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平地一声惊雷起,不拘一格人才出 ...

  •   梁柱固重要,砖瓦岂能匮。
      涧底石多溪更急,稳泛沧浪扬旌旗。
      今日不挥闲时泪,九州生气恃风雷。
      莫道他山无我石,气吞绝顶一青云。

      黑白双丸,要赌个胜负才有意思。
      柳喆观暗想,等他到了弱冠年纪,就该饮酒几杯好助棋兴。
      “喆观啊,你棋艺不高,臭的有趣。”沈惇一直有细细观察对面人的神态,这人下棋还躲躲藏藏、扭扭捏捏,贼头贼脑的还偏要装出一副斯文样,“虽说棋臭,好歹是没有中途悔棋。”
      闻言,柳喆观眼里露出委屈神色。
      “同你对着,可以无须用心,即可取胜。”沈惇忍着笑意,说道。
      谁不是以为在研究棋盘,其实眼神一刻也没离开过对手。

      那日游山之后,沈惇的腿并无大碍,但得知此事的柳父,在家把柳喆观好一顿教训,勒令没事儿不准再去剡溪找他的承昭兄。
      冬去之后,立马春来。
      江风吹拂过洋槐树和蕲草,塞楗和南楹投下愈来愈浓重的阴影。油茶和吴茱萸兀自站在向阳的坡地,一棵紫薇把树枝伸向遥远的山谷。溪边的蕨类和荆豆丛,绵延到空荡荡的旷野。灰鸟停在啃食野草的牛背上,用叫声传递春天的弧度。从瀑布折入溪流,注入江河,那合拢的碎浪间有股谦卑的力量。
      漫长天光中,人世一日比一日滚烫。
      时光之河汤汤,一往而深。
      趁着大好春光,已经在青州的沈惇在闲暇之余给柳喆观投去了一封信。
      “柳喆观台启……遇蛇一事小,而同游之欢大,贤弟宽慰……专此祝好,春安春安。”
      熟宣洇着墨香,信里多是沈惇安慰柳喆观游山之事,让他不必自责云云。写到后面,沈惇不免加些“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
      不久之后,被关在家的柳喆观收到了沈公子捎给他的信件。信是白天收到的,人是一宿未眠。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琇耳,已觉春心动……”
      此刻,生长的兀自生长,动情的兀自动情。
      好像不经意间,春天的啁啾一夜间沸腾。
      柳喆观握着笔,思忖到底该抒写什么,才可以配得上那封来信。
      “榆映水边门,菱花数涨痕。
      尽日做丝忙,又看二月桑。
      慎然试衣裁,孤枕无好梦。
      ……承昭仁兄惠鉴。”

