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从公主到女帝 ...

  •   “既然她们是母女,给些钱打发走就是了。”姜棠收回目光,淡淡说道。

      鸣鸢闻言心中一急,刚要说话抬头对上姜棠目光,瞬间懂了她的意思,不再争执,过去将人打发走。

      小姑娘手臂被紧攥着,身体却还在极力挣扎,口中喊着‘不认识,救命’之类的话,那女人面上的得意更是挡也挡不住,这种情形,怎么可能会发生在亲生母女身上?

      眼见那女人带着小姑娘走远,鸣鸢命人在后面悄悄跟着。

      “公主,那女人十有八.九是个拐子,或者是牙婆子。”鸣鸢面带愤怒说道。

      “是与不是,等人回来不就知道了。”这种手段并不稀奇,在后世依旧有许多人信奉着‘清官难断家务事’,更别说是现在的封建社会中了。

      鸣鸢深吸了一口气,缓解一下胸口的愤怒,开始和姜棠汇报着这几日善堂内的情况。

      收留了七个孩子,每日施粥,配合官府赈灾所需要的一应账目,事无巨细,都清楚的记录在案。

      “昨日来善堂的一个男孩子,十三岁,我考教过他的学问,在同龄人当中非常不错,公主可要安排他参加两个月之后的院试?”鸣鸢知道姜棠有重要图谋,开口提议道。

      “他是哪儿的人都调查好了吗?”姜棠问道。

      “已经询问过了,他是家中糟了祸事,舅家不愿意养他,沦落至此的。”鸣鸢说道。

      姜棠点点头,“一切属实的话就让他去试试,但也不用强求。”

      目标已经有所改变了,原主的计划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不过培养自己的人还是可以的,只是不像从前一样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些学子身上了而已。

      “你说的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姜棠随口问道,没想到鸣鸢的回答让她有些惊讶。

      “他叫殷霄。”

      殷霄?
      宁王殷廷的嫡子?

      “我知道公主的意思,那孩子看着瘦瘦小小的,只有十三岁,而宁王世子今年应该是十六岁,想来应该不是他。”鸣鸢解释道。

      江南水患,逃难的百姓众多,索要文书路引也不现实,姜棠眸光微闪,说道:“让京中的人打听打听,宁王府剩下的人都发卖到哪儿去了。”

      “是,我这就去。”鸣鸢心中也警觉起来,忙不迭说道。
      看着瘦小的孩子,年岁上说谎也未可知,之前是她把事情想的简单了。

      晚些时候,鸣鸢派去跟踪那女人的人也回来了,她之前猜测的没错,那女人的确是个拐子,在她家那不大的院子里,还有五六个十岁左右的女童,三个身形枯瘦的女子。

      “想必那些人是看水患严重,多人无家可归,这才不费任何吹灰之力的将人掳了去,就好像今日带走那小女孩儿一样。”鸣鸾在旁开口说道。

      “继续监视着,有确凿的证据后直接报官。”因为永州县令的事儿,这一带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必定都会得到重视,更何况朝廷历来是严禁拐子的。

      姜棠接连在善堂呆了好几日,这才算是将善堂内大大小小的事情了解了个全面,对于之后的发展,心中已经有了数。

      元春这几日跟在姜棠身边,看到了她的所有行为,不管是为林家姑母和表弟治病,还是处理善堂这些繁琐冗杂的事情,她没看到姜棠做这些事情,对她自己有什么好处,那就只能是用‘仁善’来解释了。

      这样的一个人,她真的不想让她掺和到甄太妃和忠顺王爷的那些事情里。

      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将甄太妃的谋划告诉长公主,长公主到底出生皇室,所有人都是对皇权有着天生的恐惧。

      即便长公主不迁怒与她,让甄太妃知道了,也是不会轻易放过她的,说不定连带着家中都会跟着遭殃。

      姜棠当然看得出来元春这些日子的欲言又止,她不说她索性也不去问,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她自己心中也是会有决断的。

      ***

      “姐姐,你知道长公主为什么如此精通医术吗?”

      姑苏林府内,林珏状似无意问道。

      “许是她在宫中,能够接触到宫中最厉害的太医,所以学会了吧。”黛玉猜测说道。

      但林珏知道不是这样的,前世他们夫妻相处时,深知她是并不会医术的,后来她缠.绵病榻,与一众太医和大夫往来,也是并不知道药材药效的。

      所以,是在他死了之后,她开始学医的吗?

