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灯火阑珊(12) ...

  •   天元十七年六月,皇子李逸兰携兵亲临赣南城外,与城中匪众对峙三天三夜,幸二皇子不忍两军开战百姓受苦,竭尽所能,终不战而屈人之兵,山匪之首陆成感二皇子体恤百姓之心,率部下归诚。之后陆成等人戴罪立功,扫尽赣南、江州境内其余匪患,另有七皇子李逢舒,钦差大臣江靖、孙传芳等人尽心安抚百姓,重修村庄,终于使赣南、江州水患得以解决。
      这些都是杨槐后来听到的了。
      淮扬城内诸位同僚已经习惯了杨槐时不时失踪,只要这人没惹出什么大乱子,他们也就对杨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重要的是,杨槐一失踪就是半个月,衙门积累了一大堆公务,这次见人一身伤的回来,众人像模像样地关心了几句,并且表示:“没事,这不是没伤到手嘛,快起来干活。”
      两年后——
      李睿这两年越加沉迷享乐,后宫又住进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妃子,华而不实的宴会办了一场又一场,他的脾气变得越发狠厉,极爱听底下底下人的阿谀奉承,若是听见有人胆敢借古讽刺他几句,锦衣卫明天就会站在那人家门口索命。
      他本就不再年轻,这些年耽于享乐之后身体亏空的厉害,越是站在权力的中心越是不想舍弃手中的所持有的一切,因此,李睿在所难免地走上了晚年皇帝三件套——求仙、问道、磕丹药。
      继貌美嫔妃之后,巍峨华丽的皇宫又迎来了一批新的住客——道士。当然,不是什么样的道士都有资格进入皇宫为皇帝修炼丹药的,李睿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年纪太小的不要,穿的好的不要,没胡子的不要等等。虽然要求严苛,可一旦入了皇帝的眼,那就代表着一辈子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如今的薛贵妃就是最好的例子。
      道士们对此趋之若鹜,换上脏兮兮的破袍子,蓄上一把山羊胡,成天端着一股世外高人的架子,拼命地往皇宫里挤。若不是宫中供奉的国师除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外不会出观星台,恐怕连国师也跑不掉为皇帝讲经炼药的下场。一时之间诺大的皇宫里出现了数十道灰扑扑身影,与周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教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得宠的道士有时连普通的大臣都要客气三分。
      入了春之后,本该是草长莺飞的日子,可李睿的身体却不知道为何日渐衰弱,他时常感到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夜里也是经常睡不好,太医院里的太医请了好几次脉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开了些温补的方子让他慢慢养着。
      药是喝了不少,可他的身体却没有好起来,甚至脱发愈发严重,一气之下处罚好几个太医,连太医院院首也不例外。求医不成,李睿就将目光放到了自己养的那些道士身上,看看他们有何灵丹妙药。
      应召入殿的好几位道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明白了对方和自己都是一路货色,要说灵丹妙药,那肯定是没有,要不然他们何至于混成这样,可他们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跟皇帝说自己也没有办法,那样不就摆明了他们是进来骗吃骗喝的吗?都混进了皇宫,这里是皇帝的地盘,若真的触怒龙颜,铁定完蛋。
      道士们仍旧端着一副仙风道骨的架子,矜持地讨论了会,最后回答了一个法子:冲喜。
      “启禀圣上,正值三月早莺天,万物复苏之际,此时一年的精气都汇聚于万物新枝之上,民间常有子女成亲为双亲冲洗病痨的习俗,若此时能有皇子妃或公主能亲手为您奉上一杯新茶……陛下的身体肯定会好转的。”
      “而且,冲喜之人必须是与陛下有血缘关系之人,成婚规制越隆重,效果越好……”
      诸位道士越说越肯定,眼见李睿的表情明显松动,像是相信了这个办法。
      可是……谁来做这个冲喜之人呢?
      若想规制隆重,当今身份最贵重的便是太子,虽然大家都看得出来李睿不太喜欢太子,反而因为两年前二皇子平定了赣南之乱而对李逸兰更加看重,可是太子终究是太子,李鸿不废,其余人终究是庶。
      但是,太子跟二皇子都有正妃了,虽说也可以娶侧妃,可若是规制太过盛大,必定会惹来正妃家族的不满。三皇子李渺……李睿每次看到李渺都会想到他背后的何氏一族。他的婚事是自己刻意压着的,本来是打算为他娶一门不算显赫的世家女娘,这样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借此机会重新拉拢人心;至于四皇子李时芷,李睿就算有这个想法,他那个疯子母妃也不会答应,到时候又闹得宫里乌烟瘴气,说不定还会不顾皇家脸面去搅黄这门婚事,丢了他的脸。
      皇子一一数过去,竟然没有一个合适人选。
      此时,又有个道士站出来说:“这杯茶若是由公主敬上,那必然是极好。”
      “公主……”李睿喃喃念着这几个字,回想了一边宫中还有哪些公主待字闺中。
      “来人。”李睿隐隐想起几个名字,忽然福临心至,笑了一下,“整理一份还未婚配的世家子弟名录上来。”
      这母妃活着的公主婚事他不好插手,可……又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有母妃。
      杨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回京述职的。
      去的时候孑然一身,回到的时候倒是三人成行,哦,还有一只猫。
      空虚已久的状元府终于迎来了它的主人。幸好当初皇帝赐下这座状元府的时候还赐了几个洒扫下人,不至于让状元府内杂草丛生,落满灰尘。
      杨槐安置好小亓后,先去拜会了王梦,两年未见,王梦瞧着倒是没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副和蔼可亲的模样,见杨槐终于归来,神色更高兴了些。他朝杨槐伸了伸手,示意他低下头,温和地笑笑:“倒是长高了些。”
      杨槐从善如流地在他面前弯腰,任由他轻轻摸了摸自己的发顶。
      在大朝,除非是长辈,否则男子的头顶不可轻易被他人抚摸。
      杨槐是真心将王梦当长辈看。
      远游归家,长辈抚顶,这代表着为晚辈拂去一身污秽,接风洗尘的意思。
      “老师。”杨槐原本有些浮动的心在看到王梦的那一刻终于安定了下来,他很慢地笑了下,“学生捧读老师的书两载,积了不少问题,只等入宫述职之后,与老师促膝长谈,答疑解惑。”
      王梦笑着点了点头,说:“等你回来,估计你的小芷师兄也该到了。虽然嘴上不说,但我也看得出来这两年他应当也是很想你的。”
      “是吗……”杨槐有些脸热,没想到三四个月才肯给自己寄一封信的小芷师兄原来并不像自己想的那般“无情无义”,“对了,我此去淮扬,还带了个人,改日我带她来拜见老师。”
      这次依旧是由宦官带着去见皇帝,刚走到金銮殿门口时,一位抱着一大叠折子的宦官匆匆从走廊另一头跑过来。那堆折子堆得几乎要超过他的眼睛,他没反应过来前方有人,一时不查竟然直接撞了上去,怀里抱着的折子洒了一地。
      这时能来金銮殿面圣的都不是小人物,那位宦官连忙跪了下去请罪,却意外听见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杨大人?”春结喜出望外,“你回来了?”
