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屋 ...
-
青黛白瓦,在心中慢慢破碎,碎成了不为人知的一片。那一带的屋也该消失了,然而我想在没有任何效用的幻想中走来,却始终挪不动步子。
屋边的散步总是饱腹之后该有的形式,可是后来的说去散步,其实再也没有一点散步的心态。小学时代的我绝不会是散步的样子;中学时代的我也不会是轻松悠闲的散步者;大学时的我也不是完全者的形态。也许在现实中的我永远也不可能会是纯粹散步者。
总是看着周围的一点一点的改变,直到再也辨不出它到底是何时存在于这,又是否有合适的寄居者。只是他们都说好,都说相对于以前来说好的多。老庄离世,孔子入世。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神秘,子贡现实。每个人的看法都是自己的。家园中的每个屋在同一个时代,却以不一样的姿态站立在哪里,弄不清到底是我在看着它,还是它在看着我。
后面的山是几代人的安身之地,它们在寺的脚下,又在屋的上头。它们安安静静的在哪里,看着屋的变迁。那代人一个一个都在自己的屋中供奉着自己的信仰的,而那座尘世的屋看着它自己所送出的一代一代的人。空巢老人在我们的屋中没有出现,比我还大上的两代人他们甚至还比我忙上几分。他们把清明移前,带着我们前去,给更大上几代人送上美好与祝福,思念总会传递到的。旁边的老人询问着是否给自己准备好了,回答的是:该去准备了。每年都躲不掉的沉闷,而后慢慢渐变成了令人忐忑不安的料峭。懂得了后来的可能,只是宗祠上多了几笔,屋中少了几分人气。
后山的树插在布落稀疏落寞的灌木和夹杂着白色山石的丘陵上,折断的枝夹杂着白色山石,顺着石缝纠结在一起慢慢滚落到最后的平静。
在我的家园中总有个神往的地方——我屋的对面。那里也是个屋,但是我从来没有过去过,甚至于今日也未曾。对面的屋曾不知到底可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它,后来知道《桃花源记》才真真正正知道了就是里面中的感觉。黛瓦青黄砖的大屋,屋前用正方石头包围起来的小庭,庭中的铺面全是圆石,圆石的缝中各种生存的空间。好一座安平之地!那里的老人总是在庭中摆了一张小椅,坐在那里,而那老人总是笑眯眯的望着我。在后来的老人不在,围墙也消失大半,而那大屋也似少了几分。这时便觉的没有去的必要了,而我初读《桃花源记》时是初二。
自从有了别样的屋,家园的夜晚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星星,对脚下土地的感觉也变得稀里糊涂。后来的我们熙熙攘攘,混淆了彼此的气味,让屋没办法辨认的出。
我们本应守着屋,但是却把它以万分之一的价值抵在了当铺换取了“生活”这一小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