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012暑假读书笔记 ...

  •   大致是阅读完成顺序,但是我的阅读是交叉进行,所以显得有点乱。

      《李商隐集》
      读完发现他有几个特别爱用的典故,比如宋玉及其相关,反复出现,不知是否有几分自怜自伤意味。总觉得他的诗有很多难解却没来由地觉得美好的意象,举个例子就是“沧海月明、蓝田日暖”,有一些繁复的东西并不愿意去想太多,不然自己反倒容易陷入怪圈。怎么说呢,阅读习惯问题吧,我会做摘抄,摘出来的东西会反复去看,但是有一些却没有看第二遍的兴趣了。
      附:有句诗叫做“有个仙人拍我肩”,我第一反应是这句好百搭,可以各种喜感。比如:垂死病中惊坐起,有个仙人拍我肩。借问酒家何处有,有个仙人拍我肩。有个仙人拍我肩,高山成谷苍海填。如此种种,欢迎补充。

      《一心一意来奉茶》 程然
      比较文艺范儿,很纯净的一本小书。作者是心归佛教的人,文字写来也有几分檀香气,看着觉得时间很安静,慢慢流淌。但是我功力不够,看得到作者心中的关怀恩慈,却还不能借此有什么自己的阐发。
      既然叫做奉茶,自然是有些茶事在里面的。我这样说,是因为她写的更多是与茶有关的人事,对茶本身的涉及不是很多。
      另外,如果是想看故事,可以去搜那篇《迟到的玉蝴蝶》,结局怪怪的,过程却很美。若论谈情,个人最爱是《陈茶的疼痛》。大概每个人总会遇上那么一个人,风华好心意在的时候,不经意错过了,后来发觉些什么捧了满满的心意去寻,却是时过境迁,引歌词就是“时间偷走如果,只留下结果”,遗憾叹息而已(不妨对号入座,我无所谓)。然而总不可能此生遇合尽如陈茶。
      总之这是一本很安静的书,能静心的话可以看看,静不下来就很难看下去。不过它也引人至安宁处。

      《嫌疑人X的献身》 东野圭吾
      久负盛名的悬疑小说,真相一直在那里,显而易见,却差了一步想不到那里去。还记得当初看《白夜行》,不到半本就已经把真相推得八九不离十(没推出来的是雪穗小时候的遭遇,那个看到后面她怎么对自己的继女才明白过来),这一次却是虽然注意到了全部线索,却根本没往那个方面去想。
      对数学的讨论其实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逻辑严密,但并不是像别人说得那么“关乎数学”,最大的联系只是男主角是个数学老师加数学天才。
      也为此找了电影来看,叙事角度和方式不尽相同,电影对于两个角色(XX和工藤)的刻画有些出乎意料——仅对个人而言——但是是部好片子,比现在很多顶着“大片”名头,各种超能力泛滥的片子好多了。

      《去圣乃得真孔子》 李零
      作者名头相当大,《丧家狗》我也读过,看这本是冲着书名去的。坦白说,不太推荐。当一本讲义还好,当做副标题所说的“《论语》纵横读”来看,就显得力道不足。
      其实看下来也还是有收获的,但是因为看这本是一气呵成,所以会发觉重复的东西太多,有的话颠来倒去在不同的章节说了三四遍,很有些一块馒头反复嚼的感觉。其次,作者没有发出太多自己的声音(我指对于《论语》),差不多就是分类整理语录并简单翻译,的确比较系统,但《丧家狗》一书的附录里已经这样做过,人物整理也是如此,未免显得没有诚意。而后,书里用了很多篇幅去说《丧家狗》所造成的公案,我知道对于一个学者来说,由于用了一个貌似有侮辱性的典故而遭致无端污蔑很让人窝火,所以理解但难以接受这样的行为。理性角度上也举得出原因,比如那些人既然可以由书名妄加揣测,又怎么会仔细地去看这一本;比如《丧家狗》中对这典故已解释了很多,何必再说一次;比如有些事情就是越描越黑,当初既然取了那个书名,我不相信作者作为大大的前辈不能预想到它所带来的效应(故而妄自揣测,用这题目是否也有引发争议从而促进销量的考虑,就好像某些明星出作品时间的刻意炒作一样)。感性层面上,就觉得少了一种学者的气象,囿于小节。
      整体上说,这本和《丧家狗》是比较像的,感觉只是冷冰冰地在讲,杏坛弦歌、闻风而相悦的感召力,却是杳然了。不过“去圣乃得真孔子”这个题目,起得当真很好,我觉得比书的内容更值得人思考。
      最后,说儒家的书,还是推荐两本。一本薛仁明先生的《孔子随喜》,之间经常向身边人推荐的,不晦涩不难懂,且很有“相悦”的感觉;一本《梁漱溟先生谈孔孟》,高中时候在图书馆借过,梁漱溟先生是最后一代大家中的知名人物,这一本要晦涩学术一些,不过说得更深。此外鲍鹏山先生《黑暗王国的残烛》一文,也可以拿来参考,做个感性认识。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熊培云
      追溯上去,是一个可能有一两面之缘但并不认识的人推荐的。真的很好,是看了三页就会非常认可的书,但是我要承认,大部分篇幅是比较小众的,对社会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志可能会更喜欢它。
      对社会学不感兴趣,则推荐《谁人故乡不沦陷?》和《几户人家》两篇,感官触动很强烈,也的确引发思考。
      其实我是一直远离乡村并寻找天堂的人,故乡有时候就是因为回不去才成其为故乡,病态心理。真的读下来,有一种悲悯感,虽然我从不觉得自己的境界足以悲天悯人。有些人无力改变,有些人无路改变。印象中曾经看过范老师的一段日志,大概是说支教的地方的孩子们怎样有天分,却大概一生也无法走出。后来有一次去翻过,手机更新有限,没能翻到,有些遗憾。我想做些什么,不知与谁能共?

