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青梅竹马 ...

  •   于是我咧开我一排整齐的牙齿,小心拍他的肩:我叫冷香,……。
      自此,我们算是相识了。

      长安的日子,旖旎糜烂。
      我在轩窗之上,对着镜子细细描好眉黛,每一次,推开窗,总能看见子书微笑着站在轩窗外的梨树下,旁边,上好的马车静默在那里,低低地打着响鼻,马蹄不停地在地上踢腾着。
      我见了,就如同三月的燕子飞奔出去,扑进他的怀里,让他抱着我甩一个圈,然后,我们一起驾车去郊外,去看白云苍狗,杨柳青青;抑或者,偷偷地潜到皇城附近,去数皇宫屋顶上的琉璃瓦,从左往右数,是八百二十七块,从右往左数,也是八百二十七块。

      很多年以后,秋来了,我站在承天门前的横街上,一步一步地丈量着它的宽度,从左往右数,是三百步,从右往左数,也是三百步。数到一半,我望着荒芜的青空,半晌,对自己说:子书,那里有你的脸,氤氲不散。

      碰上下雨或骤雨初歇的日子,马车走不了泥泞的路,我们就撑了纸伞,挤在摊位前面看人家做面人儿,抑或者,买上一串糖葫芦,笑闹着疯一路。
      青葱岁月就这么在指尖缭绕。

      也不是没有见过他的父母。
      良辰吉日里,我和子书,双方的父母在兴宁坊的一处酒肆里会面。他家住在十六王宅,我家住在安兴坊,按照子书的话说,取个折中的地方会面,自然就是兴宁坊了。
      酒肆里的店小二跑前跑后的忙来忙去,店面里的其他酒客吆五喝六地行着酒令。我和子书两人互看着彼此,眼里熬不住的是笑意。双方的高堂也互相客套着,说这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小了,是该订下一门亲事了。两家人中冷家在京中为官,钱家经营着长安有名的茶肆,也算是门当户对。
      于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双方的这一场儿女亲家,就这么结下了。
      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不再常常见面。或许是一样到了十四五岁,初通人事的年纪,知道了对方将来在生命里的意义不同寻常,就开始羞于在人前提起彼此。即是偶然照面碰上了,也会急急地避开,生怕招来亲友们的笑话。
      然而,私底下还是在默默关注着彼此的。
      至少,我是。
      三月里,钱家茶肆里的堂伙给冷宅送来一罐茗茶,新到的铁观音。送礼的间隙,堂伙“无意之间”告诉母亲说,钱家少爷又长高了许多,功课又长进了不少。母亲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忙不迭地打赏了一大堆银子。待那堂伙走后,母亲半是怜爱半是嗔骂地朝着屏风后面说道:“人都走了,还舍不得出来?”
      妡便和我互相推搡着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眼里,熬不住的是浓浓的笑意。
      “这下你可满意了,子书少爷前途大着呢!”夜里,我睡不着,披了一件衣裳推开轩窗看天上又大又白的圆月,冷不防妡来到我身后,笑着摸着我的头发说。我便害羞地扑到她怀里,使劲叫她道:“奶娘——”
      这只是在夜幕的时候,白天,四下无人,我便会搬了朱漆的高脚漆凳垫脚,去搜寻那柜顶上的茗茶,——子书家里送来的铁观音。然后,轻轻撮上一撮,置入茶盏盏底,然后用开水沏了,盖上茶盖。第一盏的时候,茶味苦涩浓烈,混沌未开;待到第二盏的时候,揭开茶盖,一股清香迎面而来,氤氲不散,熟悉品茶的人就知道,此乃茶中上品。
      我披散着我的长发,赤脚在高脚凳上坐着,小心翼翼地品着手里的清茶,生怕它洒出来一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