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十三 ...

  •   旬假这日一早,李允如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前往崇文殿。今日韩达休沐在家,她便温习往日所学,又记下尚存疑惑之处,待明日一早向韩达请教。

      待到辰时,宫人来报,安车已是备好。李允搁下手中的宣笔,又将桌上的书册整理放好,才起身与春迟一道走出殿外。

      安车是李允入东宫时李穆赏赐的,她今日初见,就被安车华贵而繁复的外观惊了一下,忽又想起一年前冯益带她离开尚衣局时的场景。

      春迟打开车门,正准备扶李允上车,转头就看见李允面色凝重立在原地,却也不知道想的什么,她唤了两声殿下,李允都没半分反应。

      春迟眉梢微微起褶,转头向身旁的女官递了个眼色。那女官会意,赶忙上前替了春迟的位置。春迟走到李允跟前,凑近了小声提醒道:“殿下,时辰差不多了。”

      李允听得春迟说话,这才回过神来。她望了眼春迟,见她眼中尽是担忧,便知刚才失态。她垂下眼帘,往车前走去,春迟紧随其后,将她扶上车去。

      春迟正要合上车门,就听李允道:“姐、你上来与我同乘。”

      自从上次李允当着杨善的面,唤春迟姐姐后,春迟便就一直提醒,不再让她这般唤人。李允已是唤姐姐唤得习惯了,便有些难改,但还是记得此事的。

      正要收起脚踏的宫人听李允发话,赶忙往后退了几步,只待春迟也上了安车,宫人才将脚踏收去。

      李允这次出宫阵仗极大。除东宫十六名千牛卫外,李穆还格外拨了三十名金吾卫随行,再加上随行的宫人,队伍已是快有近百人。

      李允居坐在车内,今日出宫,她穿着简单,只着圆领紫袍,戴小冠。除去了平日所穿戴的那些贵气服饰,整个人看起来还精神了许多。

      从上了安车起,李允整个人就沉默了下来。因袖口不似她平日所穿常服那般宽大,春迟便见她一双小手置于腿上,捏得泛了白。

      春迟浅浅地叹了口气,缓缓握住李允的手。见李允面露茫然,春迟轻笑一声,柔柔地劝道:“这衣服袖口窄些,遮不住殿下的手,便是让旁人看了不大好。”

      李允顿了顿,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这才发现手背上已是被手指压出了四道红痕。她心头一凛,赶忙揉了揉手背,无奈道:“这习惯不好,还需姐姐时时提醒,方能改正。”

      春迟见李允越揉手背越是一片殷红,便也无奈,只拉过她的手来道:“不可再揉,放一放便好了。”

      李允点了点头,将手摊开,放回自己腿上,又开始发起呆来。春迟见状,也不再言语,任由她去了。待到了地方,李允这才收回思绪,与春迟一道下了安车。

      这里是杨善的府邸。

      杨善带着一种众人行礼后,李允便跟着杨善走上了台阶。她刚跨过户限,就忽觉身边有异,还没等她反应,耳廓又是一热:“你就是那个喜欢板着脸的殿下么?”

      李允忙一把捂住耳朵,惊恐地看向突然冒出的说话之人。却不料两人距离极近,她这一转头,两人就狠狠地撞在了一处,若不是春迟眼疾手快抱住李允,恐怕李允就要跌倒在地了。

      李允被撞得头晕眼花,待她缓过神来,就见杨善将倒在地上的女孩扶起,才转过身来赔礼道:“这是微臣的表妹,池姓,表字宁,比殿下长一岁。她初到长安,不识礼节,冲撞了殿下,还请殿下恕她不敬之罪。”

      池宁与杨善长的有七分相似,但眉目更为明快一些。

      春迟忙望向李允,见她左额角处的那团绯红格外扎眼,又泛出些青色来,顿吸了口凉气。她转头就看见池宁嬉皮笑脸地揉着额头,显然对此事毫不在意。

      她怒从心起,正要开口训斥,李允却扯了扯她的袖口,急急地道了声“无碍”。既然李允这般说了,再有天大的火气,春迟也只得作罢。

      池宁大约是知道自己闯了祸,但也并不在意。她从杨善手中挣脱出来,三两跨步就到了李允身前。春迟正要阻拦,李允却摆了摆手制止了她。

      池宁见状,笑的更是明朗。她伸手轻轻地抚过李允额角上的包,又凑近了吹了吹,才道:“这样便不痛了。”

      李允一怔,往后退了半步,才抬头望向杨善。

      那日,她因不知要寻何种理由出宫,便将难题抛给了杨善,要与她在旬休这日一道去大理寺。

      杨善思考片刻,拒绝她道:“不可。”

