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又信外教 ...

  •   在广州越秀的文园巷有座始建于南朝的寺庙,是佛教和人文历史久远的名刹,叫六榕寺。六榕寺原本不叫六榕,叫净慈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到此后写了“六榕”,尔后重建时,才在寺院的山门处掛了木匾,上面刻苏东坡题写的“六榕”,从此才叫六榕寺。
      苏东坡到净慈寺参观游玩时,有寺内主持和一众僧人陪同,寺院内风景秀美,景色迷醉,更是寺院内那六棵绿荫如盖,树干粗壮,盘根错节,气度非风的大榕树叹为观止,应主持之邀才写下六榕两个奔放豪迈的大字。也有可能是苏东坡惜墨的缘故,也有可能是他认为这二字是对净慈寺的画龙点睛,所以才只写此二字,而不多一点字为好。这六棵榕树任何一棵都是寺院的一景,令人惊奇。才使后来寺院修缮时更名。除此而外,寺院内还有王勃参加主持举办的法会时写下的有三千余字的《广州宝庄严寺舍塔碑》碑文,就刻立在寺院内。另有孙中山题写的“自由、平等、博爱”昭赠寺院的六个字。
      可见大榕为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文人所钟爱。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座六榕花塔,花塔传说是存放释加牟尼舍利子的地方。花塔看似九层,实际是十七层,一明一暗的层级,使六榕花塔如楼阁一般,别出新裁。高大的千佛柱上密布了千多尊浮雕小佛,九层室盘,悬转向上。有赞曰:塔檐榱题,红像白黄,互相辉映旭升日落,观美如花。花塔确实如此,其实层塔角飞檐,犹如朝天开放的枣红色花瓣,直插蓝天的花柱红白相间。塔刹又酷似花蕊,色彩斑斓。因为六榕寺的宝塔与众不同而称花塔,就出故于此。
      六榕寺不仅古代近代高僧举办法事,香烛拜祭的场所,也是近代著名学者讲学和学者求学的地方。
      晚清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就曾在广州大儒朱次琦门下求学。和他的门徒梁启超成了中国近代维新运动的倡导者。
      朱次琦何等人矣,广州大儒,南粤文化先贤。南海九江人,早年肄业于广州羊城书院,中过进士,任过襄陵县知县。(也就是当过县长)五十多岁,在九江礼山开办草堂讲学,门徒众多,康有为再传弟子梁启超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他虽然一生官位不大,但学问大,善于演讲,受一众学者欢迎追捧,奉为近代学问家,文化先贤。
      朱次琦在广州六榕开坛授课,正是洪火秀第二次府试落榜,狼狈不堪,气急败坏,接连不中,莫非学识功夫还不到家。他也没想到,仕途如此艰难。当他在小旅舍外看见告示,朱次琦大儒讲公开课,他便想去听听。毕竟他早有所闻,此人十分了得,学生遍布南粤,而且很多学生都功成名就。于是就邀约了同来府试,第一次参加也同样落榜的冯云山前往听课。
      “云山兄弟,去六榕寺听九江先生的课怎么样?”洪火秀问他。
      “有帮助吗,你都落榜了两次,这次我也没上榜,去了有意思吗。”冯云山也是垂头丧气说。
      “九江先生毕竟是大儒,闻名遐迩,我们学的、读的、考的都是这些东西,听听无妨。考败了,两次了,我也失望,但不死心。云山兄弟,你才考头一回,败了打算回去做什么。”洪火秀问他说。
      “本来想中了举就准备参加院试,没中,家父在家给我谋了个差事。”冯云山说。
      “什么差事,该不会去做官?”洪火秀问。
      “做什么官,府试都没过,不可能做官,说是要我去教私塾,混口饭吃。”冯云山说,“当然,府试上了榜,肯定不会去教娃儿们启蒙,落榜了,只有认命忍气吞声去教娃娃们了。”冯云山哀声叹气说。
      “云山兄弟,我不服输。”洪火秀望着街道上的行人说,“你看这广州,街上人山人海,做生意,经商我不会,犁田,挖地我又没力气。你我生来就是治于人的命。不行我再考三次四次。不到万不得已,要饿肚子了,家中要断粮要没钱了,我才去教私塾,当娃娃王。”
      “火秀兄,你还真有范进的劲头。”冯云山挖苦他说。
      “范进算什么,只不过是个进士,我的野心比他大多了,要当,就当......”皇帝二字他没说出口,街上人多嘴杂,怕路过的人听了报官,抓去就不问青红皂白砍头。
      朱次琦《三世之说》,即所見世,所闻世,是对《春秋》的最好定义。他精辟讲解读书要务大义,要励志,要成为圣贤,就要由体达学,穷尽诸法,彻底大悟,要处于耿介,守身如玉,谷暗兰熏,芳菲自远。他讲得透澈,但又寓意很深,甚至感到晦涩。讲台下满坐的上百从四面八方来的弟子,都正襟危坐,听得十分认真。
      散坛后,洪火秀同冯云山走出偏殿,走在六榕寺的小道上,一边谈听讲后一边欣赏这六榕寺的风光。
      “云山兄弟,你听讲后有什么感想?”洪火秀边走边问。
      “讲得太好了,大彻大悟。早知道读书要由体达学,穷尽诸法,我这次府试也不至于落榜了。大儒,大儒,名符其实,难怪那么多学子跑来听课。”冯云山感叹地说。
      “才多少,百十来个。”洪火秀不屑地说,“如果我修行到了朱次琦那一步,我的信徒,听众至少是十万之众。”
      “火秀兄,你看这榕树的树冠,像个华盖一样,你我都只不过是这华盖下的芸芸众生一个。我没你那么大的口气,那么大的志向。十万之众,开什么玩笑,等你开坛讲课,整个六榕寺都坐不下十万之众的人,牛吹大了。”冯云山揶揄他说。
