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东华瓦舍 ...

  •   再说赵守彦回到汴京后,就立刻给皇宫递了请安折子。在等待官家召见的期间,他也没闲着,一边安排管家整理房子和行礼,一边亲自带着礼物去拜访亲友。

      还别说,宋朝宗室人数真挺多的。

      光是太祖皇帝就有四个儿子,可除了第三子舒王是两代单传,如今也就只剩太祖的第二子燕王一脉还留有后裔。

      燕王光儿子就有五个,女儿人数也不少。孙子足有六个,且这六个孙子还都是同一个爹,都是燕王的第二子赵惟吉生的。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而太宗皇帝这一系的后裔就更是多了去了,赵守彦按照名单上门拜访亲友送礼,一天至少跑四、五家,根本没歇息过,就这样也愣是送了一个多礼拜才送完,其中还包括了他奶奶的娘家范家,以及他新妈的娘家李家。

      他之所以这么麻烦,非要亲自一户户地去送节礼,一是要让皇室亲友们见见他这个已经长大了的清河郡公独子;二是让大家知道他赵守彦不傻了;第三嘛,当然是正式向皇室圈子宣告:太祖一系,三子舒王的这一支后裔要回归汴京宗室权贵圈子啦。

      等忙完了这些正事,眼见官家还没有召见自己,赵守彦便迫不及待给舅舅下了拜贴,说要去逛逛舅舅家开的东华瓦舍。

      这一日,赵守彦带上新书童,并几个侍卫上了马车,车离了郡公府,从宣德门出来往左转,路过人声鼎沸的桑家瓦子,走潘楼街这条路,依次经过中瓦子和里瓦子,离了街道不远,在马行街的街头左转就是东华瓦子。

      跟刚刚路过的桑家瓦子、中瓦子和里瓦子相比,东华瓦舍的客流量明显没有前面三家的大。

      要知道,赵守彦他们方才路过那三家瓦子时,门口都是挤挤攘攘的,马车都差点穿不过去。

      而东华瓦子虽然看起来也很热闹,但绝对没有达到人挤人的地步,可即便如此,瓦子的里里外外依旧吸引了不少小贩过来摆摊。

      赵守彦和书童双瑞先后下了马车,马夫去找地方停车,几个侍卫则在不远处暗中保护着他。

      赵守彦刚踏进瓦舍门口,一眼看过去,发现个小摊集,有叫卖蜜饯果子的,卖香饮子的,卖手绢头花的,卖小饰品的……应有尽有。

      “小郎君,我这里有玉娘子的木头雕像,宛如将玉娘子的音容笑貌都复刻出来了似的,栩栩如生得很,你要不要买一个回去?”一个专门卖木头雕像的小贩凑了上来,热情地跟赵守彦兜售自己的商品。

      赵守彦好奇了,“这玉娘子是谁?”

      “玉娘子可是汴京有名的花娘子啊,妙音娘子玉珠儿,嗓音宛如黄鹂般清脆悦耳。小郎君,您是刚来汴京的吧?不然怎会没听说过玉娘子的大名?”

      “是啊,我才从杭州来。”赵守彦看了看小贩手里推销的木雕女像,很感兴趣地问:“那你这雕像多少钱一个?”

      也就是大宋了,连艺人周边都有得卖。不过也是,这年头的伎艺人就跟后世的明星艺人似的,北宋的经济发达,萌生相应的追星产业链也不奇怪。

      商贩伸出五个手指头,说道:“不贵,就500文。”杭州来的小肥羊,连玉娘子的大名都没听说过,他能宰一个是一个。

      “小郎君,这也太贵了……”新来的小书童双瑞在耳边轻轻提醒赵守彦,这木雕不值当这个价格。

      “老伯,你可别坑我,我这书童可是汴京的坐地户。”赵守彦如今是不缺钱花,但也不会轻易当冤大头。

      “嘿,小郎君,我哪儿能呢,我坐地开价,你也能随口还价嘛,你就不能砍一半,直接问我250文一个卖不卖?”

      “你那破木雕还要卖250文一个?”瓦舍巷子里走出来一个身宽体胖的中年人,穿着绸衣,手上带着玉戒指,一副很是富贵的样子,“木头刘,你可不能坑我外甥,还想不想继续在我这儿摆摊了?”

