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到达 ...

  •   “到了,终于到了!”
      “冬冬,你看哪,这沿岸长满了柳树诶。”孙叶拉着乐冬冬来到甲板兴致勃勃地观看沿河的景观,晓风拂柳,杨柳依依,真正的江南。
      “嗯。”乐冬冬看得更细致,洪水浸湿的墙角,浅褐色的污渍还未消退,堤岸上尽是晾晒的衣裳和被子,甚至还有陈年的谷子。不少壮丁光着膀子翘首盼着来往的船只停靠,只要有停留就有活计,洪水已经过去了,重建却刻不容缓,情况大不妙。
      乐冬冬沉默不语地打量使得孙叶也冷静下来,略微不安地靠近乐冬冬,低声问道:“冬冬,很严重吗?”
      毕竟一路上没少见船只运送物资向着江南驶来。
      “再严重已经发生了,现在只能补救,这也无关我们,我们能做的就是保全自身。”乐冬冬收回目光,光鲜下的满目疮痍是遮掩不住的。
      “走,收拾行李准备下船咯,新的开始,你准备好迎接了吗?”乐冬冬忽的揽住孙叶的肩膀略带调皮地问。
      “没,没有,不过有你在身旁我就不怕。”孙叶犹豫地回答,但看向乐冬冬的眼里满是坚定。
      “行吧。”乐冬冬笑而不语,被人信任的感觉还不赖。

      “冬冬,走了,这行李怎么感觉少了许多?”乐旭看着缩水了大半的行李不解地问。
      “哥,咱这半拉月都吃掉了,加上接的私活,多准备的菜干啥的都是消耗得干干净净的,好不。”乐冬冬没好气地回应。
      “嘿,忘了这茬儿。”乐旭摸了摸脑袋憨笑着。
      “你书看得怎么样?不是说还有入院的考试吗?”乐冬冬知晓乐旭忙于备考有些疏忽也是常理。
      “问题不大。”乐旭坦然地回道。
      “那就行。”乐冬冬将行李搬到拖车上绑好,拉到与岸边交接的甲板上,拜托力夫挑下船去。
      “冬冬,就辞别过了。对了这是我家田庄上的庄头,他来认认人。”安庄带着一庄稼汉从一旁钻出来特意和乐冬冬打声招呼。
      “小的叫牛旁,您可以叫我牛大。”牛旁低眉顺眼地向乐冬冬打招呼。
      “牛大哥,我现暂住在东林书院旁的林宅,你上那里找我便是,等这季秋收后再来找我吧,现下没时间管理田间事宜。”乐冬冬见时间紧促快速交代,便向安庄告别,谁让卢文撑着马车帘子直直看向这边呢,谁也受不住这压迫感好吧。
      目送一行人驾着马车匆匆离去,乐冬冬理清行李才向一旁等候接客的牛车招了招手,坐着牛车向林宅驶去。
      阴沉的天空,云卷云舒,难得的凉风吹过街巷,敞开的门户里依稀可见妇人们勤快地打扫着淤泥、水痕,空余的地方必然摆着清洗干净的家具。幸存的植物挺拔地矗立着,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亦如人们坚韧的品性。
      “冬冬,这里的房子真好看,多是两层小楼白墙黑瓦,你看那屋檐还向上翘呢。”孙叶一脸好奇地打量沿街的房屋,精巧的镂空窗户,精美浮雕的木柱无一不彰显富饶繁华,哪怕遭遇如此大灾,这里的人们也依旧不紧不慢,这十足的底气不是谁都能有的。
      “嗯,一会儿到了林宅还得更开眼呢。”乐冬冬也在慢慢欣赏这古朴的景观,聘这牛车是因为它便宜吗,当然不是,牛车走得慢才好慢慢观赏嘛。
      “怎么说?”孙叶好奇地看向乐冬冬。
      “园林啊,这江南住宅最出名的就是宅子里独具风味的园林景观,一步一景,那韵味可不是咱家小院可以比的。”乐冬冬说得煞有其事好像她见过似的。
      “你咋知道?”孙叶不解地问。
      “书上说的,我也没见过。”乐冬冬直愣愣地说,一旁的乐旭听着小妹和孙叶的对话乐了,没忍住笑出了声。
      “嗯?”乐冬冬和孙叶不解地看过去。
      “没事儿,刚才看见巷子里的狸猫在打架来着。”乐旭见两双眼睛直盯过来赶紧找个由头开解。
      “哦。”乐冬冬和孙叶收回神来,转头看向笼子里神色恹恹老实呆着的四小只,安慰道:“乖,马上就到家了。”

