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元十四上任乾州知府才一年半,就碰上此等祸事,本该是狠狠头疼一番的,但他出身不好,乾州大家族众多,并不把他这位知府当回事儿,正是他急于立威的时候。

      这是一个机会

      他遂不顾众人反对,直接上书皇帝请求调遣军队前来支援,并说这时疫传得极快,许多百姓为防染病企图出城,虽被他拦下,但因着水路相通,疫病已传至盛阳,再传下去,不出半月就能传到长荣。

      皇帝年岁渐长,很是怕死,待到千里之外的这封急信传进宫中的时候,已过了六日了。

      也管不得那许多了,紧急命令沈谦调遣留守长荣的三百人前往乾州。

      沈天山得知,自请与沈谦同往。

      乐恒说什么都要跟着,沈天山拗不过她,只好带着她一起。

      三百精兵快马疾行,七日后抵达了乾州,岐城大门紧闭,元十四站在城楼上仿佛看到了救星,连忙开了城门。

      “乾州知府元十四拜见侯爷,世子。”

      沈谦扶住他:“不必,直接看看城中情况吧。”

      乐恒随军穿一身轻便的骑装,牵着马踏进了岐城,

      虽说是提前做好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比她想象中还要可怖。用于隔离的疠所里,得了疫病的人浑身生疮,嚎叫着满地打滚,还有的人已经失去意识,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城里的官兵蒙着面,抬着尸体送往一处远离水源的空地焚烧,滚滚浓烟弥漫了整座城,饶是她也蒙着面,也被呛得直咳嗽。

      “世子妃快快随我回府,这里留不得。”元十四见她咳嗽,走过来道。

      乐恒摇了摇头:“我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添乱的,元大人只管吩咐就是。”

      元十四为难地看了看沈天山,沈天山点了点头。

      元十四内心感佩非常,作了一揖:“世子妃大义。”

      乐恒自小学武就是为了能锄强扶弱,如今百姓有难,她绝不能不管。是以不管沈天山,桑夫人,哪怕是乐观颐来劝说,她都不听。

      岐城的情况看似惨烈,但元十四在仅有一百守军的情况下能将百姓安置好,事情其实还算可控。

      沈谦下的第一道军令,是率八十人重整疠所,将病人按照症状轻重分开安置,同时让军医同当地的大夫了解这疫病的详细情况。

      尔后,沈天山率两百人挨家挨户排查是否还有出现症状的百姓。

      乐恒则随行记录每家每户的情况,许多家中只剩下些老幼妇孺,未染病却也不敢出门,缺米断粮还没水喝。她记下后,就命官兵们去敲各世家紧闭的大门。

      沈家军威名远扬,又是武平侯亲自带兵,这些让元十四屡屡碰壁的大门竟就纷纷打开了,各家虽是不情不愿,但也将一些余粮拿了出来,而那个出了兵部尚书的高家,在战事上同沈家意见不和,背地里没少说沈家软骨头,不敢与北丰全力一战,此番见沈家为救城中百姓,连儿媳都赶来帮忙,这门再关下去,倒显得高家贪生了,便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自家的水井让了出来,供给没水喝的百姓。

      这口子一开,民心定了,闹事儿的也少了,每日病死的人数也未见再涨。

      十日后,大夫们琢磨出了这治疗时疫的方子,又过了半月,这一轮疫病算是彻底控制住了。

      元十四写了折子递给皇帝,特意在里面提及居住在岐城的高家,吴家等大氏族在这过程中自愿出了钱粮,这才得以如此迅速地控制住局面。皇帝大喜,便给了几家不少封赏,各家纷纷觉得元十四是个上道的人,便也敬了他几分。

      “多谢遁之兄提点。”元十四与沈谦一行人告别时,低声和沈天山说。

      沈天山淡淡地道:“世家大族并非不好相与,只是各家纠缠颇深,十四兄只要摸清这岐城几家之间的利害关联即可。”

      元十四深以为然,这一遭下来,他惊觉这位传闻中只爱风花雪月的天山公子其实看得很透,他思忖了下沈家的处境,恍然大悟,不禁扼腕。

      “遁之兄乃是大才之人……”

      沈天山抬手示意他不要继续说,目光却看向不远处已经上马的乐恒,她今天穿了件红衣,在枣红马上仿佛熊熊燃烧的烈火,明艳而灼热。

      “现在很好。”他勾起一个笑,眸子如一湖春水般温柔。

      元十四顺着他看过去,心里了然。乐恒也算是奇女子,俩人很是般配。

      也罢,也罢。

      他们自己都未觉得壮志难酬,他又有什么立场替他们惋惜呢?

