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思维 ...
-
一、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与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三)思维的种类
1.按照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的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又要依赖于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又叫实践思维。
(2)形象思维
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进行思维。
(3)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面临的是理论性质的任务,又要依赖于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2.根据解决问题时凭借的知识的性质进行分类
(1)经验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2)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活动。
3.根据思维的表现方式进行分类
(1)直觉思维
人们在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
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而得到合理结论的思维叫分析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4.根据思维的方向进行分类
(1)辐合思维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2)发散思维
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5.根据思维是否有创造性进行分类
(1)常规思维
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2)创造性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①新颖性时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②创造性思维时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③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④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又一典型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更好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③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
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四)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具体而言,分为四大过程: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2.比较与归类: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4.具体化与体系化: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在思维的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体系化与具体化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并且在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起来使用的。
二、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也就是概念所包括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的关系。内涵越深,即它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多,它的外延就越窄;内涵越浅,即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广。
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但词并不等于概念,例如虚词并不表达概念,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同一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种类
1.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分为:
(1)具体概念
具体概念是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或者说是事物的现状(圆的、长的等)形成的概念。
(2)抽象概念
抽象概念是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性质、用途等)形成的概念。
2.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分为:
(1)合取概念
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属性形成的概念,如“毛笔”就是由“用毛制作”和“书写工具”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属性组成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合取概念。
(2)析取概念
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标准,把单个或多个属性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概念。如“好学生”就是把“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等属性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中可以包含一个、两个或多个属性。
(3)关系概念
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概念,如高低、大小等概念。
3.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可以分为:
(1)自然概念
自然概念是按照事物自身的特点而形成的概念,如鸟、水、文化、发展等等概念。
(2)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里,为研究人的思维,模拟自然概念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来的概念。
(三)概念的结构
1.概念结构的含义
概念结构指的是概念由什么成分组成,概念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2.概念结构的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
柯林斯等人提出,概念都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的网络中,各类的概念按照逻辑上的上下级关系组成概念的网络,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来表示。层次越高的概念抽象概括的水平越高,一个结点上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
(2)扩散激活模型
柯林斯等人提出,认为概念的结构也是一个网络模型,但不是根据概念上的层次结构,而是以概念之间的语义联系强度或语义相似性为基础将概念组成一个网络的。
(3)特征表理论
波纳等人提出,认为概念的结构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构成。定义性特征即概念的本质,特异性特征则描述功能。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却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
(4)原型模型理论
茹什等人提出,概念是由原型和原型加上其特征,并由相似性的单元组成的。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的成员,概念由原型来表征。
(四)概念的形成
1.概念形成的含义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2.概念形成的理论
(1)共同要素说
赫尔提出了概念形成的共同要素说。该理论假定概念是一组特征,形成概念就是从样例中抽取有关属性或特征规则。抽取的特征可以是一组定义性属性,或一组足以定义概念的特征。赫尔认为,概念的形成是将一类概念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并对他们做出反应的过程。
共同要素说能很好地解释人工概念的实验结果,但对自然概念形成则较难说明。
(2)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人对此研究最有代表性。布鲁纳通过图片选取探讨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设计了81张图片,图片上的属性有4种:图形、图数、颜色、边线。由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许多不同的概念。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3)样例学习说
茹什对假设检验说提出了质疑。因为,假设检验说建立在人工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不适宜解释自然概念。茹什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握它的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人们通过把某一样例与原型进行匹配而形成概念。