      “乐公子,您可算来了,老奴林旦,您可以称呼我林大,老爷早前来信已经交代清楚了,您安心住下便是,房屋早已经收拾妥当,老奴先带您走一遭可好?”林旦站在宅门前热情地招呼,领着众人往宅子里走。
      “林翁麻烦您老了。”乐旭温和地致谢。
      “您折煞老奴了,这宅院空闲许久,奴可盼着公子一行人来呢。”林旦微微弯着腰在前带路,领着众人穿梭在弯曲的回廊里,向着后院走去。
      “林叔,这宅子得有五六进吧?作价几何?”乐冬冬边走边估量大小开口问道。
      “一千八百两银子,小姐可是要买宅院,是要临街带铺子的还是像咱这宅子一般幽静的?”林旦一听便明了乐冬冬的意图。
      “林叔,我想买间二进的房子自己住,最好临近书院,再置办一个临街带院子的铺子,铺子最好有三个铺面那般大的,大概要花费多少银两?”乐冬冬谦逊地请教。
      “二进的宅子书院附近的六百两就能买到很好的,临街铺子还要这么大的,要一千五百两左右的样子。小姐是要做生意?”林旦一听乐冬冬这般大手笔不禁高看她一眼,穿得这般朴素没想到富着呢。
      “之前在老家开了个小饭馆,想着过来也继续老本行。这一家老小吃穿用度也是不小的开销呢。”乐冬冬浅笑着回应。
      “难怪老爷早前来信让我留意书院附近要出的铺子和宅子,想来早就料想到您这边要置办,奴这边已经留意好了好几处宅子和铺子,等收拾妥当了就带您过去瞧瞧可好?”林旦赞许地看向不卑不亢的乐冬冬,这女娃处事大大方方值得好生相处哩。
      “那便麻烦林叔了。”乐冬冬听闻只等去相看也不着急了,耐心地听着林旦介绍这林宅,林老先生对自家大哥可真是看中,这么大的宅院说借住就借住,真大手笔。
      “想啥呢,你该不会以为老师是心疼我吧?师娘看在你的投喂上,才舍出家中老宅给咱借住的,我哪有这么大的颜面。”乐旭看乐冬冬欣慰地眼神看向自己,一猜一个准,说道。
      “这是师娘的嫁妆?”乐冬冬诧异地问。
      “嗯,师娘和老师同姓,没想到吧。”乐旭得意地笑了。
      “师娘真好。”乐冬冬想着那个慈祥的美女子就傻乎乎地笑道。
      “咦~”孙叶看着乐冬冬这痴笑的表情就知晓她又犯老毛病了——盯着美女子就傻笑,摇了摇头便继续整理行李。

      跟着林旦接连两天相看了五处住宅,六个铺子,乐冬冬和孙叶相商后最终定下了,隔林宅一个巷子远的二进宅院和书院正门街尾十字路口相交处的店铺,因主家归乡着急相卖两处一共两千两银票拿下,除去给中人的五十两谢礼,还剩下一百两银钱呢。
      为此乐冬冬拿着剩下的一百两银钱将宅子和铺子好生重新粉刷、修补一番,置办好铺子需要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就等适宜时间开业。
      “林叔,我们搬过去也就隔了一条巷子,您没事儿就过来转转嘛。”乐冬冬看着帮忙搬运行李的林旦泪眼婆娑的样子相劝道。
      从下船到现在搬离,已然在林宅住了有月余,乐旭早已通过考核在东林书院求学,自己和孙叶在林叔的协助下买了宅院和铺子又重新装置一番。每日一起用餐地道的川味将林旦的味蕾征服得透透的,加之管柏年纪相仿、经历相近两位老人之间竟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谊,这不听闻乐冬冬一行人要搬离,林旦忙前忙后帮忙,末了又不舍。
      “而且过几日乐家小饭馆就开业了,您要是在家无聊就来饭馆坐坐,和管伯闲聊也行哪。”乐冬冬又邀请林旦来饭馆帮忙,果真一听这个林旦便催促道多久开业,他一定来帮忙。
      “那后日吧,明日得再去把饭馆打扫打扫。”乐冬冬见林旦催得着急就哄道。
      “那行,明日我也来一起帮忙。”林旦这才放下心来,悠悠地摆手往林宅走,背影里少了几分佝偻,多了几分自在呢。
      “林叔用完饭再回去啊?”乐冬冬连忙招呼道。
      “你们有得忙呢,明日吧。”林旦摆摆手继续慢悠悠地往回走。
      “冬冬,咱还差个烧火丫头和店小二呢。”孙叶一听乐冬冬将开业定在后日,着急地扒拉了一下乐冬冬的胳膊。
      “定了,早就定了,前几日出去闲逛的时候在码头捡到一对兄妹,哥哥十二岁,妹妹十岁,我已经打招呼了,让他们明日到铺子里干活儿,那日下午又去采买了锅碗瓢盆我就忘记和你说这回事儿了。”乐冬冬讪讪地开口说道。
      “你怎么总是到处捡人?”孙叶一听找了人安下心来,又好气地嘀咕。
      “我也想知道咋老捡人呢?”乐冬冬听着也无语地抬头看向天空,或许是眼睛比较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