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四章 ...

  •   在密林里的官兵一见百姓拖家带口的往城门外跑,心下暗叫不好。

      一个穿着铠甲的将领下令拦住已经冲出来的百姓,要求百姓必须相互指认之后,才能离开。

      但城中百姓这几日实在过得苦不堪言,眼下有机会逃离那个魔窟,谁还管你指认不指认的。

      士兵冲出去要拦人,就有那五、六十岁的老阿婆往地下一倒就开始哭嚎,叫嚷着:“官老爷也同流匪没有区别,要拦她老婆子的生路,先前流匪杀人、抢人你们不来,现下大家伙有了活路,你来拦我”......

      城门口顿时叫嚷不断,乱作一团,人挤人、人推人。

      逃跑的流匪换了衣服藏起兵器扮作百姓,混在人堆里起哄,有胆大的,还去推攘官兵。

      城里涌出的百姓人数众多,官兵又不愿伤人性命,所以冲在最前面与百姓面对面的官兵抵挡起来束手束脚。

      王武混在人群里,钩斧和抢来的金银一起用布裹了包袱挂在胸前,眼见前面的人群总也冲不出去,他埋低身子往前挤到城门口,悄无声息从袖中掏出一把短匕首,往他身前正跟官兵相互推攘的一个年轻人肋下重重刺了一刀。

      年轻人哀嚎一声捂住肋下伤处,血瞬间染满他捂住伤口的双手,恰逢王武在他背后一推,年轻人往前扑倒在那个官兵身上,两人接触之时,血迹也染在了那个无辜官兵的衣裳上。

      周围其他流匪见状,在人群中喊了起来:“官兵杀人了!”

      “官兵杀人啊,这是要我们死在城里都不准出去啊!”

      “救命啊,杀人啦!当兵的要杀人!”

      那个无辜被牵连的小兵低头看着胸前衣裳的血迹,一时讷讷,此时只怕有嘴也说不清了......

      将领见此情形也没别的办法,只好下令让一家人一起过,单独出去的拉到一边审问。

      一干流匪有脑子灵活的已经在四下找寻落单的老人孩子,装作好心人去搀扶,过城门的时候,就说是一起的,最后连着王武在内跑出来了百来人。

      脑子不灵活、运气差的当时就被挡在城门口,还有那鲁莽冲关的被就地格杀,血染当场。

      闹剧不多时落下帷幕,王武与几个小头目跑的早。斥候队长几个到城门口时,王武一行人早跑出城门,哪里还寻得见踪迹。

      那斥候队长亮出令牌,一路寻到将领面前,将王武等人声东击西一事报告了,又跪下请罪:“属下没能完成任务,请郑将军责罚!若属下在县衙时就杀进去,也不至于逃走了主犯!”

      郑将军将他扶起说:“快起来!不是你的错,你的职责你已经尽到了!是我大意了,没想到这群乌合之众能算到驻军到达时间,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等进了城,我还需你带人去追踪这伙人的去向!”

      随后这位郑将军下令押解着在城门口抓住的流匪,进了城。

      县城里还留着一部分百姓没有走,他们都是土生土长在这县城里的人,没有别的去处,只能谨小慎微地藏在自己家中。

      郑将军进城就分散兵力四处抓捕可疑之人,且让人敲着锣鼓沿街串巷的公告百姓,若有能提供流匪线索的可领取赏金。

      这下不仅让还藏在城里的流匪无所遁形,还极大振奋了百姓。

      只用了一夜的时间,第二日上午已基本将城内流窜的流匪全部抓获,郑将军将其中几十个只是抢劫打砸的先关起来,又将有杀人、□□行径的流匪压到菜市口都斩了。县城里留下的百姓边抹着眼泪边连声叫:杀得好!