(4)内隐学习说内隐学习说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即概念的形成是内隐学习的结果。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里伯等人的实验说明,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比较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里伯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3.概念形成的策略
布鲁纳提出,掌握概念的过程中人们常运用四种策略。
(1)保守性聚焦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再一个个地改变这些属性来检验,哪些是肯定的,哪些是否定的属性的策略。
(2)冒险性聚焦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每次都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来进行检验的策略。
(3)同时性扫描
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的策略。
(4)继时性扫描
在已经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一次只检验一种假设,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做出正确结论的策略。
(五)概念的掌握
1.概念掌握的含义
个体掌握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涉及新概念与原有概念间的联系和差异,是概念的同化过程,依赖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同化概念的相关信息和呈现概念表述是否清晰两个条件。
2.学习模式
(1)类属学习
指个体把新概念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的相关部分,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建立联系的过程。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2)总括学习
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概念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个上位概念。
(3)并列结合学习
指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层次相同,两者既非上位关系又非下位关系。
3.影响因素
(1)学习材料;
(2)学习者自身因素;
(3)下定义;
(4)科学概念的理解。
三、推理
(一)推理的含义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它本质上就是概念的形成;后者叫演绎推理,它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
(二)推理的种类
推理分为两种:
1.归纳推理,从特殊性归纳出普遍性;由两个或多个对象在某些性质上的相同,推出他们在别的性质上也相同的推理形式。
2.演绎推理,从普遍性演绎出特殊性。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也可以说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中,演绎推理又分为:
(1)三段论推理
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与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如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则所有的A都是C。
(2)线性推理
又叫关系推理,是指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是可传递性的。如A在B左边,B在C左边,那么,A就在C的左边。
(3)条件推理
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的命题来进行的推理。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在检验规则或假设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证实这种规则或假设,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倾向叫证实倾向。沃森的“四卡片作业实验”证明了条件推理中有“证实倾向”的现象。
四、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所谓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按照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分析,它包含着4个连续的阶段,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两类:
1.算法策略
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
2.启发式策略
启发式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它又包括:
(1)手段—目的分析把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的策略。
(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4)选择性搜索
选择性搜索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并从突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选择性搜索在解决问题时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因为,这种方法是从已知条件中搜索出更能接近问题解决答案的方法,从而消除了大量的盲目尝试。
(5)类比迁移策略类比迁移策略是指把个体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应用到解决新问题上的策略。这是解决不熟悉问题的一种主要策略。类比迁移策略中有两类事物有助于问题解决:基础相似物和目标相似物。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的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知识的表征方式
问题表征得越显著,干扰的因素越少,对人思维的局限越小,越利于问题的解决。
3.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陆钦斯用“量水实验”证明了定势对思维的影响。
4.功能固着
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钳子是夹东西用的,如果认为钳子只能夹东西用,在需要用它解决别的问题的时候,不能打破这种功能固着的倾向,就会影响到对问题的解决。
5.动机
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6.情绪
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沮丧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7.人际关系
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8.知识
9.无关信息的影响
10.酝酿效应
五、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人们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吉尔福特把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看做是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指标。
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华莱士提出创造性思维包括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明确创造目的和要为解决的问题做准备;
2.酝酿阶段:在脑中运用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探索,该阶段有潜意识的参与;
3.豁朗阶段:受到启发,产生灵感,问题得到解决;
4.验证阶段:补充、完善和修正。
(四)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酝酿:经过长时间紧张地思索之后,仍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当稍事休息之后会突然找到了答案,这种情景叫酝酿。
2.非智力因素:远距离联想的能力,以及人的坚韧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
3.环境:有人在场和没人在场对完成不同性质的任务,以及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六、表象
(一)表象的含义
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里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叫表象。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遗觉象:在儿童身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给儿童呈现一张复杂的图画,几十秒钟之后他仍能在头脑中保存着当时的表象,就好像这张图画仍在自己的眼前一样。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形象性
它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又不像知觉,它比较暗淡模糊、不稳定、不完整。
2.概括性
表象的形象已经忽略了事物的一些细节而只保留了事物的主要特征。
3.可操作性
