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学者(下) ...

  •   建国之后,对于行政部门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等到了公元27年,已经是普遍考核制。除了当年的老革命另当别论外,现在你哪怕是有着天大的关系,多少高干为你担保,不经考核,便无法进入行政体系。
      因此官僚团队中也被填充满了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制定政策,尤其是能够决定经济政策的部门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是各民间团体争先讨好的对象。这些部门包括财政部、经济部、科技部、铁路部、农业部、林业部、国有资产管理局等等,无不是是共和国学子毕业后趋之若鹜的,比在私营部门中拿高薪还要吸引人。

      至于在革命时期权力非常大的教会组织,如今理论上教会管一切的权力仍旧存在。但建国之后,国家重心被放在科技和经济建设上,等到技术人员化的官僚取代了教会政治官僚在经济部门中的职权后,各部门的教会支部也就靠边站了,教会教务部门的大权随之逐渐旁落。但好在公立教育、社区、宣传这些还都是归教会直接管辖的。

      因此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个事实是,知识性专业性强的知识分子在这套制度下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因而逐渐从中下层开始逐渐接手着共和国的行政部门。无论是考试还是绩效考核,都并不需要依赖群众工作,关键是物质上的统计数据增值而非是和民众打成一片。因而宁肇一直反复主张的群众路线,在她自己设计的这套实用主义制度下逐渐衰弱。起码现在的行政部门官僚已经往脱离群众的路线上一路狂飙突进了。
      同时千万不要认为技术性的行政官僚们大多是成迷和数字打交道、没有那么多心眼、在政治上单纯而不谙世事的书呆子。山头林立勾心斗角才是学术圈子的常态。
      同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在出生上也与群众自带种族隔离。虽然教会在公立教育上已经尽可能的给予贫民补助,但教育资源的分配仍是极度不均的。高等学府学员中仅有15%来自于工农子弟,其余大多出自知识分子、干部、产业主家庭,该情况哪怕从长时间看也不会改变。即使是那些工农兵子弟,也有不少是因为被学阀看中,收入门下当闭门第子才享有的充足教育资源。

      目前政府行政部门里最大的一个山头,或者说最大的一个学派是财政学派。财政学派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一个专业的团队去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在全国扩建更多铁路是他们当今的主题。由于财政学派对于大规模公共建设的主张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因此该学派又主张政府通过运营产业获取更多经营性收入。比方说政府在垄断了部分客流量大的铁路主干道后,可以提高运费来获取资金。对于矿山、土地等自然资源,也不能够像共和国早期那样为了鼓励开发而以低廉的价格私有化。对于包括蒸馏酒、制药在内国营产业的私有化应该被叫停,甚至通过立法禁止民间生产相应产品的方式让国营企业摄取垄断性利润。
      至于财政学派对于税收的主张,暂且不赘述,留到讲税收的章节专门讲。

      财政学派主张扩大公共建设支出的原因除了客观上这么做确实能促进经济增长外,还有一点就是可以给行政官僚带来更大的寻租空间。东广的路修到惠州能给惠州种柚子的农民带来好处,修到,修到湛江能给湛江甘蔗种植园和广州制糖厂带来好处。在财政学派理论的庇护下,东广省长可以放开手来搞建设,那具体先修哪条路不就得看哪个利益集团给的好处足了么?

      除了财政学派外,也有代表产业主利益主张政府减少规模和税收,私有化更多国营产业的学派;代表农民和农场主利益主张废止目前诸多为鼓励工商业而损害农村利益政策的学派。这些学派每个都能从宗教典籍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论据来,又无不宣称自己的理论是最有利于人民的,是捍卫人民而非某一集团利益的。但大多数人民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未能了解学者们为捍卫他们利益而提出的种种理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学者(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和作者创造的一切作品采取高度开放制,本人的所有创意、点子、套路、梗概、世界观、人设、故事情节允许任何创作者非敌意性的使用,前提是交待使用内容来源于作者。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