      《乡关何处》 野夫
      人物、情感、议论暂且不说,那是绝佳的文笔;而他的情感和议论经由那些文字来表达,就显出一种无法复制的才调。惊才绝艳。
      分了两个部分,前面讲他的亲人,后面讲他的朋友。后面的文章也有几分《俗世奇人》的味道,只不过底色苍凉,那些轻快和诙谐是难有的。
      看过之后有些对时代的思考,继而有些百忧交集,有些怖和惧,更甚者为我心中那片永恒的精神家园,泛起些黍离之悲。在一个吞噬过无数黑暗也曾无数次被黑暗吞噬的世界,在一个狂热躁动着的时代,想守着心灵的月亮真的太难,而那代价或许我亦承受不起。不过有些时代的印记烙在了上一辈人的心底,又因此持续影响着我们,是时候打破那片朦胧了。
      他掷出一把利剑,洞穿身旁纸描的墙壁,在真实的边界印下陈年的血手印,随着他的视线去看一些人的一生,颇有“透露掷处血斑斑”之感,然而那些热血,被人用沙土掩埋,甚至掩埋过后还要用脚踩实。剩下的话要是说出来会被和谐掉,一言以蔽之,或许我们的生存状态根本就不适合拿来跟西方公民比较,与中国古代相似之处更多。

      《风流去》 鲍鹏山
      我之前曾经对这本书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再读一次觉得那评价有些过火。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价值体系已经基本成型,拿来比较就觉得这里的价值观有时候显得模糊。对秦王朝,视之为残暴,对将屠城作为常事的项羽,却以“真性情”赞之。对周作人和新儒家,以“文化小妾”去讽刺,对陶渊明却捧得很高——即便出于时代因素,我也并不曾觉得他比阮籍向秀等人境界更高,不知何以在后世获得那么多认同和赞誉,因文章好?因活得相对悠然自得些?
      但以上种种不能妨碍其中一些文章的精彩。
      因为是重读,所以某些没嚼头的鸡肋直接略过,想的也比两三年前要多些。依然有些想法不和谐,仅从两点说些相对和谐的。
      其一是曹操和诸葛亮。抛开“汉室”这种东西,曹操显然比诸葛亮所代表的蜀汉更符合天下大势,但是被画成了白脸,有套为他立传的书,名字叫做《卑鄙的圣人》,虽落脚在圣人,终还是要说“卑鄙”。我读他留下的文章,其实更多地觉得他在那个时代卓尔不群。再说诸葛,诸葛某种程度上说是以一己的衷心向后拖拽历史的车轮,而在这种似乎为“错”的行为中,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精神显得愈发感人,并因为那必然的失败,而染上无比悲壮的色彩。我私心对他击节,但若生在当时的蜀汉,却也不知作何感想。历史任人打扮,于是千秋功过也多成无常。
      其二是嵇康和同时代的众名士。嵇康固然展现了一种崇高,但是这崇高并不能被扣在其他人头上。于是扯两句时事:我们当然可以去佩服林丹孙杨叶诗文等等健儿,用一些有度的语言区称赞他们,但是拿他们当做增加自己民族自豪感的筹码是不是有点别扭?同理,对刘翔事件,我从不觉得他该被捧成英雄——即便在雅典奥运会的时候也是这样——也不觉得他跑不好就有愧于人,不过如果(我只是说如果,敏感人士可选择自动跳过本段后文或者去删我好友)退赛方式有作秀或者利益考虑的成分,被骂上几句倒是活该。当然挨骂的不仅是刘翔本人,更是为他做出如此选择的整个团队。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可以坐下来慢慢读,也可以当做消遣的一本小书。写一个老人死后的精神解脱,他与世界的一些冥冥中始料未及的关联。盐巴推荐这本书给我,说看完会觉得,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环,并且自己真的变成了其中一环。放下和坦然是我看到的关键词。

