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林慕青兴冲冲地去见宋书萱,她把这两年准备的一摞资料和精心记录的笔记交给宋书萱,还把自己和那些专家学者交流的心得详细告诉了她,侃侃而谈了一个多小时。
      宋书萱没想到林慕青还在坚持,她被感动了,但她不想坐享其成,就将这些资料还给林慕青,说:“慕青,你的这些研究和心得,再好好整理一下就是一部小说的完整框架,只需要把里面的人物写活了就可以了。不是我不想动手写,是我不能不劳而获你的劳动成果。相信我,自己去写吧。”
      宋书萱再三推辞,林慕青只能抱着那些资料回了家,决定尝试一下。
      林慕青虽然看过很多小说,可真正到了动笔的时候,却无从下手,觉得看小说和写小说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她乘儿子不在家的时候,又看了很多专门描写历史女性人物的电视剧,看完后再找到这些电视剧的原著来读,等头脑里形成一个链条完整的故事框架后,林慕青才开始动笔写作。
      林慕青的小说框架是从王妃出嫁开始写起,直到王妃去世。万事开头难,写作也一样,仅一个开头她就反复十多次,总感觉不满意。写到六万多字的时候写不下去了,她去请教孙老师。
      “孙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心里完全没底,我写了一部分,想让您给把把关,实在不行我就放弃了。”
      “我只能给你讲讲历史糊弄一下,对文学可一窍不通。”
      林慕青见孙老师拒绝,不知该说什么,用乞求的眼光看着他,孙老师随手翻了翻书稿,说:“我认识咱们省有名的文学评论家听雪老师,让他给你看看。”
      “文学评论家?我还没写完,再说这样的水平人家会给看吗?”林慕青惊讶地说。
      “试一试,不行你先和他聊聊,听听他的意见,宁碰壁不要错过。”
      孙老师给听雪老师打电话约他见面,听雪老师的一个画家朋友给他用炭金笔画了一幅肖像图,下午要去给他送画,听雪老师准备晚上请他吃饭,邀请孙老师和林慕青一起参加。
      林慕青忐忑不安地随孙老师来到餐厅,听雪老师和一名中年男子已经到了,看到孙老师,听雪老师笑着站起来和他握手,孙老师介绍林慕青说:“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她想写一部历史小说,想让你给把把关。”孙老师为了让听雪老师帮忙,谎称林慕青是他的学生。
      听雪老师个头不高,带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头发已经稀疏,穿一件中式盘扣对襟褂,林慕青脑海中立刻出现“老学究”三个字。
      听雪老师与林慕青握握手,向孙老师和林慕青介绍了那位画家:“这是田老师,咱们省有名的画家,擅长国画。”接着,听雪老师向田老师介绍孙老师和林慕青,孙老师和林慕青过去和田老师握手问候。
      介绍完毕四人落座。
      服务员将菜端了上来,听雪老师说:“我自作主张点了省城的特色菜,小林现在北京做律师,估计很想吃家乡菜吧?”
      林慕青受宠若惊,急忙感谢听雪老师,用感激的目光看看孙老师。
      酒过三巡,孙老师让林慕青说说她写的小说,林慕青将小说的故事框架先告诉了听雪老师,然后将已写的六万字的内容向听雪老师讲述了一边。
      听雪老师耐心听完后,问林慕青:“以前出过书吗?”
      “没有,这是第一本。”林慕青赶紧说。
      “听说你是律师?”
      林慕青点点头。
      “为什么不写律师题材的,这个行业人们不太了解,有很多题材可以写。”
      “我做律师没几年,对这个行业了解不深,不敢乱写。”林慕青谨慎回答道。
      听雪律师点点头,说:“如果你想听我的意见,那就全部重写,从王妃出生时写起。历史上,但凡有传奇人物诞生,必然会发生一些奇异的事情,你可以以此作为开头......”
      听雪老师用实例讲述,告诉林慕青如何构架故事情节,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细致耐心地给林慕青讲写作方法和技巧。
      听雪老师完全是师者传道、授业的模样,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林慕青感激不尽,从不喝酒的她主动端起一杯酒,走到听雪老师身边,诚心诚意向他敬了一杯酒。
      听雪老师喝完酒,问林慕青:“你为什么要写作?”
