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遂择定秋七月丙寅出师,众臣见丞相并未再加阻拦,知大事已定,刘备终未纳诸葛亮之言。又见随行文官武将中,素日与诸葛亮亲厚者一概全无,反而令魏延马岱守汉中,赵云督粮草。众文武料此次伐吴以众凌寡,兵威滔天,随行文武必能建不世之功,凯旋后各有封赏自不在话下;又忆起刘备称汉中王后,众人俱有封赏,唯独诸葛亮仍居原职——朝内益发暗潮汹涌起来。

      马谡私下向诸葛亮略略提过一两次,每次甫一开口便被令噤言。与魏延私下通信,双方均不约而同暗自担忧,想诸葛亮于刘备新野困顿之时决绝跟从,于当阳倾覆之际毅然挺身,助刘备于荆州乱局之中异军突起,摒除汉中、江东之扰,于强敌环伺之中为刘备谋得益州,此番种种,不可胜记。诸葛亮年逾不惑,老成持重,周详妥帖,俨然蜀中次位人物。经此一事,马谡魏延均暗生了飞鸟尽良弓藏之感慨。更兼荀彧死讯传来,内情纷繁,议论者众,只教人扼腕叹息。又思及昔日官渡大战前田丰故事,二人深恐诸葛亮蹈前人之覆辙。无奈诸葛亮近似全然不以为意。

      出兵之日,旌旗蔽日。诸葛亮率留守大小官僚为其送行。其时他一身雪青外袍,白羽纶巾,与刘备并辔而行,飘飘然宛如方外之人。他向来出言谨慎深思熟虑,今日更是寡言,一路二人交谈不过寥寥数语。刘备知他忧心,瞥见他眉头深锁,虽风情平添,却教人心痛不可当,若要软语宽慰,又不是地方。那夜之后孔明于他比先前更加避忌,想必是决意要断绝私情,故而不予他任何契机。他深知孔明为人,言出必行,此事已全无转圜。出城渐远,日上中天,蜀中日头毒辣,虽已进秋,但暑意未减分毫。刘备知他案牍劳形,兼向来苦夏,那夜虽言语关切过,却是无用,只益发消瘦下去。他行进中几次三番暗地打量孔明,若他挥汗如雨或渴热难耐,即时就要赶他回去。怎料孔明竟似玉琢一般,眉目微垂,额不见汗,面不见赤,发髻一丝不乱,羽扇竟也不曾多挥。

      出城三里,刘备一促诸葛亮回城。诸葛亮在马上款款施礼,却道:“请陛下允臣再送一程。”昔日进益州、出汉中,诸葛亮皆曾送行,但从未有过如此不舍之态。刘备见他如此相求,又念及近日朝中流言,就此即令他回转必使他面上不好看,乃允。又三里,刘备二促诸葛亮回城。诸葛亮二度相求,刘备又不忍。二人各怀心事,行进愈缓。蜀中山川峻秀,初秋时节林木茂密满目葱茏。车骑步卒迤逦不绝,长枪短剑于日光下森然林立,大军浩荡何其壮哉。刘备不由想起,此人出山辅助不过十年光景,便几得天下半壁。念及诸葛亮为人,谦虚恭敬,外圆内方,又无压倒他人事事争先之意,处处虑在他先,堪为群臣楷模。二人间或目光相对,千言万语,纠结翻滚,不能一言。刘备一时情动,几乎要握了他的手,然又念及那夜二人约定,按捺再三。又行一段,不知不觉已出城十里,刘备也不再催促诸葛亮返城,诸葛亮却率先勒马止步,下马立于道旁,恭恭敬敬一鞠到地。刘备立时便跳下马来,扶他起身,双臂交握。孔明踟蹰良久,那些恭祝大胜凯旋之类辞藻,一句也说不出,只缓缓道:“臣惟愿陛下,多加保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