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二十章 ...

  •   一切都安顿妥当之后,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二哥,等我明天跟着墨宸叔叔出海,给你钓一条大鱼回来!”李恪拍着小胸脯保证。
      言合鼓励他:“那你要努力,给我们每人钓一条回来哦!”由于一条船的容纳的人数有限,所以这第一次就让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出海的李恪去了。
      李恪伸手比划着:“这么大够不够?”
      言合拉着他的手再打开:“这么大才行。”
      这段时间,萧夜几个人和村子里的渔民也都混熟了,杨侑时不时的去给他们看一看病,杨侗也会去给他们帮个忙干什么。于家阿叔知道几个孩子一心想要出海玩,就借给他们了一条船。
      这一条船,足够坐下五六个人了。
      今天,萧夜、杨晴、杨侗带着洵安和李恪出海一趟。
      “你们会凫水吗?”萧夜问他们几个。
      “会啊。”杨侗回答,“在江水、湖水边待了那么久,当然会了。洵安也会,从小就学过的。”
      “我也会!”李恪开心的说,“我在长安就学过了!”
      杨晴笑着抚摸了他的头,没有说什么。
      “我听于阿叔说,你在海上可以撒网,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有的时候一网下去就很是丰富了。”萧夜划着船。
      “再往里去一些。”杨晴看了一下渔网,很是新奇,她也没有来过海边,对于这里的事物也很是好奇。
      “没见过吧?”萧夜嬉皮笑脸的。
      杨晴瞥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李恪托着脸,开心的看着碧波荡漾的大海。
      “开心了?”杨晴问他。
      “开心。”李恪望着远处海天一线,这个时候的他还不是太明白这是什么感觉,但是只有一个念头:海阔天空,辽阔无垠,自由随心,来去自在,无拘无束。
      洵安也望向远处,碧海蓝天,浪花朵朵。
      “我跟你们说啊,这海水是咸的,可千万不能喝啊!”萧夜提醒他们。
      “为什么啊?”李恪不解,“不都是水吗?”
      “不一样的,总之海水不能喝,但是海水可以制盐。”
      向大海深处又划了一段,萧夜四处看了下:“应该可以了吧?我们要不就在这里撒网吧?”
      “行,就这里吧。”
      萧夜和杨晴将渔网撒开,静静等待。
      “阿娘,你说,我们还能再往里去吗?”洵安望着前面一望无垠的海面,生出了无尽的想象。
      “再往里?那估计小舟就不行了吧。”杨晴也没有来过大海,但是再往海里去,风高浪急的,小舟估计不行。
      “那是需要大船的。”萧夜一边盯着渔网,一边说。
      杨侗看了眼海水翻滚:“要是有机会,去看看海外的世界,也好。”
      “海外?那是什么样的?”李恪很好奇。
      “不知道,我们也没有去过。”杨侗伸手揉了揉李恪的头,“只是,说不定我们以后真的能去呢。”
      “嗯……”李恪笑弯了眼睛,畅想着海外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等了一段时间,萧夜觉得可以了,就和杨侗合力拉了上来。
      “哇,还不错,收获还行。”萧夜满意的点头。第一次嘛,不用那么多,有收获就是好的。
      等到回来之后,李恪抱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送给了言合。
      “二哥,给你!”李恪死死的抱着鱼。
      言合急忙抱过来,放到盛满水的木桶里:“好啦好啦,谢谢恪儿啦。这鱼真大啊!”
      洵安看向木桶里的那条鱼:“言合,这条鱼你打算怎么吃啊?”
      “这一次阿娘和墨宸叔叔带回来的不少,这一条……”
      言合还没说完,李恪就急忙道:“这可是我送给二哥的,所以二哥你可要好好养着,你不许偷偷吃了。”
      “好好好,我答应你,一定好好养着。”
      结果就是……
      李恪摸了摸圆鼓鼓的小肚子,舔了下嘴角:“真好吃。”
      “当时是谁说不用的?要好好养着的?”洵安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嘴角。
      这段时间以来,萧夜他们捕的鱼虾大概两三日便用完了,后来用的是买来的米面菜蔬,这一连半个月没有用过鱼肉了,这天李恪实在是馋了,便央着萧夜一半做成鱼汤、一半做成烤鱼,然后大家一起分着吃了。
      “我这不是馋了吗?”李恪哼了下,“二哥也吃了的。”
      言合还回味着唇齿之间的余香:“嗯,很好吃。”果然,自己养了一段时间的鱼就是不一样的美味。
      他们现在有了四五条小船,所以大家就一起出海了。
      “阿娘。”李恪把望舒递到杨晴唇边,眼中写满了期待。
      “阿娘,给。”言合也把羲和玉箫递到了杨晴唇边。
      杨晴看着几个孩子满是期待的眼神,也不好拒绝,就都拿了过来。
      碧海苍茫,笛箫奏鸣。伴着乐曲,他们自海上满载而归。
      马上就临近过年了,又是一年时光飞逝,杨晴他们也忙着张罗起来了。虽说是暂居之处,但也算是一个家,大家在一起,总归要好好的过一过的。
      空闲的时候,于家阿叔还又过来了几次,送过来了不少自己家里做的吃食。
      “看来你们和于阿叔相处的还不错啊。”杨晴感叹。这段时间自己也带着孩子们去过好几次,只不过孩子们和渔村里的小孩子们倒是玩的很不错,其他人对自己总有些敬而远之的意思。
      “仁时这段时间给他们免费看病,还教那里的小孩子读书识字,跟他们相处的当然不错。”萧夜笑嘻嘻的回答,“其实我去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也提到过你,他们说你人很好,就是看起来清清冷冷的,不容易靠近,所以才会有些想接触又不知道如何靠近。”
      “是吗?”杨晴不解,“我看起来很冷淡吗?”
