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六十六章 户部述职 ...
-
年关将至,各府部门也需向上述职。
轮到户部时,大梁帝看着折子上各市政司所上报存粮数额,眉头紧皱。
“今年并无大旱,也无灾情,怎么收成比去年还少了三成?”
户部司使擦了擦额间冒出的冷汗,上前一步躬身回道:
“启禀皇上,皇上有所不知,今年虽无天灾,但耕种人数比往年少了近五成,能有如今的存粮,已是上天格外开恩了。”
户部司使说完,便不再说话,只等着上头天子询问。
果然,不一会儿就见大梁帝将折子放到一旁,倾身望向他道:
“爱卿何意?”
户部司使用余光看了看左右,有些战战兢兢地道:“臣,不好言说。”
这副畏缩样一下子就惹恼了大梁帝,萧舟衍气得将案台一拍,道:
“朕的朝堂,莫不是还有人越过朕去不成?你且大胆地说。”
底下户部司使还在那“这这这”个不停,他身旁的水部司司使却上前一步,躬身出列道:“臣有本奏,容臣一禀。”
大梁帝看他一眼,道:“禀。”
水部司司使便道:“户部司使所言非虚,今年耕种的人数确实少了良多,因为人都被调去修建水渠了。”
还不等皇帝发怒,水部司司使又道:“您还记得去年秋闱,状元郎在殿试中有关兴修水利所作的文章吗?”
此话一出,朝堂中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众人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谁都知道状元郎的这事儿是大梁皇帝的一块心病,这么久了大家都不敢提,谁知这刚上任的水部司司使却初生牛犊不怕虎般,提了出来。
大梁帝自然不会忘,就算那人已经被他贬出京城,一生都不能为官,但过往之事依然历历在目。
他清晰地记得,甚至当时殿试的题目都是他自己出的。他希望进面的学子们,就如何提升本国国力,做一篇详细的论述。
其中有一个面皮白净的年轻人,依托前朝史记,就本国农业发展,做了极其详尽的描述。
他认为,国家的兴旺离不开人口的增长,而人口增长,则与经济增长必然相关。
大梁国地理位置优越,地理条件良好,南方有广阔肥沃的农田,北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矿脉,若是从农业发展出发,加强本国经济建设,经济力量上去了,再辅以兵器锻造,战车改良,届时大梁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何惧他国宵小践踏本国领土。
而后,就如何发展农业经济的问题,年轻人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甚至还制定了详细的改进方案。
大梁帝看后自然如获至宝,当即确定了殿试第一名的人选。
之后,大梁帝更是对这位状元郎委以重任,破例让他在工部、户部、水部司轮番任职,并且给予他了最高权力。只要是合乎常理的,各司都要全力配合。
然而,状元郎上任没多久,就大刀阔斧地搞改革,根本不顾民生现状。农忙时节,正是播种的好时候,他乌泱泱组织人去上山开荒。
开荒开到一半,自然有人怨声载道。若是他坚持己见也就罢了,至少开荒跟种地,能占一头好。但偏偏他耳根子软,禁不住人说三道四,半道改弦易辙,又让人回去种地。
这下好了,错过最佳播种时机,地没种成,开荒也没开好,两头不讨好。
除此之外,还有好好的稻田让人家改种桑树的,好好的鱼塘让人改种麻柞的。百姓虽然对此抱有疑义,但他有新科状元身份的加持,再加上近几年皇帝大举推行农改之策,因此大家就算有疑问也只能憋在心里,心想着等收获的时候就能见分晓了。
结果这一等就是大半年,有些长得慢的,甚至到年底了都没有产出。
农作物不比其他,等到算收成的时候,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眼见一年过去,状元郎推行的组合作物之法并没有奏效,甚至还不如改革前原田地的产出量,大梁帝也知道自己压错了宝,一时懊恼不已。
他御笔亲封的状元郎,原以为是个不可多得的举世奇才,没想到只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
萧舟衍觉得自己老脸都快没地放了。
好在这事儿闹得不大。当初他想将方案草拟成册,准备全国施行的时候,还好有三司使的几个老家伙拦下了他,说先给状元郎一片地试种一下,如果效果可行再全国实施。
那时候萧舟衍还觉得这些老家伙在倚老卖老,没想到人家都是有先见之明的。
后来萧舟衍给状元郎在离京几十里的地界上划了一个区,那地方有山有水有树林,全靠状元郎规划。状元郎一开始也是干得有模有样的,特别是发明了几个奇巧的耙地工具,更让皇帝觉得他是有备而来。
工具用得趁手之后,皇帝命工部连夜赶制,分发给各地的农民。又见状元郎修水渠引活水灌溉农田,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工作量,便命水部司效仿,在南下几个郡县都修建类似的水渠。
莫不是?
想到这大梁帝看向了新上任的水部司司使。
“半年前朕废黜状元郎的时候就曾说过,终止一切跟农改有关的活动,怎么你们水部司没接到命令?”
这话就很严重了,若是贸然回答,极易被扣上一顶抗旨不遵的帽子。
周围人都替这位年轻的水部司司使捏了一把汗,却听他道:“皇上可曾听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这修水渠一事,就如抽刀断水一般,若是强行中止,势必会遭到更猛烈的反噬。若是到时造成农田反淹就得不偿失了。况且臣等一直在现场,未曾收到过停止修建的公文,便只能待水渠完工。相信明年,皇上就能见到水渠修成的好处了。”
最后一句话总算是将大梁帝稍有不忿的心扯了回来。
皇帝自知理亏,当初派状元郎负责农业改善一事是一时兴起,废黜状元郎也是一时头脑发热,因此根本没下发所谓的终止水渠修建的公文,这也才被水部司司使抓住了空子。不过若不是最终水渠修缮完成,也算是对百姓有了一个交代,他今日还真有可能因为这位年轻司使的顶撞而治他的罪了。
皇帝表情由阴转晴,众人也都悄悄松了口气。
见皇帝不再执着于今年户部收上来的国库粮后,其他部门负责人纷纷开始述职,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
而无人看到的角落,有人的嘴角轻轻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