表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可以翻转,即具有可操作性。谢帕德和库泊所做的“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是可以被操作的。倾斜的角度越大,旋转时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三)表象的种类
1.根据产生表象的感觉通道把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等。
2.根据表象的创造程度可把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和想象表象(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
(四)表象理论
1.佩维奥双重编码理论
佩维奥提出,脑中存在表象和语言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储存系统。
(1)表象系统
它对具体的事物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存储、转换和提取,其表征类似于知觉;
(2)言语符号系统
主要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该理论认为,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充当非语言对象、时间和行为的符号功能。
2.Kosslyn的表象计算理论
以科斯林为代表的表象存在论认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人们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而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为此还进行了心理扫描实验,重点研究了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科斯林提出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
(1)表层表征,即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类似图画的表征;
(2)深层表征,即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深层表征又分两种:
①本义表征提供关于某一客体的形象信息。在计算机模型中作为坐标表储存的,它们指明各点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位置,以形成客体的精确表象。(表象文件)
②命题表征是由抽象的命题表构成的,它们是解释客体的。(命题文件)
该理论认为表征生成表象的过程为:
(1)图示过程:将深层的本义表征转换为视觉短时记忆中的表象
(2)发现过程:在视觉短时记忆中搜索某个特定客体或其部分
(3)放置过程:实现各种必要的操作,使客体的各部分处在表象中正确的位置上
(4)表象过程:协调上述3个过程的活动。
七、想象
(一)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综合过程
1.黏合
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
又称为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
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联想
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过程,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
(三)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极端的例子。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1)创造想象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作家在头脑中构思文学人物形象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想象的过程。
(2)再造想象
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看小说时在头脑中出现的文学人物形象的过程就是一种再造想象。
(3)幻想
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个人对未来的憧憬。理想是根据事物发展规律产生的,又对人的活动起着推动作用的幻想;空想是没有客观根据
的,不现实的幻想。
(四)想象的功能
1.预见作用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的活动;
2.补充作用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替代作用想象还具有替代作用,可以用想象的方式来满足个人需要;
4.调节作用想象也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八、决策
(一)含义
决策是指在几种备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决策时时发生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决策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行动的效果。
(二)分类
1.确定性决策在确定的条件下,对备选的方案做出选择的过程,此时每一个方案包含的各种信息都是相对确定的。
2.风险决策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选择的过程。在风险决策中,决策者不仅对各种备选方案成功的概率不清楚,而且对存在哪些备选的方案也可能不清楚。相对于确定的决策,风险决策更难,也是心理学更多研究的领域。
(三)决策的理性观
决策过程中人的理性观是决策理论与研究的基础。对此,不同理论有不同的观点。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理论认为,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总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道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2)能得到所有相关的信息;
(3)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无所不知”;
(4)深知各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并能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
(5)决策者能够追求最优的方案。
古典决策理论的理性观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没有考虑人的认知等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而且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实现。
2.行为决策理论
西蒙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问题,提出了行为决策理论。
(1)含义
决策是对行动目标与手段探索、判断、评价,直至最后选择的过程。
(2)前提
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由于决策者无法找到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最优的决策”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3)原则
决策的标准是满意性原则,即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做出决策。
(4)方法
人们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靠以往的经验,即采取启发法,而不是采用严格建立在数理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考虑各种条件后的算法策略进行决策。
(5)影响因素
决策要受时间、精力等其他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因此要考虑到决策的时效性问题,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决策的后果。由于西蒙对决策领域的开创性研究,1978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四)决策过程的研究
1.期望效用理论
在早期的决策理论中,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期望效用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EU=ΣPi·U(Xi)
其中,U(Xi)是指结果i的效用,Pi是指事件Xi发生的客观概率。
期望效用理论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问题,而且该理论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但是后来的很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实际决策并非完全遵循期望效用理论的观点。
2.前景理论
卡尼曼等人提出了决策的前景理论。其基本观点之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前景理论还提出了损失厌恶的概念,即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卡尼曼等人继承了西蒙的启发式策略研究成果,认为人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
(1)代表性启发/表征性启发
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样本越与总体的原型相似,就越容易被归入该总体。
(2)易得性启发/可用性启发
人们倾向于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来做决策。
(3)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这里,最初的估计值相当于锚定;以后的调整都是在锚定值基础上的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