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血统 ...

  •   早朝。

      “从前司马遹(晋王朝二任帝司马衷的太子)娶屠户家的女儿,生了儿子就喜爱杀猪。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婚配不门当户对乱皇家血统吗?......”苏鹧引经据典地劝说皇帝。

      稍待须臾,不见皇帝答复,谢闫反驳道:“街头小儿皆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我看苏阁老是老糊涂了,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忘了?”

      话音未落,便听苏鹧怒斥道:“到底是我糊涂还是谢尚书有心偏袒?听闻令正为刘氏姊妹,谢尚书还是留些口舌教育你那即将出生的孩儿罢!”

      此时谢闫来不及细想苏鹧是如何得知夫人刘莲身份,他明明瞒得极好。只高声道:“苏阁老此言当非君子所为!莫要编排我妻儿!”

      这话令苏鹧难以驳斥。他以目示意兵部尚书李沉,李沉收到暗示躬身道:“苏阁老所思不无道理,刘氏来历不明,清白无存,大明江山绝不能落入刘氏之子!”

      此言一出,即有多名官员附议。

      见皇帝无语,新任大学士杨廷和懒散插言道:“刘氏还未有孕,你们又何必自扰!”

      他指出了最关键的一点,刘氏无孕,这次朝议好像是杞人忧天,多此一举。直言至此,殿中官员都紧闭双唇,睁大眼睛,不顾君臣礼仪,一个个都窥看皇帝表情。

      李沉最先回神应对,在杨廷和欲进一步维护刘氏时,他截住了杨廷和话头:“身为臣子,当为君防微杜渐!”

      谢闫轻呵一声,李沉好堵痴色政事全仰仗下属处理,今日倒论为臣为君?他哪里有为人臣子的样子?“李尚书怕是醉了,忘记自己新纳了一个烟柳妾室,想必甚是满意半年前纳那个烟柳女子生的孩儿。”

      此言一出,朝野一片讥笑,说到底都是都城显赫人家,又是同僚师友,谁不清楚谁家底细,只是平时碍于情面不便妄议,今日难得有人戳破,众臣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甚至有人微露笑容,戏谑的目光投向了李沉。

      李沉脸色发黑,气急败坏可又无言可辨,自己纳妾是真,妾室有孕亦真,她生下的孩儿亦聪慧可人深得他心......自己并不是在意女子出处之人,亦不在乎什么血脉,其实他也不过一乡野村妇之子,能识字写文,幸得苏阁老赏识才能入朝为官,这恩情没齿难忘,所以不论对错真假,他都支持苏阁老。

      “臣是臣,皇上是皇上,臣乃愚笨低贱之人,血脉亦无关社稷,可皇上不同,怎能不看重血统?”李沉道。
      说完,他对皇帝顿首再拜,“臣肺腑之言,望陛下三思。”

      “肺腑之言.......”皇帝重复着李沉这话,恻然道:“那么你们可否也听一听朕的肺腑之言呢?朕至今无子,朕虽年轻但也会担心,是否能孕育子嗣。若老天可怜,赐朕一子,朕必疼惜有加,怎会介意他出生呢?”

      他屏息坐正,声音中的苍凉之意却越发强烈,神色憧憬,浅笑着问李沉:““卿可还记得成婚后,期盼孩儿的心情?”

      李沉迟疑,但还是回答道:“臣记得,皇上不过舞象之年 ,来日方长,何须担忧子嗣问题?”

      这确实不算问题,皇帝还年轻,宫中嫔妃众多,诞下皇子只是时间问题。皇帝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谁有资格成为大明皇子的母亲?

      杨廷和徐徐道:“今日刘氏未有孕,那么明日、后日、外后日......她亦不会有孕。”

      这话让皇帝稍显不安,惆怅愤怒之色涌入眼中,直视杨廷和“杨学士此言何意?”

      谢闫蹙眉亦不解,因心中怨恨而怒目盯着杨学士。

      “避子汤可帮诸位解忧。”

      这话尽显歹毒之心,却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听得官员哑口无声,哪怕心中认同,亦不敢随便附和。

      目中锐气更盛,趋身向前,摆出了进言的架势,“杨大学士担忧社稷,其情可感,但我也想问杨学士,可曾想过后世评说?”谢闫道,继而慨然陈词,“再醮女难道不配做母亲吗?她们何错?女子生孕遵循自然,杨学士为何违背自然?难道不怕遭天谴吗?”

      谢闫所说的话听起来句句在理,众人面露难色,垂下了眼帘,缄口不语。

      杨廷和目光暗淡,沉默着,只是秉笏低首肃立。

      须臾,有个穿绿袍,谏官模样的人出列,秉笏躬身道:“《孔子家语·本命》言,﹝女子﹞夫死从子,言无再醮之端。王肃亦注:始嫁言醮礼,无再醮之端,言不改事人也。《北齐书·羊烈传》论,一门女不再醮。宋楼钥 《骆观国墓志铭》记,鳏居二十馀年,不复再醮。今中人之家不取再醮之妇,皇上取刘氏已成定局,臣本不便再言,可如今事关皇室血统,江山社稷,臣不得不说,万万不可使刘氏生子!”