      林慕青将她和宋书萱之间的事告诉了听雪老师,听雪老师摇摇头,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换句话,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林慕青一愣,这个问题她从来没想过。
      “写作不是把一些虚构的故事串在一起,也不是把生活中经历过、看到过、听到过的事情堆积在一起,那不是小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所讲,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想到自己,有所悟。就像那些名著,之所以经年不衰,是因为作品中不仅包含了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形象,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都是向死而生,生命有长有短,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人生、对命运、对自己、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且一个人也不可能把生活的各个面都看了、经历了,读者只能在阅读这些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去领略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启迪自己的心灵,提升人生境界。所以,文学更多地承担着一些社会的责任,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还有和读者一起来认识生活。”
      联想到自身,林慕青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飘》,这本书对她影响极大,每当她消沉的时候,就会重读这本书,从中汲取营养。林慕青深深理解了听雪老师的意思,觉得自己已写出的那六万字就是满纸空话、虚话。
      没有孙老师介绍,林慕青也不会得到听雪老师的指点,她倒了一杯酒走到孙老师身边敬了他,最后向田老师敬酒,田老师端起酒杯和林慕青碰杯,说:“你小说的封面我来给你设计。”
      林慕青真是受宠若惊,没想到这么多人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新写手如此关照,激动得手足无措。
      分手时听雪老师对林慕青说:“大胆下笔,写作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林慕青回去将六万字的草稿全删了,按照听雪老师的意见从王妃出生开始写起。有时才思枯竭,她就到那座寺庙去,踏着古人曾踩过的青砖,仿佛踩着他们的足迹;听着宝殿中那些僧人诵经,仿佛听到了那些历史人物对话的声音。有时她也会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冥想那些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在这儿获得灵感后,她回到家又开始奋笔疾书。
      经过近三年的准备和写作,林慕青完成了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她觉得写历史的小说一定要尊重历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曲解历史,否则会将历史小说写得不伦不类,林慕青害怕出现历史硬伤,曲解历史人物,拿着书稿先送给俞老师看,让他从历史的角度把关。
      不到一个月俞老师看完了书稿,他打电话让林慕青去取书稿,林慕青立即开车来到俞老师家。
      俞老师将一摞手写的修改意见稿和林慕青的书稿一并交给她,推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说:“我没想到你真写成了,而且对历史人物把握的很到位,不错,不错!”
      林慕青打开修改意见稿看了看,发现俞老师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修改,并将修改意见一条条清清楚楚地落在纸上,林慕青将修改意见稿和书稿紧紧抱在怀中,向俞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俞老师,您给我这样细致的修改,我都不知该怎么感谢您了,回去我一定认真看您的修改意见。”
      “不用客气,等你的书出版了送我一本,就是对我的感谢了。”
      “如果能出版,我第一个给您送来。”
      “肯定会出版的,对了,别忘了签上你的名字啊!”
      “好!”说完林慕青不好意思地笑了,好像自己已经出版了这本书似的,居然大言不惭的说了一个“好”字。
      回去后,林慕青按照俞老师提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然后才将书稿送给听雪老师审阅。半个月后,听雪老师将林慕青叫了过去。
      “你的书稿我看完了,第一次写就写成这样很难得,你回去修改一下,删到十万字左右吧。”听雪老师也给了林慕青一份书面修改意见稿。
      “好的,好的。”林慕青赶紧回答。
      第二天林慕青就按照听雪老师给的修改意见稿又开始修改,可是越修改文字越多,哪一段都不舍得删,最后定稿时居然到了三十多万字。
      林慕青再次去给听雪老师送书稿的时候,歉疚地对听雪老师说:“老师,我越修改越多,现在有三十多万字了,每一段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实在舍不得删。”
      “理解,那就这样吧。”听雪老师收下了林慕青的书稿,让林慕青回去等消息。
      一周后,听雪老师打电话告诉林慕青,说他把这本书推荐到市作协参加重点扶持作品评选,让她把电子书稿发送到市作协的电子邮箱,随后听雪老师把市作协电子邮箱的网址通过短信发给林慕青,林慕青依言行事,开始了焦急地等待。
      冰雪消尽,大地开始变得松软,小草倔强得悄悄探出头来,梨花白、桃花粉,迎春的花儿绽开笑脸,绿色点缀的枝条迎风起舞,争先恐后的喜报春天的来临。鸟儿最直爽,已经叽叽喳喳的为春天欢歌。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林慕青也迎来了她的春天,她的小说被评为重点扶持作品,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林慕青决定用这笔奖金出版这本书。
      田老师没有食言,他和林慕青经过多次沟通,为林慕青设计了封面,还请一位书法家为林慕青写了书名,林慕青很喜欢这个封面和书名的字。
      林慕青的书顺利出版了,她一拿到书,立即在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将书送到俞老师家,俞老师看着这本书笑着说:“很好,很好,封面和书名很有历史感,和你这本书的内容很相衬。”
      “没有您的指导我也不会写出这样一本书,俞老师,谢谢您!”林慕青再次向俞老师深深一鞠躬。
      随后,林慕青又分别给听雪老师、孙老师、田老师送去了她的书。听雪老师嘱咐林慕青一定要保持这样的风格坚持写下去。
      由于这本书属于重点扶持作品,之后顺利获得市级“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林慕青将奖杯和书紧紧抱在怀中,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喜悦。
      草地开满鲜花,牛群来到这里发现的只是饲料,一个人灰心丧气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别人的错处,是的,过去沉浸在痛苦中的林慕青就像这样的牛,在刚离婚的时候,儿子惹她不高兴了,她会怨恨肖尚远,将沉重的米、面袋费力地抗上楼时,她也会怨恨他造成她今天的惨状,看到的、想到的都是灰暗。如今,这本书出版带给她成功的满足和喜悦,像坐在宁静而可爱的阳光下,恬静的心情在阳光的照耀下发芽、开花,她的心中常常洋溢着感激之情,不再憎恨任何人,包括肖尚远。她觉得如果没有这些伤害,她就没有动力思变,如果不思变,就不会得到这些贵人的扶持。林慕青的心情突然平静了,甚至开始感激那些曾经的伤害。
      林慕青决定放弃一切在家陪儿子读书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忽然间也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在别人眼中?
