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消失的金像 ...

  •   面对众人的质疑,沈池壁除了束手喊冤,是一丁点儿办法也没有。
      你们一言不发,静待李玄清下达旨意。
      李玄清沉默半晌,发话道:“此事的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商议,曹公公……”
      侍奉在旁的曹锦文迎上前来,阿谀奉承地说道:“奴才在。”
      “你去一趟曾府,将曾侍郎带进宫来,就说朕请他来,有要事问他。”李玄清接着说道。
      “是。”
      曹公公应允后,转身往宫门方向走去。
      随后李玄清坐回自己的席位,发号施令道:“都回各自座位坐下吧。”
      你们回到各自的座位后,李玄清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该吃吃该喝喝,继续欣赏歌舞,只是眼神偶尔会瞥向你身后……
      为何李玄清会屡屡看向你的身后呢?你身后站着的只有李知欢、惜缘还有海心,他是在看谁呢?
      不知为何,曹公公离开了将近一个时辰都还没回来,理论上来说应该用不上这么长的时间,难道他去找人的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正当你这么想着,曹锦文才慌慌张张地带回了一个二十出头模样的男子,你心里不禁疑惑,江仪分明提起过,作为他下属的曾侍郎如今已是年过四十的男子,与曹公公带回来的人完全不符。
      曹公公才刚将人带到大殿上,李玄清就叫停了歌舞,让舞姬们都退到一边去。
      随后李玄清问曹公公:“朕不是让你把曾侍郎带回来吗?曹公公莫不是老眼昏花,给朕带错了人?”
      曹公公连忙跪了下来,解释道:“皇上冤枉呀,老奴虽已上了年岁,可也还没老眼昏花到此等地步!不是奴才带错了人,而是……而是奴才去到曾府时,曾侍郎就已经吊死在书房中了!”
      此言一出,宴席更是一阵哗然。
      李玄清更是难以置信,问道:“吊死在书房?”
      曹公公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件,呈到李玄清面前说道:“这是奴才在曾侍郎吊死的书房中找到的信件,皇上请过目。”
      李玄清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了起来,竹卿庭也出于好奇,一直往信件上瞟。
      待李玄清阅读完信件,原本已经熄灭的怒火又“噌”地一下升了起来。
      他走到沈池壁的面前不顾形象地拽起沈池壁的衣领,怒骂道:“你这毒妇!”
      沈池壁被突如其来的这一幕吓懵了,整个人僵直地被拽了起来。
      竹卿庭身居皇后之位,有责任要劝诫李玄清不要冲动,以维护皇室形象,她冲上前跪倒在李玄清身后劝道:“皇上,请您冷静!”
      李玄清松开沈池壁的衣领,将另一只手中握着的信件扔到沈池壁面前,说道:“你自己看!”
      沈池壁颤颤巍巍地捡起地上的信件阅读起来,随后将信纸扔到一边,呐喊道:“冤枉……臣妾冤枉啊!臣妾怎么会做这等愚蠢的举动……”
      信件上到底写了什么,你忍不住将沈池壁脚边的信件捡起来看,上面所写的内容真是让人大为震撼!
      此信是曾侍郎所留遗书,上面清晰地写着当初他愿意听命于江仪,完全是因为想博得江仪的信任,后来在得知公主府要从户部领取金子来打造金像时,便决议以核对金数为由,偷走了打造金像的设计初稿,再按照设计稿上的样式用泥土打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慈航真人像,给泥像上镀了一层薄金,目的就是要在李玄清生辰这天,将你进贡的金像调包,让李玄清治你一个“以公谋私、中饱私囊”的罪名。
      然而这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曾侍郎在遗书上还写了,他之所以会陷害公主府,全都是为了给沈池壁报当初你害她失去大皇子的仇,要将你置于死地,而这一切的一切,沈池壁都是知情的,是沈池壁在暗中求助曾侍郎,才有了今夜这么一出大戏。
      “皇上,臣妾没有……臣妾真的没有让曾侍郎这样做!”沈池壁抱着李玄清的大腿苦苦哀求道。
      李玄清一脚踹开抱着自己大腿的沈池壁,说道:“来人,将沈嫔打入冷宫,静思己过!”
      “不要啊,皇上!不要……”沈池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喊着。
      你将曾侍郎的遗书递到身后,让江仪等人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随后上前对李玄清说道:“皇兄,念儿认为此事尚有蹊跷,直接将沈嫔娘娘打入冷宫是否过于武断?”
      尽管你知道这样做简直就是在引火烧身,却还是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李玄清本就恼怒,你还火上浇油说他武断,这让他更加不悦,于是他反问道:“怎么?念儿是想替沈嫔求情?亦或是说,念儿认为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不是沈嫔和曾侍郎,而是你嘉禾公主?”
