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Chapter60 ...

  •   回忆是我们审视生活的过滤器。——石黑一雄

      继近一年前食堂改建后,图书馆突然贴出公告也要重新装修了——把整整1栋楼的书籍转移到实验楼的临时储藏室显然是个大工程,于是学校天才地想出了蚂蚁搬家好办法:“让每个同学一次性借书上限从8本提升到30本,并且可以1年后还书。”
      1年后崭新的图书馆应该早就修好了——当然这只是计划中的预测,实际上在经历一系列变数后,校内的工程不得不暂停了很久很久。
      “走,去借书。”我俩之前从未借书达到上限过,一是抽屉和后面的个人储物柜放不下;二来图书馆里教学楼很近,借还非常方便;三则是一个月的借期看不完那么多本书。
      图书馆负一楼全都是竞赛参考书和题集,甚至能找到三四十年前各国的数学竞赛辅导书,我俩似乎高一时还借过《微生物学》《生理学》和《植物学》的课本,以及研究过前苏联的数学竞赛题库——那时的竞赛题没有现在高考难,但是思维同样巧妙。
      相比之下,文学类书籍(也就是I开头的图书)只有两排书架,其中一排是中国文学,另一排中大部分国家都只占1个书架,并且很多作家一个人的作品就占了很大空间——意大利板块几乎全是卡尔维诺的作品,而马尔克斯光是《百年孤独》就占了一整排,阿加莎的推理小说也是整整齐齐地站了英国文学的大半——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图书馆每学期都会给高一高二各班派发一定数量的文学书籍(我的感觉是种类几乎没变过,像是《分成两半的子爵》《一九八四》《鼠疫》似乎每学期都躺在班级后面书架上),外加我们课内作业就有一定的阅读要求,比如这学期期中前的《日瓦戈医生》和期中后的《金蔷薇》,以及《新语文读本》,每周两篇读书笔记,限定死了我们的大部分阅读篇目,去图书馆借其他书的需求并不是特别大。
      可能是我们去食堂吃饭时间短于去后门的同学们,现在图书馆基本没啥人,靠电动感应门的位置还不时能感受到外面的阵阵暖流,往书架深处走一些,阴冷地渗人,只能偶尔听见门开闭时与地面滑轮摩擦的声响,就像是身处遍布机关的远古石洞。
      “我们可以多来几趟,一次性借30本肯定搬不回去,外加我好像没有借这么多的欲望。”我提议,三十本书,估计有半个我高了。
      “放心啦,反正我们不可能一本本研究内容是什么的,我是准备看到之前有人提及推荐过的,或者标题封面吸引人的直接拿就行了,就当是对之后阅读的宏伟计划,也算是对学校做出点贡献。”说这话时,洛几乎像是趴在地上看对底层书架,手中已经抱了三本书了,我凑过去翻了下,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后来证明一点都不好看),以及米兰·昆德拉的《慢》。
      我现在中文区书架绕了圈,这里小说比较好,文集尤其是散文比较多,我拿了由很多个作家写的《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以及王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后者我好像初中时在哪个试卷作文题见过这个名字,但是想不起来……
      “啊我是不是脑子坏掉了?”我自言自语。记忆的缺失令我烦躁。
      “是的。”没想到洛听到了,凑上来表示肯定。
      “嗯?不许认同!”犯中二病被发现,我赶紧狡辩,才发现洛往我手中塞了一本书,是《大师与玛格丽特》,记忆里,我隐约觉得之前洛好像给我推荐过它。
      …………
      “哎,即使成为不了优秀校友,我俩也算是尽力了。”
      回去路上,每人手里抱着六七本书,发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挂在座位边上的书袋以及抽屉书柜早就被课本、习题集和试卷塞满了,这些书只能被放在椅子下面的小篮子里。因为一旦椅子变重,挪动起来会很奇怪,那天下午我每次移动自己的位置都害怕下面的书会倒下来。因为我们晚自习足够写完作业,回家只需要洗漱睡觉,书包平时是空的,把这些书背回去并不难。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周,我妈妈看见我放在沙发上的几垛书,问我:“你抢学校图书馆了吗?借这么多书干嘛?看得完吗?”
      我骄傲地一屁股坐在书堆边上,举手拍了拍最顶端的书:“你不懂,这叫书山。书山有路勤为径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Chapter60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