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堂前燕』 ...

  •   南方的水患越来越严重,吴淼的心也一天比一天的沉。

      京城外的施粥铺子每天都在增加,依旧有难民吃不上饭。

      民怨一触即发。

      “少爷?”

      御锦前一天吩咐柳翠提前半个时辰喊他,他要到城外去一趟,轻叩房门却无人应答。

      又敲了两下还是没有声响,柳翠踌躇了半天还是推开了门,只见床褥早就收拾整齐,就连桌上的玉佩都已经不见了,柳翠上前抚了一下床铺,早已没了温度,少爷今天又失眠才会起的这么早吧。

      看来还是需要找郎中看一看,夜里总是睡不着可如何是好。

      夜里御锦看了一会儿的游记,又把那民间传说看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特殊的地方,也没有困意,再一抬头东方露白,索性穿戴整齐跑去找何晏了。

      寅时,外面的早点摊已经开门,御锦坐在小吃摊上向老翁要了一碗馄饨和两个包子,老翁认得御锦,说他是个好官,原本十五文的早点钱只要了十文,御锦点了点头,说下次有机会再来。

      一碗馄饨下肚身体暖洋洋,包子也恰到好处,肉馅鲜嫩,虽然没府里做的味足,却也有一番风味。

      又在街上转了转,看到不少店铺已经支起了架子,叫卖声接连响起,御锦才有了感觉,这里是他的战场,这些人,他能让他们过的更好。

      辰时,何晏应该早已用餐完毕,御锦也没了顾忌,砰砰砰的敲着尚书府的门。

      何晏果然在等他。

      “来的真是时候,我刚准备出门。”何晏揉了揉眼睛,“我的天,你又没睡?你这眼睛下面全是乌青,你这精力旺盛啊,等回来了要不要去江春楼坐坐?今天月儿姑娘在哦。”

      月儿姑娘是江春楼的头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据月儿姑娘说,原本应该入青楼,没想到入的却是ji院,卖艺不卖身没了可能,月儿长得好,又有才,很快成了江春楼的摇钱树。

      是个身世凄惨的姑娘。

      “再说吧。”御锦想到月儿就会联想到柳翠,他只能救一个柳翠,却无法救千千万万个和柳翠一样的姑娘。

      “上车。”何晏让管家把早就准备好的马车牵到正门。

      昨天御锦已经向吴淼递交了折子,说今天不上朝,要和何晏去城外看看情况。

      御锦看得出吴淼在担心什么,他需要亲自去确认一下,何晏则是最好不过的帮手。

      “等等,我要回一趟丞相府,今天我们也去施粥。”

      左相带头施粥,不仅可以稳民心,还能敲打一些铺子,免得他们做克扣之事。

      “柳翠呢?”

      回府后,并没有看到柳翠,便问了厨房的陈阿娘。

      “柳翠姑娘这个时候应该在带新丫鬟吧。”

      新丫鬟?好像是有这回事,之前柳翠有说府上人手不够,御锦也没多想,就说可以招两个人进来。

      “少爷?”柳翠正在让两个小姑娘学习走姿和礼仪。

      “你去准备点米,大概要三袋子,然后还有碗,锅之类的,我们要去城外施粥,一会儿你跟我们一起去。”

      “好的少爷。”

      柳翠的动作很快,大概一个时辰就整理完毕。

      等几人到了城外,已经日上三竿,马上就要到中午施粥的时间了,城外已经有不少铺子已经架起,铺子旁边用支起的木板写着铺子名字,御锦居然看到了李长根的铺子,木板上写着李尚书施粥铺,一路过去发现不止有李尚书的,有不少官员都有铺面。

      “少爷,我们府里的碗不够,所以向管家预支了不少买新碗,一会儿送到,大概买了五十个,府里只有三十个备用。”

      御锦和何晏把铺子架起来,柳翠把锅放在灶上,向城外的驻扎军营要了炭火柴和水,呼呼两下火就已经把锅烧红。

      “嗯,这里之后你让那两个新来的小丫头晚上过来,再叫府里的两个打手保护她们,我有时间再过来看看就行,尽量早点回来。”

      “好。”

      柳翠不知道一锅粥要多少米才好,御锦知道施粥不能吝啬,整整舀了七八碗米到锅里,明显要比其他铺子的粥要浓很多。

      “有的人会带碗,你直接舀给他们就好,没带碗的就送给他们一个,我们不差碗钱,在这里的都是可怜人,没必要吝啬这点钱财,要是米不够你就跟车夫说,让车夫去丞相府再取三袋。”

      “是,少爷。”

      很快就有不少人聚集在了铺子面前,都在问这是哪位大人的,这样慷慨,之前最慷慨的就是李尚书了,碗里会沉薄薄的一层米,而这里的粥竟然会有厚厚的一层!轻轻一搅,足见其浓稠!

