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灌汤汤汤包啊 ...

  •   多多这一病,就在家休养着,来来回折腾到第三天,才有恢复到生龙活虎的状态。

      这两天生病在家宅着,多多耳边,一边是妈妈时不时对爸爸的数落,一边是家里人时不时来家的关爱絮叨,多多听的脑袋嗡嗡的,也没怎么听进去。

      一会儿躺在床上,又转移到沙发里,多多一直想着这两天没有看的动画片,棒球王子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了,魔法小桂会不会收集到新卡,最重要的小当家今天又吃什么了。

      在家躺着实在是太无聊,多多想念山上的探险与河边那些玩乐,小伙伴还等着自己找他们玩呢。

      啊,对了和那个大哥哥约好第二天玩,完了,不仅没去,还忘了给久久哥哥说一声。久久哥哥不知道去没去等我,他也找不到我家,哎,零食的事也坦白了。

      这次真的是难受,多多暗暗下决心,下次得稍微少吃一点了,多照顾照顾是不是受伤的肠胃。

      伴随着小小的郁闷,刚开始肚子一直发胀,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对于肠胃弱的多多来说并不陌生。后来主要就是头疼,喝着白粥,多多的肠胃淡出鸟了。

      等到多多恢复活力,很快就开始在不大的小镇走街串巷,也留意着久久也许还在小镇。

      当然多多要失望了,她没在小镇的哪个角落,翻到久久的踪迹,多多感觉有些歉意。

      这个夏天好不容易遇到的新朋友,难得遇见的那么好看的小哥哥、那么多好吃的呀,全没啦!

      久久哥哥实在是多多见过的最好看的男生,不单纯是五官,他突出的干净沉着气质,让多多的心不自觉也静下来了。

      大概是在自己的地盘,多多忍不住的愿意亲近久久。

      多多脑子闪现过久久身影,留了点痕迹,不过在她敏感的神经大条里,伤感就那么一会,略略郁闷一天,就又开始开心的浪到飞起了。

      暮夏悄然到来,玩乐的时间总是飞快。

      多多带着一张看看看着,逐渐晒黑的小脸,还没有在小镇上的角角落落玩个遍,没有和小镇的小伙伴多玩上那么几次。

      暑假就要过去了,多多该回城里读书了。

      多多走的前一晚,整理着自己小玩意的纸盒子,把每一个石头都拿到手里把玩,擦一擦。

      想想那时候怎么就带它回家了,看看石头的花纹或形状,想起那一个个探索的下午。

      又想起了某个下午,跟着久久回家的粉色石头,那个挺拔疏朗的少年。

      多多又回他们乡镇最近的偃城读书,靠近省会的偃城同样风景宜人,名胜古迹甚多,非常适合养老。

      多多的外公外婆退休之后,在偃城安了家,同时也接管了来这里读书的多多。

      多多一个从乡下转到县城里的小孩,总是有着太多的不适应。

      面对太多新鲜的事物和有些大的世界,她总是习惯先观察,没有了解清楚羞于行动,刚转来的一年大多时候,她确实表现得很胆怯。

      胆怯于同学之间的交往,常常得先观察再考虑是否与别人做朋友,犹豫着犹豫着就错过了时机。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被打击的自卑感,需要时间和经历慢慢重建。

      胆怯于容易迷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的马路,刚开始是外公蹬着小三轮接送自己,后来坐公交自己也几乎只往返于同一条路。

      这样有些难受的读书的日子,好在她从不沉溺这些情绪中,既敏感又神经粗大,上一秒还因为什么被刺伤,下一秒多多就能因为因为一个开心的、搞笑的事笑出声。

      万事不留心,凡事不由人,她看的开,难受时大多时候是书籍和美食治愈着她。

      来县城对多多来说,首先打开眼界的便是各式各样的书籍,在书店里,那些都是自己不曾经历过的冒险与奇幻,看过故事就像参与别人一段人生一般,有意思。

      外公外婆每天变着法的投喂,小学校门口各式各样丰富的小吃,放学后跑去的借书店,每天放学的时候就是多多眼睛最亮的时候啦。

      在美食与书籍里,滋味就算只有自己体会,多多也能开心满足一整天。

      这里提到偃城的美食印记,就不得不提,一开始多多就迷上的灌汤包。

      多多的早晨便是被一笼唇齿留香的灌汤包唤醒的。

      还记得第一次吃到灌汤包的时候,是一个外公外婆来不及做早饭的早晨。

      外公急急忙忙带着自己去早餐店,早餐店时不时传来的吆喝声,食客要么默默品尝美味,要么排队等待着外带的早餐,要么悠闲的一边聊天一边吃着。

      碗匙的碰撞、街边的吆喝、早餐店里人们的嬉笑闲谈、马路上车辆偶尔的刹车声与喇叭声,在寂静的早晨显得格外的响亮。

      多多和外公要了粥和灌汤包,看着这笼有些晶莹的包子,戳一戳,能感觉到,里面还有大量的汁水,感叹包子里多汁的肉馅。
      多多刚开始吃弄的有些狼狈,要么被烫到,要么就是肉汁流的到处都是。