      萧夜顿住了:“我不觉得啊。”
      杨侑在一边熟练的刮鱼鳞,搭话道:“小姑姑你现在不爱笑了,总是冷着一张脸,没接触过的人估计会觉得你不好接触吧。”
      杨晴看了他一眼:“刮你的鱼吧。”
      “我说杨侑,你这是又多了一门手艺啊。”杨侗看着杨侑这刮鱼鳞的速度,“以后咱们没钱了可就全靠你给我们赚钱了啊。”
      杨侑没好气的瞪他一眼,一把把他拽坐下来:“少废话!给我来帮忙!”
      正好赶上阳光充裕,杨听和杨末就将他们所有的被褥搬出来晒一晒。
      又是到了过年的时候,杨晴索性把红绸、红灯笼还有窗花都给布置上了,看着热闹、喜庆。
      洵安他们几个全部换上了清一色的大红色衣裳,更加的喜庆。
      在碧波荡漾的海畔,喜庆洋溢中,虽是暂居的家,但也格外的温馨。
      用过年夜饭,大家围在一起守岁。
      李恪和李愔叽叽喳喳的,吵得杨晴头都大了,出去吹会儿风冷静一下。萧夜听了一会儿,拿了件披风也出去了。
      杨侑看见了,忍不住啧啧。
      “阿兄你怎么了?”洵安看着杨侑那奇怪的神情问他。
      “哎呀……没什么,你不懂。”杨侑意味深长。
      “这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墨宸叔叔喜欢阿娘吗?”洵安不以为意,“只要长了眼睛的人,应该都能看出来吧。”
      “你知道?”杨侑惊奇,“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这有什么不知道的?你给我看过那么多的话本子和……唔唔唔……”洵安没说完,就立即被杨侑捂住了嘴。
      李恪也停止了说话,好奇的看过来:“阿兄,你们在干什么呢?”
      “没,没什么。”杨侑有些尴尬地收回手,朝着洵安做口型:别乱说啊!
      洵安耸了耸肩,没有再说什么。不就是他给自己看的那些话本子上面讲的爱恨纠葛吗?虽然只给自己看了几次,后来就没再让自己看过了。不过他倒是偷偷溜进了阿兄的书房里看了好些。
      言合有些困了,倚在杨侗肩膀上眯了一会儿。等醒来时,就看见新岁正在教李恪弹琴。
      李恪也学过琴,但是还没有那么擅长。
      “阿姐你好厉害呀!”李恪看着新岁弹了一曲,满眼崇拜,“我觉得你比二哥弹的都好听。”
      言合不服了:“来,我来。”
      “不要,我想听阿姐弹。”李恪拒绝他。
      言合不乐意了:“我也不差的好吗?”
      “那你们一起弹一下我听一听。”李恪提出自己的要求。
      “一起弹你能听出什么?”新岁笑意盈盈,“好啦,我也弹了好几曲了,让二哥哥弹给你听吧。”
      李恪把头伏在洵安腿上:“那好吧。”
      言合伸手,拧着弟弟的耳朵就拎了起来:“怎么?就那么不情愿啊?”
      李恪立即笑嘻嘻的:“哪有啊?我只是正好累了嘛。”
      言合坐在琴前面,拨了几下琴弦:“听好了啊。”
      琴音如清水潺潺倾泻而出。
      李恪眼睛亮了亮。
      新岁的琴音透露着温柔,平静中又包含了对肆意洒脱的向往;言合的琴音则是充满了清澈明亮的意境。
      “如何?”言合得意的问他。
      李恪很是诚挚的点头:“好听。”想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我一定可以做的和你一样好的!”
      “我相信恪儿,好好努力。”洵安温和的笑着揉了下弟弟的头。
      李恪伸手护住自己的头:“你们怎么都喜欢揉我的头啊?”