      柳翠自然不放过每一个机会,舀一碗就笑眯眯的说道,“这是左相御锦大人的施粥铺子,大家都别挤一个一个来。”

      柳翠再怎么说也是个姑娘,很快就体力不支,车夫看到柳翠这么辛苦马上上去帮忙。

      “你怎么不去帮忙?”何晏问道。

      他们俩正远远的站在铺子外围,看着正在忙碌的柳翠和车夫。

      “没必要,我们还有要紧事要干,要是回来还有时间再去帮忙也不迟。”

      御锦转身向军营所在地走去。

      “怎么往军营里去,我记得在这儿驻扎的是韩将军的人啊,韩将军可是当时北上镇压的头等功臣。”

      一年前,和熙国遭到北陆邻国完颜朝的进犯,短短一日就占据了和熙国最北的城市北玉。

      朝中大惊,吴淼当即派出了正在北部防线巡视的韩烈韩将军坐镇,一鼓作气直冲完颜朝腹地,完颜朝才消停下来,如今完颜朝因为惧怕韩烈,用三十年的朝贡换取了短暂和平。

      “完颜朝真是活该。”何晏一想到当时韩烈的折子就想笑,韩烈说完颜朝的皇帝屁滚尿流的请求和解,等待吴淼的回复。

      吴淼秉持着,此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想法,只要了三十年的朝贡,毕竟御锦其实是个爱好和平的好丞相啊。

      “北陆资源匮乏,原本想着可以弄点资源,结果没想到把自己搭进去了吧。”

      一路上,难民无数,老人枯瘦嶙峋,孩子面目肌黄,双眼无神,颤抖的手里拿的碗边沿已经坑坑洼洼,看到何晏与御锦穿衣富贵,不少人举着碗求他们给一顿饭吃。

      这里是通向城门的方向,一路上可以看到难民向京城涌动,有些人似乎没了力气,靠坐在一旁的树下艰难喘息。

      “前面有施粥的铺子,你们去那里吧,现在正在施粥。”御锦耐心的回着每一个求他们的人。

      这么长时间看下来,很多难民并不知道京城外有施粥的地方,应该调用一些人喊一喊,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

      “左相!”严统领接到韩将军的指示,老早就在军营外接御锦,在看到腰间别的双鱼玉佩时,才分辨出这是御锦,严统领并没有见过御锦,听韩将军的意思是,只要看到与这里人穿着不同的,腰间有着双鱼玉佩的人就是左相。

      御锦上前与严统领互拜后才知道韩将军现在并不在营中,可能要下午才能回来。

      “没事,我这次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南方水患让圣上揪心,可能需要韩将军带各位将士与我一同南下治水,我这次来是先和韩统领通个信,以免韩将军觉得唐突。”严统领是韩将军的得力手下,早在镇压完颜朝时就跟在韩将军身边,韩将军马上就要到了退休年纪然而府中并没有一儿半女,这将军之位怕是传不下去了,严统领跟在韩将军边的时间最长,韩将军怕是有自己的打算,御锦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严统领并没有什么不妥。

      严统领大概而立之年,面容憨厚,对谁都笑眯眯的,“那左相今天就在军营中吃中饭吧。”

      “也好。”御锦看着正在操练的将士们,还有烈阳突然说道,“有一件事需要严统领去做。”

      “何事?”