      “我其实,还是有些怕的。”回程的路上,乐恒说。

      “我也怕。”沈天山答道:“但你做得很好。”

      乐恒回头望了一眼远去的岐城,觉得这场灾难好像是一个噩梦,即便是醒了,也还是心有余悸。

      她并不知道属于她自己的噩梦还在后面。

      六月,乾州大水,沈天山再次请命前去救灾,皇帝允了,并特许他调遣部分驻守东南的沈家军。

      同时,乐恒被诊出喜脉。

      沈天山一时竟没了主意

      “阿恒,我早该想到的……”沈天山面色凝重。

      乐恒握住他的手:“我打小身体好,我自己都没感觉出来,还当是吃坏了,你哪里想得到。”

      “我可以同陛下说,朝中并非无人……”

      “说啥呢!”乐恒打断他:“若不是我担心伤了你沈家独苗苗,我还想和你一起去呢!”

      沈天山苦涩地笑。

      “你是想他像你多些还是像我多些?若是女儿,还是像你多些比较好吧,我从前还和三嫂说了要订个娃娃亲呢,是不是还是女儿比较好?也不一定,爹应该比较喜欢儿子。天泽表哥都过了议亲的年纪了,还独身一人,还是咱俩比较孝顺是不?”乐恒觉得氛围太沉重,开始滔滔不绝地说。

      沈天山紧紧抱住了她:“阿恒,对不起……”

      她把下巴抵在他肩上,拍了拍他的背:“救人要紧,你救了百姓,就是为我们的孩子积德,他长大了肯定有福气!这件事耽误不得,你早些去便能早些回来。”

      沈天山最终还是去了,临行前,乐恒环着他的腰,小声地说:“我和孩子等你回来,你一定要小心。”

      沈天山揉了揉她的头发:“等我。”

      他是真的忧心,自从乐恒有孕后,就一直寝食难安,心里前所未有的不踏实。为此,他特意占了一卦

      ——山风蛊,元亨,利涉大川。

      卦确是治水的卦象,可并不是吉卦,老师说过,此卦取的是山下有风,万物扰乱,坏极而治。

      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预兆。

      乐恒虽察觉出他的不安,但孰轻孰重二人心知肚明,是以只是嘱咐他多写信报平安。

      沈天山治水虽凶险,但因着上次的经验,与元十四和乾州当地的氏族已很是默契,倒是未出什么乱子。

      出乱子的是长荣。

      八月十一,东宫传出丧报,太子魏慎不满一岁的长子突发急病而夭折,太子侧妃伤痛非常,也一病不起。

      但皇帝似乎无动于衷,只是以世子之礼葬了小皇孙。坊间皆传父子二人怕是生了嫌隙。

      生了嫌隙的似乎不止皇帝和太子,乐观颐和沈谦不知何故,屡次在议政时因意见不和而争吵,这对亲家也似是结了仇怨。

      乐恒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之下,只得回家去问乐观颐。

      “爹,女儿最近听了些谣言,想问问您。”

      乐观颐还是坐在棋盘边看棋谱,冷冷地说:“朝堂上的事儿,女孩儿家少打听。”

      乐恒被父亲前所未有的冷漠震慑到,看来是气得不轻。于是上前给他倒了一杯茶,道:“我也听不懂,只是近来女儿心里不是很踏实。”

      乐观颐叹了口气:“政见不合是常有的事,你不必担心。至于天山,我听说他治水颇有成效,陛下很是赏识。”

      乐恒隐隐觉得并非如此简单,但她究竟是儿媳妇,不方便问沈谦其中蹊跷,便去同桑夫人打听。

      桑夫人说:“乐太傅疑心东宫的事儿是人为的,东宫护卫不可信,便提议换成沈家军队守卫东宫。”

      “啊?”乐恒大惊:“哪有这样的道理!若是东宫再出了事,岂不是又要怀疑沈家了?”

      “所以你公公不同意,圣上也觉得不合规矩,本也是不同意的。”

      “本不同意?”

      “太傅说沈家忠心日月可鉴,如果真有什么,可先上交兵符,总出不了什么差错。圣上便犹豫了。”

      乐恒皱眉:“兵符?”

      “你公公自然也不同意。”桑夫人扶额,

      “我爹不该是这样的人啊……”乐恒想不通。

      “太傅看着太子殿下长大,此次小皇孙的事,可能让他有些后怕吧。我们沈家毕竟是亲家,他信得过。只是太子监国数月,陛下是有些忌惮的,若是沈家交了兵符给陛下,一来不必担心东宫出事,二来圣上又可直接调遣东宫守备,于圣上和太傅倒也是两全的。”

      “独独沈家遭殃么这不是!”乐恒心中冒火,朝政的事儿她不懂也不关心,但这实在是毫无道理。

      “娘,我再劝劝我爹,这次是他糊涂了!”乐恒起身,却听见大门外有马的嘶鸣声。二人赶紧跑出门去,却见高让将军立马于乐府门口,手捧圣旨喊道

      “太傅乐观颐有挑唆太子图谋不轨之嫌,现奉旨捉拿候审!违抗者斩!”

      乐恒下意识地想扑身向前,却忽然觉得天旋地转……

      ——“阿恒!”

      沈天山猛得坐起来。

      “你醒了?”

      青岚问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