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流离(二) ...

  •   冬日渐渐深了,天寒雪落,新纪入世于一片茫茫雪影里。世道尚且平静,在这新旧交替的时节里,一些地方繁华依然,毓江城已成为风云齐聚之地。

      端木盛华因在逃亡中受了些惊吓与风邪,到得平安地,精神松懈之后便发起了高烧,又值一年中岁寒时,医者为其诊断开方,无论身病心病,嘱咐小殿下需静养数日。云墨晗终日忙于政事,这日稍有闲暇,便移步月明楼看他。

      端木盛华今年不过十二,猝然遭逢大变,性子较从前收敛了许多,那些属于少时的热闹欢欣再不得见,王城卷入烽烟,若非得相救,如今已无命在。他尚年少,昔日又有父兄在前,便于朝事上懵懂,见云墨晗独揽大权也未有半句怨言,此身尚寄人篱下,况听闻四方安定,心中也明白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云墨晗上得楼来,他仍是一身素白微光的长衣,只是将一头如墨长发束于玉冠中,观之丰神俊逸,他神色淡淡,虽连日操劳,面容上却未有疲态,容色一如既往的疏离。他屏退了门口的下人,抬手轻轻扣了扣房门,便又负手立于门前,等端木盛华唤他一声:“祭司大人,请进。”方踏入房中,“小殿下如此客气,臣不敢当。”

      端木盛华病体未愈,此刻正倚靠于榻上出神,见云墨晗走近,端木盛华端正了坐姿,他再要开口时嗓子一阵发痒,浅咳片刻后扬起一张笑脸:“墨晗哥哥继任大祭司,王朝本应有厚礼相送,奈何如今乱世,力不能及,盛华在此代父王祝大祭司安,往后天下大事,有劳祭司大人。”

      端木盛华话毕起身,要拱手作揖,被云墨晗以右手扶住,云墨晗望了一眼房中陈设,察觉到端木盛华身子微抖,他恍若未知般放下手,“殿下先坐,殿下风寒未愈,切记要保重身体,臣定当尽心竭力为天下事,不敢稍怠之。”

      端木盛华依言坐下,他确实精神不济,他因为生病和紧张手脚发寒,下意识搓了搓手,少年的身体微微蜷缩。云墨晗看着端木盛华,想到他只有十二岁,心里也有些叹惋,但不过瞬息便敛了心神,只是传音对着手下吩咐:“簌簌,殿下风寒未愈,再添一个炭盆过来。”手下人很快便按吩咐送来了炭盆,对着云墨晗行了个常礼后退下,云墨晗看了一眼端木盛华又开口道:“殿下,臣今日前来有一事告知,我已传信盛昭公子,他不日将至毓江城,殿下可要召见?”

      端木盛华脸上掠过喜色,“那有劳祭司大人。”见云墨晗只是颔首,心中反而有些惴惴,“祭司大人,盛昭哥可还安好?他已是盛华如今唯一在世的亲人了。”

      “盛昭公子一切安好,请殿下放心,若殿下无事,臣便先行告退了。”云墨晗言罢,见端木盛华欲起身相送,推辞道:“殿下勿起身。”便移步出了月明楼。

      雪已落了大半日,云墨晗走出月明楼的时候雪声渐弱,风也缓和了些,他慢慢走回自己住的月隐楼,心中又生琢磨。他在茶案边坐下,烧热水给自己冲了一盏茶,茶叶在茶汤中舒展开来,茶汤色渐浓,他坐了一小会儿,门口进来一个束着马尾的少年人,瞧着比那小殿下大上两三岁,少年人将手中柬帖呈给云墨晗,等云墨晗看完后才道:“公子,萦梦阁相邀,明日可要前去?”

      云墨晗点点头,少年人有些不解,心道萦梦阁再如何兴隆也不过是毓江城中的小小生意,何以邀得祭司亲见,但公子既如此必有他的道理,便上前为公子奉茶。

      寒日天短,雪后天色晦暗,铸灵山庄上下安静的合于夜色里,云墨晗近年来惯于独处,铸灵山庄人虽多,但却没几个人在公子近前晃悠。政事逐日分派给了未曾遭劫的大臣们,云墨晗得以腾出手来,他在房中盘膝而坐,又行起了卜算。

      人之命数有尽,欲窥天机便要拿生运换取,云墨晗深知此理,从来节制,但人之一世,总有那么些心念,久久于心,缠绕盘生愈见执迷。

      他运出星云灵阵,观身前云雾间星线回转,风中隐有花影浮动。

      白衣公子的眼中浮现出一点怀念,他等此时缘已等日久,旧世种种已过五百年,五百年后,世间形貌该有更迭。

      因王朝翻覆,三大城的守卫比往日俱增,虽未行宵禁,进出城门却会挨个儿查验,尤其白日里城门处常汇集人流,然查验需时,若遇人多时城门口便会排起长龙反添拥堵,城门卫便张贴令示,每三十人排一轮队伍,余下人等待前人通行后再排。人流便散开些去,带着行李的便将东西搁置路边,一时间人言交集,来往之人形形色色。