      从午时到酉末,流匪的血染红了整个菜市口,最后清理的官兵不得不将菜市口的地用铲子铲除厚厚一层血土推到城外掩埋,即便如此,这里依旧充斥着浓重的血腥气。

      庄家村的人是在王武等人开城门出逃那日得到的消息。村里有几个年轻人那几日被困在城中,所幸没有受伤,只是两、三日担惊受怕又光喝冷水没有吃饭,饿的他们虚弱不堪,一路相互搀扶在开城门的当天晚上回到村子,见到家中亲人便晕死过去了。

      等几人一觉睡醒来,吃饱喝足后,将驻军在城门口抓流匪这事说了,村里人这才放下心来。总算是安生了,驻军一来,流匪总不敢再来骚扰这一周遭了吧,连日来的阴霾终于从庄家村的头上飘走。

      庄满仓全是褶子的老脸上总算露了回笑。

      庄林也牵着女儿的小手来听消息,说驻军昨日来的,心下总算安定了。

      父女两个边走边说这事。

      小月白仰着头问他爹:“爹,那个郑将军厉害吧?他能不能一直在咱们这儿呢?这样那些流匪就一直不会来了,多好啊!”

      庄林看了一脸天真的女儿苦笑着轻声说:“怎么可能一直在呢?将军是很厉害的。爹在酒楼的时候听那些读书人说过他,说他是难得的心里想着百姓的大官。但是皇帝不喜欢他,所以一直找他麻烦,本来还有一位姓周的将军也很厉害,但是啊,那个周将军被坏官诬陷他是坏人,全家都被皇帝杀了,现在咱们齐国没几个像郑将军一样的好官了。”说到最后,庄林叹出口气,他心想: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呢......

      庄月白见她爹说着说着就没声音了,也没再问,只是紧紧牵着爹的手,两人在冬日的寒风中慢慢走着回家去了。

      晚上吃饭时,庄林问女儿:“明天就是你八岁生辰了,高兴吗?”

      小月白一脸骄傲仰着小脸笑:“我八岁就是大孩子了,爹你以后不要乱叫我的名字,不然别人会笑我的。”

      逗的张氏捂着肚子笑个不停。

      子半时分,万籁寂静。

      庄林从床上披衣而起,从一个布兜里掏出个巴掌大的猫木雕。

      那猫长毛立耳,正伏低身子翘着屁股拉伸前爪,猫头仰高张嘴正打哈欠,雕工细腻、生动,整个木雕被打磨的光滑不见木刺。

      他轻手轻脚推开女儿的屋门,借着屋外月光走到女儿床前,坐在她床边看着她可爱的睡脸,又记起她小时候刚出生时小小一团的样子,想着要不是女儿大了不方便再与父母同睡,他定要抱着女儿回主屋去,脸上情不自禁就露出笑容来。看了好一会儿,终于将手上的木雕摆放在女儿枕边,先是猫头对着小月白的脸,想了想,最后还是将木雕转了个身。

      八岁生辰当天,庄月白醒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枕边一只翘着屁股对着她的小猫木雕。

      小姑娘还有些迷糊,眼睛看着木雕没回过神来。

      好一会儿,她打了个哈欠,伸出一只手轻轻戳了一下猫屁股,冬天早上的寒气冻得她打了个哆嗦,她一把握住小猫,将它带进被子里。

      庄月白窝在被子里用双手捧着小猫翻来覆去的看,简直跟那只爱在她家围墙上伸懒腰的花猫一模一样,她高兴极了,小声对着木雕叫了一声:“咪咪!”又将小猫木雕爱怜地搂在怀里,像那只花猫心情好时能大方让她稍微抱抱一样。

      赖了会儿床,庄月白起床穿衣梳头,然后兴奋地捧着小猫要去给娘亲看。

      “娘,娘,你看,像不像咱家以前经常来的花猫?”

      小月白高兴地推开他爹娘的房门,将木雕展示给张氏看。

      张氏也才起,正坐在梳妆台前包头发。她转身仔细瞧了瞧女儿手里捧着的小猫,连连点头:“嗯!是很像,那猫经常在墙上伸懒腰!像的很嘛!你爹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庄月白又捧着猫去了厨房。

      她爹正生火,见她小跑着进来还带着他雕的猫,有些得意问:“怎么样?爹没说大话吧!是不是起床第一眼就看见了?”