      “我的施粥铺子现在是一名姑娘和一名车夫在施粥,怕他们太累想要让你这儿给两名将士去帮忙,等找到合适的人选让他们来找我,我告诉他们怎么做,顺便再有五个人到那城外小路三公里的地方来回叫喊,说‘城外有施粥铺子,让大家有序去拿粥’,刚一路过来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有施粥的地方,直接席地而坐。”

      严统领想了想,要的人并不多,甚至觉得七个人有些少,“帮忙的人只有这么几个人怕是有些少,这样,我让五个人去帮忙,十个人去叫喊,说不定效果会好一些,等我点好人叫他们来找您。”

      “那可真是太好了。”

      “左相稍等,我这就去给你点人。”

      严统领将御锦二人带到一个营前,吩咐了一下门口值岗的将士,拉开帘子让他们进去。

      营帐里极其朴素,两张凳,一张桌,还有一张床,上面的被子已经破旧不堪,不少棉絮从破洞中露出,还有一张柜子,上面放了些书,何晏翻看了其中一本与练兵有关的书,第一页上写着严统领的名字,这里原来是严统领的营帐。

      “严统领的营帐怎么这么寒酸啊。”何晏把书放好与御锦并排坐着,刚才有将士送来刚沏好的茶和新茶杯,御锦顺手倒了两杯。

      御锦皱眉,心想吴淼每年拨给军中的银子并不少,这里看来怎么不像是有银子的样子。

      “左相,人我带来了。”严统领掀起帘子让十五个人进来,站成了三排。

      选的人都是年轻力壮,且面容平庸的,刚好符合御锦心中的要求,“你们五个去城外的丞相施粥铺子帮忙,铺子只有一名姑娘和一名车夫,我需要你们端着盛好粥的碗给那些老人,顺便帮忙做些杂事,这次施粥的时间很长,要施粥大概四五个时辰。”御锦点了站在最前面的五个人,“明白了现在就去帮忙吧。”

      五名将士齐齐回道“懂了”接着一拜出了营帐。

      “你们十个一会儿在城外三公里,分十个方向不断地叫喊,‘城门外有施粥铺子’,‘免费施粥往前走’之类的,要保证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城外可以让他们填饱肚子,现在去喊半个时辰,下午的时候再喊半个时辰,晚上可能需要的时间久一些,要一到两个时辰,你们记得把水囊带上,懂了的话就去吧。”

      十名将士如同之前五个一样,只是面上更加坚定了。

      “左相真是心系百姓。”严统领是韩将军早年在外出征时从土匪手中救出的孩子,救出来的时候父母已经被土匪残虐致死,从此严统领痛恨那些将人命视为草芥的人,官、贼都如此,“左相,鄙人单字一个越,严越。”严统领终于知道御锦为何深得帝心了,御锦年纪轻轻,眼中却有星辰无数,一切之言是如此的真实。

      “心系不敢当,只是亲眼看过,才知道我们的生活已经比他们好千万倍。”

      御锦对严越的了解很少,都是从其他人口中得知,眼下看来,严越并不像朝中有些人说的是绣花枕头,不成大器的小人。

      “若是可以南下治水,我并不愿意让韩将军与你一同前往……”严越想了想,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其一,朝中需要有武将坐镇;其二,韩将军之前多年未归家,如今回京也不过二载,若是可以,严越愿替韩将军随左相一同出京。”

      朝中对韩将军的态度分为两个极端,一方认为韩将军为国为民舍弃小家,因此至今没有小辈;一方则认为韩将军手中太多人命,只懂杀戮,没有小辈是他的报应。

      韩将军杀戮成性,虐待俘虏等事在早年的时候席卷朝中,不少朝臣对这颇有微词,先帝曾质问过韩将军是否有此事,等了数月却只得了十几个字的回复,“皇上若想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严统领对韩将军真是一片赤城。”御锦没想到严越会毛遂自荐,代替韩将军,不过这治水估计也久,怕是没个一年半载回不来,也难怪严越会想替韩将军去,“不过这事还需要和韩将军商量一下,毕竟放不放你走,可不是我说的算,而是韩将军说的算啊。”

      “左相说的是。”严越弯了弯眼睛,看着面前温润的人,少有的觉得这是世间难以抹黑的一抹光。

      他在听到御锦说想要南下的时候对他的好感度直接爆表,而且想到韩将军最近频繁回将军府大概也猜出了什么,将军府恐怕要添丁了啊,他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再好不过,韩将军作为他的救命恩人,能为恩人做一些小事,就已经足以让他快乐,报恩永不过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