      “嗯,这是……”杨槐没想到宫中这么大竟然也能遇到熟人,他蹲下身去帮忙捡起地上洒落的折子,正好地上有本折子摊开躺在地上,杨槐拾了起来瞥了一眼,之见上面写着“薛君渡”几个字。
      他对这个人有点印象,好像是上京中某个世家子弟。
      “宫里的公主到了该挑选驸马的时候了。”春结手脚麻利地捡起了地上的所有折子,顺手将杨槐拿着的那个放在了最上面,小声说,“听说是因为陛下听信了那些道士的话,要拿公主的婚事为自己冲喜。”
      杨槐点点头,没说什么。
      无非是图个心理安慰,人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身体好多了的错觉,其实病疴还在,只是被人下意识地忽视了。
      述职期间,杨槐特意观察了一下李睿的神色,然后低下了头,公事公办地汇报自己在淮扬地界的所作所为,将那时他承诺的结果一一汇报上去。
      其实两年时间说短不短,可若真要彻底开办女学,时间还是太短了,因此,杨槐只能尽自己所能,将事情做到最好——淮扬境内,有半数的女娘进入女学,识字读书,启蒙获知;女学的规模越办越大,名声斐然,这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做壁上观的读书人前来,成为女学中的夫子。
      开办女学最麻烦的是人的固有观念,其次便是女娘们的清誉。大朝虽然民风开放,可是女子清誉依旧十分重要,女学里的夫子大都是男子,因此有些人担心自家女儿若是因此被有心之人玷污,失了清誉。
      对此杨槐沿袭了现代的监察制度,从有余力的女娘家中选取了一批人,专门负责监视夫子们的一言一行,若是察觉出哪位夫子对女学中的某位女娘存在不轨之心,直接下狱,等候发落。
      周边几个州县也纷纷效仿杨槐,选取本州适龄女娘,让她们读书,见识书中黄金屋。
      李睿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说实话他都快忘了有杨槐这号人和这件事了,要不是前几日薛晴雪在自己耳边提了句“若是妾身小时候也能上学那该多好,这会儿倒是有些羡慕那些能在杨大人开办的女学里读书的小娘子们了”,他这才想起来还有个在外面奋斗的杨槐。
      但他想起来归想起来,心思却依旧不在这上面,毕竟他那是也只是因为听了杨槐几句话一时兴起而已,况且他绝不想看到若是以后真的出了个女状元站在朝堂上指着别人鼻子骂的场景。
      “行了行了,做的不错。”李睿敷衍的应了几声,唤来身边侍奉的宦官,“前几日朕同朝臣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将你放到……”李睿想了一下,忽然发现自己忘了商议的结果是什么了,于是含糊着说:“你先下去吧,圣旨会送过去的。”
      “是。臣告退。”杨槐缓缓退了出去。
      几乎是杨槐一走,李睿就迫不及待地将春结喊了过来,他看着一堆折子顿时感觉头疼,不耐地问:“这些都是适龄且尚未婚配的世家公子?”
      “启禀陛下,是。”
      李睿随手拿起第一个,扫了眼上头的名字,漫不经心地说:“嫁谁不是嫁,那就他吧。”
      ……
      与此同时,状元府外——
      侧门每个月的同一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停着一辆马车,今天也不例外,只不过今日这辆马车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久。
      “主子……我刚看见这府上,有人住进去了。”侍卫颇为为难地说,“应该是府上的主人回来了。”
      马车里的李逢舒神色很冷,一只白猫温顺地伏在他的腿上,乖巧地去蹭他袖中修长的手指。
      侍卫没听见里面的人说话,倒是听见几声乖巧的猫叫声。
      没说话就是继续等的意思。
      但是他又觉得这样等下去很没意思,主人都回来了,哪还会继续寄信回来呢?
      果不其然,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信使都没有出现。侍卫悄悄揉了揉坐的酸痛的屁股,忽然听见里面的人开了口:“回宫。”
      他从早上一直等到了现在。
      虽然车厢内有茶水点心,可也不是那么好熬的。
      侍卫叹了口气,心想自家主子可真是怂,要他早就登门入室,直接问人要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灯火阑珊(1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