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采方竹所遇 ...

  •   寺内有口大铁镬,高约一米多,直径不少于两米,比农家院煮饭的大锅还要深,还要大,圆通和尚说是北宋年间铸造的。不管它的年代有多久远,瞬间成为三个孩子的玩耍乐园,最任性的黄永柏带头翻爬进去,把光滑的壁沿当成了打哧溜的滑梯。

      圆通也不张罗去采竹子,拉着刘庆东进僧舍吃茶去了。

      刘庆东怕孩子太小不懂事,万一莽撞了出个闪失,喝了一盏清茶便踱出屋子,往铁镬处观看。

      却见有位好心人正照顾孩子呢,还是好人多呀!刘庆东倍感欣慰。看外表那位是个读书人,跟电影《胭脂》里的书生鄂秋隼一个装束,三十多岁的年纪,大高个子,魁梧结实。他尤其对黄家二少爷关爱有加,不厌其烦地把他抱起来,最大限度地拉长下滑距离。两个人不断发出欢声笑语,从这简单的游戏中感受到其乐融融。

      “傻叔叔,你知道这个大锅是干啥用的吗?”是小刚坐在镬沿上问,他一直认为刘庆东的脑袋不太灵光,“嘿,问你也不知道,我姐姐去问寺里的和尚啦。”他一撒手又滑到镬底了。

      “仁兄,您是和孩子们一起来的吧?从前没有见过你呢?请问如何称呼啊?”那好心人扭过头来,十分友善地冲着刘庆东微笑。

      哦豁!两个人一打照面不要紧,差点儿惊掉了刘庆东的下巴。过去常听人说爷俩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回可看到实例了。见书生白白胖胖的,圆鼓鼓的腮帮子放着红光,挤得朱红色的嘴巴都撅起来了。他与黄永柏搂在一起,就是一个标准版,一个是微缩版。

      “小老儿刘庆东,是雁宕客栈的住客,闲来无事,同圆通师父带孩子们过来的。请问,您尊姓大名,在哪里发财呀?”刘庆东如实告知,还有礼貌地询问他。

      对方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免贵姓罗,在泰顺县文礼学院教书。”接下去闭口不谈了,两个人便陷入了尴尬的静默中。

      这绝不是个普通香客,更不会是不期的巧遇,他与黄永柏是什么关系呢?正当刘庆东在揣摩这人的真实身份时,小姑娘大美慌慌张张地跑回来,看她那忐忑不安的眼神,就知道受了不小的惊吓。

      “小刚!你快出来,快点儿!这口锅不吉利。”大美喘着粗气招呼着弟弟。

      “一口锅有什么不吉利的?大美,看你那小家子的样儿,你吓唬谁呀?”胖小子不当回事地嫌弃道,“哦,我知道啦,是你爬不进来,自己玩不到,就想编瞎话,吓得我们也玩不成啊。”

      听他这么说姑娘急了,“狗蛋儿,你总把人往坏处想,我问过寺里的延参师父了,这口锅叫做镬,是给死人洗身子的,和尚圆寂后做无碍浴室用的。师父是李三叔的好朋友,他们总在一起练弹弓,是不会骗我的。狗蛋儿,你不信随你,小刚,快出来,别粘上晦气。”姐姐急切地去拉弟弟,弟弟也吓得不轻,连滚带爬地往外逃着。

      还是书生动作麻利,一把便将黄永柏提拉出来,使劲拍打着孩子的衣服,像是要将不干净的东西全部赶走。

      “孩子们,该走啦,去折方竹。”圆通从屋子里出来,向三个孩子招呼着,见书生抱着孩子恋恋不舍的样子,他口打嗨声轻声劝慰道,“罗横啊,行啦,还有下次呢,我再给你们安排。”此言一出说得对方抹起眼泪来。

      劝慰的声音很小,却逃不过刘庆东的耳朵,这教书的也姓罗,叫罗横,圆通叫罗立,难道他与和尚是亲戚关系?

