与黄帝战,帝命吹角为龙鸣御之。” 《唐书·百官志》:“节度使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今鼓角楼始此。”(40).星名。《博雅》:“大角谓之栋星。” 《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41).羊角,旋风也。庄子《逍遥游》:“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2).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也,角量也。” 《吕览·八月纪》:“正钧石,齐升角。”(43).木角,?水斗名。《礼·丧大记》:“虞人出木角。”(44).角人,官名。《周礼·地官》:“角人掌以时徵齿角,凡骨物于山泽之农。”(45).履名。《释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 扬子《方言》:“徐土邳圻之闲,大麄谓之?角。” 注:“今漆履有齿者。”(46).艸名。《博雅》:“?明,羊角也。” 《埤雅》:“莪,一名角蒿。”(47).果名。《淸异录》:“新罗国松子有数等,惟玉角香最奇。” 《本草纲目》:“芰实,一名沙角。”(48).鸟名。《本草纲目》:“鹰,一名角鹰。” 李时珍曰:“顶有毛角,故名。”(49).小鱼名鹿角。欧阳修《达头鱼》诗:“毛鱼与鹿角,一龠数千百。”(50).地名。韩愈《祭张员外文》:“避风太湖,七日鹿角。” 注:“地在洞庭湖。”(51).城名。《左传·襄二十六年》:“袭卫羊角,取之。” 注:“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52).县名。《南齐书·州郡志》:“角陵县,属南新阳左郡。”(53).姓氏用字。《后汉·冯异传》:“角闳据汧骆。”——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7)、(38)、(4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当“角”表(1)和(38)意时,还借指一个内心阳刚的凡人女孩;一个男天神;阴阳中的阳;雌雄中的雄;男女中的男;雄(阳、男)性标志。当“角”表(7)和(41)意时,还借指天地之气不和,即天地不交泰;叹息;悲叹;哀嚎;由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带来的悲伤;因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天地不交泰,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而叹息(悲叹、哀嚎)。
      6、陶角(táo jiǎo):陶角,是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中均发现了陶角的身影。——摘抄自百度用户“紫色百合香”的文章《中国古代音乐史-远古篇》
      7、鐘(zhōng):(1).始见于西周金文。形声字,由“童”和“金”两部分组成,“金”指金属,作意符,说明“鐘”是一种金属制品,“童”作声旁,指示读音。“童”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意思是被刺瞎双目无法奔跑的奴隶,所以有人认为“鐘”字可能仿拟的是古代有钱人家的奴仆敲打或使用的一种金属报时器。(2).一种用铁或青铜制成的乐器。《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鐘鼓乐之。” 王力先生认为,当作乐器讲时,“鐘”和“鍾”可互通,《正字通·金部》也解释了这一点:“鍾,《汉志》黄鐘,《周礼》作鍾,《诗》鍾鼓,亦作鐘。古二字通用。”(3).佛寺悬挂的钟,用以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音。如:晨鐘暮鼓。(4).引申为抽象的时间名词,指时间、钟点。(5).姓氏用字。——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2)、(3)、(4)}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鐘”还借指寿命;年龄;岁数;终年;限制;受困;受时间、四季、寿命、年龄、岁数所限制;被时间、四季、寿命、年龄、岁数所困;被八季、无限、永生所困;期限;有期限;寿命、年龄、岁数等有期限;地球;地球人;地球文明;凡人;凡间;外星;外星人;外星文明;天神;天界、天庭、天堂;一个凡人脱离时间(寿命)限制;一个人神(半人半神)掉入时间缝隙(空隙)中。
      8、鍾(zhōng):(1).始见于春秋金文。形声字,“金”作形旁表义,“重”作声旁表音。本义:一种盛酒的容器。《论衡·语增》:“文王饮酒千鍾。” 《说文》:“酒器也。” 《孔丛子·儒服篇》:“尧舜千鍾,孔子百觚。” 《正字通》:“壶属。汉大官铜鍾,即壶也。俗谓酒巵。” 《晋书·崔洪传》:“洪性俭,屏远珠玉,汝南王亮以琉璃鍾行酒,洪不执。”(2).泛指酒杯、茶杯等杯子。(3).量名。《左传·襄二十九年》:“饩国人粟,户一鍾。” 注:“六斛四斗曰鍾。” 《前汉·食货志》:“谷籴千鍾。”(4).量名。《小尔雅》:“二缶谓之鍾。” 注:“八斛也。”(5).量名。《淮南子·要略篇》:“一朝用三千鍾赣。” 注:“鍾,十斛。”(6).古时候的一种用槌叩击发声的乐器。《诗经·小雅·白华》:“鼓鍾于宫,声闻于外。” 王力先生认为,当作乐器讲时,“鐘”和“鍾”可互通,《正字通·金部》也解释了这一点:“鍾,《汉志》黄鐘,《周礼》作鍾,《诗》鍾鼓,亦作鐘。古二字通用。” 《玉篇》:“聚也。” 