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2、藩属国 ...

  •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你从林雍口中得知杨怀让还知道李卿曌的身世后,马不停蹄地往军营的方向赶去。
      “伍逸夫!伍将军!”一进军营你便喊道。
      几个小卒迎上前来,其中一个说道:“公主您有何事这么着急找督军?”
      “本宫现在没时间跟你解释,赶紧让伍将军出来见我!”你焦灼道。
      小卒见你如今着急,便忙不迭地去将伍逸夫叫了出来。
      伍逸夫原本还在营帐中分析攻入源城的渠道,一听你来了,连忙赶了出来问道:“公主…”
      他一出来,你便拉着他上马车。
      伍逸夫被你这一举动整懵了,惊慌道:“公主您这是…末将…末将不敢!”
      说完他赶紧甩开你的手,跪下谢罪。
      一看他这个反应,你就知道他误会了,赶紧解释道:“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呢?我是想让你带我去往前线,我有要事要找皇兄相商!”
      伍逸夫一听,才知道他理解错了你的意思,尴尬地站起身来说道:“原来是这个意思…那…那咱们走吧。”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坐上了马车。
      你摇摇头,无奈地心想,他果然误会了你看上了他,随后也坐上了马车,只是马车上的气氛略显僵硬,你二人各自看向窗外,并不言语。
      他先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问道:“公主在这个时候说要去前线,莫不是有什么打算?”
      你接话道:“啊…是啊。”
      随后又一次陷入寂静,只剩马车轱辘的声音…
      越往前线深入,路边能见到的尸首断肢残骸就越多,若不是你接触的命案足够多,恐怕早已胃中翻滚了。
      “公主,您可还好?”伍逸夫观察到你脸色的变化,关心道。
      你放下车窗帘子,说道:“本宫无碍,还需多久方能到皇兄所在之处?”
      伍逸夫掀开门帘,看了看,指着前方不远处说道:“就在前面,就快到了!”
      你顺着伍逸夫所指的方向看去,看到李玄清所带领的军队此时正围在一座城的外缘,你仔细辨认,确定就是你曾被俘虏囚禁在那的源城。
      不多久马车便停了下来,停在军队的外围,伍逸夫率先跳下马车,说道:“接下来的路马车就进不去了,咱们得下车走过去。”
      你下了车后在伍逸夫的掩护下往李玄清的位置走去。
      “嘉禾长公主在此,都让一让!”伍逸夫为你开路道。
      走着走着你看见不远处李玄清的身影,便喊道:“皇兄!”
      李玄清迟疑地转过身来,看见你后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走到你身边不悦地问道:“你身外豊朝公主,怎可随意出没在此?”
      “眼下不是说这些事儿的时候,皇兄您迟迟不攻入源朝,是有何顾虑吗?”你问道。
      李玄清看着源城的城门,眉头紧皱着说道:“杨怀让让军队退回源城后,有探子来报他被烧死在了源朝皇宫之中,本来这是攻入源朝的绝佳时机,偏偏就在这时我们收到了杨昭宁送来的一份降书,真不知道这老妖婆在憋什么坏,杨昭宁如此堂而皇之地送降书,朕反而不敢轻举妄动了。”
      降书?
      “皇兄,降书可否让念儿一观?”你询问道。
      李玄清看了看一旁的军师,又看了伍逸夫一眼,说道:“跟朕来。”
      你跟在李玄清身后,走到他的战马旁边,从系在战马身上的背囊中拿出一份“圣旨”,看制式这份圣旨并不属于你们豊朝,应该就是李玄清口中的“降书”了。
      李玄清把降书交到你手上,说:“正好你也能帮朕分析分析,看看这杨昭宁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你打开降书,查看着上面与豊朝文字有所不同的文字,说道:“这上头的文字,似乎与豊朝略有不同。”
      李玄清解释道:“豊朝是建立在杨皇室所建立的怀朝之上的,而杨昭宁来到源朝后又进行过大肆改革,所以两朝文化虽略有不同,其根本上却是相同的。”
      你仔细辨认着降书上的文字,阅读道:“豊朝皇帝亲启,兹逢源朝大将叶长空骤然离世,吾侄儿又火场遇害,凭吾一己之力已无力抵抗豊朝夹击,然吾不愿见子民屈居于人,望豊朝皇帝将源朝纳为藩属国,以此庇佑我朝,吾在位期间定然按时纳贡,若豊朝不允吾之请求,吾定率领我军负隅顽抗到底,源杨昭宁书。”
      原来杨怀让打的是这么一个主意,他已经自知败局已定,却不愿让源朝彻底沦为豊朝的领土,更不愿他和杨昭宁的筹谋一朝化为泡影,所以想到了以退为进的方法,让源朝成为豊朝的藩属国,才有机会翻身。
      然而杨怀让也很清楚,只要他活着,李玄清就不可能答应让源朝成为豊朝藩属国的条件,毕竟在李玄清看来,杨怀让就是那个最不稳定的因素。然而只要杨怀让一“死”,杨氏最后的血脉也就断了,杨氏无后,哪怕是她杨昭宁在源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只有在她活着的时候才有这样的本事,根本不足为惧,而源朝后世则对豊朝再无恨意,只会无条件服从豊朝。
      只是一旦你说服李玄清答应了让源朝成为豊朝藩属国的条件,便又不知杨怀让还有什么后手了,可眼下兵临城下,李玄清攻入源城的那一刻起,就是你和李卿曌的死期,你绝对要保护好李玄机和竹卿庭的女儿,因此你不得不听从杨怀让的指示,为源朝做说客。
      你在脑海中构思该如何开这个口,随后说道:“皇兄,念儿有一愚见…”
      李玄清冷着脸说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念儿以为,皇兄应当答应杨昭宁的条件,先将源朝纳为藩属国。”你说道。
      李玄清眉头一紧,发现事情不简单,说道:“连你也这么觉得?”