      爱上灌汤包那股子鲜味后,灌汤包变成了多多早餐的首选。

      一周怎么也得吃上个二、三次。和灌汤包越发熟悉,多多学会了怎么更好的、完整品味,灌汤包的美味。

      提起包子中间的褶,放进自己的小碗。

      那因为满满汤汁,形成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兜形状,晶莹剔透的外皮隐隐透出偏黄色的肉汁,外皮又带着些韧劲,随着里面的汤汁轻轻晃荡而不溢出。

      看着这不一般模样的包子,多多已经学会适时地等待。

      轻轻打开一个小口,用小嘴吹了吹,一边吹,一边等待一会,晾凉一些,便小心翼翼的咬破包子皮。

      吸上一口灵魂汤汁,鲜的直戳心间,那浓郁的肉香,带着油脂的润滑,激发起快乐的多巴胺,熨帖着早晨这颗还有些困的心,两个字,舒服!

      偃城这样常年湿冷的天气,9月已经有着隐隐的秋凉。

      灌汤包从蒸笼的烟雾笼罩中取出,老板快速的将一屉灌汤包夹到客人面前,扔在饭桌。

      等蒸笼从冒白烟到慢慢的烟气变得袅袅,汤包外皮就没有那么热了,不过第一颗小汤包尚需参照上面方式,慎重品味。

      接着就可以提起一个汤包,感受直接往嘴里塞的畅快。

      肉汁在整个口腔中爆开,那汤汁一瞬间便充满口腔,带点酱香的浓郁直冲鼻腔,似乎要溢出来。
      吞下肉汁,就混着那颗有些弹牙的肉馅咀嚼,似乎油脂的香气又多了一个层次的风味和食感。

      如果吃上几个有些腻,那么搭配一口白粥,恰当好处的清爽。

      正正中和掉一些油腻,又开启新的战斗,这一个早晨的味蕾与肠胃都达到了满足。

      灌汤包只是这偃城早晨的一道风味早点,当然它一开始便美味直击多多。

      这样的早晨有时候也会是油脂更加丰盈的锅盔,带着炸秦桧传说的油条,或者是一个清新的蔬菜包。

      对多多来着,不用紧张在新小学陌生的人际关系、并不轻松的学习压力,这是在偃城难得的,完完全全放松的惬意。

      尤其是周末的早晨,多多可以慢悠悠的起床,陪着外公外婆一起,到靠近菜场的早餐店,吃早餐,大多数人都专注在食物上。

      多多就趁着买早餐、吃早餐的间隙,开启人类观察模式,看着城市里形形色色的人的样子。

      和乡下走两步就打招呼的热络氛围不一样,城里的人似乎更喜欢这样带着距离的关系,能够更加放松的沉浸在自己的步调里,往前赶路。

      一顿灌汤包的饱腹与愉悦,伴着多多,坐在外公整理的格外干净、整洁的三轮车上,穿梭在大街小巷。

      多多随着车摇摇晃晃的身体,去学校的熟悉路线,每天都有微微变化的风景。

      就看不同街道的行道树,都用不一的姿态伸张,有的隐隐绰绰的阳光滑过她的身体,给身影披上一层变换的明暗,有的树叶随风送到她的身边。

      多多就这样看着前面的背影好多年。

      在靠近学校门口,多多看着前面的背影拉下手刹。

      就收拾背上自己的小书包,等待停稳后,跳下车,和外公打了个招呼,便慢吞吞的往学校走去。
      刚开始转学,到这里的一年,第一次自我介绍就是一个有些差的开场。

      第一次进门,多多并不知道要自我介绍,老师让介绍时,多多很紧张,不知道除了名字要说些什么。

      不想这样大家面前说自己乡下来的,也没什么特产、爱好,老师不停询问引导,多多吐出的小声、简短的自我介绍。

      那份紧张感一直持续到,未来每一次的自我介绍。

      她都能想起那天双手抓着书包,手心全是汗,不敢看前面的人,脑袋一片空白的自己,接着陷入到意识到自己如此乏善可陈,无话可说的状态。

      刚转学的一年,多多就是这个班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小透明,没有相熟的朋友同学,下课也不参与教室外面的小游戏。

