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跪天请罪 ...

  •   你和姐姐不止容貌相像,就连性子也一样

      李潜此话一出,静安堂内一时归于平静,刚才还在欢笑相聚的女眷们,此时甚至不敢抬头看顾娇和顾栏。

      宴锦惜有些担忧地望向顾娇的方向,她本就眉目含情,此时眼中满是疼惜,却颇有些悲悯之相。

      顾娇置若罔闻,继续招呼姨母,给她讲母亲谢菱之年轻时的绝美风姿,谢茵之顿住,支支吾吾,半天没说一个字。

      静安堂内留下的都是临安谢氏直系,他们自是知道当年顾长平和谢菱之死得有多惨,也知道,他们夫妻二人苦守漠城,却未得一人前来支援。

      李潜见顾栏和顾娇如此淡定,心中不免困惑。难道他们不怪江家人见死不救吗?

      谢老夫人李璃此时在扶嬷嬷的搀扶下,走到静安堂门口,对着夜空缓缓跪下。

      众人见状,连忙起身去扶老夫人,却被李璃一一呵斥退下。

      片刻后,谢老夫人对天磕头。

      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直到顾娇跪到她面前,阻止她继续。

      “外祖母这是做什么?您这样做,是要置孙女于不孝不义之地吗?”顾娇眼含热泪,暗自神伤。

      谢老夫人苍老的脸上慢慢留下数道泪水,眼神痛苦,不愿再忆起往事。

      “老身一叩首,是为弃将谢罪。没能救下护国大将军顾长平,以致良将被杀,就连尸首都难以保全,以致大历险些覆灭。”

      “老身二叩首,是为弃女谢罪。冷眼旁观不救亲女,实乃丧尽天良。菱之乃我亲儿,我眼见她困死孤城,却未施援手,以致她于城门之上自刎惨死。”

      “老身三叩首,是为弃女谢罪。三年前京城被围,百姓被屠,我临安谢氏却置身事外,以致宫内失守,先帝悲愤而崩。”

      顾栏站在一旁,不敢相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就连他的亲人也要这样对顾家,这样对待他的父母。

      顾娇痛哭流涕,跪坐在一旁,任由李潜扶住她,她一直摇头,不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

      这时站在身后的现任临安王谢砚之,提起衣裳,跪在母亲右侧方。他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顾家该知道真相。

      谢砚之深吸一口气,清冷的脸上满是痛苦,开始讲述往事真相。

      “三年前,我当时还在朝中,与姐夫平素交好,自姐姐和姐夫奉命常驻漠城后,我们平日依靠书信往来。”

      “后来,姐姐在书信中提及,漠城周边这几日不太平,附近似乎有军队集结。我回信向姐姐问清漠城情况。”

      “但自那次后,我再没收到姐姐回信。我心中甚是担忧,所以向宫中递帖子,请求面见陛下,希望陛下答应让我带兵支援漠城。”

      “没想到,陛下回复,不许我带兵去漠城,还斥责我狼子野心。”

      李潜听到这里,眉眼一动,似是想到了什么。

      “之后,我被罢官圈禁王府。但此事却是秘密进行的,因而当时并没有人知晓,堂堂临安王,连府门都出不去。”

      “在五日的筹谋下,我集结王府亲兵,打算趁夜色悄悄离京,却意外收到一封密信。”

      “上面写着:漠城一战,阴谋陷阱,已是死局,无需送命;前来支援,未至漠城,尽数被杀;菱不为饵,誓不牵连,祈服母弟,护我儿女。菱之绝笔。”

      “我拿给母亲看,母亲认出那是姐姐谢菱之的字迹。”

      话及此,一向冷情的谢砚之此刻双眼通红,眼含热泪。

      谢老夫人接过儿子的话,思忖道:“当时便已想到,她已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

      老夫人微微直身,目光不忍看见顾娇顾栏,“考虑到临安王府一脉,我决定不让砚之亲自带人前去,另吩咐一队人马前往漠城,希望来得及救下你们。”

      “但我没想到,砚之竟然偷偷随王府亲卫前往漠城,我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漠城边界。”

      谢砚之跪在一旁,眼睛微闭,“我到达漠城用了七日,本来只需四日,但在路上遇到伏兵,王府亲卫与之厮杀三日。”

      “待我杀出重围,赶到漠城时,已经为时已晚,,一切都来不及了太子已到。我只得原路返回,回京向母亲禀报。”

      “至于母亲所言,京城被围,太子前来请求相助,我临安王府确实置之不理。”

      “我姐姐都被你们弃之不顾,我又凭什么帮你们守住京城?!”

      顾娇上前扶起外祖母,转过身问谢砚之:“舅舅可知当时半路拦截之人是谁派来的?”

