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化
散曲的由来
元初没有用武之地的汉人文人投身于曲,进行了大量的创作。
可是创作一部戏文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像关汉卿写了一辈子的戏,也就六十多部,那平时偶尔的小情绪要如何抒发呢?就采用了戏曲所使用的“宫调”、“曲牌”来写情感,表达思想。这种新的诗歌体式,就被称为“散曲”。这个“散”字,当然是相对于戏曲的成本成套而言的。
散曲是单独创作的,并不是从戏曲里面取出一小节来的,但是散曲是遵从元曲的写作方法的。在这里我们就会发现“散曲”和“词牌”的第一个大的不同点,它们的音乐的风格和来源是不同的。词牌的音乐我们看词牌名就知道,大多来自古乐府或者唐教坊曲,然后就是音乐家们的自度曲。
而散曲的附着,则来源于戏曲,从戏曲的发展我们就知道,这些音乐更多地来自民间,即“曲牌”、“诸宫调”。
所以我们看到词牌的标准命名法,是“词牌名”+“标题”,如《念奴娇.怀古》,而曲要在前面再加上个“宫调”,是“宫调+曲牌+标题”这种结构,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当然,散曲的标注没有这么严格,如《天净沙.秋思》,就省略了“宫调”,只有“曲牌名”和“标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混淆词和曲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我们如果知道“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自然就不会把这首作品认为是词了。
当然,称之为“散曲”,也不过是我们后人的称呼,在当时的文人,并不认为这是什么新形势。他们对自己写的散曲,称之为“乐府”或者“新乐府”。
是不是相当耳熟?
乐府,自从秦朝设立以来,后世的根据音乐创作的文字都冠以“乐府”之名;这其中,“汉乐府”,毫无疑问是诗的一种形式,而中唐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就是在旧乐府音乐散佚,使用唐教坊音乐重写填字创作,这和元朝的散曲形成确实是异曲同工。
所以,元朝文人自认散曲为“新乐府”是有传承的一种正确认识。也从文人角度证明了诗、词、散曲本来同源,都是出自中国古体诗,只不过在格律化(脱离音乐)和非格律(律古)的路上分道扬镳。
非格律化的古体诗则发展成为律古,一部分被宋朝的词牌音乐收编,成为宋词;一部分没有音乐,依然沿用乐府标题(李白的那些作品为代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词牌音乐消亡,但是格式固定下来。戏曲音乐的兴起,附着于元朝音乐的这一部分古体诗----我们就称之为“元散曲”。
散曲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基于戏曲结构产生的散曲,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就是最像词的小令。它跟词的形式差不多,不分上下阕。词的小令,也不分上下阕。这两者的区别就是音乐,“词牌”和“曲牌”。
第二种是套数。是同一个宫调的多种“曲牌”,连缀起来,表现一个意思。形式上像是成套的小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种叫带过曲。带过曲,其实就是同一宫调的小令,连续多写几首,如同组诗一样,就叫带过曲了。
注意,第二种和第三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内容:套数,是一套小令说一个事情;而带过曲,虽然是组诗,但是内容并不紧密,可能互不相关,起到的是带过作用。
我们平时接触得最多的自然是挂曲牌的小令,因为和词牌小令实在是非常像,至于词牌、曲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都已经散佚,或者说(曲牌)跟散佚没什么区别,那是专业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只看文字的时候,非常容易混淆散曲小令和词牌小令。
当然,这些都是演唱用的,归根结底还是歌词。不要认为散曲是从戏曲里拿出来的,戏曲里的每个曲牌,都是整部戏的组成部分。而散曲是单独创作的,一出来就是那样。
这就好像不要认为绝句是律诗剔除中二联得到的诗体一样,虽然很多情况下完全成立。
元代的大戏曲家,闲时就通过散曲来抒发个人情感,因为有曲牌,自然也拿来唱,所以实际上散曲在他们手中起到的功用和宋词在宋朝文人手中类似。
到了后来,很多不写戏曲的文人也开始创作散曲,就好像诗词一样,成为普遍流行的个人情感表达方式。比如张养浩、张久可、乔吉,就是散曲三大家,但人家不写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