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川西葬穴(18) ...

  •   林偕是在开完一个会议之后觉得事情不对劲的,他给俱乐部的人打了电话,但没有一个人接通。

      林偕觉得有些奇怪,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等到任仰和乙酉出来的消息。

      他把这边的生意交给了自己的下属,就再次赶往了丹巴。

      任仰和乙酉掉进了一个新空间之后,没有接到上面俱乐部的人传来任何消息,只能自己先摸索起来。

      两个人都只带了两个气瓶下水,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如果最后不能找到出去的方法,那处境就危险了。

      乙酉已经感受到了心神的波动,知道伊莫托离他不远了。他努力朝一个方向游过去,任仰紧跟在他身后。

      两个人游了一会儿发现了一点不对劲,越往前游,淤泥层里就不只是细细的沙子了,而是出现了很多石块,且越来越大。

      等到任仰把手电筒的光往前照到了一个东西上时,他瞳孔微缩,立刻拉着乙酉停了下来——前面出现了一个倒着的石像,而且那个石像没有胳膊!

      这不是和上面的石像一模一样吗?上面有一个石像阵,难道下面也有?

      任仰和乙酉对视了一眼,乙酉依然选择向前游去。

      手电筒在水下的照明距离有限,所以当任仰跟着乙酉又往前游了一阵后,他发现这里真的还有一个石像阵!

      这里的石像有些还站立着,有些则已经倒下了,还有的已经碎成了几块,碎掉的石像应该就是淤泥层里大小不一的石块的来源。

      任仰靠近了一个石像,发现这些石像的眼睛和上面的不一样了。水下石像的眼睛变成了实心的。

      乙酉心里想着伊莫托,没什么心思看这些就继续往前游去。任仰不放心地跟在他身后,却发现这些水下石像好像越来越高了。

      任仰用手摸了摸淤泥层,向下竟然可以摸到硬硬的东西。他把表面的淤泥拨开一看,下面居然是光滑的石板。

      两个人下水时带了可以在水下写字的笔和板子,乙酉看着任仰的动作,在板子上写下了两个字:台阶。

      任仰看着他写的字疑惑了一下,乙酉又指了指地上的淤泥层。

      任仰抬起头,发现每个石像的实际高度好像都是一样的,但越往后的石像却看起来越高。

      他又看了看乙酉写的字,忽然明白了!

      乙酉的意思是下面的石板其实是一条石阶路,而那些石像之所以看起来从低到高往后依次排列着,是因为越往上石阶的高度就越高,这就和爬楼梯一样。

      任仰点了点头,两个人继续往前。

      这条“石阶路”好像格外长。石像一左一右在两旁侍立着,任仰和乙酉每游过一个都感觉到一种怪异,就像是真的有人在迎接你往前走一样。

      再往前游,任仰和乙酉终于发现了除了石像之外的东西。那是四根十分高大的石柱,左右各一列,每列前后两根。

      任仰在下面往上照着手电筒,都看不到石柱的顶部。

      他们凑近了石柱,发现上面刻着浮雕,且全部都是高浮雕,雕刻的工艺已经很先进了,形象饱满生动,线条流畅。

      任仰先绕着其中的一根石柱看了起来,辨认了一会儿发现刻在上面的是两头鹿。

      这两头鹿呈对卧状,神态安详。因为是高浮雕的雕刻技法,所以画面很清晰、很有立体感。

      古代的时候,鹿和“禄”为谐音,被古人视为瑞兽,很多画像石上都会刻着鹿,这也不足为奇。

      鹿的上面还有两只凤凰,雕刻地栩栩如生。

      和平面上的雕刻不一样,这样曲面石柱上的雕刻加上不同的角度,在任仰他们看来,那两只凤凰真的和振翅欲飞一样。

      任仰又来到了第一排另一边的那个石柱旁,发现这根石柱下方雕刻的是三羊开泰。

      “三阳开泰”在古人看来意味着春去冬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同时,“羊”与“祥”同音假借,古人也以羊为祥。

      在“三羊开泰”浮雕的上方是一对麒麟,这里的麒麟羊头、狼蹄,头上有独角,尾巴似龙尾,雕刻地十分有气势。

      任仰和乙酉继续往前,来到了第二排的石柱旁。左边的那根石柱雕刻的东西不再是瑞兽了,而是人。

      仔细来看,上面的浮雕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个人头戴华胜端坐正中,其右侧有一羽翼仙人手持曲柄伞罩在此人的头上。

      而仙人的身前还有一个较矮的浮雕,手持棍棒,身前还有一个罐子。任仰第一时间想到了“玉兔捣药”!

