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开业 ...

  •   “冬冬,咱真的不放个鞭炮啥的,就摆两盆花就完了?”孙叶第一次开店兴奋极了,见乐冬冬招呼麦冬在店门摆上两大盆紫薇花再挂上红色的布上面简简单单写了开业大吉四个字,就敞开大门准备迎客了。
      “附近就是书院放鞭炮多吵得慌,这红布黑字的多显眼。”乐冬冬淘气地对着孙叶做了个鬼脸,余光见有人往店里张望,连忙上前热情的招呼。
      “客官是要用饭?咱家是川味的,菜单明码标价都在墙上,您慢慢选,选好了和店里小二说声便是。”乐冬冬见来人一身素衣但神情端正也不催促,简单介绍两句,就去捡拾掉落在地上的紫薇花枝叶。
      麦冬见乐冬冬一旁忙活去了,掏出炭笔和记菜本老实地等在一旁。
      那客人看了小半晌转头看向麦冬问道:“小二,这预定套餐得提前多久预定?”
      “提前一天就行,可以自带酒水,客官您这边是有需要吗?”麦冬略微有些激动地回应。
      “真的只要三百文?”客人不敢置信地问。
      “是的,客人,咱家芋头烧鸭、土豆烧鸡都是整只的,分量很大出了名的实惠。你要是拿不准口味,今天可以先试试店里的炒菜:蚝烙、素焖冬瓜再加碗饭您一个人够够的了。”麦冬耐心地和客人介绍,劝说他尝尝味儿。
      “那就照着你说的给我来一份儿,我试试看。”客人看麦冬一脸认真的模样,不像是在忽悠人,便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
      “客官,这个茶水是免费的,您喝了不够可以去墙角的茶缸自己打。”麦冬将菜单送至后厨,回来顺手给闲坐的客人递上茶水一杯,就继续站在门口准备迎接客人。
      客人端起温热的茶水饮了一口,味甘润喉,和这简洁的饭堂很相宜,不禁开口:“有点儿意思。”
      十月的江南,有阳光的日子里仍旧是温暖的,更何况是正午,风徐徐吹动紫薇花的树叶簌簌作响,敞开的窗户阳光洒满桌面,晒得人暖洋洋的,心生懒意。门口嬉耍的狸奴适时来上一声“喵~”,更叫得人心痒痒。
      “客官,这是您的蚝烙、素焖冬瓜和杂粮饭一碗,请慢用,有需要叫我就是。”麦冬端着托盘小心地摆好菜肴一一介绍一番便退下去。
      这边客人看着朴素但香味十足的菜肴兴致勃勃地动筷,孙叶端着茶杯一脸忧愁地走到账台前,倚着台子,对着管柏开口问道:“管伯,冬冬之前开店也是这样冷清的吗?”
      “没啊,冬冬刚开始卖那卤菜,一端到店口,那过路的行人都被那香味勾过来了,卖得可好了。晚上生意应该不差,昨日邻家的书馆还在问咱家那卤菜什么时候卖呢,许是冬冬昨日卤菜的香味飘过去了吧。”管柏安慰道。
      “希望这样吧。”孙叶勉强一笑,乐冬冬前后脚跟着出来听全乎了,拍了拍孙叶的肩膀故作深意地说:“叶子,你就珍惜这悠闲的时间吧,就咱这定价附近谁来不起?后边儿就忙了哦。”
      正说着,一群书生模样的学子走了进来,看了看墙上的菜单,找了桌子就对上前接待的麦冬报菜名“小二红烧豆腐、素焖冬瓜、酸菜鱼、炒河虾、蚝烙,五碗米饭。”
      “好勒,客官,那墙角的茶水是免费的,要喝请自便。”麦冬快速记下,正准备送到后厨,孙叶上前抽走菜单就往厨房跑了。
      “林叔就在这儿玩儿,一会儿一起用饭。”乐冬冬和林旦简单打声招呼也往后厨去帮忙了。
      回到厨房乐冬冬拿起杀好的草鱼剔骨,斩块儿,大火热油炒出酸菜味儿,热水下锅,放鱼骨,小煮片刻,放鱼块儿和盐,煮至鱼肉成熟捞起盛入陶盆撒上葱花少许。接着洗锅烧油放入豆瓣酱、姜末炒香放入河虾,大火快炒至变色加入食盐和葱段炒入味儿盛出。
      此时孙叶的红烧豆腐和素焖冬瓜、蚝烙也已出锅。
      麦冬赶紧端着托盘将菜端了出去,一进那饭堂,酸菜鱼霸道的香味就弥散开来,引得端坐的学子们不住地看过去。
      “客官,这是酸菜鱼、炒河虾、蚝烙、红烧豆腐、素焖冬瓜,还有你们的五碗米饭。请慢用。”麦冬介绍完刚准备撤,一书生伸手拉住他,指着黄白相间的米饭问道:“这黄的是什么?”