      “现下你和母亲身子都好了许多,父亲说再过几日等他休沐的时候,要去公主府拜访,感谢长公主的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说起来有些夸张,但黛玉看得出来这些日子母亲和弟弟气色愈发好了,‘救命之恩’四个字,一点儿都没有夸大其实。

      同时她也想要知道,公主到底预备让她做什么事情,看公主之前那话的意思,分明是已经有所打算了,可在临走之前却什么都没有和她说,应当是不想让她心中增加负担吧。

      黛玉只一心想着姜棠可能会让她做的事情,并没有意识到旁边林珏也陷入了沉思,悠黑的眸光深不见底,深邃的并不像是三岁孩童会有的目光。

      三日后,林如海休沐,一早便带着家人启程前往公主府,之前看大夫吃药多年,家人身子不见任何起色,反倒是一日不如一日。
      此次家人有了痊愈的迹象,都是长公主的医术高超,这一点林如海是很清楚的。

      只是刚进城,林如海便感觉到一阵慌乱,所有行人都急色匆匆的,好似是有什么大事儿一般。

      让小厮拦住个路人询问,林如海这才知道,就在昨日官府抓获了一伙拐子,拐子虽然被押入大狱,可却在押往监狱的途中扬言自己还有同伙,一定会救他们的。

      寻常百姓不知真假,但拐子之事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都不敢轻易让孩子出门,即便出了门也是快去快回,不能在街上多逗留。

      “拐子最是可恨了,竟还扬言有同伙,闹得人心惶惶。”贾敏也是做母亲的,最痛恨的便是拐子,但同时她也不认为拐子还有同伙,最多就是过过嘴瘾,引起恐慌而已。

      林如海垂下眼眸,什么都没说,让马夫继续往公主府而去。

      好巧不巧的,姜棠今日带着姜林出去骑马不在府内,好在鸣鸾还在府内,得了消息将人请进来。

      “大人和夫人请稍后,公主想必再过不久便会回来。”鸣鸾笑着说道。

      “是我们唐突了,没有提前说便来拜访长公主。”林如海面带歉意,的确应该提前递帖子进来的。

      只是公主到底是女子,他以臣子的身份递帖子此举实在是有些不妥,不曾想生了更为不妥的事情。

      鸣鸾让人上茶,笑着退下。

      自从进了公主府之后,林珏目光一直留在四周,一切铺陈摆设,一草一木都如同前世之时一模一样,不曾有丝毫的改变。

      熟悉之感扑面而来,可他心中却隐隐有着恐惧。

      害怕再次和长公主相逢,得以保留记忆重活一世,这都是黄粱一梦,再次睁开眼睛,他已经来到了阴曹地府……

      所以之前姜棠来林家的时候,他不敢将自己就是先驸马的事情告诉她,怕她会害怕,也怕这都是一场梦,到时候她会空欢喜一场。

      林珏哪里知道,姜棠已经不是原主了,修炼千年见过诡异离奇的事情千千万,根本不会被这么点事儿吓到。

      鸣鸾派人找到姜棠的时候,她们也正准备回去,姜林到底只有三岁,年岁还太小,即便是骑着小矮马,也还是不能骑得太久,不然身体会受不了的。

      回到公主府后,姜林见到黛玉很是兴奋,拉着她便往自己院子里去,走的时候还不忘拉上林珏。

      “小侄子一起来啊,我那儿有好多母亲给我买的好东西。”

      “好。”林珏想了想跟着姜林一起去,他也想要知道自己女儿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的。

      小孩子们走后,林如海和贾敏再次对姜棠表示感谢。

      “小事一桩,不用感谢。”她可不是无偿帮他们的,“在寒山寺见到黛玉,便知道她是个很有才情的女子,我很喜欢,自然不忍心见她为家人病情而伤怀。”

      “长公主谬赞了。”女儿被夸,心中自然是自豪开心的,但面上还是要谦虚一下的。

      姜棠忽然想起一事,眸光微闪,面上笑容敛了敛,说道:“我的确有一事要和林大人说,林大人勿怪。”

      “公主请说便是。”林如海和贾敏对视一眼说道。

      “我听黛玉说,她现在的西席先生姓贾名化?可是之前在朝为官的贾雨村?”姜棠直接问道。

      林如海心中一惊,贾雨村的确在朝为官过,“可是有何不妥?”

