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0、官道 ...

  •   由于昨晚一夜未眠,荀轩坐在马车上靠着车厢便睡着了,再次醒来之时已是午后。
      “大人你醒了?”
      “嗯,”荀轩揉了揉自己的脖子,没有擎北望抱着,睡得他好难受,“行至何处了?”
      “入了西武郡境内,正沿着边境的官道往高安郡赶,马不停蹄地赶路,也要明日晌午才能入高安郡。”才信汇报道。
      “走的官道?”荀轩反问。
      “是,走官道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立刻停车!”荀轩突然命令道。
      赶车的车夫闻言立刻勒马,荀轩推开车门下了马车,环视四周。
      此官道是暄月时期修建的官道,用来联通西部四郡。然而暄月亡国之后,此官道还继续被留用。
      这条官道在西武郡境内从沿境的防卫林中穿过,两侧是参天大树,四周无人,曾经设置的驿站也早已荒废,静谧到可怕。
      荀轩冷着声音质问道:“你是还嫌我们暴露的不够明显吗?竟然还敢走官道。”
      “这条官道近两年来因为两国的战争已经荒废,现在根本无人会从此处路过。”
      “虽是如此,但最近高安郡周边并不太平,你又怎敢保证不会有居心叵测之人在此官道有所谋划?”
      “大人,那我们?”
      “继续往前赶路,每一个岔路口都会有一家驿站,先到驿站,我们再分两路。”
      一行人方往前行走了二三里路,官道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便阻隔了他们的道路。
      马车再一次停了下来,行走在最前的侍卫下马来报,“丞相大人,前面有多具尸体,血迹还未干透,似发生过打斗不久。”
      荀轩与才信忙下马车前去查探,这十几具尸体中有几具尸体是北阳士兵的打扮,其余尸体就是普通江湖之人的打扮。
      “去四周查探一番,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线索。”荀轩吩咐道。
      “是。”
      才信蹲下身挨个检查了一番北阳士兵打扮的尸体,发现了一具箭中眉心而亡的尸体,这名士兵的头盔上插了三根羽毛,是传令兵。
      “大人,你来看这具尸体。”
      荀轩走过去,看到那三根羽毛,“检查一下他的身体上有没有什么书信之类的东西。”
      才信仔细翻找,从尸体的腰间翻出来一个小竹筒,只有拇指般大小,递给了荀轩。
      荀轩拆开一看,把他吓到了。
      “怎么了?大人。”才信看荀轩的神色似乎有什么惊骇的事情。
      “这应是黜陟使吴照厘吴大人一行遭到了袭击。”
      “那信中可说了什么?”才信忙问。
      “高安边境官道,埋伏黜陟使。”
      “这里并不是高安郡边境,为何会在这里袭击吴大人,而且这传令兵应该早就把消息告诉了吴大人,怎么还会走官道?”
      “我也不太清楚,如果这四周没有吴大人的踪迹,那极有可能吴大人还活着。”
      此时去四周查探的侍卫们回来向荀轩禀报,“大人,四周并未发现其他可以踪迹。”
      荀轩思考片刻,命令道:“立刻上路,加快速度前行,我没猜错的话,吴大人可能还未离开官道。”
      一行人经过了两个驿站都没有改道,一直行到晚上,才终于在第三个驿站追到了吴照厘。
      吴照厘也是被袭击怕了,一听到外面的马蹄声和车轮声,立刻命人严阵以待,准备随时迎击。
      荀轩制止了想要直接闯入驿站的才信,下了马,在驿站外面大声说道:“可是吴照厘吴大人在里面?”
      吴照厘一听声音似是荀轩,忙命人出去查探,士兵一见真的是荀轩,忙冲着驿站里面喊道:“大人,是丞相大人!丞相大人来了!”
      吴照厘闻言忙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给荀轩行了个大礼,“下官拜见丞相大人。”
      “吴大人快快请起,”荀轩忙将吴照厘扶起来,“还好我没猜错,终于是追上了吴大人。”
      “夜寒,丞相大人您快快进来。”
      吴照厘将荀轩迎进了驿站,这已经荒废多时的驿站,被吴照厘命人打扫了一下,还可以凑合着当客栈住一晚。
      “大人您怎会来此,您不是奉命去南凉和亲了吗?”吴照厘问道。
      “和亲一事早已结束,我和才统领今日一早才从临西城出发去往高安郡。”
      “下官最近也听说了临西城的事情,那前朝太子复国一事可是真的?”
      “是谣言,是我与南凉太子,也就是公主的驸马设的圈套,目的是打乱第一次造谣之人的计划。”
      “原来如此,下官听闻前朝太子本人在临西城出现了,本以为是真的。”
      荀轩笑笑未答,又问道:“吴大人从此经过,可是要前往高安郡?”
      “正是,承蒙丞相大人举荐,下官被皇上指派为黜陟使前往各郡视察,这高安郡便是最后一个郡。但是下官听闻这高安郡最近不是很太平,在西武郡视察还未结束之时,便命人给高安郡守送了一封书信,询问了一下具体情况,看需不需要从西武郡调兵前往支援,下官也好向皇上请命。”
      荀轩听完没有夸奖吴照厘的想要替君分忧的一片心意,反而厉声斥责了一顿他。
      “吴大人难道忘记了我曾在信中如何叮嘱的吗?要微服暗访,千万不可暴露行踪吗?吴大人如此举动可曾想过会有什么后果?”
