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太庙行赏 ...

  •   月末,拓跋恂安排妥帖就带着冯润往洛阳赶,因皇帝在桃城先转道去拜见,当面禀明了代地之事,随后一行人奉驾回洛。不日皇帝就吩咐人选定吉日,斋戒沐浴后于太庙告慰神灵,并举行饮酒仪式,对此次南迁做出贡献之人论功行赏。
      皇帝看着殿下很是激动,直说皇天不负,今大魏迁都至洛,可谓艰险重重。前次同众位大臣去鲁,拜祭了孔子后人,不曾想圣人之风犹在,细算起来距今已千年。鲁人好学尊老、谦卑有礼。想我大魏建都几代,却远在代地,若早日效仿,何愁四海不一统。随后说为了培养青年才俊,需设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以滋儒学之士,希望将来在大魏也能看见这样的风气。
      众人听完,皆俯身下跪,直说皇帝英明。
      皇帝先示意人起身,并说此次南迁,王肃功不可没,赐爵开阳伯。话毕,满朝文武皆朝王肃看去。
      只见,王肃眉头紧锁,连连叩拜于地,恳求皇帝能收回成命。皇帝很是吃惊,难不成是爵位太低。王肃摇摇头,解释说‘伯’曰‘长’也,周朝时诸侯之长辅于君王,才能称之。眼下一流离之人,幸得垂爱,于愿足矣。望皇帝感念臣下,实在是不敢领受。
      皇帝深知王肃的功劳,即便是进爵为‘公’也是担得起的,不看重权势是好事,却不能不赏赐。‘伯’为爵位的第三等,可世袭,有自己的封地,这样做也是想保护王肃。王肃一心谋划,除了觉得遇见圣明之主外,还是有私心的,故而再三推辞。皇帝只好改口拜为辅国将军,王肃知皇帝势必要给个头衔,只好叩头谢恩。
      要说迁都做出贡献的大有人在,除了王肃还得说说万纽于烈,此人虽是鲜卑人,与王肃倒有些交情。那时王肃刚刚来到平城,因心中烦闷时常去城外散心,万纽于烈本是少言寡语的性子,见了愁眉不展的王肃倒做起开导人的工作,在这之后但凡有空就相邀去狩猎,二人由此熟络起来。如今皇帝打定主意要改革,王肃自然成了革新派的代表,万纽于烈却始终保持中立,由于政见不同二人倒少有往来了。此时,皇帝不轻易间瞥到了万纽于烈,忙说奉神主于洛阳,万纽于烈劳苦功高赐光禄卿。说完,又问万纽于烈是否有一子,名叫万纽于登,犹记得这个名字还是冯太后起的,此番论功行赏为何只字不提?
      万纽于烈赶忙出班,并说万纽于登虽被赐名,今太庙行赏为的是有功之人,万纽于登只做了分内的事,没必要惊动旁人。加之自身是皇帝的近臣,于外又是朝廷命官,怎能枉费法度私欲他人。做为臣子在皇帝高兴时,更应出面劝阻,以免施法外之恩,额外之赏。皇帝圣明在朝,万纽于登自当谦逊礼让,如今已传至朝野,错已铸成,忘责罚。说完,重重叩拜于地。皇帝突然提及也是事出有因,眼看着拓跋恂已经长成,身边又多是鲜卑人,旧思想一时转变不过来也能理解,但长此下去不是个办法,故此不得不弄清楚与哪些人相交过密。万纽于登在宫中当差多年,此次迁都一如万纽于烈持中立态度,把这样的人安排在东宫最为合适。
      接着,皇帝就说万纽于烈向来最为公正,又识大体,这样明事理的人不赏,岂不被诟病朝廷不懂用人。随即,就唤王琚传召万纽于登于殿前听诏。从长相上看父子俩几乎不差,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加之是行伍出身,让人一见就觉得踏实。皇帝也是看中这一点,发话说今迁都至洛,当创立礼制,明示天下。万纽于烈上表应谦逊礼让,有正直之风,特升其子万纽于登为太子翊军校尉,忘克己复礼,以效父德。说完,父子二人连连叩首,以谢隆恩。
      那日太庙中上至达官,下至走卒,皆得了封赏,当然留守在平城的人也不例外,只是无实质性升官加爵,勉强得了些钱财罢了。前番回朝拓跋恂凭着一贯的好形象,虽功课不过关,皇帝也没特别怪责,只苦口婆心劝解要虚心向学,不要枉费了少年时光。为了进一步达到改革的目的,皇帝不打算给鲜卑旧族喘息的机会,即刻颁下诏令:今后无论何人,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违者将免除所任官职。又下诏广求民间藏书、典册,凡朝廷秘阁中无所藏,且益于时用之书,进献者皆受封赏。
      皇帝这样大张旗鼓的表扬有功之人,其目的是想给世人传达一个信息,只有跟着朝廷走才有好结果,其次也想让守旧派看清形势,不要再执迷不悟。这一招确实奏效,百姓们听说有奖赏,纷纷回去搜集书籍,全国上下顿时掀起一股爱书运动,而拓跋恂一党有些坐不住了。一日,皇帝和几位朝臣正在议事,却有人头戴一顶玄色突骑帽,满头小辫索发,腰绑郭洛带,脚踏一双吉莫靴,挺着肚腹姗姗来迟。今番敢公然在朝堂上这样穿着,不用猜此人非拓跋丕莫属。
      一时间众人都被惊住,反观拓跋丕倒镇定自若,缓缓上前叩拜。在平城时鲜卑人大多索发,或披或扎,只有汉人束发,朝服倒是一直效仿中原,以宽袖汉服居多,平日就各有穿着。刚刚迁都皇帝就接连几道诏令,逼得拓跋丕不得不在装扮上做文章,皇帝并未过多苛责,反好言劝说非重大节日不必穿传统服饰。拓跋丕故作惊讶,想我先祖以‘魏’为美好伟大之意定为国号,才过去百年难道就要抛却传统?
