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四、希腊哲学的衰落(希腊化时期的哲学) ...
-
希腊化:希腊文化向非希腊地区扩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一)希腊文化的衰落:
①城邦制向统一大帝国转变(城邦制是希腊文化繁荣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基础)——“幸福”的问题是希腊化时期哲学家关心的主要问题——不再关心世界本原的问题,而是关心自己生活的问题,如何获得幸福。
②东方(埃及,巴比伦,以色列和波斯,不包括印度和中国)文化也向西方传播。
希腊城邦制所导致的是一种自由主义,感性主义的文化,东方文化长期处在专制统治当中,带有更多官僚主义,纵欲主义色彩。
(二)希腊化时期的三大学派:
1、伊壁鸠鲁主义——纵欲主义
伊壁鸠鲁:本人并不纵欲的,只是学派发展到最后变了;反马其顿,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时候;
伊壁鸠鲁著作失传的原因:他作为原子论者(唯物主义),在当时被视为异端;伊壁鸠鲁主义在后世成为纵欲主义代名词,其思想遭到贬低;
思想:
①哲学的目的在于寻求生活宁静之道。
使人产生烦恼的原因:a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b缺乏对死亡本身的理解;c复杂的人际关系
达到生活宁静之道的方法:A继承和发展原子论——摆脱对自然异象的恐惧(神不足惧);B认识死亡本身——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死不足忧);C提出快乐的观点——摆脱对人际关系的恐惧
注:他对原子论的改造:原子不仅有形状、排序、位置的差异,还有重量的差异,原子不仅做直线运动,而且会发生偏离(偶然性,随时改变而不可知),原子的运动是由于自己内部的原因,而不是由于外部的因果必然性。
快乐观点:人生在世应尽量追求快乐(精神上的宁静,就是善,就是幸福,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乐于行善
如何消除人际关系的复杂:建立一种社会契约,或者隐世而居——安于忍恶
2、斯多葛主义——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为了追求美德而宁愿放弃□□的快乐(崇高的唯心主义)
创始人:芝诺(早起潜心学习赫拉克利特的学说,也受到过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影响)
(斯多葛——斯多亚):要达到心灵的安宁和不动心状态,就要用理性节制自己的欲望。(逻各斯:指世界可理解的规律,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
斯多葛:美德即幸福——享乐主义
伊壁鸠鲁:快乐即幸福——美德主义(美德:顺应自然,服从命运。)
宣扬者:
塞内卡:理论上,服从命运,清心寡欲,实际中他利用权力敛聚钱财,成为罗马首富,死于皇帝赐死。
艾比克泰德:奴隶,人们对于世间的一切灾难都应该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而不要与命运相抗争。
(面对灾难的时候,一个人怨天尤人,则他没有教养;一个人埋怨自己,则他正在进入有教养;一个人毫不埋怨,则他有教养。)
马可·奥勒留:皇帝,悲观主义者,人只是无限广阔的宇宙中无限微渺的存在,则人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
3、怀疑主义(理论贡献)
独断论:所有认为客观世界有某种绝对本质的观点。泛指主观武断,反科学的哲学理论。
智者派:古希腊的诡辩学派,对自然哲学持怀疑态度,认为世界上没绝对不变的真理。
怀疑主义的特点:主张不做判断,悬置判断。
人物:
皮浪:早期的,不作任何决定,悬置判断。
晚期的:爱那西德穆,阿格里帕等等,把观点理论化,系统化,提出“十五个论式”,得出的结论是感觉不可靠,理性也不可靠,论证了只有不做判断才能保持宁静心态的观点。
论式:以一种论题的形式表述观点。
十个“老论式”:对感觉可靠性的怀疑。
a不同的动物由于器官结构不同,对统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无法辨明孰真孰假;
b作为同一个物种的人,由于各自的身体状况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感觉也不同;
c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感觉;
d同一个人,当他处在不同状态中时,对于同一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e一个人从不同的位置距离、角度来观察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感觉;
f当被感觉的对象与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时,所赋予我们的感觉是不同的;
g被感觉的对象本身处于不同的状态中,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h被感觉对象的某些性质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对它们的感觉也是相对的;
i被感觉对象出现得频繁还是稀少,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
j生活在不同伦理规范和习俗法律制度下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五个“新论式”:对理论和逻辑可靠性的怀疑。
a以认识世界为己任的爱智者——哲学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各不相同,这种分歧恰恰说明了世界是不可知的。
b要确定对象或命题为真,必须为之提供根据,而这根据本身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又需要进一步的根据来证实,这样就必然会陷入根据的无穷推论。
c事物总是处在各种关系之中,这些关系既包括判断主体和判断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判断对象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使我们无法认识事物本身的真相。
d要论证一个问题有不想陷入根据的无穷推进,就必须预先假设某种自明的公理,但是任何一个假设都可以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假设,它同样可以作为公理而存在,(公理本身是不需要证明的)从而推出一个与待定命题正好相反的命题。
e为了避免根据的无穷推进,可以采取结论与根据互为因果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会陷入循环论证当中,而循环论证是无法证明任何东西的。
总结:感觉和理性都靠不住,那就只有信仰靠得住。——对基督教的产生清出道路。
(三)新柏拉图主义:
古希腊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主要基于柏拉图的学说,但在许多地方进行了新的诠释。
人物:
斐洛:先驱,把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旧约联系在一起。提出太一,奴斯,灵魂。
太一(普罗提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太一产生出来的,太一是绝对超验的神,是一切存在物的源泉和最终准则)
奴斯(太一的具体表现,太一表现为一,故奴斯就是一)
灵魂(是作为“一”的奴斯分裂为“多”的结果)
波菲利:引出了关于“共相”的三个问题。
——共相(种和属)是实体还是仅仅是思想中的观念?如果是实体,是有形还是无形?如果是无形的,共相是与可感知的食物相分离还是在可感知的事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