《左传·昭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鍾之。” 注:“鍾,聚也。以器聚音。”(7).汇聚、集中。杜甫《望岳》:“造化鍾神秀,阴阳割昏晓。”(8).指情感的专一专注。如:情有独鍾。(9).指天所赋予。《正字通》:“天所赋予亦曰鍾。” 《二十八年》:“天鍾美於是。” 三国·曹魏·曹植《盘石篇》诗:“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鍾。” 南北朝·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去来今何道,未知生所鍾。”(10).《广韵》:“当也。”(11).重也。《周礼·冬官考工记》:“鍾氏染羽。” 注:“鍾,重也。染色欲其深重,羽以饰王后之车及旌旂也。”(12).地名。《春秋·成十四年》:“会吴于鍾离。” 注:“鍾离,楚邑淮南县。” 《左传·昭六年》:“吴人败其师于房鍾。” 注:“房鍾,吴地。” 《史记·王子侯者年表》:“千鍾侯刘摇。”(13).县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鍾武县。”(14).国名。《左传·昭二十七年》:“吴公子烛庸奔鍾吾。” 注:“鍾吾,小国。”(15).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鍾官令丞。” 注:“鍾官,主铸钱官也。” 《后汉·隗嚣传》:“坐挟铜炭,没入鍾官。”(16).姓氏用字。《左传·定四年》:“鍾建负季芉。” 注:“鍾建,楚大夫。”(17).复姓。如:钟离。《五音集韵》:“《世本》 云:‘与秦同祖,其后因封为姓。’”(18).琴名。《前汉·王褒传》:“虽伯牙操递鍾。” 注:“臣瓒曰:‘《楚辞·九思》 云:奏伯牙之号鍾。号鍾,琴名也。’马融长笛赋 曰:‘号鍾高调。伯牙以善鼓琴,不闻说能击鍾也。’ 晋灼 曰:‘递音递送之递,二十四鍾,各有节奏,击之不常,故曰递。’ 师古曰:‘琴名是也。字既作递,则与楚辞不同,不得即读为号,当依晋音耳。’”(19).龙鍾。竹名。产罗浮山。唐·韩愈《醉留东野》诗:“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鍾。” 《丹铅录》:“龙鍾,似竹摇曳不自持也。” 《杜弼·为侯景檄梁文》:“龙鍾稚子。” 《苏氏演义》:“龙鍾,谓不翘举,如?鬖拉搭之类。” 《荀子·议兵篇》:“陇种而退。” 注:“遗失貌如陇之种物。” 《正字通》:“龙鍾卽陇种二字声之转。或又作儱偅。卢仝诗作躘蹱。”(20).垂泪貌。《琴操·退怨歌》:“空山欷歔涕龙鍾。”——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2)、(6)、(20)}
      注1:后来,当“鍾”为(1)意时,简化为“盅”。
      注2:现在,当“鍾”用作姓氏时,可简化为“锺”。
      注3: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鍾”还借指寿命;年龄;岁数;终年;限制;受困;受时间、四季、寿命、年龄、岁数所限制;被时间、四季、寿命、年龄、岁数所困;被八季、无限、永生所困;期限;有期限;寿命、年龄、岁数等有期限;地球;地球人;地球文明;凡人;凡间;外星;外星人;外星文明;天神;天界、天庭、天堂;一个天神避免了被时间(寿命)所限制;一个天神掉入时间缝隙(空隙)中。
      9、钟(zhōng):“鐘”与“鍾”的简体字。(1).古代打击乐器。铜制或铁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诗经·周颂·执竞》:“钟鼓喤喤,磬筦将将。”(2).专指佛寺悬挂的钟。梵语称“犍椎”、“犍稚”。多用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3).计时器具,多摆放在桌上或挂在墙上。明·冯时可《蓬窗续录》:“(外国人利玛窦)出自鸣钟,仅如小香盒,精金为之,一日十二时,凡十二次鸣。”(4).指时间或时刻。冰心《去国·两个家庭》:“完了会已到下午四点钟,我就回家去了。”(5).古代盛酒器。腹大,颈细,口小。《列子·杨朱》:“朝之室也,聚酒千钟,积麴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6).古代染鸟羽的人。《周礼·考工记·序官》:“设色之工:画、缋、钟、筐、慌。”(7).古南诏(今云南省大理市一带)少数民族呼弟曰“钟”。(8).姓氏用字。(9).古容量单位。《淮南子·要略》:“一朝用三千钟赣,梁邱据、子家哙导于左右,故晏子之谏生焉。” 高诱注:“钟,十斛也。”(10).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11).古代妻称夫之兄。《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背尊章,嫖以忽” 颜师古注:“今关中俗妇呼舅为钟。钟者,章声之转也。”(12).鸣钟。清·方文《秋夜怀汤仍三》诗:“寺从钟后寂,月向树梢明。”(13).汇聚;集中。《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於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14).当;遭逢。《陈书·高祖纪上》:“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2)、(3)、(4)、(5)}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钟”还借指寿命;年龄;岁数;限制;受困;受时间、四季、寿命、年龄、岁数所限制;被时间、四季、寿命、年龄、岁数所困;期限;有期限;寿命、年龄、岁数等有期限;地球;地球人;地球文明;凡人;凡间;外星;外星人;外星文明;天神;天界、天庭、天堂;一个天神被时间(寿命)所限制;一个神人(半神半人)掉入时间缝隙(空隙)中。
