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6、扎西德勒(14) ...

  •   那封神秘的信件又牵扯出了一个新的人物——“叛徒”。

      当年的事情在慢慢展开的同时又漫上了一层迷雾——

      信中提到的“组织”是什么?田野是否就是山田上野?他们究竟隐含着什么样的阴谋?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任仰和乙酉两个人靠近。

      任仰在那个发现信件的盒子旁继续翻找起来,但是这个密室里文件和书籍的数量太多,仅靠他和乙酉两个人进行筛选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

      “任仰,帮我扶一下梯子。”乙酉把那个人字梯搬了过来。

      任仰听到后立刻走了过去,双手紧紧扶着人字梯:“小心点!”

      乙酉爬到了最上面,看着书架上那些繁杂的东西,耐着性子仔细翻找着。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乙酉已经找了一个多小时了,人字梯换了无数个位置,但是仍旧没有新的线索出现。

      乙酉长时间地耗费精力难免觉得头疼,他晃了晃脑袋,又眨了眨干涩的眼睛。

      这样不经意的动作被任仰迅速捕捉,他担心地皱起了眉头:“休息一下吧,这儿东西这么多,全部找过来根本不可能!而且说不定已经没什么重要的文件了。”

      乙酉还要再找,那封信已经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任仰看他不听话,在下面伸长手握了握乙酉的脚踝,又温言劝了劝他。

      乙酉身体不好,任仰总是担心他累着。毕竟乙酉已经好多次让他胆战心惊了,任仰的小心脏实在是不敢在他身上松懈。

      乙酉没再犟,转过脸来点了点头,扶着人字梯慢慢地往下走。

      身上的防护服比较宽大臃肿,下人字梯的时候乙酉的脚不小心蹬掉了一本书,那本厚而大的书“嘭”的一声落在了地上,让两个人都是一愣。

      乙酉回过神继续往下爬,他站到地面之后随手捡起了那本书,看了看封面也是关于细菌研究的,没什么特别。

      乙酉刚想把那本书再放回书架上,那本大书里却突然滑出来了几张纸,零零散散地飘在了地上。

      任仰看着那几张纸先是疑惑地弯腰捡了起来。他仔细地看了看那几张纸,发现好像是某个建筑的平面图。

      任仰再一看图纸上的一些熟悉标注和那条标志性极强的中轴走廊,一下子就绷紧了脑袋里的一根弦。

      任仰继续认真地看了起来,等他看到了一张签着两个人名的纸时,任仰猛地抬起了头,激动又夹杂着紧张地看着乙酉:“恐怕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秘密!”

      任仰匆忙地将那几张纸放在了密室的桌子上,乙酉跟过来借着一旁蜡烛的光粗略看了一下纸上的内容,也认出了是这个地下建筑的平面图。

      “我们一直以为这个地方是60年代出现的,因为考古队成立的时间是1967年,还有外面保全室里挂着的照片以及所有留下来的带有时代气息的物品,就像‘监狱’里的帆布包。

      “但恰恰就是这些让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这里的人和东西是60年代的,可不代表这个密室也是60年代建的!”任仰忽然激动地这么和乙酉说。

      乙酉听到这儿先是消化了一下,随后回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一开始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但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个地方不是60年代建的?还有,这个地方是什么时候建的有那么重要吗?”乙酉不解地问道。

      “重要!因为这个地下实验室开始建造的时间是1939年,也就是在日本人侵华期间!

      “这几张图纸就是这个地下实验室的平面图,而在这些图纸中有一张是地下实验室的建造审批文件,署名是石井四郎和日本天皇裕仁!”

      任仰翻开了他所说的那张纸,死死地指着纸上那两栏署名。

      乙酉跟着任仰的手指看过去,发现署名是汉字。而且就如同任仰说的那样,一看就知道是石井四郎和裕仁的名字!

      因为日本人在正式签名的场合是要写汉字的,通常以姓名的繁体汉字书写。尤其是“裕仁”两个字,十分容易辨认。

      “所以……这个地下实验室是石井四郎和日本天皇裕仁同意修建的?”乙酉总结地问道。

      任仰点了点头:“我们都以为这个地下实验室是那群考古队的人修建的。而且我们在最开始掉进来的时候就怀疑过,什么样的考古队可以有这样的财力和人力在地下建造一个这样的地方?

