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局:回首当年(上) ...

  •   十二年前。

      腊月微寒,银装素裹。

      云阳侯赵府后园的澜亭阁边有条小湖。湖水春来碧如玉,冬至雪染石,深不过一丈,故取名浅璧。取名的人是这家府邸的公子,家行三,虽无封邑尊爵,却有御赐陵王之衔,京城人常唤他一声小陵王。

      昨夜那场雪下得很大,今晨醒来,翠湖凝冰,腊梅清雅。澜亭廊内的小火炉烧得沸水翻腾,暖意隐隐。

      赵永陵裹着白狐大氅,专心致志的盯着棋枰,思付半晌,方道:“云水,你那棋明明到这儿就该死了,怎么一个绝处逢生竟能扭转整个局势啊?”

      云水心不在焉的抱着残破的书卷,“就那么下啊。”

      赵永陵见他看书看得聚精会神还能轻松赢棋,自尊有些受伤,“什么叫就那么下?刚才这步到底怎么想的啊?人家对弈都是一个心眼在棋上,怎么你老是分神?”

      “三弟,”云水终于舍得抬起脑袋,“我都说了,因为你完全不是我对手啊,你连小容都下不过,怎么跑来找我?”

      赵永陵恼羞成怒:“所以我才向你请教啊,凭什么你这种天天只懂舞刀弄枪,难得看书也是看武功典籍的家伙居然下棋连小容小华都不是对手,这……简直没有天理嘛。”

      “喂,有你这么编派二哥的么?”云水斜眼瞟了他一下,“说真的,我觉得你是太过复杂,这东西也就是玩玩,你偏偏当成行军布阵,我明明下着再简单不过的上扳下扳,你却以为我耍什么心眼布什么局,待我真预先思虑,你又以为我是在故弄玄虚,唉,你还是先和博良或西门这俩小家伙切磋切磋,把那大军师的脑放一放,没准就能找到些对弈的味道了。”

      赵永陵看着乖乖立于身旁的两个小鬼,嘴角抽了一抽,“他们才八岁,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云水摸了摸盯着棋盘蹙着小眉思考的商博良,嘿嘿两声:“就是说……你连八岁孩童都不如呗。”

      赵永陵咬了咬牙,就在棋盘即将被掀之际,突听湖面传来“咔嚓”“扑通”的响声,云水转头,见湖面全然没有半点人影,莫名其妙道:“怎么了?”

      小西门轩先道:“平休刚才在冰面上跳啊跳啊……”

      商博良接口道:“然后冰裂开,他掉了下去,一不小心,把铭旭也拽进湖里了。”

      赵、云二人闻言吓了一跳,连忙飞奔至湖边,果不其然,破冰的湖面露出的两双小手正颤悠悠晃甩个不停,云水无奈叹了一口气,纵身入水,待将这俩顽童抱回岸边,已然浑身浸湿,赵永陵顺手脱下狐裘披在两个孩童身上,连连摇头:“小屈啊小屈,我该怎么说你好,你每次来我们家不是从马上摔下来就是从树上掉下去,这么冷天连咱家冰湖都不放过,怎么就不知消停消停,唉唉唉,你爹还真没起错名儿,平休平休,平生不知休啊。”

      西门轩冷冷呸了一声,“我看他是不知羞,羞愧的羞。”

      屈平休不服气嘟囔道:“我怎么知道你们这儿的冰结得这么薄,我才稍稍跳了两下就掉下去了。”

      赵永陵见崔铭旭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蹲下身,伸手揽了他,“还有你啊,可别着凉了,没照顾好你,你哥可要骂我。”

      崔铭旭有些受宠若惊的笑了笑,脸颊上浅浅的酒窝纯稚可爱,屈平休见状,不服气地伸长小手:“永陵哥哥,我也要抱抱。”

      小西门伸手拦住,瞟了屈平休一眼,“永陵哥体弱,受不得寒气,你别添乱啦。”

      崔铭旭闻言连忙离开赵永陵,结结巴巴道:“是了是了,我竟忘了。”

      屈平休仍是不安分:“不行不行,一会儿我换了衣服,永陵哥哥也要给我抱抱。”

      小西门斜睨的眼神露出鄙夷:“你是男孩子,怎么也这么黏糊?”

      屈平休哼了一声,“谁说男孩子不能抱抱了?我就经常和我娘抱抱!你就是嫉妒我长得比你漂亮,嫉妒永陵哥哥对我好!”