      其余官员频频点头,都请皇帝采纳徐文华建议。杨廷和亦附议,再对皇上道:“陛下钟爱刘氏是念及其对圣昭皇后仁孝,但钟爱不等于独宠。因独宠刘氏而不遵礼义、不守法度,终将断送明太祖洪武皇帝创立的大明。何况,皇帝纳刘氏是悖礼之举,已为四方笑,若不依徐文华谏官之言补救,日后陛下将何以统管天下?“

      皇上几乎未经过任何思索,镇静地抬起了头,开口对众臣说:“朕为何要按你们的意见去做?如果再逼朕,朕会死的。”

      众官员面面相觑,皇帝话已至此,众官亦无更多意见,何况皇帝那番话说得颇坚定,其间诸臣相互转顾,有唏嘘之状。原本出列在殿中与皇上僵持的官员逐渐开始归位,连杨廷和都默默地退回了原来所立之处。

      “陛下!”徐文华朗声唤皇上,语调沉稳,暗蕴威仪,屈膝跪地,拱双手于地,头也缓缓点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向皇帝行最庄重的稽首礼,一副视死如归神情,欲道什么,却被皇帝冷面喝止,只见皇帝朝一旁太监使眼色,太监领命,扬声高喊“来人”,殿外锦衣卫立马鱼贯而入,手捂徐文华口鼻,将他拖拽出去。

      翌日,徐文华被罢官为民。

      刘氏再醮一事再无人敢提。

      薄袖微扬,青丝飘拂,女子轻颦浅笑,牵引悬丝,青烟翠雾般的一层层舞衣亦随之渐渐散开。晋王双目微朦,漫不经心的微笑着欣赏府中歌女新排的舞曲。

      “你的计谋失败了。”罗盈科两目注视着他,凝神叹息,说不清到底是为行动失败还是为他执迷不悟。

      “我有成功过吗?”没有任何感情,好像在评判他人的棋局。

      罗盈科忧心忡忡,到底是不在乎还是另有所求?

      ......

      曲调高雅,舞步幽美,宋若昭陪同皇后为接下来的中秋宴选歌舞。皇后兴致勃勃,每一曲、每一舞,她都拍手称赞。

      宋若昭并未关注歌舞,她的目光紧紧跟随皇后,审视着坐在圆后背交椅大笑的她,她断定她只是在强颜欢笑,皇上为了维护一个再醮桑女不惜和百官为敌,她一定很痛......

      那个人既然有权利反抗百官,当初又为何违心娶她?既然娶了她,又为何漠视她?

      他想和她有孩子?宋若昭冷笑,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后宫女人娇贵,每日燕窝粥汤少不了,各宫有各宫的忌口,各人有各人的口味,马虎不得,宋若昭不放心下面的太监,亲自督办,试吃尝味,再派遣心腹女官将汤食送往各宫。而前日侍寝妃子的汤食都是由宋若昭亲自去送,给足了那些刚被宠幸妃子面子。

      正一品宫令女官宋若昭亲自送汤食,这可是皇后才有的殊荣!

      所以妃子们接过宋若昭手中的汤食,几乎全都一饮而尽,一滴不留。更别说会疑心什么汤食掺杂了不该掺杂的东西。

      可是总有例外。

      德妃自从回宫后,皇帝几乎是夜夜留宿,宋若昭每日请安汤药亦从不间断。久而久之,德妃有些厌倦汤药。

      “宋女官,放这里吧,本宫稍后再喝。”

      “娘娘,汤药凉了不好喝,而且您的汤药是皇上亲自命太医调制的,很是滋养,可别糟蹋皇上的心意。”

      皇上觉得德妃瘦弱,担忧她身体,亲自命太医开调养身子药方,叮嘱她日日喝下,德妃知道皇上是想让她为他生一个儿子。

      她亦想有一个孩子。微微蹙眉,屏住呼吸,喝下苦涩汤药,又朝宋若昭微笑示意自己乖乖喝药。

      宋若昭亦满意轻笑,躬身行礼告退。

      “宋女官真是呆板,其实一次不喝又能怎样呢?皇上疼惜娘娘,一定不会怪您的。”景宜嗔怪道。

      “她只是奉命办事,哪里就呆板了,她越是这样皇上越是信任她,不然你以为什么人都可以做宫令吗?”林桃宠溺的朝景宜摇了摇头,无奈道,又望着空空的药碗,若有所思,目意惆怅,“这汤药说是太医亲调,可一点用都没有,娘娘的肚子.......”话音未落,便觉不妥,恐勾起娘娘的伤心事,于是低头不语欲下跪告罪。

      德妃看出她愧疚之意,知她无心,何况她说得也没错,浅笑道:“可不是吗?不过这话只能关起门说,到了外头可不能乱说。”

      “是。”林桃忙回,亦不就此话题谈下去,转言道,“院内的菊花开得甚好,奴婢替娘娘摘几朵插在琉璃瓶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