      儿子中考成绩过了市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肖尚远要给儿子庆贺,邀请儿子与林慕青一起共进晚餐,因为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她未加思索就同意了。
      进了餐厅刚一落座,肖尚远便对林慕青说:“你变了。”
      “是啊,又长了三岁,怎么能不变呢?”
      “我不是说你的外貌,是你的眼睛,以前你的眼中似乎总有一团火要往外冒,现在很平和。”
      林慕青获得平静以后,她发觉对肖尚远的怨恨其实包含着一种深深的依赖,潜意识中对他有一种期望,当期望变成失望的时候,她就会心生怨气,对肖尚远的任何做法都会不满。时间真是一副良药,当她慢慢的没有了这种依赖,也就逐渐不再怨恨肖尚远,相反,她觉得婚姻走到这一步,确实如吴静娴所说,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林慕青笑了笑,说:“细细想想,我也有很多问题。”她端起茶杯,接着说:“以茶代酒,过去的都不要再提了吧。”
      后来,肖尚远想复合,他把意思告诉了林慕青的大姐,林慕青大姐告诉林慕青后,她给肖尚远发了一条短信息:“你在朋友眼中是一个好人,但好人不见得是好丈夫,虽然你觉得我变了,那是因为我不再依赖你,如果我们复合了,我会不自觉的又依赖你,那样就会因为期望、失望再次进入恶性循环,还会是过去那样的结局。我祝你早日找到合适你的人。”
      儿子在填中考志愿的时候,他笑嘻嘻地对林慕青说:“老妈,这三年您辛苦了,为了我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还好您出版了一本书,才让我没那么愧疚,我为妈妈自豪。我想选择一家可以住宿的高中,这样,您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已经长大了,您不用再这样陪着我了。您放心,有您做我的榜样,我将来绝不会比老妈差。”
      儿子的懂事更让林慕青感到欣慰,便说:“好,我以后专门负责为你赚钱,你就负责好好学习。”
      “您现在对我尽抚养义务,将来我对您尽赡养义务。”
      母子含笑击掌为誓。
      生存是第一要务,未成年的儿子还需要她照顾,看到儿子已经完全能适应住校的生活,决定再回北京做律师。
      林慕青想起看《飘》这本书时曾摘录过两段话,一句是“人们无法选择生活带来的痛苦,却可拍一拍身上的土,起身紧一紧拳头,笑着说一句‘明天将是新的一天’”,另一句是“不再怨天尤人,微笑着守候机遇。”
      是的,明天将会是新的一天,一切又要从头开始,没有依靠的女人,只能自己努力仰头,将来的生活并非事事如意,林慕青坚信能击败苦难的永远是乐观与微笑,她将不再怨天尤人,微笑着守候机遇,坦然面对现实。
      在返回北京之前,林慕青带着儿子又回了一趟娘家,离开的前一天,她特意去了一趟这么多年不敢涉足的地方——芦苇荡,这是她和魏天泽的小天地,自从魏天泽结婚后,她再也没有来过。
      还是那样的天,澈蓝深邃;还是那样的云,洁白如雪;还是那样的风,温柔清凉;还是那样的景,密密匝匝的芦苇一眼望不到头。然而,人已不是那时的人,心境也不是那时的心境了。想起过去,林慕青心中荡起一股柔柔的情思,毕竟魏天泽是她的初恋,是她唯一单纯、干净、毫无杂念爱过的人,现在,她只希望他能幸福、快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