      皇帝冷笑一声,看来拓跋丕是有备而来。
      接着,拓跋丕解释说之所以来迟也是事出有因。今日出门时,恰巧一侍从跑来报告,说洒扫时不慎打翻了锦盒,谁知盒中还有一宝器。这不朝廷大肆宣扬献宝,只好重新沐浴更衣,左右一耽搁就误了进宫的时辰,望皇帝恕罪。众人一听,都被吸引过去,迫切想看看究竟是何种宝物。随后侍从就捧着锦盒进来,盒内赫然放着一把环首刀,刀环为鹤首鎏金,刀柄以银线缠绕,柄箍为纯银质,因岁月的流逝,刀套已有被腐蚀的痕迹,想来已束之高阁多时。
      拓跋丕见时机正好,直问皇帝可识得此物?皇帝摇摇头,表示不知。拓跋丕解释说此刀乃冯太后在时,对平乱党,诛奸邪,杀乙浑有功而赏。自古鲜卑以游牧而居,马和刀是鲜卑人的命,谁知几年光景这样的宝器就被埋没。近日偶入国子监,只闻朗朗读书声,难闻哒哒马蹄响。想我鲜卑儿郎纵马旷野,何等快哉,今番却要卧着笔杆子过活,敌人来了拿什么去拼杀,难不成奢求那些书生用文章去打仗?国家要发展是好事,可这样做是否去本就末,望皇帝体恤臣下耿耿之心,为民众寻得开明之法。
      鲜卑崇尚的是马上文化,一草一木都是拼杀得来,而汉儒之学讲究的是从思想上去改变,让人学规矩、懂礼法,从而达到御下的作用。如今国家已经形成,继续杀戮不但救不了国,反而会一步步走向衰败。皇帝深知要富强必须改革,去掉原先的陋习,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儒家能绵延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接着,就劝解说拓跋丕做为鲜卑代表,为社稷披肝沥胆,实在难得。古有伊尹灭夏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大魏人人都效仿这些孺人,何愁华夏不归一。代地寒凉,洛阳又是多朝文化古都,这样的风水宝地弃之多年,属实不该。
      此时,王肃也跟着附和说皇帝之言甚善。今拓跋丕言‘去本就末’,或为本末倒置之言。
      拓跋丕见王肃又出来搅扰,嗔怪说事事都要出来说一嘴,怪不得胃肠不好,不知今日有何高见?王肃拱手一拜,多谢拓跋丕挂怀。适才言儒人只会动嘴皮子,其实非也。周朝时,为官者必须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试问这样的孺人不比只会骑马射箭的人强。犹记得书中记载过一个孔圣人的故事,一日子路见孔子,孔子问子路的特长是什么?子路答喜欢长剑。孔子摇摇头说,不是问这个,以子路的能力,加上自身的学问,别人怎么比得上。子路又问学圣贤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孔子答‘夫君无谏臣则失政,士而无教友则失德;御狂马不释策,弓不反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由此看来只有尊崇圣贤学问,才能顺利而有成;毁灭仁义,厌恶读书的人,一定和刑法接近。故此,君子不能不学习圣贤。子路却不以为然,问南山之竹,自然笔直,斩而射之,可以穿透犀牛皮,如此看来也可以不必学习?孔子答如果给竹子尾部装上羽毛,前端再安上锋利的箭头,不是更厉害吗?子路听完,再三礼拜。今吾鲜卑儿郎,天生勇猛,何不镞砺括羽,放眼华夏。
      拓跋丕自知惭愧,默然不答。
      皇帝赶忙出来当和事佬,笑着说二人都是耿直、明鉴之臣,若能携手同行,何愁家国不兴。
      那日后不久,皇帝又颁下诏令,凡亡于洛阳者,需葬于洛地,不得再驰于代地安葬。自此,从平城迁来的人就成了洛阳人。为了仿照汉制,又下令改用长尺、大斗,其度量皆依《汉书》所书。又命人选拔兵士十五万之众,担任羽林、虎贲以充实皇宫宿卫,随着任城王拓跋澄带领的最后一批人来到洛阳,迁都才算真正完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