      下过棋,柳喆观又拉着沈惇去桥头的茶楼,品剡溪名茶——明前瓜片。人坐茶楼内,远处山尖传来梵音的凉沁。多亏宗相改革,才有现在民间车水马龙、鳞次栉比之景,两人在晚上还能听一段戏曲。
      花旦唱的是剡溪方言,沈惇问柳喆观听得懂吗,柳喆观摇头回答“心觉琵琶弹得甚好”。
      柳喆观在剡溪逛了两日,这时京城颁布圣旨,传同年一甲于正阳(即五月)进宫。
      同年杜公子杜从郁夺下解元、会元,人人都说杜家要出炎朝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神童了,却不想被沈惇半道“截胡”,还有另一位探花曾皓,年纪已经过了半百,三人惹来民间好些传闻。
      炎塞之争中获胜的谢棣登上了皇帝之位。大炎初立,社会残破,现京都曲城原有三万多户,战后只剩下七千户,连为皇帝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套马,将相大臣只能乘牛车出行。当时经济之凋敝,可见一斑。炎兴,炎□□(谢棣庙号)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世宗(谢敬安庙号),加之以恭俭,四五十载之间,黎民醇厚。今圣上遵业,移风易俗,周云成康。
      三人在宫外见过,由公公领入,步入大殿,再上九层台阶。
      此时,炎帝谢晏正高坐鎏金椅上,君民目光交汇隔着如水的旒珠。谢帝威严,沉沉看着三人对上位者行礼。虽说“取士不问家世”,但没有人不清楚这三人以后会承担怎样的重任,谢帝早已反复调查过其出生。
      第一次进殿的沈惇默不作声地打量着帝王之家,庄严肃穆,气派万分。
      当他抬脚踏进殿内,殿外的耀眼日光陡然遮去,这一刻就像瞬间跨过了江山千里、苍生万元。
      谢帝凝目开口:“殿试题目,器之于理何谓,沈惇之言正中朕之下怀——器随理使,理引器动。”
      “杜从郁,你怎么看朕出的这题?”谢帝拿沈惇起头,忽然又把话题转移到杜从郁身上,一旁曾皓袖下的手忍不住握紧了。
      青年身形站定,抬起头来,眼神清明,回望谢帝:“明理之矩,知器之变是为一国重中之重。”
      闻言,谢晏微微一笑,“沈惇有一言令朕印象尤为深刻。曾皓,你替朕解释解释沈惇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
      曾皓躬身为礼,“物,包含器与理,是为高位概括。”
      谢帝飒然,“沈惇,你自己觉得呢?”
      沈惇敛首:“先贤庄老早有名迹,为避班门弄斧之嫌,后生只有模仿的份。”
      “今日,群英荟萃,”谢晏从椅上站起,亮出黄袍上盘踞的九条金龙,“你们走过了九十九级台阶,意味什么?”
      “从此存志为国,不为己身。”
      谢帝说得严肃,却毫不吝啬地赏赐:“金榜题名,蟾宫折桂本是大喜之事,今日特许我朝状元身着黄马褂骑游京城,赐榜眼由亚历山大国进贡的玻璃水注,赐探花塞北十六城出土的青花多管瓶。”
      “叩谢皇恩。”
      入夜月上,谢帝留三人在御和园的彩舫中用膳。换成便衣的皇帝坐在中心,侍女在精心布菜,大约是觉得闲人太多眼杂,遂遣退了无关人员,还叮嘱三人莫要拘束。
      “沈惇,你与暨宁祝家是为亲家?”谢晏问道。
      沈惇停下举箸的动作,合掌回道“是”。
      谢晏咕哝“不必行礼,这儿没有外人”,又说“祝家父子在坪溪渠,治好了我大炎多年的崩岸水患,此后下游百姓都可安心引水灌溉”。
      “二人离家之久,朕都看在眼里,”谢晏看看沈惇,又看向舫外的如水夜色,“皇后总怪我给祝水师派活太多,连新妇都顾不上。哦,你可能不知,皇后与沈尚书长女沈知鱼是闺中蜜友。”
      “在座各位,都是可堪大用之材。朕不否认,出世亦能照拂万民,可既然你们选择了入世,未来即便是关山阻隔,也只有赴汤蹈火趟下去。”
      “久别亲人,躬身辛劳,都是不可避免。今日你我所为,或有遗憾,却无不是为了留给远方的人。”
      “远方的人,可以属于这个朝代,也可以是沧海桑田之后的之后。”
      暗夜沉落,从彩舫里望去,和外界像是隔了一层镜花水月,像雾像雨,又像风。
      皇帝又问三人:“你们学识可都在我之上,是什么样的老师才能教出这般学生?”
      久不作声的曾皓说:“早年师从邓耒邓尔先,无奈恩师已过世多年,我辈不肖忝列门墙。”
      “邓公多才,先帝也常说起,”谢晏点点头说着,“杜从郁呢?”
      “多是家父教导。”杜从郁礼貌地回答。
      谢晏早知道三人的背景,也知道沈惇后来求学杨彦和。谢晏问这话,无非是想给小皇子请个好先生罢了,免得皇后天天抱怨他这皇帝对儿子不闻不问的,像什么样子。
      “听闻沈惇曾在青州求学,朕也闻先生贤名,”谢晏放下酒盏,娓娓说道,“能请动杨思之做皇子太师,还是看在我新科状元的份上。”
      谢帝知道杨彦和的名声,朝中也有几位是他的学生,不过这次的是状元,再不把人挖过来,皇后那关他首先就过不了。
      翌日,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封探花曾皓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诸事,榜眼杜从郁为尚书省礼部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状元沈惇为洵州长史掌管一方民事。
      宫中有人好奇,为何皇帝独独把沈惇派到西南当百姓官,莫非是为避沈父户部尚书之嫌,或是沈惇第一天见圣上就触了逆鳞。
      殊不知是圣上信任沈惇能力,为栽培未来的功臣专门指定这位后生前往民风刁蛮之处历练。
      临行前夜,沈父与沈惇座谈。
      “惇儿,你母亲很是不舍。”沈廣道前日一直在安慰爱妻,过去沈惇在外求学,见面次数少之又少,如今以为能盼到稳定之日,马上又要远赴西南。
      西南地僻,哪家父母能放心得下孩子前去呢?
      沈惇垂眸,眼神落在身上母亲缝绣的外衣,又抬头望向父亲,说道:“虽是官家子弟,却秉行处优而不养尊之理,如今百姓要我既不养尊又不处优,又岂能推脱?要事已下,只有小家往后,大家放前。”
      “你知义不容辞,也要记得有人会为你落泪啊。”沈父话中半是赞许,半是牵挂。
      “父亲,孩儿会常寄书信,”沈惇说,“请父亲转告母亲,剡溪距洵州,不远,不远。”
      窗外的夜空,青丝般静谧。

      从剡溪到洵州,比到青州更远,一路多雾多雨,总是停停走走。
      天是晴了。漳河暴涨的洪水,却并未因此落下去。
      波浪在阳光下一闪,便“哗” 的一声地掷过去了。特别是在山谷里,洪水发出吓人的“轰隆——轰隆”。
      半夜,沈惇住宿的隔壁。
      起先,是一个浓鼻音的老人在说:“……你听,蛟在叫呢!……”
      “哪里有什么蛟,这不过是水在打旋,就响起来了!”可是不管怎样,那岩脚下吼叫的怪声响,还是引起旁人无限的忧郁。
      沈惇被暴涨的洪水钉在这荒村里,己经三天了。
      恰在这时,有人瞅见天上一颗星,像一只火棒子插到烟灰里般,一下又给阴云遮蔽起来了。“老年人说……是凤凰下了蛋,打一次雷,下降三尺,降到山根,变成蛟,它一翻身,就发了洪水,要不,哪来这么大水呢?你听听这声音,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
      “不,这是迷信。这完全是迷信……”可下面,这响亮的喉咙也没说出涨水的来由。
      沈惇却信了那浓鼻音的人——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
      第二天天刚亮,一阵鸟声刚噪过去,沈惇被窗户纸上灰色的黎明晃了一下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平地一声惊雷起,不拘一格人才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