      “不……不是的,皇兄……”你支支吾吾道。
      李知欢不知何时走到你身后,扯了扯你的衣角劝诫道:“公主,三思。”
      看来李知欢也察觉到曾侍郎的遗书尚有疑点。
      你与沈池壁非亲非故,此事本就因她而起,即便是被打入冷宫,也不算是冤了她。
      只是你的内心很是煎熬,明明尚有疑问,真的要无视公正与法度,放任李玄清将沈池壁轻易处置了吗?
      就在你内心无比煎熬之际,跪在李玄清身后的竹卿庭开口了:“皇上,臣妾乃中宫之主,应当爱护每一位妃嫔,更应尽到劝诫皇上的职责,才能让后宫的姐妹们信服,因此就算皇上要责罚臣妾,臣妾也要如实相告。臣妾认为公主说得对,皇上看过曾侍郎的信件后就直接下令处置沈嫔,确实过于武断!”
      李玄清看看竹卿庭,再看看你。
      毕竟竹生也在场,他也不好弗了竹卿庭的面子,只好松口道:“行,既然公主和皇后都愿意替沈嫔求情,那朕就再听听。你们说此信仍有疑点,疑点究竟在哪?”
      见李玄清松了口,你心中那座道德的大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你笑着说道:“多谢皇兄成全。”
      “别谢早了,万一朕听了不满意,连同你二人一起责罚。”李玄清撂下狠话道。
      得了允许,你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站起身指出信上给出的线索说道:“皇上您看,若此事真是沈嫔求曾侍郎暗中相助所为,曾侍郎又怎会刻意把这个线索写在遗书里呢?若非这封信的存在,您又怎会认定此事与沈嫔有关?这不是特意给您留下在东窗事发后抓住沈嫔的把柄吗?”
      李玄清被你这么一说,也开始疑惑起来。
      你趁热打铁道:“况且曾侍郎原本就是为了嫁祸我公主府,才做了‘狸猫换太子’的计划,可咱们还在皇宫商议着这件事的真伪,您根本还未给曾侍郎和沈嫔定罪,他怎么就突然在府里上吊自尽了呢?您不觉得整件事就像是安排好的,一环扣着一环吗?”
      经你这么一点醒,他进行了短暂的思考,自言自语道:“也就是说,曾侍郎可能是被人杀害的?”
      随后,他又看向曹公公带回来的年轻男子问道:“曹公公,此人是谁?”
      曹公公回话道:“此人正是曾侍郎的亲信,据曾侍郎的家眷所说,他是曾侍郎最信任的忠仆。”
      李玄清把眼睛眯成一条缝,从李知欢手中夺过曾侍郎的遗书,递到曾侍郎亲信手中。
      等他阅读完毕后,李玄清发问道:“曾侍郎已死,你不必替他隐瞒任何事情,按我朝律例,你助纣为虐谋害皇亲贵胄,本是死路一条,可朕如今愿意给你一个以功抵过的机会,你把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朕便饶你一命。朕且问你,这信上所写的一切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曾侍郎的亲信在听到李玄清的这一番话后,就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颤颤巍巍道:“我说……我都说……这信上所写,有大半是真。”
      “哦?”李玄清听到这个回答后,疑惑地问道:“哪一半是真?”
      亲信继续说道:“曾大人当初偷走公主府的设计初稿是真,让小的们用泥土造了一个假像也是真……可是大人从未说过,此事是沈嫔娘娘让他做的……对了,今日金像被运送入宫之前,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
      “别吞吞吐吐的,快说。”你命令道。
      曾侍郎的亲信指着装金像的木盒,说道:“金像入宫前,曾大人确实吩咐我们在运送的路上撒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块,等木盒摔倒后找机会将金像调包。只是我们打开装着金像的木盒时,发现里头的金像早已不见,眼看着公主府的人就要回来了,我们不敢耽搁,只好马上将提前摔碎的镀金泥像放了进去……”
      李玄清听后,更加确信这中间除了曾侍郎这条明线以外,还有其他人在暗中有所动作,他问道:“你既说调包时,金像就已经不见了?又该如何证明?”
      不等亲信答复,竹卿庭就默默地说道:“他没有说谎的必要。”
      的确,曾侍郎已经死了,作为亲信的他已经没有任何事情需要隐瞒,也就是说,除了曾侍郎,还有人在背后捣鬼!
      可是金像是你亲眼看着李知欢放进木盒的,之后便一直由海心看守着,即便是公主府的人离开的那段时间,也有曾侍郎的亲信全程看顾,为何金像会凭空消失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