      10、陶钟(táo zhōng):陶钟是用陶土制作的钟。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钟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钟。陶钟的出现为日后青铜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摘抄自百度用户“紫色百合香”的文章《中国古代音乐史-远古篇》
      11、编钟(biān zhōng):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摘抄自“百度百科”
      12、筝(zhēng):(1).又称古筝、汉筝、秦筝,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国汉民族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正韵》:“甾耕切,音争。” 东汉·应劭《风俗通》:“筝五弦,筑身而瑟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通典》:“筝,秦声也。” 《急就篇注》:“筝,瑟类,本十二弦,今则十三。” 《风俗通》:“筝,蒙恬所造。” 《释名》:“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 《傅元·筝赋序》:“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 《史记·乐书》:“唐有轧筝。” 《注》:“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有声。”(2).檐前铁马曰风筝。风动成音,自谐宫商。《元稹·连昌宫辞》:“鸟啄风筝碎珠玉。”(3).草名。《尔雅·释草》:“傅,横木。” 《注》:“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筝”还借指一个凡人;人才;一个拥有天神和凡人血统的凡人;一个混血人;一个拥有外星人和地球人血统的地球人。
      13、琴(qín):(1).最早见于战国文字。象形兼形声字。从珡,金声。本义:乐器名。传为神农创制,琴身狭长,有五根弦,后增至七根,音域较宽,音色丰富,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又称“七弦琴”,俗称“古琴”。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24:“听琴瑟之声。”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说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 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 《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 《琴论》:“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六合。前广後狭,象尊?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三礼图》:“琴第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徵,次少宫,次少商。琴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龙唇,足名凤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长者龙池,短者凤沼。临岳,琴首絚弦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弦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系弦者也。轸支足下转扭,调弦者也。” 《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婴?、贡梓、帝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帝俊琴曰电母。俊之子晏龙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国阿。周宣王琴曰向风,铭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无亏,抚琴为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崔駰琴曰卧冰。戴逵琴曰黑鹄。逵之子仲若琴曰跃鲂。兄勃琴曰应谷。柳文畅琴曰春风。此数名可与号锺、露越、绿绮、焦尾同备藻绘也。”(2).乐器名。钢琴、风琴、提琴、扬琴、胡琴等的统称。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裴彖飞亦尝自言曰,吾琴一音,吾笔一下,不为利役也。”(3).古方言。墓冢。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沘水》:“今县都陂中有大冢,民传曰公琴者,即皋陶之冢也。楚人谓冢为琴矣。”(4).指琴声。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5).