      三日前。

      冬日天暗早,往往傍晚时分,城门处便少有出入了,可这日却很有些人流,按着每三十人排一轮队伍,都还有些人挨着城门附近转悠等待,两个梳着细辫子头的中年女人便在其中。她们看脸容大约四十多岁,似是行色匆匆紧赶着入城,可眼神却低垂着,她们不断在人群中逡巡,却没有要上前排队的意思。

      两个中年女人都披着深色斗篷,她们的小臂处各绑着一个揭开葫芦嘴的小葫芦,她们混迹在人流里,以自然垂手之态暗暗将葫芦里的细粉洒在地面上,地面上有雪落的湿痕,夜色将细粉掩盖,又被风吹进未化尽的雪渣里。来回几次后她们洒尽葫芦中的细粉,听见城门卫因天冷催人,忙借着人流移动向远挪去,她们左右张望着走到拐角处,见已到城门卫的视线死角便松了口气,只要再走一阵儿便可到渡口,趁着夜色回到联络点去,便是神不知鬼不觉了。

      她们见四周已无人注意便跑起来,那速度比起长年行伍的兵卒竟也不遑多让,她们很快上了一艘小船,一路顺着江风行远。

      “想不到如此容易。” 一个女人喘了口气,将手腕处的绳结解开,想把小臂处绑着的小葫芦解下来,“这药粉磨得极细,夜里用大衣裳掩住袖子,若不刻意盯着,行路中一路洒下也未必看得见。”

      “先把解药吃了吧,也不知这解药是否管用,每人只给了一颗,却要在这毓江城待上一段时日。”另一个女人的声音里有些担忧:“你说孩子们能否顺利潜入,那王城怕是不好进啊。”

      “仙神庇佑部族,旧王朝气数已尽,你怎么说这些丧气话。你看这毓江城增添了守卫,坐镇守城的还是月出公子,但我们不还是将瘴毒粉传下了,可见天佑我们部族。”女人将解药一口吞下,“孩子们已经去了,咱们俩只要在这儿等事成的消息,为他们做好撤退准备。”

      两个女人一面说着,一面将葫芦扣紧挂在腰间收好,小船是以术法操控的,她们自己不会,术法一早下在小船上,只要坐上人便会往返于城门处和联络点。东江上寒气流荡,她们下了船便一路往山林间奔去,不多会儿便看到了临时搭建在小路边的草棚,她们俩便是在草棚落脚,若遇路人便藏进山林里,路人只会当这处是个荒废的久远驿站,不会有人停驻。

      “这大夜里的,折腾了这么久,两位竟还跑得这样快,你们部族人当真体力充沛啊。”有人声忽的从草棚后传出,说话的人语音轻慢:“可你们部族就派些你们这样的人,说被跟上便被跟上了,又有何用?”

      两个中年女人闻声顿住,警惕的望向草棚,荒郊野地入夜无人,好一段时间都是极安全的。上头派她们来便是因着她们不懂术法武力,走姿不易被习武之人看出端倪。

      雪后山林间泥湿路滑,那草棚后走出来的人却似乎丝毫不受影响,她慢慢走出来,却听不见她发出脚步声,走近看却是一个极年轻的姑娘,约莫只有十几岁,她脸上戴着轻纱,藕荷色的衣裙随风微摆,一点儿尘泥也不曾沾上。

      两个女人想拼命扑向她,身形才刚动便觉身重难移,她们一动都不能动,眼睁睁看着眼前的姑娘捏了个诀,在寒天雪影里无声无息的烧掉了她们的联络点,火烧干草本应劈啪作响,却只能见那草棚无声的往里坍缩,年轻的姑娘声音懒懒:“里面净是些没用的东西,区区以瘴气提炼制成的半吊子毒药,也敢洒来毓江城丢人现眼。”

      “或许对你们部族人来说,这已经是很难了。”草棚和草棚里的东西转眼烧尽,姑娘似乎说了几句话便没了耐心,“另几处城门的洒药人都已被处置了,既然毒药在你们这儿,想必你们知道得更多。”

      姑娘转了个身,她的发间隐隐有水荷的香气,她的手上戴着一双白色轻纱的手套,一晃神的功夫便拿走了中年女人携带的小葫芦,她将右手举到部族女人的眼前,那葫芦便化作齑粉,然后被姑娘顺手扬进了不远处的火光里,“既然你们如此看重毓江城,那便跟我回去吧。”

      年轻的姑娘以术法束缚住两个部族女人,仍用她二人来时的小船运回了毓江城,沿途轻洒下一袖花瓣,花色顺流而行未有变化,不多会儿便化在了江水里,姑娘看着江水叹了口气:“你们那毒也太慢了,洒在城门口那么多,这都快一个时辰了还没融进东江里,倒是我太看得起你们了。”

      两个部族女人瞪大了双眼,但她们口不能言,只能徒劳的哈出些白气,她们死死盯着蹲在船头的年轻姑娘,目光中难以置信。姑娘冷眼瞧着她们,似乎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手中术法轻点便将她们弄昏在船上,到毓江城时夜已深了,姑娘仔细以术法探查过城门附近,确认已没有瘴气侵害,方觉得舒心。

      她试探着在城门附近并指捏诀,丝毫感应不到护阵启,她向流苍山上铸灵山庄的方向看了一眼,以术法悄然带着两个部族女人回了萦梦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