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能力 ...

  •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某种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二)能力、才能和天才
      1.才能
      完成一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2.天才
      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的结合,它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知识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技能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也是人的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
      (1)区别
      ①分属范畴不同;
      ②概括水平不同;
      ③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技能需要练习过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晚。
      (2)联系
      ①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赖知识、技能的获得;
      ②能力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又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
      ③能力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和能力又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二、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组成智力的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它代表了智力发展的水平。
      2.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1.模仿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2.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三)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分类,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做出的分类。
      1.液体能力
      液体能力也叫液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较少的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因此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却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0多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晶体能力
      晶体能力也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是一直在发展的,只是25岁之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的关系
      (1)晶体智力的发展依赖于液体智力,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液体智力高,晶体智力发展较好。
      (2)对于晶体智力发展,只有液体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作用。一个液体智力高的人,假若生活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其晶体智力的发展水平也不会高的。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1.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平常说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
      2.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是顺利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
      3.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断决策能力等,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有重要作用。
      三、能力的理论
      能力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分析能力的结构对于了解能力的本质,设计能力测验的工具,科学地确立能力培养的原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心理学家对于智力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论。
      (一)因素理论
      1.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成分或因素,例如抽象力、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等构成的。这种理论不能解释,人们在完成各种不同的认知任务时,他们的成绩为什么存在着明显的相关。
      2.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提出,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因素组成的:
      (1)一般能力或叫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因为它才使人们完成不同智力作业时会出现正的相关。
      (2)特殊能力或叫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殊作业或
      活动所必需的,因为它才使人的作业没有完全的相关。人的智力就是由许多特殊因素和某种一般因素结合在一起组成的。
      3.智力的多元理论
      加德纳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以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一种智力依据某一社会对它的需要、奖赏以及它对社会的作用,其价值也不同。
      (1)言语智力
      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
      包括数□□算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3)空间智力
      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大脑的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的右后部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并且其辨别面孔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明显减弱。
      (4)音乐智力
      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大脑的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脑损伤会造成人的“失歌症”或音乐能力的丧失。
      (5)运动智力
      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如打篮球、跳舞等。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的每一个半球都控制或支配对侧身体的运动。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大脑前额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处理方面起主要作用。这一区域受到损伤,虽然不会影响个体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但会引起性格很大的变化。
      (7)自知智力
      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同人际智力一样,大脑前额叶对自知智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8)自然智力
      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例如敏锐地觉知周围环境的改变,善于将自然界中看似无关的基本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对生物和环境感兴趣,向往自然,关心环境和濒临物种等。
      4.群因素理论
      瑟斯顿在56个不同测验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出,认为人有7种基本的心理能力,分别是:①语词理解;②语词流畅;③数字运算;④空间关系;⑤联想记忆;⑥知觉速度;⑦一般推理。
      通过编制《基本心理能力测验》测量后发现,7种能力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存在相关。二阶因素是在彼此相关的第一阶因素的基础上,再度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出的高阶的共同因素。
      (二)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1)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等,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2)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它们是由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引起来的。
      (3)产品是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分类,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4)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可把人的智力区分为5×5×6=150种。它们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测验来加以检验。
      2.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
      阜南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两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级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1)智力的最高一层是一般因素(G);
      (2)第二层分为两大因素,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
      (3)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
      (4)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特殊能力。
      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像生物分类学那样来设想能力的结构。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智力看做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其主要的理论有:
      1.智力三元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at Sternberg)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和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它们构成了:
      (1)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过程;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它负责执
      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其中元成分起着核心的作用。
      (2)智力情景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景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此外,罗伯特·斯滕伯格还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成功智力包括:
      (1)分析性智力:涉及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2)创造性智力:涉及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3)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2.智力的PASS模型
      由戴斯、纳格利尔里、柯尔比提出。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1)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2)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3)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过程。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智力活动最一般、最普遍的加工过程,三层系统间呈动态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合作保证智力活动的完成。PASS模型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
      3.智力的CHC模型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能力被看做人类智力的核心。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认知能力包含哪些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地测量这些因素。CHC(Cattell-Horn-Carroll)理论,采用了卡罗尔认知能力三层模型中的三层框架与卡特尔-霍恩能力模型中的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概念,将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相结合,融合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认知能力各因素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确立了目前被公认为全面描述人类认知能力最佳的层级模型,是近年来能力测量领域的重大进展。
      在CHC理论模型中,认知能力被分成具有不同广度的三个层级:
      (1)第三层能力:最高层,代表最广泛的或最一般的能力水平,涉及高层次的复杂认知加工,是一般因素的代表;
      (2)第二层能力:也称“广泛能力”,是人们最熟知的一些能力,包括液体智力、晶体智力、定量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短时记忆、视觉加工、听觉加工、长时储存和提取、加工速度以及决策/反应速度;
      (3)第一层能力:最底层,包括了约70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狭窄能力”,它们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从属于第二层的“广泛能力”中。
      四、智力的发展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有一般性的规律,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1.总体趋势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三岁到十二三岁,智力发展几乎和年龄等速,以后逐渐呈负加速变化;
      2.顶峰时期
      总体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3.稳定创造时期
      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稳定时期,二十五六岁到四十岁,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4.液晶之别
      液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一生都在发展;
      5.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一般把智商分数在140以上的叫做超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的叫弱智。
      2.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这是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早晚的差异。
      3.能力结构上的差异
      能力具有不用的成分,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与人能力的差异。有人富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有人有音乐的天赋,有人有美术的天赋等,这些都是由能力结构上的差异造成的。
      4.能力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性别的差异并不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上,如言语能力、操作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上。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的作用
      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遗传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觉器官的特征、四肢及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遗传因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2.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等因素。环境因素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1)产前环境
      胎儿出生前的母体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2)早期经验
      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得到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发展了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遗传和环境之间也有交互的作用。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可塑的范围大,环境的影响大;遗传潜势较差的人,他的遗传条件限制了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受到限制。另外,社会实践条件和一个人的主观努力也都是在能力形成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3.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允早就指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如齐的都城时代刺绣,平常的女子都能刺绣,就是因为她们天天看到,时时学习,手自然就熟练了。
      他还提出了“科用累能”,即从事不同职业的活动就积累了不同的能力。如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组织领导能力得到发展。
      4.人的主观能动性
      智力的提高离不开主观努力。如果一个人刻苦努力,坚持不懈,他的智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