鼓琴。晋·陆机《豪士赋》:“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6).姓氏用字。琴张,孔子弟子,字子开。见《左传·昭二十年》。(7).古方言。种植。《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闲,有广都之野,冬夏播琴。” 注:“郭曰:‘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8).地名。《公羊传·定八年》:“甲起於琴如。” 注:“琴如,地名。”(9).人名。《山海经》:“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10).虫名。《山海经》:“肃愼氏之国,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 注:“郭曰:‘亦蛇类也。’”(11).琴城,冢名。《水经注》:“楚人谓冢为琴。六安县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传卽臯陶之冢。”(12).檐前铁马曰风琴。宋·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淸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声。”——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2)、(3)}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琴”还借指躯壳;尸体;空;黑夜;断头台;锁;禁锢;厄运等。
      14、瑟(sè):(1).最早见于战国。象形兼形声字。本义:乐器名,为拨弦乐器。《说文》:“瑟,庖牺所作弦乐也。从珡,必声。” 信阳楚墓2.023:“二漆瑟。” 《包山楚简》260:“一瑟。” 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24:“听琴瑟之声。”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晋书·四夷传·辰韩》:“﹝辰韩人﹞喜舞,善弹瑟,瑟形似筑。” 《说文》:“庖牺氏所作弦乐也。” 徐曰:“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珡。黄帝悲,乃分之为二十五弦。今文作瑟。” 《乐书》:“朱襄氏使士达制五弦之瑟,後瞽瞍判五弦瑟为十五弦,复增以八为二十三。” 《礼图》:“雅瑟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颂瑟七尺二寸,广同二十五弦,尽用。” 《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 注:“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弦。” 《书·益稷》:“搏拊琴瑟。” 《诗·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指鼓瑟所发出的乐音。《荀子·乐论》:“君子以钟鼓导志,以琴瑟乐心。”(3).古水名。(4).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毛传:“瑟,众貌。” 孔颖达疏:“言瑟然众多而茂盛者,是彼柞棫之木也。”(5).洁净鲜明貌。《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郑玄笺:“瑟,洁鲜貌。” 孔颖达疏:“以瑟为玉之状,故云洁鲜貌。”(6).庄严貌;严密貌。《诗·卫风·淇奥》:“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毛传:“瑟,矜庄貌。” 孔颖达疏:“瑟,矜庄,是外貌庄严也。” 《礼记·大学》:“‘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朱熹集注:“瑟,严密之貌。”(7).寂寞凄凉的样子。(8).沙沙作响,沙沙的声音。《再生缘》第十五回:“她身体很疲乏,不免瑟瑟抖叫一声。”(9).《正字通》:“瑟瑟,珠类。元仁宗时,启金州献瑟瑟洞,请采之,不从。” 《通雅》:“或以为宝石。” 《纬略》:“以为珠。程泰之则曰:世所传瑟,瑟皆烧石为之。然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眞者透碧,番烧者员而明。中国之水料烧珠,亦借名瑟瑟。”(10).瑟瑟,风声。《古乐府·陌上桑》:“风瑟瑟,木??,思念公子徒以忧。”(11).萧瑟,隂令促,急风疾暴也。《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12).人名。《战国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几瑟之存焉。” 注:“几瑟,韩爱子。” 《释文》:“几瑟,《史记》作虮虱。”(13).与索通。梁武帝诗:“瑟居超七净。”——摘抄整理自“百度百科”{(1)、(10)}
      注:在作者的所有故事中,“瑟”还借指天地之气不和,即天地不交泰;叹息;悲叹;哀嚎;由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带来的悲伤;因地气发天不应,天气下地不应地气发天不应,天地不交泰,阴阳未结合,雌雄未同体,未成六,未行于天地之间,未介于天神与凡人之间,未成冥鬼,未成俗丫等而叹息(悲叹、哀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