      任仰又朝正中间头戴华胜的人的左边看过去,发现左边也有一个仙人的形象。不过这个羽翼仙人似乎是鸡首的,手里还捧着个杯子。在这个仙人的身前雕刻的似乎是蟾蜍。

      乙酉这时候也凑了过来,他看了看这根石柱上的内容,在板子上写下了三个字:西王母!

      任仰看到了乙酉写的这三个字,立刻反应了过来。玉兔、蟾蜍,还有上面众仙人敬献朱草的浮雕,这些元素似乎都和传说中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有关。

      那这个人基本上就是西王母无疑了。

      任仰又朝右边的那根石柱上看了一看,既然左边这根石柱上雕刻的是西王母,那右边的石柱雕刻的又会是什么呢……

      两个人挪到了右边的石柱旁,这根石柱的画面也是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一个人居中凭几而坐,左侧有马首的人捧着杯子,接着是戴冠的人捧着类似仙草的东西,还有犬首的人侍立在一旁。

      右侧是一个带着双角帽的人手持两支树果,牵着一鸟一狐,后面的一只犬吹着笛管类乐器。

      第二层的浮雕大致就是描绘人物对坐宴饮的场面,还有一对人头相背的怪兽,看起来十分诡异。

      第三层是两架车,看起来似乎是老虎在拉着车。老虎的形象十分凶猛,尤其是它长长的鬃毛。

      这三层的浮雕和左边石柱上的西王母让任仰更加笃定了一个猜测。

      他激动地在板子上写下了“东王公”三个字。乙酉看到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

      东王公和西王母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和当时人们信奉神灵以求长生的信仰有关。

      东王公和西王母在汉代分别认为是主司阳的“阳仙”和主司阴的“阴仙”,分别代表了东、西两个方位。

      外面和水下的石像,还有现在看到的石柱上的雕刻内容,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很可能是汉代建筑的遗留。

      汉画像石的发展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而且画像石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任仰和乙酉渐渐怀疑起这个地方是不是某个人的墓室。

      毕竟汉代十分注重墓室的建造,几乎就是“事死如生”。这个时期的墓室建筑规模十分宏大,豪华异常。

      两个人继续沿着石阶路往前,马上又看到了一对石狮子。

      这两只石狮皆昂首挺胸,张口露舌,圆耳竖立。

      两只石狮一雄一雌,雄师头颈部有向后卷曲的鬃毛,胸前的鬃毛更为茂盛。雌狮两颊有向后的短鬃毛,颌下有长须,与雄师的形象不同。

      再往前两个人看到的是一座银塔,呈现出的是深黑色的。

      银塔一共有十二层。每层的四个檐角上各挂有一个铃铛,共有四十八个铃铛,在水下的流波中微微晃动着。

      在这个银塔的第十二层之上是一个伏羲女娲的造像。伏羲女娲手持便面,蛇尾相交贯穿三层。

      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始祖,在这里的形象是人首蛇身。

      在伏羲女娲之上是覆有相轮的塔刹,塔顶呈攒尖状。

      气瓶上的指针不断在移动,表明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两个人没有打算多留。

      但就在继续往前游的时候,任仰的脚突然碰到了一个铃铛。不一会儿,两个人就听到了一阵悦耳空灵的声音。

      任仰和乙酉停下来,往银塔看过去,发现上面所有的铃铛都在晃动,声音接连不断地传出来,在寂静的湖下听得人心里发毛。

      两个人的精力都高度集中着,预备着可能会发生的任何意外。

      下一秒,两个人正下方的一大片石板忽然向下打开了。但因为是在湖下,石板下方的空间也已经被湖水填满。

      任仰和乙酉心有余悸地朝石板下的空间看过去。

      因为没有光线,里面的情况看不太清。两个人一时不明白这是搞哪出。

      这里是湖下,就算是石板打开了也摔不死人啊?

      但下一秒,乙酉握着手电筒的手指就僵硬起来。因为他的脚边出现了从石板下飘出来的一截类似棍子的东西。

      乙酉立刻拿手电筒往下面一照,顿时皱起了眉头。因为那截细长条状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一截骨头,前段正是形似鸡爪的人的指骨!

      任仰看向了那截骨头,心里一惊。两个人立刻往下游了一点,趴在了打开的石板的边缘。

      当他们到达了石板边往下看时,顿时觉得心口一凉——

      石板之下全是密密麻麻叠放在一起的人骨。有的骨头还能看出人形,有的则只剩下一部分了,在湖水中幽幽地飘荡着。

      这个场景让任仰觉得毛骨悚然。石板底下的空间很大,这么多的人骨,不敢想象到底是死了多少人。

      就在这时,从石板下方空间的最底部竖起了无数头部削尖的铁棍出来,上面的尖头十分精细,看起来能一击致命!