      “哟,原来是李员外的外甥,是我走眼了。”木头刘一看东华瓦舍的东家李富出来了,连忙道歉两句,很快就脚底抹油溜了。

      “彦哥儿,那木头刘嘴巴没个实诚,你可别信他的话。”李富领着赵守彦和他的书童去逛自家瓦舍。

      “我也觉着一个雕像开价五百文贵了,就没买。”砍一半250文也不值当,而且250听起来很像大冤种。

      赵守彦一边走,一边跟李富闲聊:“舅舅,我来汴京之前听娘说过,您之前买了许多地给瓦子扩大了地盘,还新添了三座新勾栏,可厉害了。”

      李富一听赵守彦的话,直接笑眯了眼,他就喜欢这个金尊玉贵的大外甥,更喜欢他喊自己舅舅。

      哎哟喂,大外甥是太祖皇帝的亲曾孙,是官家的堂侄子,可他李富也是大外甥的亲舅舅呢,四舍五入一下,他跟太祖皇帝,还有官家就是亲戚了。

      所以要他说,他妹才厉害呢。

       “哪有那么夸张,你娘才厉害呢,咱们家的瓦舍能越办越好,你娘的功劳可不少。”要不是他妹李婉娘让堂堂宗室郡王宁愿降爵都要娶她当正妻,能让李家借势,否则东华瓦舍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地盘扩大成如今的规模。

      再加上东华瓦子有他妹妹的掺股,还有他爹眼光独特的指点,李富觉得,就这样自己还不能把瓦子给做起来的话,那他就真是废物一个了。

       “当然了,这也少不了你外祖父,也就是我爹的眼光独到。”李富见外甥对自家瓦舍真的很感兴趣,顺便也将东华瓦舍的发展历程给他说了出来。

      赵守彦听得津津有味。

      据舅舅所说,当年外祖父出身小商户,脑子却十分灵活,他先是在汴京近郊,码头附近租了块荒地,在上面围了个露天勾栏,又请了一个有实力但不怎么出名的小戏班子长期上台演出,专门赚那些码头脚夫、小贩和游客们的打赏钱。

      没过几年,外祖父更是娶了戏班主的独女,随后两人合伙把这街头露天勾栏给经营了下来,渐渐地也攒了些家业,还生下了一儿一女,也就是他舅李富和他娘李婉。

      在他们兄妹俩长大成年之前,李家瓦舍的发展规模大了一点,可也不过是买下了当年那块荒地,除了最开始的露天勾栏,还多建了一个封闭式勾栏并几个小铺子出租,同时还划了空地允许小商贩交了租金后,进来摆摊贩卖小商品。

      直到他娘李婉嫁给他爹清河郡公,李家瓦舍才在外祖父和舅舅的苦心经营下,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一个十多亩大的李家瓦舍,华丽变身成占地将近三百亩的东华瓦舍。

      李富一边说着,一边带着赵守彦四处游走瓦舍的各处。

      东华瓦舍内设有酒肆、茶坊、摊铺、食铺、勾栏和看棚等区域。摊铺就像是商业市集,里面有卖药、卖挂、卖旧衣等商品的。勾栏则是商业性文娱演出的舞台,每天都会表演杂剧、说书、歌舞、相扑等娱乐节目。

      因为北宋不宵禁,瓦舍作为市民新兴的综合性娱乐场所,也是越发兴起了。除了东华瓦舍,汴京还有大大小小几十座瓦子,它们分布在人流密集的御街、马行街、潘楼街、桥东街巷等街上,吸引了无数市民前去游玩消费。

      东华瓦舍搁里头跟其他瓦舍相比较,它的条件还真不算突出的,既没有捧出什么特别有名气的艺人,也没有特别吸引人且独家的娱乐节目,属于中不溜的那一挂。

      这时,李富领着赵守彦来到一个露天勾栏前,这时候正是汴京“讲史”出名的说话艺人张十一在台上说《三国志》。

      没错,宋朝这时候就已经有说话人在瓦舍专门说《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等经典三国故事了,还因此衍生了一个“讲史”的说话分类。

      此时讲史的张十一正说到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情节,他声音洪亮却不刺耳,句句都饱含感情,说出来的情节抑扬顿挫,听得人们心神荡漾,还有客人情不自禁地大喊道:“关公果真是个好男子。”