      小西门涨红了脸,挽起袖子扑倒:“你胡说什么?你长得哪有我好看?永陵哥什么时候对你比对我好啦?”

      崔铭旭和商博良见两人扭打成一团,齐齐跺脚道:“你们别吵啦别吵啦……”

      片刻……

      一道俏影渐渐临近、站定,来人轻轻咳嗽一声,“几个小家伙,你们崇拜的永陵哥哥已经跑啦。”

      四个孩童刷刷仰起头四处张望,这才发觉赵永陵云水二人早已不见踪影,而眼前的貌美少女不怀好意的勾起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说你们闯了祸,让我过来收摊,诺,谁再多吱一声休怪蓝姐姐手下不留情喔。”

      云阳侯府朱门深苑,庭院雍容不失雅致,东厅书房内,云阳侯赵劲远正踱步于沙盘前,捋须思付。

      “华国大军已到了赤水之前,龙旗彪亲帅十万大军攻击山阳关,我军众将守城血站数日,终究寡不敌众而弃关离去,未料中途遇经黎河,被华军游弋水军突袭,粮草阻断,近乎全军覆没。华军长驱南下,欲直取阳谷关,幸而西门傲的援军即时使赶到,打退敌军进攻,可怎知蛮夷突袭西境,皇上紧急调派屈将军前往镇守,朝廷兵力分散,我大雍两面受敌,捉襟见肘,与华之役便僵持不下,这战线一旦拖长,只怕对大雍甚是不利。”

      说话的这名男子约莫三十出头,容色俊朗,正是这赵府的大公子赵永祥,见父亲俯身皱眉许久,心知他正为局势所扰,神情微微一动,目光移到太师椅上的男子身上,问道:“不知三廉王有何想法?”

      三廉王孟熙烨正在品茶,忽听赵永祥发问,不觉一愣,疑惑的看了他一眼,“父皇既不让我亲征,你问我作甚?”

      赵永祥一副被噎到的表情,“我没同王爷说笑。”

      孟熙烨长长叹了口气,“你一本正经的叫我王爷我就觉得你像是在说笑。”

      赵永祥与孟熙烨自小玩到大,平日自是没什么顾忌,但凡遇及大事,赵永祥便恢复了那一本正经的姿态,孟熙烨却不习惯,偏要拆他的台。

      赵劲远根本没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双手按在沙盘上,心中谋着各种战略,“敌军十万,若是倾巢袭来,铜山亦崩,须得分散其兵力再逐个击破;军中同僚,不缺能上阵杀敌的将军,通晓军机的领军却极少,屈将军赴西抗夏,便只有西门将军与裴将军了,东南西北四军,纵是南军让祥儿统领,那北军……”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文所以视利害,辩安危,武所以犯强敌,力攻守也。所以北军让我和二哥带着,爹爹你这大元帅到时便安安心,放胆统率便是。”早已在门外偷听半晌的赵永陵此刻踱门而入,怯怯避过父亲凌厉的眼色,笑嘻嘻朝着孟熙烨打了个招呼,“三叔早。”

      孟熙烨笑意微微,“好侄子也起得甚早。”

      “三弟,不得无礼。”赵永祥冷哼一声。

      “三廉王要认我这干侄子,爹都阻挡不了,大哥就别摆什么谱啦,”赵永陵两眼一眯,笑得很欠揍,“谁不知你是因为我认了这干亲,比你大三岁的三叔整整长你一辈,心里不服气才大肆反对的啊?”

      赵永祥懒得与自己这三弟多费唇舌,只道:“朝廷局势你并非不知,在外本就不当与三王爷过于亲近。”

      当今大雍的皇帝春秋虽高,疑心之重与日俱增,纵已立大皇子为储,也恐其心存异心,帝位晚年不保,深思熟虑之下,便玩起了平衡制肘之术,即立了建军有功的三皇子为廉王,将兵权分散,让这两兄弟自己窝里斗,不至折腾出个萧墙之乱就行。

      这等局势下,朝廷自然而然的分为两派,一是以性情温和办事稳妥的太子为中心的太子党,二来便是聪慧绝伦处事明断的三廉王党了。尽管在外人看来,握有重兵的云阳侯偏向嫡长制度册立的太子爷,不过赵劲远私下与三廉王孟熙烨相交甚密,曾有一度,赵永陵还产生了父亲支持三廉王的错觉。