      两个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下面空间的四壁上也突出来了很多铁棍,和底部的铁棍交叉在一起,紧密地让任何掉进去的人或动物都毫无生还的可能。

      看到这儿,任仰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他在板子上画了一个画。

      画面上,这些石板和石像并不在湖水之下,而是在山壁旁。为了能让乙酉更明白,任仰还特意在石像旁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

      乙酉明白了,任仰的意思是这里之前并不是在湖水里的,而是在陆地上,所以才会有这个石板之下的空间。

      凡是有意或无意进到这里,或者被故意投入下面的人全都会被刺死,这样石板的存在才合理。不然在水下是不会有人掉进去的。

      如果这真的是汉代的建筑,那么距离现在也得有两千多年了。

      两千年的时间虽然不能造成大的地质运动,但是造成局部的变化是有可能的。

      或许这个地方之前确实是建在陆地上的。但可能是地下河的渗透和侵蚀作用,导致之前的陆地下面被掏了一个洞出来,这个洞愈来愈大,眼前的古代建筑陷了下去,最终被渗出来的水淹没了,形成了这个湖。

      两个人的第一个气瓶已经用完了。任仰和乙酉没有在这里多留,越过石板继续往前游去,希望能赶快找到伊莫托。

      往前,石阶地面还是在不断上升。

      很难想象,千年以前的人踏着石板一路拾阶而上,那是怎样的感觉。

      当他们走到最顶端时往下看,看到下面整齐排列的石像和层层叠叠的石阶时,内心又是怎样的激荡?

      又过去了两分钟,任仰和乙酉看到了一个石碑。但这个石碑上占主要画面的是一个用阴线刻技法雕刻的神兽——九头人面兽。

      九头人面兽是《山海经》中的一个人面虎身的庞然怪物。这种神兽是古代传说中的司水神兽,又叫“开明兽”。

      在这里刻上九头人面兽,是不是说明古代的时候这里就经常出现水灾呢?如果是这样,为什么非要选这个地方进行建造呢?

      任仰和乙酉越过石碑仍然往前游。两个人已经在水下待了不少时间了,往前看竟然还是一片漆黑看不到头。

      看来湖下的空间并不是和在岸上看到的一样,至少是他们估量的好几倍。

      再往前,任仰和乙酉看到了一座石桥,这桥是个小型拱桥。

      实际上这座桥的建造根本没有意义,因为石桥下面是不断往上延伸的石阶,这里不可能有河的存在。所以任仰和乙酉估计,这个石桥没有实用价值,应该是和某些文化因素有关。

      但是这座石桥却也不同于一般的桥。任仰和乙酉凑过去仔细一看,石桥两边的栏板上雕刻的不是什么神兽、仙人之类的东西,更像是在描绘一个盛大的场面。

      任仰沿着石桥一个个地看过去,发现每个相邻栏板上的内容是连续的,和连环画一样。

      从第一个栏板开始,刻画的是一群人站成两列,前面一部分人肩上挑着类似于牛羊等的牲畜,后面一些人抬着的是一个个大罐子,都在慢慢地往前走着。

      接着,第二个栏板上出现了两列石像。这些石像也是缺了胳膊的。

      任仰有些糊涂了。难道这些栏板上所记载的事件发生的位置就是这个湖所在的位置?

      那么这上面雕刻的石像究竟是湖上面的那些还是水下的这些?

      乙酉从另一边的栏板处过来了。他看了看这边栏板上的内容,在板子上写下了“一样”两个字给任仰看。

      他是在告诉任仰,这两边的栏板上的内容是一样的。

      任仰点了点头,继续往前看下一个栏板。

      下个栏板上的内容让任仰再次皱起了眉头,因为上面的内容还是石像。按理说每个栏板上记载的内容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乙酉用手指了指栏板的最下面,任仰用手电筒照过去,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这个栏板上开始出现石阶路了。这是和上一个栏板不同的地方。

      任仰明白了!

      按照他们之前的推测,这里之前不是湖。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许外面的那些石像和湖下的根本就是一体的。

      只不过后来一部分的石像连同后面的建筑都陷入了被地下水侵蚀出来的大坑里,坑被地下水填满了,才出现了这个湖。

      这一系列辉煌神秘的建筑在地面上就只留下了两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残余石像!估计这些是寨子里的人也未曾想到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