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潮绣与功夫茶 ...

  •   蔡岚开着助力车往开元路方向行驶,行驶过开元路进入了牌坊街,上午的人流很稀,并没太多人,蔡岚在这牌坊街上开了一家仿古风的茶馆,茶馆的木匾上写“潮味茶馆”。茶联是“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茶位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但时常要为买些茶配回店里,一般都要到上午的10点才能开店,一般有些茶配要现吃现做,比较好吃,如春饼、猪脚圈、油炸芋块等等。刚出锅的时候是最香酥的,等凉了这些都会返软,那时口感会差了很多,一般都是半成品或原材料采购。店面并不大,分了两层,墙壁上画着湘子桥风景画,还有一句诗,非常出名的是“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牲牛一只溜。”那是在开店前的时候请了学美工的好友曾甜甜手绘的,画得很大气,又很好地把诗与画在这茶馆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只要是顾客走进茶馆就能看见。很好地把小城的著名景点展现在顾客面前。小城里的气候有时会比较潮湿,同时在墙画涂上一层防潮的防护层。2年来时常的养护,使手绘壁画得到很好地保护。清晰如初。茶馆里周围摆放着四张仿明清风格方桌,每张桌子都配有四张有靠背的椅子,椅子上都加了个潮绣的靠枕,显得较文雅。潮绣是这个小城的瑰宝之一,在中国传统刺绣体系中,有四大名绣: 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而潮绣是粤绣中的流派,与广绣合称。潮绣始于唐朝、宋朝,盛行于明朝、清朝,刺绣珍品不少为艺术收藏家所喜好,不单个人甚至国家级机构所收藏。潮绣的绣法很多样,光是针法,潮绣就有200多种。这些潮绣靠枕是蔡岚在计划开这个茶馆前,提前在牌坊街的一家专门做潮绣的老店订购的,里面的绣品都供不应求呀!尤其是纯手工制作的。价格不菲呀,不过这些潮绣靠枕也很物超所值的,潮绣也是小城里的特色,没有这个特色,店里就是就少了些韵味了。靠枕是等到店里的大部分的东西买齐,店面装修好可以开业的前一天才送来的,这32个做工精细,绣面华丽精致的靠枕才送到了店里,这32个靠枕都是纯手工绣成的,能赶在开店时送来也是很不易的。蔡岚还记得那些32个靠枕送到店里的时候结了尾数,就抱着靠枕不放手,简直就是爱不释手,蔡岚当初虽然有先选订图案的样式,订了八款不同风格的系列,有鱼戏莲蓬,四君子,蝶恋花,喜鹊报春,富贵牡丹,龙凤呈祥,仕女图,竹报平安。却没想到绣出来的图案,却如此让人惊艳万分。上面的花鸟虫类与人物风景都绣得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真心说真的好舍不得放在店里,真想收藏起来,不过把这样潮绣靠枕放在店里的仿明清的椅子,把周围的气氛衬托得更典雅,更上档次。为了对应这八款图样,还去了舅舅的陶瓷厂专门订制了八款不同图案的茶具。还在牌坊街的老店订了紫沙壶的手拉壶一系的茶具,用它们来泡功夫茶,有另一番风味。手拉壶那款是珍藏版,是找了老师傅做的,手工做的比一般流水线下来的茶具多了一番韵味,独一无二。在中国的饮茶之道,最为讲究的恐怕要算功夫茶了。《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泉、漳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功夫茶大都是闲情逸兴烹饮或作为待客的礼节,故有“闲来细品功夫茶”、“无茶不成礼”之说。功夫茶具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四宝”是必具: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畏(烧水陶壶)、潮汕烘炉。闽、粤、台茶人对茶壶冲罐排名次有句茶谚:“一无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不知何为,“孟臣”排名第四却备受茶人宠爱。史传,孟臣是明代制壶名匠惠孟臣,他最早制壶于明代天启年间,最初壶底刻有“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臣制”字样。《桃溪客语》载:“孟臣笔法绝类褚遂良。”孟臣罐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暑夏不变馊的优点。茶人选购它的标准是“三山齐”,即把壶去盖覆置平桌,滴嘴、壶口,把柄三点平成一线就是真品了。泡茶越频越久,壶壁长的茶锈越厚,可节省茶叶,即使空壶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色,茶锈厚的孟臣壶常是茶主人炫耀“茶龄长”的物证。若深瓯是清代江西景德镇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杯底书有“若深珍藏”如今业已罕见。功夫茶另“两宝”之一的玉书畏以潮州百年老号《陶圣居》做的尤佳,有极好的耐冷热骤变性能。隆冬,拿出炉外许久保温。功夫茶讲究水不能过热,玉书畏便于观察火候且不易生水垢。而潮汕烘炉则是选取粤东优质高龄土精工烧制的红泥小火炉,这种炉具早在唐宋年间即出名,特点是长形,有一尺多高,很雅观。炉心深又小,能使火热均匀省炭,炉有盖有门,通风性能好,值得称道的是水溢炉中“火犹燃,炉不裂”,有的艺匠还喜欢在炉门两侧配一对茶联。经营了2年,茶馆的生意还算可以。平常主要顾客的消费人群大多是一些退休闲逛的老阿伯,知己好友三两个来坐坐,燃起红泥小火炉,慢慢地煮开水,再泡上一盏功夫茶,点上几样茶配,说说趣,讲讲古,一个下午的时光就这样地悠悠滑走了。蔡岚也在其中听到不少有趣的典故。有关于这牌坊老街的趣闻;有关于牌坊背后的历史人物的传奇;有关干那传奇故事中的美味。每天人虽不多,却趣味十足。每天早上开了店,把茶馆的卫生清理好,等到10点半,人渐渐多了,店也开始忙了。在周六日,节假日的人群会比平常多些,多了些观光的游客,还有放假的人,店里会比平常忙上了很多,有时一个人都有些顾不上,好在弟弟被抓包来当劳力,唉!不然这么多客人,我非得累死不可。可那样的时光也是幸福的。
      茶馆里还陈列着各种茶罐,茶罐上贴着各自的名称,有小城出名的凤凰茶就有好多种种类,包括有水仙、八仙、锯朵【杏仁香】、乌叶、鸭屎、白叶、黄枝香、通天香、姜母香、玉兰香、芝兰香、凹富后等等,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茶壶”在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抽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当然不止有当地的茶,连各地的茶叶这里也有备着,也包括女孩子喜爱的花茶。茶的种类繁多,这样来茶馆的人们才有更多的选择。