      因为自己不同于大多班里其他同学两颊的红晕,小孩总是很残忍的直话直说。差异,对于爱寻找共同点的小学生,显得那么得格格不入。

      进而多多总是埋着的头,几乎不怎么说话,完全收敛了性子。

      多多自己也在观察,她总更加注意那些不同。

      这个不同于镇上的班集体,干净明亮的教室,走廊时不时出现的新颖的游戏工具。

      课间聊天以往没听过的集卡游戏,讨论的那些时兴的、外面小卖铺卖的新玩具,还有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们。

      多多在新集体不懂得太多了,大多数时候,只是看着新同学们,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看看他们玩的新花样,然后看着自己的书,她在书里自在的遨游。

      不过新的一年,多多靠着前一年,在成绩和书籍中,找到了点自信。

      在过去一年,胆怯的自己,和书为伴的日子占据大半的学期,周末也爱上在书店里看各式各样的小人书。

      带回从书店里买来的尖子生题库,回去练习课外习题,这在过去,多多从来不知道有的。

      因此多多在很多科目的考试里都名列前茅,外公开家长会领到一堆的奖状。

      新的一年,多多心情放松很多了,经过一个暑假的嗨玩,多多面对这个新的班集体,似乎更自在了。

      这一年学校附近开了新的借书店,对没钱把想看的书都买回家的小学生,颇有吸引力。

      年级里也时兴开上了一个又一个的私人小借书店,多多对这个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参与。

      毕竟现在的多多很爱看书,那些淘气包牛蹦蹦、解密未解之谜、探案小说等等,零花钱大多花在了这些书上。

      因此多多也在班里开了一个借书店,在家里列了自己课外书的清单,再带上一些自己觉得最想分享的故事书。

      班里的同学可以通过书单来借,多多就会给开一个借书卡,写上书名,借书人和时限,或者和同学互相交换书单,交换对方想看的书。

      分享书的激动超过了胆怯,多多兴奋地暗暗计划、准备了好多天。

      为了能把自己爱的书,分享给更多的人,多多咽下在新集体的不自在,暗自给自己打气。

      宣传多多借书店很重要,她思考了一番,第一步宣传对象,定到自己的邻居。

      多多坐在第二排的一个角落,班主任大多按照男女搭配的方式,安排同桌。

      因此多多的同桌是一个男孩子,总是用他的小眼睛,斜着撇自己。

      既然互不待见,一开始,男孩便在桌子上,画好了三八线。

      刚转学的那一年,除了有时候与多多用手臂互相厮杀,还嘲笑多多笨拙的样子,不同的方言口音,还取高原红的外号。严重伤害了多多的自信心。

      这个男孩,每天下课之后,就冲出教室不见人影,每天的和自己的日常,大多只有学习,几句苍白无力的必需对话。

      多多讨厌这个尖酸刻薄的男孩A,个子矮矮,人也瘦弱,所以在每次手臂碰到的厮杀中,多多寸步不让,双方输赢也能对半。

      A同学就能在那张嘴上占点上风,多多的借书店也不想和他沾点关系。

      多多想着还是女同学更好交流吧,考虑着前后排的女同学,宣传新开张的借书店。

      而后排的赵嘉许,早在多多一早从书包里,拿出的好几本牛蹦蹦、小豆豆,就一直观察着多多的动静。

      看着多多趁着课间,鼓捣着小纸条,列的书单,大概猜到了多多想干什么,毕竟这事在这段时间的班里,也不新鲜。

      赵嘉许已经和多多当了半年同桌,因为自己有总一起玩的隔壁班的小区发小。

      虽然对新转来的多多,有些好奇,但多多刚来就表现的特别腼腆,很少说话,就算说话也很小声,自己得凑近才能听到,还总埋着头。

      赵嘉许总担心自己的大嗓门吓到新同学,硬是大半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和理由,和这个坐了半年的前后桌聊上。

      这边多多还在脑子里组织着怎么跟前后桌说话,赵嘉许眼睛一转,迫不及待的戳了戳多多,降低自己的大音量:

      “嗨,前桌前桌,你是不是要开借书店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