      赵守彦只欣赏了一会儿,就已经打心底认可了这位明星艺人张十一的讲史本领,能把说书说得这么引人入胜,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难怪能在汴京出名呢。

      “我们瓦舍自个儿培养了不少伎艺人,唱歌跳舞演杂剧的都有,说话人也有,水平还行,就是名声不大。我便另外聘了不少出名的说话人轮流过来表演,张十一讲史的名声大,说一场就要十多贯钱呢,且赏钱也要分他六成,我就干脆让他在最外面这处露天勾栏里表演了,他嗓音亮,多少能吸引些外面的新客进来。”李富把自己的引流小方法告诉赵守彦。

      他懂,就是找红火的流量艺人给自家平台引流嘛,搁现代是常见的营销手段了。

      赵守彦心领神会,然后又跟舅舅打探瓦舍各个勾栏看棚的分布,以及那儿常会表演哪种类型的节目。

      李富自然有问有答,一一详细地告诉了赵守彦,正巧两人走到一处看棚,也就是临时搭建的看台,上门正有两位女艺人在表演小唱。

      一位年纪大些,一位正值年华,她们的歌唱水平也不算很差,可周围只有十几个看客,愿意给赏钱的更不多。因这两位女艺人是瓦舍自己培养的,不至于还要瓦舍倒贴出场费。

      赵守彦听了一会儿小唱,才说:“舅舅,这一路逛下来,我看瓦子里就演说话和杂剧的棚子人气最旺。”

      “之前徐氏母女俩在看棚这边演小唱,怎么也有几十人听曲。唉,说起来,也是我年前给瓦子大修缮的缘故,让瓦子流失了一些客人,再有就是咱们这儿本就偏了点,潘楼街那片儿还有几家大瓦子在前头跟咱们竞争,所以我最近也愁得很呐。”

      东华瓦舍原本有四座勾栏可同时演出,外加好几个看棚,客流量挺好的,瓦子里的铺子也不愁租赁。

      就因瓦舍生意不错,前景广阔,所以他才下决心拿出多年的积蓄,又找妹妹和亲友借了部分银钱,然后在瓦舍周围买房买地,重新修缮瓦子扩大地盘。

      如今瓦子的地盘是大了,所处地段也算不错,可前头的桑家瓦子、中瓦子、里瓦子都是成名已久的大瓦子,人家地段更大更繁华,论实力财力,以及艺人数量质量,它们个个都力压自家的东华瓦舍一头。

      这也就导致客人更愿意选择去前面几家大瓦子消费游玩,东华瓦舍在修缮期间就本流失了一部分客人,如今再不想点办法推陈出新,招揽客人,反而要倒退了,可别连前头投入扩大瓦子的银钱都给亏了。

      李富带着愁容问道:“彦哥儿,你回汴京之前,你娘有没有跟你说过,有什么办法能让瓦子生意重新红火起来?”起码也要恢复到修缮之前的客人规模才好。

      这个……还真没有,他娘没跟他说呀。

      赵守彦见舅舅突然变得愁眉苦脸的,也不忍心打击他。

      如果是要让瓦舍推陈出新,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消费,赵守彦脑子里倒是有很多后世的娱乐节目——歌舞、话剧、综艺等等各种类型的节目应有尽有,他总能掏出一款来,只是不能一下子照搬,得做本土化处理。

      这样麻烦是麻烦了点,可谁让他换了个朝代生活呢。

      虽说大宋经济发达,社会风气也很开明,可它再开明也是个封建朝代,他总要搞清楚什么包袱能抖,什么玩笑不能开,什么样的题材需要避讳。

      加上自己初来乍到,更是要谨慎一点,让他先把这里的瓦舍文化、市场规则给摸清楚,再来调研东华瓦子的市场规模,客户所属阶层的分布情况,最后根据大数据来决定节目的诞生。

      如此,赵守彦脑中考量一番,等他回过神来,正想着说些什么来安慰一下舅舅不要着急的时候,一个小童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他满头是汗,喘着气大喊道:“东家,快去帮帮任三郎!罗衙内非要包他过夜,三郎不肯,他还直接让随从抢人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