      “客官,是玉米碎,咱家墙上有标识,用的是玉米和糙米的杂粮饭,加了玉米碎口感更甜和更耐饿。”麦冬微微弯腰指了指墙上的文字解说道。
      “玉米碎,玉米还能这样吃。好,你下去吧。”书生一听是玉米也不为难麦冬,小声嘀咕。
      “祥兄是南方人,没这么吃过吧,在西北那块儿这玉米糙米两掺杂粮饭也是稀罕物呢。店家还蛮实诚的,这玉米碎至少磨了两遍。”钱武端起饭碗刨了一口,是熟悉的味道。
      “这家菜看着朴素,味道还蛮好诶,最近可以常来吃,这附近的馆子都吃腻了。”常祥也不恼,吃了一口酸菜鱼一下就被征服了。
      “嗯,好吃!”程实尝了一口面前的蚝烙惊为天人,再吃其他的菜都附上了光环,吃得满嘴鼓囊囊的。
      先前的老先生可算是吃完蚝烙和素焖冬瓜了,无他分量太大,他又不是憨吃的青壮年一个菜足以。浅饮一口茶水消消味儿,老先生腆着肚子站起来走到账台前结账。
      “您这边一共是十六文。”管柏遥遥看了一眼和老先生报账。
      “喏,您数数。”老先生掏出铜板数了数递给管柏,又开口说:“我再预定一桌,十个人,明日午时来吃。”
      “客官,您这边需要交一百五十文的定金,要带酒水的话我们这边可以提供酒碗、酒杯。不知道您怎么称呼?”管柏掏出记菜本准备记录。
      “我姓董,这是银钱,您数数。”董老先生掏出铜板又数了数递给管柏。
      “好勒,您明日凭这个单号来吃就行。”管柏利落地记下信息,递给董文一张一字记号单。
      “您家这饭馆还蛮有意思的呢。”董文拿着记号单很是新奇,说道。
      “再不同,只要饭菜好吃,就是好饭馆,您说是不是。”管柏也不掰扯,直截了当地说。
      “那倒是,祝店家生意兴隆。”董文做了个拱手的动作就转身慢悠悠地朝着书院走去。
      “那不是董掌书吗?”程实余光撇到董文的身影小声地向常祥说。
      “嗯?好像是诶。”常祥抬起头来看了看那背影化成灰都能认出来。
      “不是说,董掌书铁公鸡吗?他居然来下馆子了。”钱武大大咧咧地说。
      “这饭馆多便宜啊。瞅瞅这价格。”常吉指了指墙上那明晃晃的价格,一句话直中要害。
      “确实,实惠又好吃,份量也给得足足的。”钱武夹起一筷子酸菜伴着米饭囫囵吞下,第二碗米饭了,吃得痛快。
      “掌柜,结账。”常吉吃好喝口茶水清了清喉喊道。
      “好勒,请稍等,客官一共是九十八文。”管柏走到桌旁核算一番报账道。
      “喏,收好。”常吉掏出一角碎银递给管柏,管柏拿出两个铜板找补回去。
      “客官是这东林书院的学子?要是吃得满意麻烦给我家宣传宣传。”管柏见几人神色满意起身要走,开口说道。
      “好说,这必须的呀,您家真是物廉价美,我们可盼着您家能长长久久开业呢。”钱武松了松了腰带大声说道。
      “店家别急,明日生意保准好起来。”
      “好好好,那借诸位吉言。慢走哈。”管柏听得喜上眉梢,笑容满面地送着几人离开。
      “旭哥儿,回来了。”管柏刚送走客人,乐旭就带着吴宇小跑着走来。
      “管伯,情况可还好?”乐旭关切地问。
      “还行,还是有两桌客人,吃得很满意,还接了一单预定呢。”管柏捡好话说着。
      话音刚落,卢文身穿衙役服带着十几个大汉走进铺子,找桌子坐下,对着上前的麦冬就是报菜名“酸菜鱼、回锅肉、滑肉豆花、炒河虾、蚝烙、红烧豆腐、素焖冬瓜、醋溜土豆丝一样来两份,十六个人。”
      “卢衙役,多谢来捧场啊。”管柏听着熟悉的声音就走了过来,招呼道。
      “管伯,生意兴隆啊,冬冬开店怎地也没过来说声。叶子呢,支个人来说声啊。”卢文也不客套抱怨道。
      “嗨,这两孩子本来打算去府上说声的,但看你们忙着呢就没打扰。”管柏笑着圆场。
      “再忙这捧场的时间还是有的。”卢文笑着接过递来的茶水,喝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
      “叔,我也在呢。”石小竹举了举手,生怕管柏没看到。
      “小石头,你也来扬州了。”管柏定眼一看,惊喜地说。
      “大哥走哪,我就去哪儿。”石小竹憨笑着说。
      “对了,其他人能吃辣吗?咱家这辣度减了大半儿。”管柏想着追问一句。
      “能,都能吃辣,正常辣度就行,可想这一口了。”石小竹一听急了,连忙回道。
      “那我去说声。”管柏看石小竹急得,摆摆手就往后厨走。
      过了有一会儿,乐冬冬和孙叶端着做好的饭菜来上菜,顺便和卢文打声招呼。
      “卢大哥,多谢来捧场啊。”乐冬冬一见熟人可开心了,招呼道。
      “冬冬、叶子,我也来了。”石小竹激动地举了举手。
      “这来了半月可是一点儿也没吃好,就念着你家这一口哩。”石小竹又碎碎念道。
      “喜欢就多吃点,正好今天还做了烧白,尝尝。”孙叶被石小竹的话逗乐了,将现做的烧白放到石小竹面前。
      “喔,烧白!”石小竹一闻这熟悉的咸香味儿,夹起一块,软而不腻,贼下饭。
      “好吃吧,没骗你们吧。”石小竹又得意地向同伴说。
      “嗯,麻辣爽滑,够劲,正宗。”挨着坐的石虎吃得不亦乐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