      小城的功夫茶也很有历史的哦,有时有顾客问这些的问题时,蔡岚还是能说上几段。“工夫茶是指流传并保存于潮州中心区域及其周边地方(包括闽南)的中国工夫茶之冲泡方法:主要程式有茶师净手、茶具讲示、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缺罐、再热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二十一项。”不过,茶馆里没有茶师,只好大家自己动手了。”说到这时,蔡岚也就是笑了笑,没法子呀!店面不大,实际上也请不起那么多茶师来用。
      “小城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他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中有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酪奴是茶的别称,这句诗说的是酒宴之后进茶助兴。至明代,潮州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字记载。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平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嘉靖十一年(1532年)状元林大钦《斋夜诗》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出有句:“安排扫厝点茶汤”,《闺房寻女》出有句“不见益春点茶汤”,万历《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借银往京》出有句:“讨茶来食”。有明一代,潮州地区饮茶显然较前朝普遍,却尚未成风。万历《潮中杂记.卷十二》载:“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见饮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学士的重视,遂致饮茶细节未详。至于饮茶专著,则付阙如。但作为工夫茶之“外围”区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大凡文化辐射,者是通过人口迁移、商贸、宗教文化交流、战争等诸因素来实现其弥漫与扩散的,且进程循序而缓慢。如前所述,明代永乐年间,京都北迁,江浙地区便潜伏着工夫茶中心区转移的危机。作为“外围”地区的潮州,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作用之后,却是以此为契机,逐渐积聚着取而代之的势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区正呈现“接力棒式”的转移。至清代,“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泉响,逢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极佳者每斤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以上录俞蛟论“工夫茶”全文。而加说明者,前此有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陆廷灿《续茶经》,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陆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之“工夫茶”,仍以俞文为首见。俞文对工夫茶的记述,与今之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发挥了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理论和方法的信念的作用。可知清代中期以后,工夫茶艺中心区已迁移至潮州地区。综上所述,中国(潮州)工夫茶发展的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全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清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所以呀......”蔡岚卖了个官司,才慢慢地道来,“大家可以顺着功夫茶的爬梳,就能发现几个非常有趣的历史现象:其一,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实,却长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现了一千多年的“有实无名”的尴尬局面,甚而至于被误认为“失传”!令人深思。其二,中国政治中心的变化,牵动了经济中心之迁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现“中心迁移”现象,显示出由北而南的运动轨迹,最后在潮州地区这个相对“隔绝”的有利生态环境中“定居”。其三,潮州工夫茶实质上已成了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称之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无不可。然而它却长时间被误认为是局部地区的民俗文化,人们忽视了“遗传基因”的原始性质,使其遭到长期不得正名的厄运。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其价值取向,当于成形时就已潜存或实存于现产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只不过是未经梳理和发挥成为系统而已。所以说,目前流行的潮州工夫茶艺,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的延伸,正是《茶经》工夫茶艺经历了千余年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不断发展过程而获幸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正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说完后就转身往厨房去提些水来帮顾客添上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潮绣与功夫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