      “现在一切都明了了,那是当年日本官方军队下令建造的!

      “这也解释了我们之前的疑惑——考古队的人是怎么瞒天过海偷偷修建了这么大的地下实验室还不被人发现的?

      “现在看来根本就是当年的日本人在侵华的时候干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向我国政府有什么审批备案!”

      这个信息太过不可思议,几乎将事情往前拉了二十多年,更是直接和石井四郎本人联系了起来。

      乙酉仰起头长舒了一口气思考道:“这个地方一看就是细菌实验室,再加上石井四郎……难道当年石井四郎的731部队不只在东北一带建造过基地,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青海也建造了一个?”

      任仰也觉得信息量太大,他慢慢分析道:“至少从这个审批文件的署名和上面的时间我们可以确定,这里绝对不是六十年代的时候才出现的。”任仰敲了敲文件上的时间——1939年8月27日。

      “这太奇怪了,在东北建造基地和历史问题以及地缘因素有关,可是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来到青海再建一个实验室?不管是从建造难度和信息传送方面来说都不是很好的选择。这个实验室的建造显得有些‘不明智’。”乙酉奇怪地喃喃道。

      “这里虽然偏僻,但是足够算得上人烟稀少了。在这里做实验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避免被人察觉。他们的实验内容我们都知道,对他们而言绝对不可以外泄!

      “当年石井四郎的实验室也是打着医院的名号进行着非法的实验,掩人耳目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任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乙酉虽然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也没有更多的想法,于是点了点头暂时表示认同。

      “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地下实验室被修建完成的时间应该是在1940年的11月3号,这个在图纸上标注出来了,”任仰指了指标注的位置。

      “那么日本人的研究人员应该在这个时间附近就入驻这个地下实验室了。说明那支考古队不是第一批人,在他们之前的二十多年还有一批人,这群人才是第一批进行地下实验的人!”

      乙酉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你说的我都可以理解,但是这两批人之间跨越了二十多年。第二批人也就是那个考古队是怎么知道这里有个地下实验室的?”

      任仰听乙酉这么说忽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想了一下猜测道:“应该不是误打误撞,从田野的申请书来看目标直指青海玉树。

      “或许是当年第一批的人中有人将这个地下实验室的信息告诉了其他人,田野辗转知道了,于是策划了这个阴谋。”

      乙酉点点头:“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忘记那封信,从内容看田野上面有更厉害的人物,让田野这个项目负责人都如此诚惶诚恐、毕恭毕敬。那个神秘组织估计才是最后的推手。”

      任仰这才想起来那封信,他刚刚忘了信中的“组织”了,现在经由乙酉提醒,脑子才清晰了一点。

      “我们来捋一下。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在1939年的时候,石井四郎和裕仁在青海玉树仿照731部队又修建了一个更为隐蔽的地下实验室。

      很可能当初参加实验的人员将这个地下实验室的信息告诉了其他人。这些人和那个神秘组织有关,他们在二十年之后又组织了一个假的考古队重回了青海,继续使用这个实验室进行实验。

      但是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事情导致实验被迫中断,实验室里面的人全都死了。这个‘意外事件’很可能和田野信中说的那个‘叛徒’有关?”

      乙酉赞同道:“现在看来基本上就是这样。不过还有一些事情我们没搞明白,比如信中的神秘组织究竟是什么东西?那个‘叛徒’手里的照片去哪了?还有细菌研究当年到底研究到了哪个地步……”

      任仰长呼了一口气:“乙酉,我感觉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甚至穿过了那么长的时间被我们俩碰上了。而且这个秘密和‘国家’‘同胞’这样的字眼扯上关系,我总觉得特别不真实!”

      乙酉明白任仰的意思。世人皆知在东北地区有着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可是没人知道在遥远的青海也有着这样一个罪恶的地方。

      而这里幽暗的地下实验室甚至被完好地保存着,这里暗藏着一切的秘密和死亡。如果不是这场惨烈的地震,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人发现这些东西。

      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仰和乙酉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更夸张地说,他们的肩上有了寻找真相并把真相公之于众的责任。这样的责任无需多言就立刻在两人心中达成共识。

      只是那么长的历史,那么厚重的秘密,交给他们两个,真的能做到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