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功成 ...
-
没过几日,林芸就收到了一沓沓宴会的请帖,上京的官家贵族圈子里都对这个据说要成为摄政王妃子的平民女子很是好奇。许多女眷都借着名目,变着花样给林芸发邀请函,什么赏花游园诗会,纷涌而至。
林芸对这些都敬谢不敏,向来是能推则推,然而某一日,竟然收到了来自宫中的请帖。
据说是郑太后诞辰到了,宫中的桃花开得很好,于是想办一场宴席,邀请各位还未成亲的女子前往。实际上似乎是要给皇帝选妃,给皇帝相看的。
只是为何会邀请她?林芸有些摸不着头脑,至少明面上她是有婚约在身了的吧。
似乎是明白她的疑惑,帖中还细心地解释道,林芸既然是摄政王妃,也算是是皇帝的亲属,让她也帮忙相看相看。
这话却是有些牵强了。的确,在寻常人家,皇帝与晏驰深是兄弟,她便是皇帝的嫂子,与皇帝的妃子便是妯娌关系,少不得要掌掌眼,可这是后宫中的女人,哪轮得到她来相看。
怎么想这场宴会都诡异得很。
但是既然是太后诞辰的庆宴,恐怕就不是那么好推拒的了。
于是郑太后就收到了林芸感染风寒,卧病床中的消息。
宫墙内,郑太后一拍桌子,“要把人叫出来,竟比登天还难。跟晏驰深一样,不把皇帝、不把本宫放在眼里。”
一旁有内侍低声说了几句,郑太后听了,冷笑:“好,既然说是病了,那就派太医去好好地治治。”
于是隔日,就有太医上门,说是太后担忧林芸的病症,特地让宫中最好的太医来给林芸看病。”
半日后,太医回宫内述职了,说的确是染上风寒,恐怕近日都好不了。
郑太后:“竟然有如此巧合之事。”
自然,林芸并不是真的染上风寒了,而是用特殊的草药伪装成染上风寒的脉相,看上去面色灰白,实际上依旧能跑跑跳跳,还能跟晏驰深练一练招式。
但郑太后依旧不死心,半月后,又以去护国寺为国祈福的名义,邀请了一堆女眷,而林芸赫然在内。
只不过这时,风寒的借口也用过了,而且是为百姓为国家祈福,更是不好推拒,于是林芸最终还是接下了邀请。
林芸一向穿得很简单,今日去为国祈福,虽然也不应当穿着太华丽,但也不能太过朴素,林芸正想着着装,就见下人送钗裙来,说是摄政王准备的,林芸一穿,正好合身。
因为前些日子染风寒的托词,她又戴了个面纱。
护国寺在峰顶,如若是诚心诚意朝拜,那需得徒步走上去。今日微微除了太阳,山下,早已聚集了一干来祈福的众人。
然而众人的视线中心,却是隐隐聚集在角落一个白衣女子身上。
女子所着衣裳简单又不失大方,更衬得人仙气飘飘宛如天上神女,面上覆纱,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
这便是涉政未来的妃子。众人窃窃私语,听说只是平民女子,但这一身气度,倒是矜贵得紧,不知相貌究竟是个怎么样,虽然有所听闻,但还是想眼见为实。
众人的目光越发炽烈,似乎想扒开林芸的面纱和表皮,看到骨子里去。
林芸却是淡定自若,不就是想看吗,也不会掉块肉。等祈福完,她还要回酒楼讨论新菜式。
没过一会儿,在组织之下,众人开始往上爬,一开始开始轻松,到了中段,多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而林芸却是面色清爽,神色如常。连面纱都未沾湿半分。
开玩笑,这座山跟她从前爬的那座想必,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且还有开凿好的阶梯,对林芸而言,说是如履平地也不为过。
因而,她很快到了山顶,先是自行双手合十拜了拜,有尼姑给她送了杯茶,而后给她引路。
尼姑将她引进了一个厢房,一进厢房,就是一雍容女子怒视着她的身影。
林芸心下有了较量,这应当就是那郑太后了。
怪不得一路上没有看见太后的踪影,原来是在这等她。
郑太后启唇道:“林姑娘,可真是叫哀家好请啊。”
林芸道:“不敢,只是适逢风寒,如今才将将好。”说着便又咳嗽两声。
郑太后不知她所言是真是假,只是看林芸身子纤细,似乎的确是有不足。开口直言:“你知我今日找你来是为何?”
林芸敛眉低目:“民女不知,还请太后明示。”
郑太后道:“你与摄政王相识多久了。”
林芸道:“大概有三年。”
“三年间,能让晏驰深喜欢上,你是有何通天本事?”
林芸不言了。她也不知道啊,如若不是皇帝脑子一抽,他们还只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如今说要纳妃,也只是在他们面前逢场作戏罢了。
郑太后继续:“能从一介平民,成为王妃,的确是你的际遇了。不过,这里有个更好的去处。”
“你若有意,之后我就给你改名换姓,让你做一国的皇后,如何?”
