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甄士隐破解好了歌 ...

  •   在那个遥远的往昔,正值元宵节的喜庆时刻,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士隐先生也不例外,他命令忠诚的仆人霍启带着他的爱女英莲一同出门,去欣赏那些为节日特意准备的灿烂烟火和五彩缤纷的花灯。夜幕低垂,灯火辉煌,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孩子们则兴奋地在灯光下嬉戏。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夜晚,一场意外悄然降临。深夜时分,当人群熙熙攘攘,烟火在空中绽放的时候,霍启感到了一丝尿意的催促。他环顾四周,寻找了一个相对隐蔽的角落,便将小英莲安置在一户人家门前的台阶上,让她坐在那里等候。霍启心想,自己只是短暂离开一会儿,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当他匆匆解决了生理需求,回到原处时,却发现那台阶上空无一人,英莲不见了。霍启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开始焦急地在人群中穿梭,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英莲的名字。夜色渐深,烟火依旧绚烂,但在霍启的心中,一切都变得暗淡无光。

      他四处寻找,从街头到巷尾,从灯火通明的市集到幽暗的小巷,他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破晓而至。英莲仍然杳无音信。霍启心如刀绞,他知道自己无法面对主人的责问,更无法承受失去小英莲的痛苦。在绝望和自责中,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逃离这个曾经充满欢笑的家乡,踏上了一条未知的旅途。

      士隐夫妇在女儿一夜未归后,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担忧。他们深知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不祥之兆,于是立刻派遣家中的仆人四处搜寻,希望能够找到女儿的下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派出去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都摇头表示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女儿的消息。

      这对夫妇一生中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与希望。如今,女儿的突然失踪让他们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无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不知道女儿究竟遭遇了什么不幸。为了寻找女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找到任何线索。

      在这样的煎熬中,一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士隐先生因为长时间的悲痛和焦虑,终于病倒了。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无法承受这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封氏夫人也因为深深地思念女儿,变得憔悴不堪。她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女儿的消息,同时也不断地请医生来为丈夫和自己诊治,希望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继续寻找失踪的女儿。

      然而,尽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然没有任何关于女儿的消息。这让士隐夫妇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之中,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希望女儿能够平安归来。

      在一个意料之外的日子,恰逢阳历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内香火鼎盛,烟雾缭绕,僧侣们正忙碌着进行庄严的神明供奉仪式。庙宇里的气氛庄严肃穆,一切看似都在有序进行。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平静。

      一位负责照看油灯的僧人,由于一时的疏忽,未能控制好油锅中燃烧的火焰。火焰如同顽童般跃出了油锅,瞬间点燃了靠近窗户边的纸质装饰。纸糊在火焰中迅速燃烧,火势一发不可收拾。

      不幸的是,那一地区的居民住宅大多采用易燃的竹篱笆和木板作为建筑材料,这样的结构在火灾面前显得极其脆弱,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仿佛是宿命的安排,火势迅猛地蔓延开来,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家接着一家,转瞬之间,整条街道便被熊熊烈火所吞噬,场景宛如神话故事中的火焰山,壮观而恐怖。

      尽管当时有士兵和民众纷纷赶来,试图用手中的水桶和简陋的灭火工具扑灭这场大火,但火势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范围,人力似乎难以阻止这场灾难的蔓延。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夜晚,大火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渐减弱,最终熄灭。

      当灰烬落定,人们心有余悸地环顾四周,却发现曾经熟悉的家园已经不复存在,化为一片片灰烬。其中,甄家的隔壁更是变成了一片废墟,景象凄凉。幸运的是,夫妇二人和他们的家人在灾难中侥幸逃生,但他们的心情无疑是沉重的。甄士隐,这位曾经的邻居,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在废墟中连连顿足,长叹连连,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无奈。

      在经过与爱妻深入的交流和共同的考虑之后,甄士隐夫妇俩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们要暂时离开现居的家园,迁移到郊外的田庄去生活。他们原本以为,田园的生活或许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远离尘嚣、平静安宁的环境。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近年来,自然灾害和人间祸患接踵而至,旱灾和水灾交替肆虐,社会秩序混乱,盗贼四处横行,官兵们忙于剿灭盗匪,连那片本应宁静的田庄也饱受波及,难以为继,更别提在那里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了。

      面对如此困境,甄士隐别无选择,只能痛心疾首地将自己辛苦经营的田地一一出售,带着妻子、年幼的女儿以及两位忠诚不二的丫鬟,投奔到了岳丈封肃的家中,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丝庇护。

