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水调歌头·试靴(大漆文化诗词) ...


  •   水调歌头·试靴

      老牯牛皮硬 兵者难入著①
      既穿凹陷深桶 顿步困抬提
      下马夹脚成疮 坠跌拄立折足 复起为艰

      束鞍镫 弃靴屡 赤露肤
      可解军旅 无功伤卒大忌乎?
      搛入熟软皮合 暗底漆蜡封坚 书制避短缺②
      汉靴适足否 扪心报国甘③

      本诗词为《翠微先生征北录》中的《治安药石》所提到的对汉军军靴制式的总结经验读后感
      原文如下:
      【靴制】
      靴凹合用粉皮熟软。
      凹口合用软皮带系。
      靴面及鞍底皆用硬皮。
      靴鞋底皆用漆蜡。
      臣闸马军骑马则吊腿欹斜,而两足可忧;下马则筌刺暗设,而鞋屦可破。靴之功大矣。然近日马军类多脱去马靴,或念于附带而弃之郊野,或宁使赤露而束之鞍镫。殊不可晓。
      及考其所自,盖今日诸军之靴皆用牯牛皮制造,故皮性太硬,未著则不能穿足入脚;袜四太深,既著則不能抬足起步。
      马下程则夹破脚研,而久成疮痍;落马坚地則拉定膝胯,而不能起立。不惟肌肉不保,且反伤手磨擦。其视金贼所制之靴,万万不同。今后宜令袜用软皮,而上則系以皮带;鞋用硬皮,而下则抹以漆蜡。其制与今人软四泥靴相类,而不用钉距。是谓靴制。(卷八《治安药石》)

      ———————
      ①软皮价格高而采购难,牯牛硬老皮易购得且能控制成本。但是坚硬缺乏弹性,兵难将脚顺利穿入靴筒内。
      著:多音字。此处念zhuo第二声,通“着”,穿着。
      ———————
      ②中国古代军事家体察军队内情,从兵卒为本、经济、采购可得性等角度考虑,总结出软硬皮混合制用、适合实战的军靴,并以汉文记录想教授于后人。
      古代道路条件差,鞋底易开裂损耗,中国是漆树大国,自是熟识漆树产物之性能。鞋底封上漆蜡,能更好的避免鞋底氧化开裂,延长靴子的实用寿命。
      至今,当代的军警靴底还有涂蜡。
      大漆文化和中国军事文化有极深的关联性。
      日本侵华时期,大漆桐油是他们除贵金属金银矿藏等矿物之外,主要略夺的军需物品。
      ———————
      ③鞋子穿在脚上舒不舒服,只有穿的人自己知道。但不论军靴是否适合舒适,军人们始终对抗军旅中的艰苦,真心精忠报国。
      作为汉文化的中心国,华夏人有最刚直的民族脊椎骨。在历史上的困难时刻,军兵英勇,百姓具有盼天下一统的大局观。
      所以“中国的天下”是世界上唯一能续存至今的古文明。

      “入华者为华,入夷者为夷”的博大胸怀观念,造就了虽有背离汉文明的人,但有更多的地域民族主动积极地加入以汉文明为主枝干的中国文明体系,成为枝繁叶茂的中国文明中的一处处分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