      “刘施主走啦。”圆通和尚喊着发愣的刘庆东。

      五个人来到寺后山坞的竹林里,附近有个昙花庵,看着颇为幽寂。林子不大,却种着珍品,刘庆东从未见过方形的竹子,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这里的竹子长势不佳,又细又软,做不了拐杖,更别提扁担之类的物件了。和尚分析可能是这几年气温过低,再加上天旱少雨的缘故吧。

      “和尚伯伯,方竹子能做爆竹啊?”小刚纳闷地问。

      “当然可以啦,把它锯成小段,添入火药,用泥巴封住口,用绳子捆在一起,再用引信穿起来,就可以做成连珠炮啦。”

      原来圆通还懂烟花的制作呢,这是来采集原材料啊。在和尚的带领下折选合适的竹子,用的不多,十几根就够了。之后,又去寺院旁边的小瀑布戏水,这处泉水有个好听的名字,燕尾泉,说是从大龙湫锦溪流下来的,分成二股落于石间。

      竹子有了,向家里走喽。往北溯流二里来到大龙湫溪口,有响亮的鸟鸣声从岔路上传来。“是我爸爸!他在招鸟呢,我能听出他的口哨声。”

      在胖小子的执意坚持下,他们改变方向,往大龙湫的山谷里走去。走不多远,在山道旁的树荫下站着位老者,一眼便认出来是黄天浩黄里长,在其头顶的树枝上挂着蒙有蓝色笼衣的鸟笼子,而在不远处的树干上贴着告示。走近了观看,与客栈大门上贴的那张一模一样。

      黄里长虽然上了年纪,可眼力不减,远远地便看到他们,高声打着招呼。
      “圆通师父!辽东老哥!是你们啊,采了这么多方竹,你就惯着这些孩子吧,要星星能去天上摘呦。”他看到刘庆东的腋下夹着一捆竹子。

      “孩子们喜欢嘛。黄里长,你走这么老远来遛鸟啊?怎么不去大龙湫啊?”

      里长指着溪水对面的山峰,“这里环境好啊,野鸟也多。大龙湫的水声太大,生鸟禁不起惊吓。松儿去了,他说要到龙湫边念经,静坐罗汉不是常在水边打坐嘛,他信佛。我劝他别去,最近山里有豺狼出没,他不听嘛。孩子大了,老人的话全当耳旁风喽,哪儿像老二这般听话呦。”他疼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顶。

      圆通和尚颇为担心地说:“山里有野狼啦?那可要多加小心啊。”

      “还好,大白天的,那些畜牲不敢轻举妄动,再过一会儿松儿就回来了。嗯,这里景色多美,你们看那边的千佛岩,石头像活的一样,众佛之中有只上山鼠,它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正慌慌张张的往上逃,它的背后有一只猫咪紧紧地追呢,你们看在那里。”老人用手指点着,在一排凹凸不平的直立石柱里确实有只神似的老鼠,后面紧跟着一只弓着背的狸猫。

      里长接着指向另一处,“还有那边的抱儿峰,像不像穿罗裙的母亲抱着个孩子。”

      “哪儿呢?“

      “哪儿呢?”

      小孩子分辨能力差,着急地嚷个不停。
      刘庆东经人家一指点,的确隐隐绰绰看出些形似的岩石。他想起了宋应星便打听道:“里长,你见到一个中年人进谷去大龙湫了吗?”
      “中年人?我倒是看见几个游客过来,可他们看了那边的告示便折返了,说是有豺狼危险。不知你说的是哪一个呀?”

      “长着大胡子,相貌有点儿像钟馗。”刘庆东用手比划着,“他也是我们客栈的住客。”

      里长顿时恍然大悟,记起他说的是谁啦,“你说的是他呀,他住在我们客栈?我怎么不知道?”

      刘庆东给他解释,说是今天早上才来的,而且又不去食肆用饭,里长自然是未见过啦。

      黄里长提起此人,立刻显得甚是气愤,“他呀,自以为是得很嘞,不听话,全没把官府的告示放在眼里,独自一人进山谷去了。看他的长相真是相由心生啊,简直就是个莽撞人,跟松儿一样的犟种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采方竹所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