      《品人录》 易中天
      说不太好,跟《风流去》有点像,体制内的分析和思考。和《丑陋的中国人》一起读,感觉有些相互映照,又有些格格不入。其实易中天还是很深刻的,之前看百家讲坛时留下的印象还是太不成熟了。

      《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
      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之后看了这本,比前者更强力地推荐。那本还是社会学的问题多了一些,作为城市里长大的人,有些东西对我来说太过陌生,我只能远观、欣赏而后欣羡他的故乡情怀。
      很多杂文,不同的缘起,不同的思考,我无法几句话概括过去。言语温和,细想惊心,大概我只能说到这样了。

      《丑陋的中国人三部曲》 柏杨 +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茅于轼
      我看的时候顺序是《丑陋的中国人》、《酱缸震荡》、《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刻意为之,从书名来讲,这样的组合有一种重重压抑而后破茧重生的感觉。
      第一次读《丑陋的中国人》的时候会觉得想看又不敢看,因为实在觉得自己很符合标准。现在再看,这种感觉淡了一些,我庆幸这并不是因为我脸皮变厚。其实成书年份很早,有些话放到现在不那么适用,可是性格分析上依然一针见血。最触动我的地方,是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水泥搅拌器里的石子一样,运转起来之后,身不由主。使我们感觉到,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问题。耶稣临死的时候说:‘宽容他们!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年轻时候读这句话,觉得稀松平常,长大之后,也觉得这句话没有力量。但是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才发现这句话多么深奥、多么痛心。”——其实对我来说,不是不知道,而是明明知道,但还是要身不由主地随着机器运转,由此心与时代疏离,身却不能自拔。很清楚,这样下去,无非精神驾驭□□,让个体在现实里无路可走;或者□□驾驭精神,好像一棵树被人砍去了可以伸向云端的枝干,只留下树根在黑暗里沉沦;再不然,就是一直分裂下去,寄希望于躯体化为尘土之后,下一代的树苗可以在一个高些的起点开始向上攀登。我想,有这种撕裂感的应不仅是我一人。
      由这本书,我第一次认真地去想“崇洋媚外”的问题,这词的确该分开看。现在是一个崇洋的时代,而崇洋未必就等于媚外。坚守传统,可能会把自己变成卫道士。我们的文化当中,有些东西的确错了。我甚至想,如果“民贿赂官,不是希望官能给他带来多少好处,而是希望官不要来害他”的土壤能被彻底丢弃或者改造,我们的生存,该比现在多多少尊严。
      真的,非有绝大勇气的个体,不敢做这种改变;没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物质基础的人,也轻易不敢做这种改变。就好像电视剧里的后宫,清白未必能敌诬告,为着能踩着更多人而不是被更多人踩着,有些东西会变成生存手段。
      我突然很怕面对那样的自己。
      下面说《酱缸震荡》,问答形式,大体内容前一本有很多了,有些东西会解释得更清楚,但个别事项我还是持保留意见。比如汉字拼音化,虽然没名没权,我坚决反对。可以有拼音表示法,但是要抛弃汉字我不接受。比如过去都该留给个别人研究着玩,绝大多数该完全抛弃过去向前看,我觉得不论是儒是道,从个人修身上来说,可取的地方是很多的,有些标准会变,但还有些不会。
      而后跳出柏杨,去读茅于轼。
      杂文要见血,要戳得人疼。而分析让人透彻。比如两个月和九个周听上去好像差很多,杂文粗暴地告诉你他们之间可以加约等号,分析告诉你63和62就差一天(此比喻由和CFR关于放暑假问题的讨论而生)。
      本书可以出版,让我觉得良知仍然是有希望的。当然,那个有些过于宏大的名字,会让人望而却步。先生十几年前所指出的那些问题,念及现在会怵目惊心,结论也会让人恐惧。由此再返回柏杨,不管是怎样强盛过的文明,灭绝了,人们才知道它还会灭绝;灭绝之前,却未必肯相信。如果不改变,有些事情并非不可能。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其实看前言的时候有点小后悔,因为这本书台湾版的名字叫做《中国人!活得好没有尊严》。或许我不该把它排在最后来看。怎么说呢,觉得三部曲里最值得一看的还是第一本。
      《中国人的到的前景》,比前作理性客观。先生当年所指出的问题,与如今现实相映,颇觉无奈。其实是最推荐的一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