      “爹,你雕的真好!这就是咱家来的那只花猫!我给娘也看了,娘也说是花猫!爹你真厉害!”小月白爱不释手握着猫,说完又小跑着回了房间。

      她小心翼翼将小猫跟大鹅、兔子还有小狗一起摆在床头,又挨个摸摸。

      庄林听见女儿毫不掩饰地夸奖,笑得合不拢嘴。他哼着酒楼里听来的小曲,手上揉面的动作不停。他要用之前换来的一小袋白面,两个鸡蛋,给女儿做碗长寿面。鸡蛋煮了张氏和女儿一人一个。

      小月白又来到厨房,见他爹揉白面,扒着灶边眼睛看直了,咽了口水问她爹:“爹,你在做啥?咱哪来的白面啊?”

      “往年都是你娘给你做面,今年你娘动不得,爹给你做!咱用白面做!爹之前去县城专门给你买的,等会儿还有其他的呢!你去烧火,咱今儿也吃顿好的!”

      小月白一听还有惊喜,简直高兴地要飞起,嘴里念叨着:“啥惊喜啊?爹,你说呗!”

      庄林卖着关子就是不说,父女俩在厨房边打着嘴仗变忙活。

      长寿面终于做好了,除了没能将面擀成一整条,其他都挺好。

      小月白也不挑,端着自己的面走在庄林前面进了主屋。

      庄林见她进了屋,赶忙将灶上热水里藏着的鸡蛋捞起来擦干,装进衣兜里,端起张氏和他自己的面进了主屋。

      三人在炕上坐好之后,庄林见小月白眼巴巴望着自己,笑着叫女儿闭眼。

      他从兜里把鸡蛋拿出来,一个放在张氏面前,另一个他半跪起身越过炕桌,将鸡蛋直接放进女儿手里。

      热乎乎、圆滚滚的东西被小月白紧紧握住,她小小声问:“爹我可以看了吗?”

      张氏见丈夫给自己和女儿一人一个鸡蛋,自己却没有,心里又甜蜜又酸楚。

      她笑着跟女儿说:“你看看!爹可疼你了。”

      小月白先只睁开了一只眼睛去瞧手里握着的东西,一眼瞧出是枚鸡蛋,高兴地举起来,小声叫起来:“是鸡蛋!”这一下两只眼睛都睁开了,盯着手里煮好的鸡蛋高兴极了,转头看看爹娘,见只有她娘手上有,爹手上空空的,又失落了下,不过她马上又有了主意,她将鸡蛋外壳在桌上敲碎,小手灵巧剥开外壳,将白嫩嫩还烫手的蛋掰开两半,雪白蛋清映衬着黄澄澄的蛋黄,散发着热气,看起来就美味。

      庄林和张氏两个笑着见她剥壳,掰开,以为女儿定是要一口一半的吃掉,哪想到等她掰开鸡蛋后,嘴里对着张氏说:“娘要好好补身子,你要吃一个,我和爹一起吃。”说着就把半个蛋放进了庄林的面碗。

      庄林和张氏一向都是知道她懂事的,但是才八岁的孩子,一年吃不了几次鸡蛋,却还能分出来给爹。

      张氏当时眼睛就红了,脸上虽然是笑着,但说话却带着点哭腔:“咱月儿真是长大了,真懂事。你今儿个生辰,你吃一整个,娘和爹一起吃!”

      小月白坚持道:“不!大夫说了,娘要好好吃饭!我和爹吃一个!”

      庄林心里说不出的酸,看着碗里的半个蛋,半晌没说出话。见女儿坚持,跟张氏说:“没事,我女儿心疼我才和我分,你吃你的,咱爷俩吃!”

      又转头跟女儿说:“果然是大孩子了,知道心疼爹了!你今日生辰,长寿面要先吃!”

      小月白见她爹没推拒,高兴地拿起筷子呼噜起面条,两夫妻见她吃的香,也动筷子跟着吃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