      洪火秀话说出口,牛吹了出去,被冯云山一说,沉默寡言了。开坛讲课,十万之众的听众,是何等的荣耀,登峰造极,办得到吗,他望着那直插兰天的六榕花塔,心想总会有那么一天,人只要大彻大悟,干出惊天动地大事,十万之众算什么,差矣。
      从六榕寺出来后,冯云山就辞别洪火秀,独自回花县乡教启蒙私塾去了。
      洪火秀一个人在广州的街头小巷溜达,偶然碰到一大群人,在听外国传教士宣传,讲解圣经。他便凑了上去,挤在人群中仔细聆听。鸦片战争后,英国攻打下长江口,清政府与英国签了条约,国外的宗教势力,文化就侵入了中国,在广州就开办了基督教堂。洪火秀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西方的宗教文化,才听了一会就感觉新鲜,居然在大街小巷,传教士讲基督教义,有那么多老百姓听,而且听得认真。他听过和尚讲经,从来就没听懂过。听朱次琦那样的大儒讲学,听的人都是些学子,都是想取得功名,做学问的。而这基督教居然是向平头百姓讲。他看这一大群人少说也有五六十位,有成年男子、有中年妇女、还有白发花甲的老人。当他听得律津乐道之时,他旁边站了位中国籍的传道士,用手肘碰了他一下。
      “哈啰,你好。”
      这人名叫梁发,体态端庄,穿了件黑色教袍。他微微带笑地朝洪火秀打了招呼。
      洪火秀感觉这人打招呼很新奇、礼貌。人也彬彬有礼。而中国的寺庙的和尚打招呼施主,就是开口要施舍。而一般人打招呼通常就是“喂”,再礼貌就是“先生”或“小子”之类,“你好,”他认为多好,好在中国人眼中是友爱、和睦、健康、安好等等的意思。
      “你好。”洪火秀也回应一句。
      “先生贵姓?”梁发说。
      “洪火秀。”洪火秀说。
      “我是教会派到中国来的基督教传教士,中国名字梁发。”
      洪火秀见人多嘈杂,就对梁发说:
      “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
      “可以,旁边有口古井,我们到那儿谈。”梁发指着不远说。
      洪火秀朝那儿看过去果然是古井,古井四周还有石栏,石栏旁边还有棵大榕树。没人取水,非常安静。
      洪火秀跟着梁发走了过去,他看见梁发双手抱着几本书,就问他说:
      “你们传教也读书吗?”
      “当然要读书,首先要读圣经,还要读其它科学技术类的书籍。”
      “你手中的是什么书?”洪火秀又好奇地问。
      “《劝世良言》宣传圣经的书籍的读物。”梁发告诉他说。
      “可以送我一本吗?”
      “完全可以,我看你是读书人,正想送你一本《劝世良言》呢。”
      “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你们的教徒吗?”
      “只要你读了它,再学习圣经,多到教堂去听牧师讲经论道,融会贯通,经过洗礼,不仅可以成为信徒,也就成了教会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天主的子民。还可以成传教士、牧师、天主福音的传道者。”梁发不厌其烦地对他说。
      “天主是什么人?”洪火秀创根究底地问。
      “天主是至高无尚的人类主宰。是西方人敬仰的神明,人人信仰,唯一的真神。”梁发为了拉他信教就说,“你们中国人信什么,我来广州不久,你能告诉我吗?”
      “我们中国人信什么,太多了。”洪火秀听了后笑说,“民间老百姓,信灶神、信门神、土地神、财神、还信钟魁。读书人信孔孟、信礼教、四书五经。和尚信佛学又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人死了又信鬼神,下地狱分十八层。”
      “信得太多了,最终都没得信,难怪中国老百姓如此贫穷,我到处游走,传教,看到的都是贫穷落后,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灾民逃难,乞讨,阿门。”梁发感叹地说。
      “西方不是这样的吗?”洪火秀又问。
      “西方人都信天主,当然不一样。”梁发说,“天主主张人人平等,天下都是天主的子民,都安居乐业。天主的世界是福音的世界,大同的世界。受苦那也是犯错后上帝的惩罚。只要修行一生就能得宽恕,死后都进入天堂而不是地狱,再受煎熬。”
      听了梁发这番话,洪火秀好似受到启发,猛然醒悟。二试不中,想成名,道路艰。他又和梁发聊了下怎么才能成为教会的信徒,怎么才能走向上传经布道的路,当个教士、当个牧师、当个主教,拥有众多的信徒之类的问题,梁发都一一向他做了解释。洪火秀这时又在想,再考两次,如果仕途走不通,做个教士,做个牧师也好。他过后又跟随梁发去了几次教堂,参加了几次牧师主持的礼拜活动,看到确实有那么多男女信徒,虔诚地听讲经布道忏悔。这东西毕竟在中国内地兴起不久,要建多座教堂就要有多少的教士、牧师、主教、大主教,有多少信徒和团体捐助,而且最令他兴奋的是教会没那么多的戒律,教士、牧师都有女人,才不像和尚、道士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不近女色。
      洪火秀又怀揣了另一个梦想,带着《劝世良言》这本九万来字的小册子告别广州踏上了回家的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