      李允饶是再能忍耐,被接二连三地拒绝,也还是生出些气恼来。

      “即使是微臣答应殿下一同前往大理寺,圣人也绝不可能首肯。”杨善接道:“殿下心中应是明了,查案一事,不仅圣人不会答应,太后定也不会允许。”

      李允握着的手一紧,眼中闪过一丝困惑,语气却是肯定的:“祖母不会拦我。”李穆不会同意此事她是知晓的,但吴氏总与她提起阿娘,她便猜测吴氏多少应也是在意阿娘的。

      杨善摇了摇头,压着声音笑道:“太后一定会拦殿下,且只会比圣人更为决绝。”

      “为何?”李允更为不解。

      杨善解释道:“因在圣人看来,殿下未来国君的身份高于嗣子的身份。而太后先视殿下为嗣孙,再是未来国君。故而,太后绝无可能让殿下以身涉险。”

      李允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杨善此话的含义。若真如杨善所言,那查案之事更需慎之又慎。

      不过,既然杨善晓得李穆和吴氏反对此事,那杨善为何还与自己说这么多?难道她也是反对?

      想到此处,她便也不管许多,只开口问道:“你也反对此事么?”

      “微臣不敢。”杨善恭敬道。

      是不敢,而不是不反对,李允在心中下了判断。但她依旧没有放弃说服杨善,因她身边根本无可用之人:“那你可有办法带我出宫?”

      “有。”杨善这次倒是回答的爽快。

      李允等了一会,却未能等到下文,于是便道:“善请说。”

      “据微臣所知,崇文殿内只有殿下一人学习,并无其它学生。”说道此处,杨善忽莫名笑了一声,才接道:“不知殿下可愿寻个学生作伴?”

      李允不知杨善为何这般询问,但也耐着性子道:“善可直说。”

      杨善一笑:“微臣有一表妹,昨日刚到长安。殿下若想出宫,便借此为由,与圣人说想寻学生作伴。若圣人要诏微臣的表妹入宫,殿下可说微臣今夜请殿下去府中做客。如此,今夜与殿下单独相处许久一事也有了说法,余下之事,交给微臣便可。”

      李允就是再笨,此时是知晓了杨善的意图。只是与查案一事相比,东宫内多个外人似乎也并不是不可接受。她思考片刻,轻声问道:“那大理寺一事呢?”

      “微臣会请赵大人前往府上等候殿下来访。”杨善道。

      李允听罢,面上难得露出些许笑意,却不是因为高兴:“善先让我去大理寺问案,现下一论,却成了去善的府上问案。除东宫外,大理寺卿哪里都去得,除东宫外,哪里都可问案,但偏偏,善却举荐表妹入东宫,所以东宫谁能入,便是善说得算么?”

      “殿下居于东宫,宫内是何种状况殿下应是比我清楚。”杨善并未因李允这番近乎责问的语气有半分动摇,她依旧面带笑意,缓缓问道:“殿下为何要支开春迟,才与臣探讨此事?”

      她这样问,倒是让李允不知要如何回答了。春迟虽与她亲近,又处处为她考量,但她心中知晓,查案一事绝不能让春迟知晓,不如说,此事不能让东宫内的任何人知晓。

      她是皇太女,也是东宫之主,但东宫内的所有事务,她皆是做不得主。昨日她才说要赏赐杨善,今日李穆和吴氏便都问起了此事。在这偌大的大明宫内,她的一举一动,皆是透明,皆不能由己。

      她现下支开春迟与杨善说了这么多,明日午时李穆定会问起此事。

      念及此处,李允忽就明白过来,刚才杨善所说的“今夜单独相处一事有了说法”是为何了。倒是她,想着一件事就顾不得想另一件事,显得狭隘愚笨。

      “我可信善么?”心中疑惑揭开,李允说话的语气便缓和了下来。

      杨善笑了笑,徐徐而道:“微臣本想说,信不信微臣得由殿下定夺。但转念一想,这般说辞在殿下看来就有含糊其辞之嫌了。”说道此处,杨善面上笑容更盛了些:“殿下当然可以相信微臣。”

      李允忽然觉得杨善这般举动不像是臣子,至于像什么,她也没个定论,毕竟除了杨善以外,她从未和旁人说过这么多话。
      她抬头看着,抿了抿嘴,才开口问道:“善为何可信?”

      “自然是因为微臣有私欲,这私欲便是想让微臣的表妹入东宫。殿下既然满足了微臣的私欲,微臣自然就与殿下一条心了。”

      杨善语气轻巧,这番话又无半点掩饰,直白的让李允心中一震,又是满是困惑。但此时并非讨论这些琐碎事情的时候,李允便暂且压下心中疑惑,只待今后慢慢探究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十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