      岳丈封肃,是一位大如州的地方绅士,尽管他以务农为生,但他的家庭却相对富裕。然而,当他看到女婿甄士隐一家狼狈不堪地来到自己家中时,心中不免生出了一些不满。尽管如此,甄士隐还是带来了一些变卖田产后得来的银两,他请求岳丈帮忙购置一些房产土地,以便未来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封肃便借此机会,既用女婿的钱,也出了一些自己的资金,给甄士隐安排了一些贫瘠的土地和破旧的房屋。

      甄士隐原本是一位读书人,对于农事并不熟悉,也不习惯这样的劳作。他尽力维持了一两年,但生活却越来越困顿。每当封肃见到甄士隐,他总是会说些讽刺的话,而且在人前人后都埋怨甄士隐不懂得如何管理家务,只知道好吃懒做,这让甄士隐的处境更加艰难。

      尽管岳丈封肃对士隐的态度有些冷淡,但士隐仍然感激他的帮助。他深知自己的家庭背景和能力有限,无法像封肃一样在农业上有所建树。因此,士隐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希望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时,士隐便开始埋头苦读。他不仅阅读经典著作,还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他知道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尽管士隐努力工作,但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封肃对他的抱怨和不满也逐渐增加。每当封肃见到士隐时,总是会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话语来讽刺他。这让士隐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士隐心中不免悔恨,再加上去年的惊唬,急忿怨痛:暮年之人,怎能忍受贫病交加?竟渐渐显露出下世的景象来。某日拄着拐杖挣扎到街前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中念叨几句言词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士隐听到这番言语,立刻迈步向前,急切地问道:“你刚才所说的,究竟是何意?我只听到了‘好了’、‘好了’这样的话语。”道人面带微笑,回答道:“你若真的能够领会到‘好了’这两个字的深意,那便说明你已经有所觉悟了。你应当明白,世间的一切美好之事,都可以归结为‘了’,而‘了’的本质,也就是‘好’。如果没有‘了’,那么就无法称之为‘好’;如果你渴望得到‘好’,就必须先达到‘了’。我这首诗歌,就名为《好了歌》。”

      士隐天资聪颖,远超常人,听到道人这番话语,他的内心早已有所触动,仿佛豁然开朗。于是,他带着一丝笑意,说道:“请稍等一下!让我来解读你的这首《好了歌》,如何?”道人依旧保持着笑容,回应道:“那就请你解读吧。”

      士隐乃言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疯跛道人听闻此言,拍掌大笑:“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的搭裢抢了过来背上,竟不回家,同着疯道人飘飘而去。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小小的事件足以在街坊邻里间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封氏一家的遭遇,便是这样一则被广泛传播的新闻。当封氏得知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时,她悲痛欲绝,泪流满面,仿佛心都要碎了一般。无奈之下,她只能与父亲商议对策,派人四处打听,希望能够找到一线希望。然而,寻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却依旧杳无音信。

      面对如此困境,封氏别无选择,只能暂时依靠父母维持生计。幸运的是,身边还有两位忠心耿耿的老丫鬟陪伴着她。主仆三人相依为命,日夜辛勤地做着针线活,以此来帮助封肃先生家度过难关。尽管封肃每日里怨声载道,对于现状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沮丧,但他也明白,除了接受现实,他别无他法。

      在那个不起眼的日常日子里,甄家的一名勤劳丫鬟负责外出购置家中缝纫所需的线材。她刚踏出门槛,还未来得及融入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流中,耳边便传来了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那是一种夹杂着惊讶与兴奋的声音,人群似乎在讨论着什么引人瞩目的事件:“新任的太爷大驾光临了!”出于好奇,丫鬟没有直接走向市集,而是隐蔽地站在大门的一旁,偷偷地窥探着外面的情形。

      她的目光所及之处,是一列列身着整齐制服的军牢快手,他们步伐一致,表情严肃,正沿着街道有序地行进。在这些维护秩序的士兵之后,是一顶装饰华丽、显得格外显眼的大轿。轿子内部,坐着一位穿着乌黑帽子和猩红色官袍的官员,他的仪态庄重,气度不凡。丫鬟凝视着那位官员的面庞,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似乎这位官员的面容在她的记忆中有着模糊的印象,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但她并没有对此深究,很快便将这一幕抛诸脑后,转身回到家中,继续投入到她的缝纫工作中。