      “我只是听说过他之前做官时的一些事情,对他的品行存疑,黛玉是个好孩子,仔细培养将来必定成为一代才女,林大人还是多多用心为好。”

      姜棠这话说的委婉,没有给贾雨村的过往盖棺定论,只说了‘存疑’,但林如海和贾敏怎么可能听不出这话的意思。

      “微臣对贾先生的过往并不熟悉,只是看到他学问很好便留下来了,今日还要多谢公主提醒,不然影响黛玉就不好了。”林如海懊悔不已,当时听人举荐就用了,并没有仔细探查,当真是失误。

      姜棠点点头,转移话题询问为善堂找教书先生的事情。

      “微臣已经有了几个人选,但还需几日时间再斟酌斟酌。”有了贾雨村这么个前车之鉴,不敢随意将人引荐给公主,回去再探查一番比较好。

      “不着急,昨日善堂收留了几个被拐子拐走的孩子,我想着等给他们祛祛惊吓后再一起上课。”

      林如海今日来道谢,不止给姜棠带了礼物,还给善堂带了许多东西,主要是怕姜棠不收谢礼,于是便像其他乡绅一样,直接像善堂资助。

      姜棠让人带林如海夫妇去善堂转转,对于自己资助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心中也有个数。

      至于送给她的那些东西,她让鸣鸾去库房内找了差不多等价的东西,当做送给黛玉和林珏的礼物。

      “参见长公主。”

      书房内,黛玉终于找到机会来和姜棠独处。

      姜棠抬眸,前面黛玉小小一个,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看起来煞是可爱,“你来是想问我,需要你为我做些什么对吗?”

      黛玉诚实的点点头,“当日说,救治好母亲和弟弟,黛玉任由长公主差遣,不知长公主需要黛玉做什么?”

      “读书。”黛玉直截了当,姜棠也开门见山,“用心读书。”

      黛玉一怔,长公主需要她读书?

      “我要你读书,将来去参加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走上朝堂。”姜棠看着黛玉,一字一句说道。

      “可是……”黛玉整个人都愣住了,怀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了毛病,她是女子啊,怎么能去参加科举呢?

      姜棠起身上前,将她抱起放到书桌旁椅子上,“这几日看下来,你分明已经看到了母亲和弟弟的身体在我手中治好了,怎么还不相信我的能力呢?”

      黛玉秀眉紧蹙,治病用的医术,让女子参加科举考试,是亘古未有的事情啊。

      “身体的顽疾我能治好,这女子不能科举的顽症又怎知我治不好?”

      姜棠声音很轻,语气里还带着丝丝笑意,面容明媚唇角轻勾,这一刻黛玉再次看到了她眸中绽放的光亮,如同那晚在佛前一般,她整个人身上都散发着阵阵光芒,让人忍不住对她的话深信不疑。

      “当然了,这条路必定是极其难走的,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况且……”

      “我愿意。”不等姜棠把话说完,黛玉迫不及待开口说道,下了椅子屈膝行礼,“黛玉愿意跟随长公主,共同医治顽症。”

      她不是不识字,不懂道理的无知之人。
      之前刚开始启蒙的时候她就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男子可以读书识字,科举入仕,做官造福百姓,而对女子说的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去问母亲,母亲也只说历来如此,她可以读书时因为林家乃是书香世家,林家的女儿不能不识字,仅此而已。

      母亲让她不要再问这样的问题,她就再也没有提起过,现在听到姜棠将这成为‘顽症’,黛玉觉得再准确不过了。

      母亲口中的‘历来如此’是错的,现在她有机会参与到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让她怎么能不惊讶。

      同时惊讶的还有屏风后面的元春,她原本只是在这里看账本,不曾想竟听到了这样一番话。

      黛玉走后,元春缓缓从屏风后走出来,跪在姜棠面前,“有件事情,想要告知长公主。”

      “什么事儿?”甄太妃让她做的事情吗?

      元春闭了闭眼睛,下定决心似的说道:“甄太妃让奴婢来伺候长公主,其实是另有目地的。”

      “什么目地?”姜棠扬起眉头,从前原主和甄太妃,忠顺王爷都是没有来往的。

      “甄太妃想要让她娘家侄子迎娶公主,攀上一门皇亲,故而派奴婢前来,暗中为公主和甄家二爷牵线。”元春垂眸,冷汗岑岑,她不确定姜棠得知事情后,会不会迁怒于她。

      “甄家二爷?”