      谢砚之摇头,眼神危险看向李潜:“我不知道是谁派来的,当时我只顾着赶路,没有时间查探。”

      “当时我递帖请求先帝允我带兵支援时,京城尚且安宁。敢问陛下,先帝为何不允?还斥责将我罢官。”

      “不知陛下作何解释?”

      李潜眼神复杂,“当时父皇重病缠身,光王李勉把持朝政,待我夺回权后,又赶上夷国大军进京屠戮,所以未来得及向漠城派兵。”

      “当时假传旨意,斥责王爷,罢免官职的不是我父皇,是光王。。”

      “父皇临终前,悲愤于自己的心慈手软,弟弟谋反,京城失守,良将惨死,所以吐血而亡。”

      李潜话说完,紧闭了双眼,“孤无意为自己和父皇争辩,的确是君王软弱,导致良将冤死。但事已至此,想必各位心里清楚,这一系列事情,若非有人幕后主导,又怎会如此巧合,几件大事同时发生?”

      在一旁暗自垂泪的顾娇微敛心神,似是释怀般:“外祖母,舅舅,你们不必愧疚没有救下我爹娘。自我娘亲给舅舅发去密信时,她已然报了必死的决心。”

      “娘亲为人情深义重,我一早便知她不会与我和哥哥一起逃离。在娘亲心里,爹爹更重要。她不会让他一人独走黄泉路。”

      “当初漠城已是死局,无人能从中逃离,就算来了援军,估计还未到城下,就已被人伏杀。娘亲不愿做饵,让你们一起丧命。”

      顾娇拉起呆坐在地上的顾栏,强忍心中的悲痛之情,“哥哥,三年过去了,我们都该往前看。不怪任何人,只怪那背后之人狠厉狡诈。”

      “当年你我都在漠城,你了解当时漠城内外有多艰险的。”

      “至于母亲的选择,若是我面临同样的绝境,我怕是会做出和母亲一样的选择。”

      李潜闻言看向顾娇,她娇小的身子,微微颤抖着。李潜透过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站在城门之上,誓死不降的临安郡主。

      谢老夫人李璃听到顾娇说的话,老泪纵横,苍老面容下满是泪痕,“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王府中人哭作一团,一时之间,谁也来不及去哄人。

      片刻过后,顾娇等人把谢老夫人扶到椅子上,老夫人自从痛失爱女,身体便大不如前,如今跪了许久,老人精神头都不太好。

      谢老夫人手里紧紧握住顾娇,语气略微有些哆嗦:“娇娇啊,今晚留在王府可好?外祖母好久没见过你了,留下可好?”

      顾娇连忙点头,一旁的谢茵之心里想着顾娇入宫为妃,若是留宿恐怕不太好,但见到母亲如此高兴,便全然不顾心里的担忧

      “栏儿,你也留下可好?”谢老夫人没忘自己的外孙,又唤来顾栏。

      顾栏此时已没了隔阂,开心地回道:“好啊,我也留下。”。

      一直在旁边安静听吩咐的沈如敷,见现在气氛转好,看着母亲眼底通红,于是便蹦蹦跳跳的跑到谢老夫人跟前。

      “祖母,如敷也想留下。”

      老夫人闻言一乐:“好啊好啊,都留下,都留下,茵之,昀晏你们也一起留下吧。”

      李潜眼见王府一家人尽释前嫌,一片和美,心里不由得跟着一起高兴。却听到顾娇要留宿,心里不太舒服,但她开心就好。

      “陛下,臣妾今日暂留临安王府,还望陛下体谅。”顾娇上前跟李潜说话。

      李潜英眉微皱,不对劲,不对劲,从刚才开始顾娇娇就不对劲,但思来想去,他实在想不到是何缘由。

      李潜刚要和顾娇说话,就被临安王谢砚之拦住,“陛下,天色不早了,您该回宫了。”

      李潜深感不安,一挪步想上前叫住顾娇,却见她跟着谢老夫人进了内堂,他刚要追上去,却又被谢砚之拦住。

      “陛下?陛下请。”谢砚之站在一旁,挡住了李潜看向顾娇的视线。

      宴锦惜看着夫君幼稚的做派,真是有些感慨,堂堂京中临安王,清冷出尘,谪如仙人,如今倒想着为难比他小两岁的陛下。

      李潜被谢砚之一行人恭敬地送出了王府,坐在马车上,李潜总觉得有些心慌,他回想起今天发生的事情。

      顾娇是从什么时候不对劲的??

      对了,是从见过她外祖母后,来请他们去正厅之后,她就有些不高兴了。

      李潜垂眸深思,望着即将临近的宫门,心里暗下决定。

      突然,马车微微一晃。福禄只见一黑色身影从马车上一闪而过,消失不见,待他掀开帘子后,李潜早已不见身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跪天请罪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