      夜色渐浓,丫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正准备安顿下来休息。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屋外,人声鼎沸,似乎有一群人聚集在门前。有人大声地说:“是本县太爷派来的差役,有要事传达!”这些话语传入丫鬟耳中,她的主人封肃听后,顿时愣住了,心中涌现出一股莫名的紧张和困惑。他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差役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消息,是喜讯还是灾难,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封肃迅速收拾心情,走出门外,迎接这些不速之客。他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询问差役们的来意,希望能够了解情况。但差役们并没有对他的友好态度作出回应,他们只是粗声粗气地喊道:“快请甄爷出来!”封肃连忙解释,试图澄清可能存在的误会:“各位,恐怕你们弄错了,我姓封,并不是甄家的人。不过,我确实有一个女婿曾经姓甄,但他已经离开家庭,出家为僧一二年了。你们是不是要找他?”差役们不耐烦地回答:“我们不管你的‘真’‘假’!既然你的女婿是我们所找的人,那就请你跟我们去见太爷吧。”话音刚落,他们便推搡着封肃,带他离开了家门。

      封家的众人目睹了白天发生的一切,个个脸色煞白,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彼此对视,却不知如何是好。家中的气氛紧张而沉闷,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夜幕降临,时间缓缓流逝,直到深夜的二更时分,封肃这才匆匆踏入家门,脸上带着疲惫而又复杂的神情。

      封家的众人早已迫不及待地围拢过来,急切地想要了解白天发生的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封肃看着家人焦急的眼神,便开始慢慢解释起来:“今天的事情,其实是一个误会。新任的太爷,他姓贾,名叫贾化,是湖州的世家出身。他与我女婿曾有过一段深厚的交情。今日,他在我家门口恰巧看见娇杏丫头正在购买线线,误以为我的女婿已经搬到了这里居住,因此特地前来传唤。”

      封肃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将事情的原委向太爷详细解释了一番,太爷听后,感慨万分,连连叹息。他还特别询问了我那外孙女儿的下落。我告诉他,孩子在看灯的时候不慎走失了。太爷听后,安慰我说:‘不必担心,我会派人四处寻找,一定会将她找回来的。’临走时,他还慷慨地赠给我二两银子。”

      甄家娘子听到这里,心中的悲伤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眼眶中泛起了泪光。她想到了失踪的外孙女,心如刀绞。封肃的话语虽然带来了一丝希望,但想到外孙女在外可能遭受的种种困难,她的心便沉重无比。那一夜,甄家娘子沉浸在无尽的思念和担忧中,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整个封家也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只有夜风在窗外呼啸,似乎在诉说着家人内心的无尽哀愁。

      随着第二天的晨光破晓,雨村府上便忙碌起来。雨村大人特意派遣了忠诚的仆人,带着他的深情厚意,前往甄家。仆人们手中提着两封沉甸甸的银锭,这是雨村大人对甄家娘子的一份心意,以表达他对甄家娘子家素日的帮助和支持的感激之情。除此之外,还有四疋色泽鲜艳、质地柔软的锦缎,这些锦缎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如同甄家娘子那温暖而善良的心。

      然而,雨村大人的心思并不止于此。他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封肃的帮助。于是,他又附上了一封密封的书信,信中详细地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封肃能够代为向甄家娘子提出一个请求,那就是希望能够迎娶娇杏为二房。封肃收到这封信后,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他对于能够成为雨村大人的亲家感到无比荣幸。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讨好雨村大人,于是在女儿娇杏面前极力地劝说,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同意。

      封肃的热情和努力并没有白费,娇杏最终被说服,同意了这门亲事。当晚,封肃便安排了一乘华丽的小轿,将娇杏送入了雨村大人的府邸。雨村大人见到娇杏的到来,心中的欢喜溢于言表,他不仅对封肃表示了深深的谢意,还赠予了他一百金,以示对他办事得力的赞赏。

      此外,雨村大人也没有忘记甄家娘子。他知道甄家娘子家为了帮助他,家中必定有所损耗。因此,他又送去了许多礼物,希望能够暂时缓解甄家娘子的生活压力,同时他还承诺会尽快找到她失散的女儿,以报答甄家娘子的大恩大德。

      话说那娇杏丫头,便是昔日在雨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子。她与雨村的相遇,纯属偶然,却因此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缘分,这实在是出人意料的发展。谁能想到,娇杏的命运如此曲折多变: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来到雨村的身旁,并且在短短一年之内,便为雨村诞下了一个儿子;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半年后,雨村的原配夫人不幸罹患重病,撒手人寰,雨村于是将娇杏扶正,使她成为了自己的正室夫人。这一切,宛如一句古诗所言:“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娇杏的命运转折,不仅令人感慨万千,也让人对命运的不可预测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