      姜棠想过甄太妃要算计她,可没想过竟然是婚事上的事情,想了想又觉得这也正常,原主浑身上下可以利用的,便只有这‘公主’的身份了。

      搜寻着原主脑海深处的记忆,最终在某一个角落里找到了甄家二爷甄恒的名字,比原主小两岁,曾经在宫宴上见过,容貌算得上清秀,可娇养出来的少爷并无多少阳刚之气。

      除此之外便没有更多的印象了。

      “甄太妃预备让你如何牵线?”姜棠问道。

      “找机会去金陵,于甄家取的联系,制造甄家二爷和长公主的偶遇,之后便是在长公主面前说甄家二爷的好话。”元春一五一十,将她所知道的全部吐露出来。

      姜棠知道这种事情,甄太妃是不会全然交给元春来完成的,必定得有甄家那边的配合,而元春充其量也就是个牵线的作用。

      “你现在就去金陵,按照甄太妃所交代的做。”

      元春惊讶抬头,入目便是姜棠噙着笑容的面庞,精致如玉的容貌明媚端丽,可笑容却未达眼底。

      “长公主是想将计就计?”元春试探性问道。

      姜棠没有回答,但她唇角愈发弯起的弧度说明了一切。

      元春更加肯定她没有选择错,将事情如实告知,而不是按照甄太妃所说的做,不然一旦事发,她的下场一定会很惨的。

      仔细琢磨着去甄家之后的说辞,元春启程前往金陵。

      其实事情想要更顺利,最好的办法是让甄家人来公主府附近,主动联系元春,可那样暴露之后就会连累到甄家。

      这样让元春去找甄家人过来,即便公主府发现了什么端倪,也是元春一人所为,和甄家无关。

      ***

      “长公主,林大人在善堂发现了个认识的女孩子,说是同窗的女儿,五年前元宵出去看花灯,被拐子拐走的。”

      晚些时候,鸣鸾回来和姜棠说道。

      “这倒是巧了,既然如此便将那女孩子送到家中去吧。”那些被拐来的孩子,不同于天灾人祸无家可归的,能回家的还是尽量回家,既减少了她这里的负担,也能让他们家人团聚。

      “只是林大人说他同窗在女儿被拐走当晚,隔壁寺庙着火连累自家,已经搬走了,想要找到还需要几日,想要问问公主可否让他先将那孩子带回家去。”鸣鸾继续说道。

      寺庙失火?元宵节看花灯被拐走?
      这些元素单独听起来没什么奇特的,放在一起怎么那么熟悉?

      甄英莲?

      “是额头上有枚胭脂记的小姑娘?”姜棠试探问道。

      “正是呢,公主怎么知道?”鸣鸾惊奇问道。

      姜棠呵呵一笑,“猜到的,那小姑娘看起来气度不凡,想来家中必定富贵,林如海想要将人带走便带走吧,你去安排。”

      “是,我这就去。”

      姜棠没想到,举报了一伙拐子,竟然阴差阳错的救了甄英莲,就是不知道她父亲可有跟着那两个和尚道士走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母亲定然还在家中,现在能够和女儿团聚,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然而让姜棠没想到的是,这伙拐子被抓进去时说会有人救他们,并不是假话,他们的身后还有其他人,并且位高权重。

      “举报了一个宁王还不够,一伙拐子也值得她费心去注意?刚有的一点儿好处,这回好了,全打了水漂了。”

      皇宫当中,甄太妃殿内,忠顺亲王得到最新消息奇迹败坏的砸了手边茶杯。

      “她开善堂,收留孤儿,这又主动帮忙赈灾,为的不就是好名声嘛,遇见拐子举报官府,想来也是为了这个,她不会知道此事与你有关。”甄太妃在旁安慰道。

      忠顺亲王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贾元春那儿怎么还没动静儿?让甄恒行动快些,把她娶回去关在甄家里,看她还怎么在外头惹是生非。”

      “不管谁娶了她,她都是长公主,有自己的公主府,让甄恒娶她就是为了皇亲的身份,你不要想那么多了。”

      甄太妃颇为无奈,自从被封了亲王之后,儿子的脾气暴躁了许多,就连她这个亲生母亲都时有发憷。

      “索性她只是个公主,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什么水花来,今日太上皇看重你,你可不能再他面前发脾气,还是要展现你的恭敬孝道才行。”

      甄太妃尽力安抚着,忠顺王爷闭了闭眼睛,灌进去好大一杯茶,这才稍稍顺气了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从公主到女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