林芸不知自己是怎么得了这郑太后的青眼,要让她这么缠着不放,甚至以皇后之位相许。
却原来郑太后前些日子拿了林芸的八字,找人算命,说林芸的八字名怀凤印,贵不可言。
龙凤呈祥,既然有凤,那便有对应的龙。而这龙,只能是她的儿子,而不能是晏驰深。
郑太后派人查了两人的过往,似乎的确是这女子出现之后,晏驰深的命数就更顺遂了,一路打下蚩国,成为大启最声势无两之人,光芒之耀眼,连皇帝在面前也要黯淡。
这是郑太后绝对不能忍受的,因此,即使她看不上林芸的出身,秉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点,她定要将林芸拉拢到自己儿子一派来。
林芸拒绝得很干脆。郑太后脸都气青了。
“你可想好了。”
“这已是民女深思熟虑的结果,民女对王爷之心,天地可鉴。”
郑太后拿起杯子,遮住嘴角一抹冷笑。
既然敬酒不吃,别怪她心狠手辣。林芸决不能回到晏驰深身边。
可是她等上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林芸倒下。
正当想着那杯茶是否出状况之际,听得林芸道:“怎么了,太后娘娘,是在想民女为何还没有毒发吗。”
郑太后一惊,杯子从手中滑落。
林芸道:“娘娘心思的确缜密,刚登上山时递来的水,通常是没有人会拒绝的。可是民女恰好鼻子比较灵通,那杯茶水,一闻便知道不对,因此也只是佯装喝下罢了。没让太后娘娘如愿,甚是抱歉了。”
郑太后伸手指着林芸,气得浑身发抖:“你...”
既然撕破了脸,林芸也不讲究那些虚礼了,直接拉开门就要离去,却见门外有几个大汉守着,见到林芸,发出了狞笑。
人影笼罩在林芸身前,几乎要把林芸吞没。
斜边却直直冲入一个身影,拉住林芸就往外边跑。
林芸猝不及防,被人拉住,跟人跑了一段,甩掉身后追赶的人群之后,才被松开手,面前的人气喘吁吁,抬起脸道:“姑娘你没事吧。”
此人正是晏金池。
林芸看到他的脸,也恍然大悟,正是之前在大街上碰到的富家公子。
林芸犹疑着开口:“公子,那日...”
晏金池马上截过话头:“我那日醒来,见房中无人,又恐家人担忧,便先回去了。今日来”
林芸道:“原来如此。敢问公子,为何今日会出现在此处呢。”
说是今日来护国寺,正好碰上方才那一幕,于是将林芸拉了出来。
“公子真是仗义相助。”
晏金池听她这话,总感觉怪怪的,压下那一抹不安,道:“姑娘,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先暂且从这里脱身吧。
两人往大门走去。
“我倒是不知道,皇帝竟然有这种癖好,喜欢拐走别人的王妃。”
晏驰深的身影出现在院落中。林芸走了过去,面上波澜不惊。
晏金池被眼前这一幕刺痛了眼,这才知道,自己的身份原来早已暴露:“你...你们...”
晏驰深低声朝晏金池道:“你们不该把注意打到她身上。这皇位我能送你,也能再拿回来。”
晏金池面色惨白,注视着二人相携而去。
按照原本的设想,他和林芸二人出门会撞上上山的一干人,如此便能传出林芸有心攀附,坐实林芸设计与他私会,就算晏驰深不心生芥蒂,也能落人口实。
却没想到晏驰深竟亲自跟过来了,是什么时候来的,莫非从头到尾,晏驰深都在。
晏驰深果然看中林芸,若是两人结合,应当会是一对恩爱无双的好夫妻。
晏金池额角留下一滴汗。摸了摸怀中,是一匹素帕子。
即使是皇帝,他也有太多不可得的东西了。
那日在墙角,少女为他解围,素净的面容,眸光清明,还有无匹的勇气。他动了妄念,些许。
身后有侍卫匆匆赶来,陛下,如何?
晏金池摇头。
...
几日后,摄政王迁往封地,连同那百万大军。
林芸随晏驰深来到封地,府邸还未建成,晏驰深说,之后,这便是他们的家。
林芸听着,感觉怪怪的,又不是真正的夫妻。
所幸家乡也在封地之中,林芸来往不过两日来回,很是方便。
晏驰深和林芸举行了大婚。林芸在府邸有自己的一个房间,当然,她跟晏驰深是分开住的。
在封地境内,林芸也努力开拓着生意,当然还开了不少酒楼。
一开始,封地很穷,一个常遭旱涝的地方,又会富庶到哪里去呢。林芸进行一番考察,发现此处跟她上一世生活的地方地势极为相似,在古时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而在她的世界,解决这个困境的是一个叫李冰的人,花了数年,父子齐上阵,铸造了都江堰,在两千多年后也依然沿用着,还成为了著名风景区。
林芸用财富值兑换了都江堰的修筑传承,以火烧水泼之法凿通山体,又设以三道关卡,调节水量,排洪排沙,使千里荒野变沃土,粮食产量大增。
有了粮草,兵马也养得膘肥体壮。又经历过战场的厮杀,声势自然非比寻常。
因此,当他们攻向国都的时候,许多士兵远远望见,就丢盔弃甲,可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晏驰深登基为帝,而林芸也成了帝后。
虽然他们实际上是分房而睡,没有发生过一丝一毫逾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