      也?这就意味着除你之外,还有别人也这么建议过他。
      “敢问皇兄,为何会用‘也’字?”你问道。
      李玄清答:“因为军师也认为,朕应该先答允杨昭宁开出的条件。既然你们有一样的见解,不妨说说你为何认为朕该纳源朝为藩属国?”
      你把刚刚在脑海中形成的理由说了出口:“源朝虽大势已去,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番强攻进去,少说也得再折损一二成兵力,既然源朝愿降,那么念儿以为皇兄便不该再强攻入城,此为其一。”
      李玄清听到你说“其一”时,问道:“哦?还有其二?”
      “其二便是文化差异。皇兄说的不错,豊朝与源朝的文化根源是一致的,可皇兄是否想过,如此这般将源朝领土收入囊中,源城的百姓该何去何从?他们是战败国,豊朝百姓苦战争久矣,积怨已久的他们会怎样对待源朝百姓皇兄可想而知,我记得皇兄想做到的是天下一统,若是先将源朝纳为藩属国,再在杨昭宁死后将拥护豊朝的皇室后代捧上君主之位,那天下一统的心愿不就指日可待了吗?”你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娓娓道来。
      李玄清把你的话仔细琢磨了一遍,觉得是这么一回事,便又问道:“可你又怎么保证日后捧上君主之位的皇室之人不会有二心?”
      你致力于为李玄清排忧解难,继续说道:“这便是念儿要说的‘其三’,杨昭宁无后,如今所扶持的君主也不过是其他妃嫔所生的孩子,唯一与她一心的杨氏血脉,便只有那已经被烈火焚烧致死的杨怀让,根本没有后顾之忧。”
      李玄清听完你的分析后,觉得甚有道理,便对几米远的军师说道:“军师,朕决定采纳你的建议,招安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军师领旨道:“卑职定不负圣望!”

      李玄清下令让大军退后,军师一人领着“降书”向前走去,两军交战不斩使者,若源朝真心真意被豊朝招安,那军师定能安然无恙地从源城中走出来,可若使者一死,便意味着大战一触即发!
      城楼上的弓箭手蓄势待发,纷纷瞄准了军师,你目不转睛地看着军师带着降书进了城,屏息以待,等着他从城里出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城里却始终没有动静,你心里默默祈祷,一定不要再出幺蛾子了。
      “皇上…军师已经进城一个时辰了,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他们该不会是反悔了吧?咱们是否要做好迎战的准备?”伍逸夫警惕道。
      李玄清倒是耐得住性子,说道:“再等等。”
      又过了半个时辰,连你都有些担心这一切是否只是杨怀让的圈套了,而就在此时,深入源城的军师终于平安无事地从城里走了出来。
      他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带着一份源朝的圣旨走了过来。
      李玄清知道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便上前迎接军师。
      军师拿着圣旨说道:“此为源朝杨太后懿旨,即日起,源朝正式成为我朝藩属国,之后继续由杨太后亲自把政,只是…杨太后还有最后一个请求。”
      李玄清大喜过望,问道:“是何请求?”
      军师看了你一眼,对李玄清说道:“杨太后说,她想见嘉禾公主一面。”
      李玄清望向你,露出担忧的表情,说道:“朕不放心你一个人入城,朕让伍逸夫随你一同前往。”
      “不可,杨太后说了,只愿面见公主一人。”军师的话打碎了李玄清最后的幻想。
      你安慰道:“皇兄不必担心,念儿去去就回,这是念儿身为豊朝公主的职责,不是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