      洵安挑眉,又伸手揉了揉李愔的头:“不只是你,还有小愔。”
      李愔正在和杨侗抢水果呢,猝不及防被大哥这么一弄,杨侗得意的将水果塞进了嘴里,李愔生气的瞪了一下洵安,转头就继续跟杨侗闹了。
      杨侗现在对于对付这小家伙已经颇有心得了,不能一味地惯着他,但是在吊了他一会儿之后,就要把他想要的给他。
      这不,杨侗拿着梨子在李愔面前晃了一会儿,就将它送到了李愔嘴里。李愔抱着梨子,啃得开心。杨侗轻轻笑了一下,拿帕子给他擦了下脸。
      杨晴和萧夜进来时,就看到其乐融融的衣一副景象。
      李愔不太安分的窝在杨侗怀中,杨侗时不时的给他喂点水果;洵安将李恪揽在身边教他文章;言合和新岁正在弹琴;杨听、杨末在一旁聊天,笑盈盈的。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这样在海边住到了来年三月多,大家便商量着北上了。
      “我觉得我们就一路沿海北上,到了今年年底我们就在金陵住下,怎么样?”萧夜建议道。
      所有人一致通过,大家就张罗着收拾起来了。
      收拾东西用不着几个孩子,洵安在指导李恪练功,言合教新岁和李愔一些最基础的功法保护自己。
      于阿叔一家也知道他们要走了的消息,就过来送一送。
      “于阿翁,我们要走了。”李愔看着过来的于家人,“我们要说再见了!”
      杨晴和萧夜走过来,萧夜微笑颔首,递过去了一锭银子:“阿叔,这段时间麻烦你了,这是付您的银子。”
      “不不不,这我哪能收啊?你们刚来时给的够多了,再说了,杨郎君这段时间不要钱的替我们看病,还教我们这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这做的已经够多的了。这我不能收。”于阿叔连忙拒绝。
      “您就收下吧,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也多些这段时间您的照顾。”萧夜不由分说地将银子塞进了于阿叔怀中,“好了,这院子我们会收拾干净的,您就放心吧。”
      “哦,好好好。”于阿叔捧着那一锭银子,感觉有些烫手,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小渔村,再富裕也就见过那么一些铜钱,哪见过这么大的银子。
      收拾完成后,大家在三月下旬踏上了旅程。
      进入江南道,从漳浦郡到清源郡,向西至临汀郡,再向北至建安郡,然后再到了临海的长乐郡,继续向北到永嘉郡、临海郡,又向西到了东阳郡、信安郡,再向北至新定郡,向东行至会稽郡、馀姚郡,而后又到了馀杭郡,继续向北过吴郡与吴兴郡,在太湖边上停了数日,带着孩子们一起游玩太湖。
      然后从晋陵郡到江宁郡,就在升州住了下来。
      已经是十一月初了。
      这一路上,一边游玩一边学习,很少有在一处地方住很长时间的时候,也就在九月初在太湖玩了十来日,如今到了升州,总算是安定了一会儿。
      李恪伸展了一下懒腰,终于睡了一个舒舒服服的觉,李愔正在跟着杨侗读书。
      “这处房子我付了四个月的租金,等明年二月我们再出发。”萧夜在杨晴身边坐下,“阿晴,这里离扬州这么近,我们到时候要不要去祭拜一下……”
      杨晴放下手中的书,蹙眉思索。
      “其实,我许久以前来过扬州,也来过金陵。那时候,这里真的是繁荣昌盛,不是现在能比的。”
      萧夜跟着点头:“我知道的,是我们一起来的。”
      杨晴垂下眼帘:“贞观元年,李世民给他们重新修整了陵墓,这一点,我是感激他的。”
      “他是杨家的女婿,这是他应该做的。”
      杨晴叹了口气:“只是如今,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见他。毕竟,他离开东都时,我们大吵了一架,谁曾想……那是最后一面。我……我也不知道,他还愿不愿意见我。”
      “阿晴,你是他的女儿,当年天下动荡,你保住了他的孙儿,杨家血脉,他不会不愿意见你的。”萧夜温声劝道,“阿晴,你做的很好。”
      杨晴垂下眼帘:“嗯。”
      “阿晴,你母亲她,不是在定襄吗?要不我们明年启程后直奔定襄怎么样?反正如今大唐也没有对突厥用兵。你看啊,如果等到大唐对突厥用兵,以突厥肯定胜不了,那这样的话姨母她是不是就要被接回大唐了?我们要带他们游历天下,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能聚一聚,你觉得呢?”
      杨晴揉了揉额头:“让我想想。”去定襄……母亲她,还有自己那个素未谋面的侄儿……
      萧夜给她倒了盏热茶:“无妨,你有什么想法和决定,我都支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