      当然,这的确是个错觉。

      赵劲远自始自终除了效忠当今圣上,便是拥护新立的储君,这点孟熙烨亦再清楚不过。而这三廉王之所以能够毫无芥蒂的与赵家往来,原因只有一个——他本人也是个太子党。

      今天下五分,大雍位于沃野平原,土壤肥沃,乃是江南富庶之地。然北临庆华南隔大梁,西有蛮夏东际绝壁,庆华兵强大梁商旺西夏游牧,各国皆具一统野心,若是天下战事一起,首当其冲的便是占据宝地而因重文轻武军力较弱的大雍。

      孟熙烨自幼天赋异秉,其母位居六宫之首,他也未尝没有起过争夺至权的念头,只是大雍再经不起内乱了。如今形势唯有兄弟齐心抵御外敌,除此以外,哪还有其他闲心?况且大皇兄具备君主大才,自己这种性子做个能臣没准更适合些。

      “永祥你就是太认真,我若是一味的避嫌父皇没准还会疑心,和我这陵王小侄子有说有笑,外人瞧去,定估摸着是我有意拉拢,传到父皇耳里,想来又会为太子殿下多思虑一番了。”孟熙烨唇角淡笑,“再说今日殿上,我家那七弟又与大哥那老八吵了起来,父皇看得心烦,索性这次让赵元帅亲领大军,明显就是偏向大哥嘛,我府上的那些父皇暗派的谋士既然揣摩着如何搅局,我也得意思意思,装作城府极深,又有坏主意的样子才对。”

      赵永陵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虽然这些夺嫡争权之事我讨厌得紧,总算还是遂了三叔的意。”

      当今太子与八王爷乃原李氏皇后所出,德妃生三皇子孟熙烨,瑄妃生七皇子孟复缺。后李氏皇后与德妃不幸染上瘟疫,不治而亡,瑄妃晋升皇后。彼时大皇子已册立太子,皇帝为固权,将孟熙烨送至瑄后抚养,欲子凭母贵,正其名与太子相斗。

      太子与三廉王早就联合一气,而滋事体大,他人却不知晓,所以才常常造成七王爷八王爷为自己皇兄相互争执的局面。

      赵劲远见自己这小儿子无视眼下乱局,只知与孟熙烨言谈说笑,不免恼怒,“你来作甚?老二呢?”

      “二哥不小心掉湖里了,小妹差人烧了热水给他泡澡,大战在即,染了风寒可糟糕,我是恰好路过,无意听到了大哥的话,便来凑凑这份热闹了,你们何不听听军师的意见……”赵永陵手指轻轻摸着下巴,顺手抽出随手携带的匕首,在沙盘上画着,“这儿是山阳关,华军扎营在南边,从此处进军阳谷关,约莫一日路程,西门将军这一镇守,龙旗彪攻城不敌,只得退回养精蓄锐,爹方才说欲制胜必先散其兵力,那么首先就得削弱他们的实力,他们欲取雍境战略定要奇、快、狠,那我们便断他们的粮草,缩短他们攻城的缓歇时机。”

      赵永祥微微一怔,“龙旗彪既得山阳关,定将大部分粮草屯于关内,派重兵把守,我们守城力不能及,何来兵力攻城断粮?”

      赵永陵唇边挑起坚定的笑,“我阳谷关东渠府除了守城一军,另有扎营在外骠骑兵,可潜他们在山阳关附近点燃大火,那么龙旗彪定然以为粮草有失,前来救援,待他回城之际便会发现中了调虎离山,总军遭袭,便又会马不停蹄的赶回去,我们中途设伏,乘夜深以五千军虚张声势,让他们以为我军聚集兵力于此,定会全力面战,山阳关那边的骠骑兵此时接到信号攻城,一举断粮。当然,以龙旗彪之智不会如此轻易中伏,我们大可让人穿上他们华军衣甲,佯装为保全粮草的华军粮草兵,龙旗彪天性善站,待他确保了大军的后顾之忧,定倾尽全力攻击,我诱军表现急撤的样子,引军追杀至此,再待援军前后夹击,何惧区区十万?”

      话尽于此,在场几人都是极通军谋之将,战略细节很快浮现脑海,赵劲远略一颔首,又不禁叹了口气,这计策如此精密,竟是自己这不足二十的小儿子所想,赵永陵天赋战谋却不喜权谋,不知是福是祸。

      孟熙烨定定的看着赵永陵,垂眸瞬间已敛去异色,他笑了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我大雍有小陵王,倒确是胜过千军万马……不过,大军师,可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

      被他这么一提醒,赵永陵神情一端:“啊!是小容殿试的日子,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结果呢结果呢?状元是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十局:回首当年(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