      吴照厘被荀轩的话质问的愣了一下,没有回答。
      “高安郡是距离皇城最远的一个郡,天高皇帝远,往往最容易欺瞒圣上。而先帝会将逸王派封至此处,也是想要让逸王和郡守相互制约。上任郡守是先帝的一手提拔的忠义之士,任期还未到一年,便在先帝驾崩之后也被人谋害而死。现任郡守彭溪宽又是前任丞相一手提拔上来的门生,与前丞相一条心。
      前丞相被皇上处死,彭溪宽定是怨恨皇上和我的。我会请皇上派黜陟使前来视察各郡,也是想趁此机会试探彭溪宽,若他存在不忠之心,便借此机会除掉他。
      而现今吴大人直接书信一封,不仅给彭溪宽送了消息,更是向他暴露了你的行踪,这无疑是在给你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这……”吴照厘被荀轩这么一说突然后怕,“难道今日的袭击,便是彭溪宽派人来杀我的?可是,他为什么连自己的人都要杀?”
      荀轩将从尸体上找出来的纸条递给吴照厘,“这是从传令兵的身上搜出来的。”
      吴照厘打开一看,被吓得一激灵,忙跟荀轩讲述道:“三日前,彭溪宽派了人马前来西武郡接应我,并且在信中跟我讲述了高安郡目前的局势,希望我可以速来高安郡帮他平息混乱。他让我走这条官道,说是速度最快,而且有他的人马护着我不会有任何危险。”
      “所以你就相信了吗?”
      “下官也怀疑过,既然帮他平息混乱为何不让我向皇上请命调动西武郡的兵力帮他前去镇压。然传令兵却说,高安郡只是百姓起义,什么邻国来犯和逸王府被烧都是谣言,不需要太多兵力,他府中的那些卫兵便可以镇压。所以下官便信了他。”
      “吴大人,你怎么这么糊涂!”才信忍不住责备道:“这彭溪宽跟前丞相一条心,前丞相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狡猾得很,怎么不多留心些?”
      “我当时也是急切高安郡的情况,便也没有多想。”
      “所幸吴大人没有真的出事。”荀轩道:“依照吴大人所言,官道上遇见的那些北阳士兵的尸体,应该就是彭溪宽派来接应你的人。”
      “正是,下官当时坐在马车里,车夫是下官的亲信护卫,发生打斗之时,他驾车直接冲向那些刺客,带着下官逃离了。后来存活下来的都是我们的人,那些彭溪宽派来的人都死了。”
      “这就有些奇怪了,”才信纳闷道:“彭溪宽派来的刺客,把自己人都杀了,放任要杀的人跑了。”
      吴照厘又看了一眼那纸条,“高安边境官道”,他猜测道,“大人,今日袭击我的会不会是另有其人?”
      荀轩轻疑,“说出你的猜测。”
      “这纸条上写的是高安边境官道,然而这还是在西武郡境内,再结合彭溪宽的人全部被杀,很有可能今日袭击我的人不是彭溪宽派来的。”
      荀轩仔细捋了一遍前后的线索,觉得吴照厘的猜测极有可能。
      “那彭溪宽此时可能还不知道,在他之前有一波人袭击了你,或许他的人马还埋伏在高安边境等候着你。此次你侥幸逃脱,他们肯定还会刺杀你第二次。”
      吴照厘对荀轩拱手道:“大人,为了您和才统领的安危,下官便不能与您一同前往高安郡了。”
      “无碍,”荀轩道:“想必刺杀你的人肯定还会在官道上埋伏你,那我们便分两路前往高安郡,你的人马一路走官道,制造一个假象。另一路我们三人同行,由才统领的人护送着。”
      “那他们的安危怎么办?”吴照厘有些激动,“我不能任由他们前去替我送死啊!”
      “吴大人,这不是让他们去替你送死,”荀轩解释道:“你放心,我从驸马那里借来了几名暗卫,他们的武功都很厉害,让他们混到里面,定会抓住那些刺客,护住你的人。”
      “那如此甚好。”吴照厘松了一口气。
      “吴大人,你先收拾收拾,一个时辰之后同我和才统领走岔路离开,我们必须连夜赶路,才能同走官道花费一样的时间到达高安郡。”
      “好,下官明白。”
      “才统领,你随我去见驸马的暗卫吧。”
      才信没有言语,只对着荀轩拱了一下手,其实他是在介怀擎北望的人,总觉得荀轩应该少同驸马来往。
      荀轩也看出了他说自己从擎北望那里借来几名暗卫之时,才信脸上闪过的怀疑之色,他不担心才信怀疑他和擎北望的关系,他担心的是才信会和杜静琳和史隽一样,怀疑他叛国。
      也为了打消才信的怀疑,荀轩才特意让他跟随自己来见九五。
      “九五,”荀轩来到院子里,唤道。
      话音刚落,楚扬便从黑暗之中出来,走到荀轩面前拱手行礼,“荀丞相。”
      “你派五人明日一早乔装成吴大人的人,走官道前往高安郡,如遇刺客,必须要抓住一个活口,问出来历,再禀报于我。”
      “是!”回罢,楚扬又消失了。
      “才统领,我们也稍作休息,吃点东西,再准备继续赶路吧。”
      “大人,”才信最后还是忍不住发问了,“既然我们已离开临西城,最好还是不要再和驸马有所牵连,他虽为公主的夫君,但也是南凉太子,未来的南凉王。”
      荀轩微微一笑,对才信解释道:“才统领不要误会,在南凉我曾奉公主之命帮助过驸马,此次我们来高安郡危险难测,驸马也是还我的人情,才主动提出借些人手给我。”
      荀轩如此一说,倒让才信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那是下官误会了,还望大人莫怪。”
      “你误会也很正常,我不怪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